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野草》最能代表鲁迅的思想与灵魂。其中《希望》一文则体现了鲁迅矛盾且深刻的反抗绝望的生命哲学,本文试以文本细读的方式,进而联系鲁迅思想,探寻《希望》一文中所体现的鲁迅反抗绝望的生存哲学,最终得出对于鲁迅生存哲学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鲁迅;反抗绝望;生存哲学
作者简介:刘伟平(1992-),女,汉族,黑龙江黑河人,海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9-0-01
《野草》一书体现了鲁迅对自我灵魂,甚至是对生命存在的深刻思索。而通过《希望》一文,则可以窥见鲁迅生命哲学之一角,即反抗绝望的生存哲学。
文本一开篇鲁迅即用自己生命存在的感受描述了一种生命的“平安”状态:“没有爱憎,没有哀乐,也没有颜色和声音”。“头发已经苍白”、“手颤抖着”,因此他断定自己“大概老了”。然而,青春的衰老却不止这样简单,鲁迅所描写的这种状态,看似是一种对生活的豁达,实际上却蕴含了一个危险的讯号,表面平和的理想状态,实际上却是一种生命活力的窒息与磨损,是精神与灵魂的残缺与委顿。按鲁迅自己的话来说,便是“魂灵的苍老”。当鲁迅发现了这个暗藏的危险,他定是机警且拒绝的,于是开始历史的追索:“我的心也曾充满过血腥的歌声”,那是“血和铁,火焰和毒,恢复和复仇”,鲁迅用这些鲜明且坚硬的意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突,一个冷峻的战斗的身影决然屹立眼前。“而忽而这些都空虚了,但有时故意地填以没奈何的自欺的希望”,“用这希望的盾,抗拒那空虚中的暗夜”,因此慢慢耗尽了“我”的青春。这些曾经的反抗与战斗忽而又变得空虚甚至无意义。
然而,纵使青春已经衰老,也抵挡不住鲁迅反抗的决心,他将希望寄托在中国的青年身上。鲁迅一生一以贯之的便是他的“立人”思想,他认为所立之人必是“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毫无疑问,这个“人”必是有理想、有知识、可以塑造成“精神界之战士”的中国知识青年,因为只有依靠有志的青年才能实现拯救民族的希望。这一点在《<野草>英文译本序》中可以找到依据:“又因为惊异于青年之消沉,作《希望》”。鲁迅明确发问:“难道连身外的青春也都逝去,世上的青年也多衰老了么?”实际上,在经历大革命的失败后,许多有志青年经历了生的困顿与灵的挣扎后不免对生活失去热情,由希望变为失望,鲁迅深切地体会到了这一点,于是《希望》一文正是鲁迅作为一代启蒙者对中国青年的期望与寄托。鲁迅思想的深刻之处便是在于看似随时的感触,但无不经过深思熟虑,灌注执笔之际的全部精神热量,思想与灵魂的深度超越于一时的感触之外,描写蕴蓄已久的襟怀,表现更加深远的思想与心境。
鲁迅刻意选择一组阴暗、丑陋甚至是恐怖的意象:“身外的青春:星,月光,僵坠的蝴蝶,暗中的花,猫头鹰的不祥之言,杜鹃的啼血,笑的渺茫,爱的翔舞……”他认为对于这时代启蒙的最好方式便是发出“恶”的声音,这样才能达到惊醒世人的作用。而事实上,这些“身外的青春”终究是悲凉与渺茫,最终只有“我”一人在孤独的反抗,“肉搏这空虚中的暗夜”。最后鲁迅引用了裴多菲的“希望”之歌,可悲的唱出:“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提出了一个更为复杂的生存哲学,没有希望便无所谓绝望,而当希望变成与绝望一样具有虚妄性与欺骗性,那么希望是否还有真正的意义?
《希望》一文写于1925年1月1日,鲁迅对中国人的心里是洞穿的,1月1日作为中国新年的第一天,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新年伊始,是代表了新生与希望的。鲁迅选择在人们欢欣雀跃之际,十分应景写下《希望》,仔细读来,这里的“希望”与鲁迅所说的“希望”却不大相同,中国人不乏百折不挠的勇气,但勇气的来源不是在万难解脱的绝望中产生,而是只能寄托于一个又一个靠不住的希望,甚至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借以安慰他人或是自己空虚的灵魂。世人往往有一个误解便是关于生与死,认为生便是希望,死便是绝望。鲁迅笔下的生死却不止这样简单。
《药》在传统意义解读上,其主旨是反抗封建礼教,革命者启蒙使庸众得以苏醒和解放,这一点无可非议。而启蒙者最终以身体的死亡宣告启蒙失败,也意味着希望的破灭。但是《药》的结尾,夏瑜的坟上围着一圈红白的花,象征其精神的坚韧与复活。反之,许多庸众肉身的存活其实精神早已死亡,正如意图吃下人血馒头来维持生命的华小栓,可以想见,即使华小栓如愿保住性命,存活于世,也只是精神麻木,行尸走肉地活着。肉体的存活而心灵的枯死是可怕的,精神地活着才是希望的根源,灵魂的死亡则是绝望的深渊。
魯迅不满于人的“躯壳虽存,灵觉且失”状态,并且解释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希望,真正的希望并不是中国人赖以依存的迷信思想,也不是肉身行尸走肉的生存,真正的希望恰恰是一种“无所希望”的希望,这种希望消解了一切对于彼岸、光明、未来的耽想,愉悦的希望在于“绝望地抗战”。于是鲁迅毅然决然的“肉搏这空虚的暗夜”。在《野草》的题辞中,鲁迅这样写道:“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死亡的生命已经腐朽。我对于这腐朽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鲁迅的深刻之处便是对于生存与死亡,希望与绝望的洞悉,这本是就是复杂与矛盾的载体,“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肉体与灵魂有时并不能够正向统一,这也是始终伴随着人类的生存困境,鲁迅经久不衰的魅力就在于其通过透视自己的灵魂给予世人关于生命的思考,对于精神的希望永不绝望,即使一个人孤独的战斗,即使是“无所希望”,也从不放弃,也要反抗这绝望。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全集》第一卷,《野草》1973年1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以上引文全出自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