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海龙
摘要 为了筛选、研发适应宿州市埇桥区玉米生产需求的玉米专用肥料和施肥技术,彻底改变农民不良施肥习惯,实现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目标,2015年在埇桥区灰古镇进行了夏玉米多种配方肥种肥同播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夏玉米种肥同播是实现减肥增效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中种肥同播即种子侧下方5 cm施省级大配方肥(24-9-12)的纯收益最高,产投比最高,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 夏玉米;种肥同播;产量;效益;安徽宿州;埇桥区
中图分类号 S513;S14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5-0029-03
为了筛选、研发适应埇桥区玉米生产需求的玉米专用肥料和施肥技术,彻底解决农民习惯撒施、浅施和对用肥量把握不准等问题,以提高作业效率和肥效利用率,减轻劳动强度,减少环境污染,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1-2],于2015年6—10月进行了夏玉米种肥同播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选择在埇桥区灰古镇付湖村某种植大户的承包地内,面积2 200 m2,南北走向,地势平坦,肥力中等,前茬为小麦,产量7 500 kg/hm2,常年小麦产量7 500 kg/hm2左右。试验地肥力基本代表当地生产水平。供试土壤类型及养分含量:土壤为砂姜黑土,耕层厚度为20 cm,通常地下水位3.0~6.5 m,田块平整,肥力均匀,pH值8.4,有机质含量24.1 g/kg,碱解氮89.0 mg/kg,有效磷36.2 mg/kg,速效钾180 mg/kg。供试玉米品种为隆平206,该品种生育期101 d,株型紧凑。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5个处理,分别为处理1:习惯施肥(撒施翻耕,常规复合肥(15-15-15));处理2:种肥同播1(种子侧下方5 cm,常规复合肥(15-15-15));处理3:种肥同播2(种子侧下方5 cm,省级大配方肥(24-9-12));处理4:种肥同播3(种子侧下方5 cm,控释型配方肥(28-8-9));处理5:种肥同播4(种子侧下方5 cm,高氮复合肥(30-5-5));处理1(习惯施肥)在6月14日进行秸秆还田,深耕翻地,耕后及时耙平,然后机播;其他处理于6月14日灭茬后板茬种肥同播。各处理具体施肥设计见表1。为保证试验精度,减少人为因素、土壤肥力和气候因素的影响,同时也为了操作方便,田间不设重复。小区形状为长方形,每小区面积320 m2(80 m×4 m)。试验区周围设2 m的保护行,试验地四周有排水沟,处理间有埂,小区单灌单排[3-4]。
1.3 调查内容及方法
在玉米成熟时,考虑到统计分析的需要,在观察记载和测产时在每个处理里划出3个分区。在每个处理的3个小区中分别选取相同面积(20 m2),然后收获所有玉米籽粒,称鲜重;取20株秸秆称鲜重;取2 000 g玉米籽粒和3株秸秆(茎叶),烘箱烘干,分别计算其含水量,计算玉米籽粒、秸秆(茎叶)干重,计算小区玉米籽粒产量、生物产量及收获指数[5-6]。
2 结果与分析
2.1 田间生育期及性状记载
6月21日出苗,6月28日进入拔节期,7月31日吐丝,10月8日机械收获,整个生育期在大喇叭口期防治玉米螟,7月18日趁雨追施拔节肥。各处理间出苗期、拔节期、吐丝期和成熟期基本一致,株高和穗位高没有明显区别,处理1和处理5倒伏严重,其他小区无倒伏(表2、3)。
2.2 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
各处理夏玉米产量构成因素见表4。由表5、6可知,处理3产量最高,处理4次之;处理1再次之;处理2再次之;处理5产量最低。处理2较处理1产量少380 kg/hm2;处理3较处理1增产1 865 kg/hm2,增幅18.73%;处理4较处理1增产915 kg/hm2,增幅为9.19%,处理5较处理1产量減少2 295 kg/hm2。
2.3 经济效益分析
从田间观察结果看,由于后期雨水偏多,处理1翻耕土壤疏松造成倒伏面积大,处理5由于氮肥偏多秸秆偏细造成倒伏严重。
从经济效益分析结果看,处理3纯收益19 966.2元/hm2,收益最高,产投比4.59;处理5纯收益11 661.6元/hm2,产投比3.39,处理3最合理(表7)。
2.4 经济产量养分吸收量分析
由表8、9可知,籽粒中处理2氮吸收量最高,其次是处理3,处理5吸收量最低;处理1磷吸收量最高,其次是处理4,处理2最低;处理1钾吸收量最高,其次是处理2,处理5最低。从氮、磷、钾3个养分吸收情况分析,处理3养分配比合理,吸收效果好,适宜埇桥区土壤施用。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在埇桥区玉米生产过程中,氮、磷、钾三要素的合理配合施用增产和增收效果明显优于氮肥施用量偏大的配方和氮、磷、钾三要素等量的配方;三要素合理配合施用能显著增加产量,增产效益显著;种肥同播可以增加产量,减少投入,遇到雨水偏多的年份还可以增加抗倒伏能力,在当地可以推广。种肥同播即种子侧下方5 cm施省级大配方肥(24-9-12)处理的纯收益最高,产投比最高,配方最合理,可以在埇桥区推广使用。
4 参考文献
[1] 王宜伦,白由路,谭金芳,等.采用粒片状肥料实现夏玉米一次施肥的可行性研究[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6(4):1126-1132.
[2] 王士坤,唐振海,董彦琪,等.肥料增效剂与氮肥配施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15(12):53-56.
[3] 王宜伦,白由路,王磊,等.基于养分专家系统的小麦—玉米推荐施肥效应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15(22):4483-4492.
[4] 李卓然.不同氮肥处理对夏玉米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15.
[5] 王新民,介晓磊,陈士林,等.冬小麦与夏玉米轮作肥料效应模型的校验[J].安徽农业科学,2008(10):4181-4184.
[6] 韩燕来,赵士诚,王宜伦,等.包膜肥料ZP氮素释放特点及在夏玉米上的施用效果[J].土壤通报,2006(3):530-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