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贤
导语:在克里姆林宫院子内,游人在指定的地方,几乎天天可以自由行走,而绝大部分建筑物对外是不开放的,因为那里是俄罗斯总统以及其他一些重要部门办公、举行重大国事活动的地方。
1985年底的一天,应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相当于第一副总理)阿尔希波夫的邀请,我国驻苏联大使李则望到克里姆林宫做客,我时任使馆政务参赞,陪同他前往。在上世纪50年代,阿尔希波夫作为苏联援华专家组组长,在中国工作了8年时间。他与周恩来总理等老一代领导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当地时间2016年12月9日.俄罗斯莫斯科,普京在克里姆林宫设宴,纪念祖国英雄日。
李大使乘坐的轿车,在苏方一辆警车带领下,来到克里姆林宫一幢大楼前。这幢三层大楼的外墙色调相当雅,与大克里姆林宫这座主建筑相仿。李大使一下车就感慨地对我说,在中苏友好的那些年代,我们中国人到克里姆林宫来得多啦,是苏联党政领导人办公室的常客。后来,中苏两党、两国关系越来越紧张,我们自然也就来不了啦。没成想,将近20年过去了,我还有机会到这里来!他望着面前这幢大楼,喃喃自语:久违了,克里姆林宫办公室!
会见苏联领导人
工作人员把我们带到此楼一个房间门前。在高大而厚实的木门上,挂着一个大约一尺见方的锃亮铜牌,上面写着:“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伊·瓦·阿尔希波夫”。这位苏联领导人一见面,就宽宽地伸开双臂与李大使热烈拥抱、贴面,就像战友久别重逢一样。他请李大使先参观他的“中国博物馆”,着重介绍了两件“珍贵文物”:一张嘉奖令和一枚中苏友谊勋章。阿尔希波夫自豪地说:“这都是周恩来同志亲自授给我本人的。我得到过国内外许多奖赏,只有周恩来同志的嘉奖令和授予的勋章,才是最高的奖赏!”
随后,阿尔希波夫请李大使坐到一张长桌旁。这时,我环视了一下办公室的四周:又高又大又敞亮,大约有4米高,六、七十平米面积。办公室呈长方形,摆放着大办公桌和大会议桌各一张,桌面都锃亮,一看就晓得,油的是钢琴漆。两张桌下都铺着素雅的碎花地毯。一面墙上挂着一幅风景油画。服务员给宾主端上红茶、牛奶(兑茶喝)、有名的“小狗熊”糖块、维夫饼干。
接着,阿尔希波夫介绍说:“从斯大林同志开始,苏联最高领导人在原俄国枢密院大楼,即克里姆林宫1号楼二层办公。这里是政府领导人的办公楼,编号为克里姆林宫2号。除部长会议主席、两名第一副主席外,还有八名副主席在楼内办公。每个办公室的面积相等,布局一样,外间为秘书室,中间为办公室,里间为休息室和卫生间,两头小,中间大。”
谈起在华工作那段经历时,他满怀深情地说:“第一次去中国之前,斯大林同志特意向我交代:‘你这次去中国,要把全部知识和技能都告诉中国同志们,直到他们全都学会为止。对斯大林同志的器重,我感到特别荣幸,正是它,改变了我本人整个后半生的轨迹。”还说:“在华期间,我时常提醒自己:这次到中国来,不是游山玩水的,也不是夸夸其谈,更不是发号施令,而是为兄弟的中国人民做一点实实在在的事情。在中国8年期间,我一直用这几句话与同行们共勉。”
