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2008年莫力达瓦旗气候变化特点及其影响分析

2017-04-19 00:31张秀珍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5期
关键词:积温平均气温降水

张秀珍

摘要 利用莫力达瓦旗1959—2008年的气温、降水、无霜期资料,分析了近50年来的气候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该地区气候有明显变暖的趋势,尤以冬季升温最为明显;积温增加、无霜期变长;同时分析了气候变暖对农业所产生的影响,为合理利用气候资源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气候变化;气温;降水;干旱;影响;内蒙古莫力达瓦;1959—2008年

中图分类号 P4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5-0181-01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选用1959—2008年莫力达瓦旗(以下简称莫旗)的气温、降水、积温、无霜期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样本长度50年。四季划分:春季为4—5月,夏季为6—8月,秋季为9—10月,冬季为11月至次年3月。

1.2 分析方法

根据1959—2008年莫旗气温、降水的年代际的演变曲线,分析50年中的变化特征及趋势倾向;统计分析无霜期日数。

2 气温变化特点

2.1 平均气温年变化

根据1959—2008年的资料分析,可以看出,近50年来,气候存在变暖趋势,同时气温上升幅度增加,年平均气温变化倾向率为0.43 ℃/10年。1988年以后,气温上升较为显著。此外,气候增暖的趋势下,异常冷暖事件时有发生,最冷年、最暖年分别出现在1969年、2008年。极端最低气温为 -40.4 ℃,出现在1980年1月16日;极端最高气温为39.5 ℃,出现在1968年7月22日。莫旗50年年平均气温变化呈上升趋势,1960年代平均气温为1.1 ℃,1990年代为2.7 ℃,2001—2008年为3.1 ℃,年平均气温以1960年代最低,以后随年代逐渐升高,进入1990年代以后升幅最为明显,2008年达到了年平均气温最高值。

2.2 平均气温季节变化

从四季平均气温变化情况看,冬季升温最显著,增幅为0.73 ℃/10年,1980年代中期以后,升温尤其明显,近6年同前42年平均气温相比,升高了1.0 ℃;其次是春季,升温幅度为0.5 ℃/10年,接近于年平均气温的升幅,夏季、秋季气温变化的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37、0.33 ℃/10年。从分析结果可知,冬季对全年平均气温偏暖贡献较大,其次是春季、秋季贡献最小。1960年代至1970年代,春、夏、秋3季气温变化幅度较小,1980年代中期以后升温幅度较大。与前42年相比,近6年春、夏、冬季均升温了1.0 ℃,秋季升温了1.2 ℃。另外,近年来冬季平均最低气温上升趋势较明显,由于最低气温的增高成为冬季平均气温升高的主要因素[1-3]。

2.3 平均积温变化

由统计资料分析得出,1980年代中期以后≥10 ℃积温增加得较多,1970年代同1960年代相比增加了1.2 ℃,增幅较小,1990年代同1960年代相比增加了127.0 ℃,积温带有向北移的趋势,这对莫旗的农业生产是极为有利的。

3 降水变化特点

3.1 降水量年变化

1959—2008年莫旗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明显,从年代平均分析,1960年代平均降水量为470.0 mm,近8年平均降水量为395.6 mm,从分析可知,1980年代至1990年代年降水较多,近8年明显减少;从各季分布来看,夏季最多,占年降水量的69%,秋季占16.6%、春季占10.9%、冬季占3.5%;春季从1960年代至1980年代呈增加趋势;进入1990年代,夏、秋季降水呈减少趋势。

3.2 旱涝变化分析

莫旗的旱涝灾害季节性变化明显,春旱、夏旱较为突出,尤以春旱更为突出。根据民政部门的统计资料,1980年代出现各类旱灾累计6次,1990年代出现8次,2001—2008年出现7次,可见各年代出现春旱的频率较大,而夏季降水的减少趋势却加剧了夏旱的出现。

虽然夏季降水呈减少趋势,但由于异常气候事件的增加,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还在增加,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失。1980年代出现9次,1990年代出现8次,2001—2008年出现4次。

利用旱涝等级标准对前42年旱涝进行评定得出,1990年代旱灾涝灾多,危害严重,尤其是2000年的干旱和1998年的大洪水,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农业生产均造成了严重损失。

4 无霜期变化特点

1959—2008年莫旗年平均无霜期为138 d,最长无霜期出现在1961年,为166 d;最短无霜期出现在1976年,为110 d。从年代分析,1970年代以后呈增加趋势,2001—2008年平均為152.7 d,比1970年代增加了21.8 d。

5 气候变暖对农业的影响

5.1 有利方面

气温升高将缓解莫旗农业生产光照有余、热量不足的矛盾,延长了生长期8~15 d,可以引种120~130 d的高产品种。作物品种也将由单一的早、中熟品种增多为早、中、晚熟品种。

5.2 不利方面

气候变暖后,降水量并没有随气温同步增大,而蒸散量

却变大,导致干旱等气候极端事件的发生,进而限制作物的生长,导致产量的下降,尤其是春旱加大,冬暖有利于农业病虫的越冬和繁殖,导致更严重的农业病虫与杂草危害[4-5]。夏季降水的集中,暴雨增加也不利于作物后期生长和成熟。气候变暖并不意味着冬季无剧烈降温,潜伏寒害危害的可能性更大;温度升高还将使农作物发育速度加快,生育期反而缩短,不利于籽粒灌浆和成熟,最终导致产量下降。

6 参考文献

[1] 包姝芬,马志宪.锡盟地区近45年气候变化特点分析[J].内蒙古气象,2006(增刊1):10-11.

[2] 王澄海.气候变化与荒漠化[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

[3] 闫慧敏,陈伟娜,杨方兴,等.过去50年内蒙古极端气候事件时空格局特征[J].地理研究,2014(1):13-22.

[4] 韩芳,刘朋涛,牛建明,等.50a来内蒙古荒漠草原气候干燥度的空间分布及其演变特征[J].干旱区研究,2013(3):449-456.

[5] 张存厚,王明玖,李兴华,等.近30年来内蒙古地区气候干湿状况时空分布特征[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8):70-75.

猜你喜欢
积温平均气温降水
立春
DSC1型称重式降水传感器观测数据对比分析
湟源县30年0℃活动积温变化特征分析
降水对新郑市大气污染的湿沉降特征
从全球气候变暖大背景看莱州市30a气温变化
翁源县1971—2015年降水气候特征分析
1981—2010年拐子湖地区气温变化特征及趋势分析
近50年来全球背景下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2014—2015年新宾县降水酸度特征分析
温度对杂交水稻恢复系和不育系生育期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