黄易+冯爱成
【摘 要】 目的:在临床应用中观察复发性口疮的治疗并总结心得。方法 通过院里收治的患者中抽取32例,根据溃疡面大小形态、周围粘膜色泽、疼痛程度等,以局部辨证为主结合其他全身症状给与中药汤剂内服治疗。并嘱咐患者注意饮食,以清淡为主,少食辛辣食物。结果 32例患者服药加注意饮食二至四周后陆续好转,恢复良好,效果明显。结论根据不同的患者的患病情况,分别予以不同的中药汤剂 ,再结合良好的饮食习惯对复发性口疮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
【关键词】 口疮治疗 复发性 心得
口疮又称为口腔溃疡,是发生在口腔粘膜上的表浅性溃疡,大小可从米粒至黄豆大小、成圆形或卵圆形,溃疡面为凹、周围充血,可因刺激性食物引发疼痛,又称口疳一般二至四个星期可以自愈。复发性口疮是指常易反复发作或久治不愈的粘膜溃疡。
口疮诱因可能是局部创伤、精神紧张、食物、药物、激素水平改变及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缺乏。系统性疾病、遗传、免疫及微生物在口腔溃疡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笔者通过院里在临床过程中收治的复发性或难愈性口疮患者中抽取了32例作为观察对象,年龄24岁-62岁,其中男性19例,女性13例,通过以局部辨证为主,结合全身症状可分为:心脾积热、阴虚火旺、脾肾阳虚三型,根据这三种类型分别予以不同的中药汤剂内服,期间嘱咐患者注意休息,注意饮食。治疗2至4周后,收获良效,现介绍如下:
1.1 心脾积热
过食辛辣厚味或嗜饮醇酒,以致心脾积热,循经上攻于口;或因口腔不洁,或口腔粘膜损伤,毒邪乘机侵袭,肌膜腐烂而成病。
局部症状:溃疡多生于唇、颊、齿龈、舌面等处,如黄豆或豌豆大小,呈圆形或椭圆形的黄白色溃烂点,中央凹陷,周围粘膜充血明显、微肿、溃点数目较多,甚者融合成小片,灼痛明显,说话或进食时可加重;其他或伴有心烦、口干喜冷饮或口臭异味,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质偏红或红,苔薄黄或黄,脉滑数。
治疗原则:清热通便,活血消肿。方用:连翘、黄芩、栀子、大黄(泡服)、白术、川芎、神曲、赤芍等
1.2 阴虚火旺
素体阴虚,加以病后或劳伤过度,耗伤阴津、阴液不足、虚火内生,上炎口腔而发病。
局部症状:口腔肌膜溃烂成点,溃面呈灰白色,周围肌膜颜色淡红。溃点数量较少,一般不融合成片,但易反复发作,或此愈彼起,绵延不断,灼痛轻微,进食时疼痛较明显;其他或伴有手足心热、心烦少寐、口干咽燥或盗汗,大便干结,舌质偏红,少苔,脉细数。
治疗原则:滋养阴血,清降虚火。方用:四物汤加黄柏、知母、丹皮、大黄(泡服)、甘草。
1.3 脾肾阳虚
因病久,阴损及阳,阴血不足,阳气亦虚,也有因禀赋阳虚,或久病过用寒凉之品,耗伤阳气,温化失调,津液停滞,寒湿困于口腔,肌膜溃烂而成疮。
局部症状:口腔肌膜溃烂成片,溃面色呈灰白色,周围肌膜颜色淡白,经久不愈,有轻微疼痛,其他或伴有怕冷,四肢不温,乏力懒言,食欲不振,大便易溏,舌质淡,苔白润,脉虚无力。
治疗原则:健脾化湿、温阳补肾。方用:栀子、丹皮、银花、生黄芪、白术、肉桂、苁蓉、附子、延胡索、白扁豆、徐长卿、神曲、甘草。
总之,对于复发性口疮的治疗,我们临床上根据溃疡面大小形态、周围粘膜色泽、疼痛程度等,以局部辨证为主结合其他全身症状,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时,嘱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惯,避免熬夜劳累;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正确待人接物;饮食上以清淡为主,少食辛辣油腻;保持大便通畅,这些都有助于口疮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