2009年秋天,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在我国评出了“十大杰出援华专家”,阿尔希波夫的名字荣列榜中。
难忘的克里姆林宫国宴
克里姆林宫的国宴,对许多人来说,也许有点神秘感。为正式访问苏联—俄罗斯的外国国家元首所举行的国宴,都在大克里姆林宫的多棱厅里举行。此厅原来是俄皇接见外国使臣的地方。它面积不大,最多可容纳一百二、三十人。多棱厅顾名思义,厅名由“棱”而生,在四面墙以及两个巨型立柱上,堆砌着无数不规则的棱体。灯光一开,整个大厅宛如水晶宫一般。
1991年5月15日至19日,江泽民总书记对苏联进行了正式访问。这次出访由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负责组团,我作为外交部官员随团出访。
5月15日晚7时,苏联总统、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为江总书记访苏举行欢迎国宴。我们代表团共有80多人,但只有20人收到了请柬。我们一行十几人早早就来到大克里姆林宫的乔治大厅。7时差一刻,苏方礼宾官把我们带入到弗拉基米尔厅。戈尔巴乔夫与江总书记并排站在厅的中央,与中方来宾一一握手。戈与每个人都讲几句话,他微笑着对我说:“在克里姆林宫能见到你,感到非常高兴!祝你在莫斯科、列宁格勒期间过得愉快,诸事顺遂。”我用俄語回谢后,戈尔巴乔夫问我俄语是在哪里学的,为什么没有来苏联留学。我极其简要回了两句话之后,他说了一句所有学外语的人都爱听的恭维话。
7点过三四分钟,我按坐位卡在餐桌旁坐了下来。这是第2桌,苏方礼宾官阴差阳错地把我这个司级干部当成“部长”了,错得太离谱啦,可当时也没有地方去“申诉”了。同桌的五位苏联人一一站起来作自我介绍。这都是些大人物,不是副总理就是部长。席间,他们轮流与我聊天,生怕冷落了我这个外国人。他们问了十几个挺有意思的问题,比如:邓小平在中国的政治生活中是否依然起决定性作用;中国总书记那个“中央军委主席”是否就是三军总司令;中国准备不准备实行总统制;中苏两国改革的异同;中国目前实行的“一家只生一孩儿”的做法是否能行得通,等等。
俄餐的“第一道”是汤。在这次宴会的菜单上,写着有两种汤,二中挑一。这种情况是很少见的。对其中的格鲁吉亚羊排汤“哈尔乔”,一位副总理问我是否喝过。此前,我多次跟随我国外交部的负责人在莫斯科与苏方谈判,在宾馆里喝过这种汤,便详细作了回答。没成想,这番“关公面前耍大刀”,竟得到了五位苏联大官的同声夸奖。他们同我一道,都点了这个“哈尔乔”。
汤喝完后,上了两道热菜:煎牛排和煎鲟鱼块。就国宴而论,两种菜做得都不够克里姆林宫应有的水准。
还值得一提的是国宴上所用的餐具。各种尺寸的盘、碗、碟、罐、勺都是一色配套的,显得相当大气、雅致。在这些细瓷餐具和刀、叉上,全都刻着苏联国徽。
熠熠生辉的皇杖、皇冠
在克里姆林宫院子内,游人在指定的地方,几乎天天可以自由行走,而绝大部分建筑物对外是不开放的,因为那里是俄罗斯总统以及其他一些重要部门办公、举行重大国事活动的地方。但也有例外,珍宝馆便是其中之一。不过,它也不总是向公众敞开大门的,即便对外开放,也会一票难求。此地既然这么稀罕,你就不必去求票了,那就让我“带”你进去“看一看”吧!
珍宝馆的俄文名称为АЛМАЗНЫЙ ФОНД,可直译为“钻石库”,顾名思义,库里存列着各种钻石饰品,以几代俄皇、皇后的皇冠、皇杖为主,也有一些其他宝石、黄金、珍珠、琥珀饰品,其中,金银珠宝点缀的各种大小十字架,陈列在馆内相当抢眼。
我曾多次到过这个珍宝馆,每次都是奔叶卡捷琳娜二世的皇杖和皇冠去的,这是皇权的两大象征。我每次去,除了仔仔细细地欣赏实物外,还认认真真地听讲解员讲故事,并且一一记录下来。有了故事作为支撑,那些珍宝似乎就可以“活”起来。
听讲解员说,两个最有作为的俄皇——彼得大帝和叶卡捷琳娜二世酷爱钻石,是这种稀罕之物的“收藏狂”。展品中最令人陶醉的是叶卡捷琳娜二世的皇杖。在比皇冠小一号的半圆形银座上,竖立着一个十字架,在架的顶端,“傲然屹立着”一粒“奥尔洛夫”名钻,许许多多红宝石、绿宝石、珍珠、琥珀以及数千颗小钻石,在其下部呈“众星捧月”之势。“奥尔洛夫”钻石闻名遐迩,在目前全球钻石排行榜上名列第三。
为叶卡捷琳娜二世加冕特制的大皇冠,同样令我赞叹不已。除了大量宝石、珍珠、琥珀外,皇冠上无数钻石流光溢彩。听讲解员说,钻石多达5000颗左右,其中几个大的,还是特地从一些欧洲国王的皇冠上拆下来镶上去的。在皇冠顶端,镶着一颗世界最大、最名贵的尖晶石,此钻石被列入“全俄七大宝石”的名册。
陈列品中有叶卡捷琳娜二世御用的一本《圣经》,光在银制封面上,就镶嵌着3000多颗小钻石。俄皇尼古拉一世的“沙赫”(波斯语“王”之意)大钻石,在珍宝馆里也相当抢眼。听讲解员说,这是世界上唯一一颗刻字的钻石,它本来镶在波斯王的皇冠上。1829年,俄罗斯驻波斯的使臣被人刺杀,俄皇欲举兵问罪,波斯王为平息事端,遂派王子带着这颗“沙赫”到圣彼得堡谢罪。
在馆藏的黄金饰品中,一个天然金块(在我国俗称“狗头金”)令我流连忘返。这块狗头金呈不规则形状,坑坑洼洼的,有两三岁小孩的拳头那么大。我问讲解员,这块金子的成色有多大,她说,大约85%。我又向她了解,同样大小的狗头金在全世界有几块,她告诉我:没有精确的统计,估计有三块。
克里姆林宫墙外并不平静
在克里姆林宫院墙内,“内紧外松”的措施十分严密,执行得又很得当,我参加工作后的这四五十年来,尽管游人几乎可以天天到克宫院内游览,但没有听说过在那里发生过什么恶性事件。但在宫墙之外,却多次发生过不测事件。
在1969年1月22日下午三时许,当迎接从宇宙归来的苏联宇航员的大车队(由勃列日涅夫为首的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和驻苏使节所乘坐的轿车组成),从机场行驶到克里姆林宫前面的时候,从该宫殿的鲍罗维茨门斜对过的一幢三层小楼里,有人突然向车队前面的几辆车开枪扫射。车队突然停了下来。当时,我作为译员陪安致远临时代办坐在车子里,听到一连串枪声后被吓了一大跳,不知车外究竟发生了什么情况。过了大约一刻钟,车队开进了克里姆林宫。欢迎宇航员归来的庆祝大会推迟了半个小时才开始举行。
在会上,由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波德戈尔内向宇航员授勋,而按常规,这一任务应该由苏共中央总书记勃列日涅夫来完成。安致远代办发现了这一反常现象,将其与刚刚发生的枪击事件联系起来,对我说:“情况有点蹊跷,从刚才几响枪声判断,勃列日涅夫很可能成了袭击的目标。”我答道:“是很蹊跷,但勃列日涅夫现在静静坐在主席团上,好好的哪!”安代办还是认为,不久前在克里姆林宫墙外,很可能发生了一次暗杀勃列日涅夫的未遂事件。
我们一回到使馆,就见到在三、四十平米的传达室(里外间)里站满了人。大家议论纷纷,等着安代办的归来。我们一进到传达室,有人就急急地说:“苏联央视下午的直播特别反常,当迎接宇航员的车队开到了克里姆林宫门前时,视频、音频顿时消失了,大约过了两三分钟,电视莫名其妙地开始播放一部交响乐演奏的录相,又过了一个小时左右,在电视上才出现克里姆林宫欢迎宇航员大会的画面,而此时,大会已开过一半了。”安致远代办把在路上和会上观察到的情况告诉了大家,还说“很可能发生了暗杀勃列日涅夫的未遂事件”。
当晚7时过后,苏联塔斯社播发了一条消息:下午三时许,在克里姆林宫墙外,发生了一次歹徒袭击车队的恶性事件,凶手已被当场抓获。
当晚谣传四起,大多数人认為,有人谋杀勃列日涅夫而未遂。个别人则猜测,勃已被刺身亡。后一种传言明显不实,勃列日涅夫13年过后,才病逝于莫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