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科圣地的“真名实姓”

2017-04-19 10:28陶短房
世界博览 2017年7期
关键词:博科西非圣地

陶短房

导语: 最初报道它的某些海外中文传媒不懂豪萨语,将“Haram”和“神圣的”(Halal)相混淆,于是有了“博科圣地”这个音译+错误意译构成的奇怪名称。

横行于西非尼日利亚北部及乍得湖流域(包括尼日利亚、喀麦隆、乍得、尼日尔四国各一部分)的原教旨恐怖组织“博科圣地”2014年4月14日曾因绑架223名尼日利亚女生并随后将之全部分配、出售而“轰动世界”,又因同年5月17日袭击喀麦隆北部瓦扎(Waza)地区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六工程局宿营地,引起中国舆论关注于一时,其领导人阿布巴卡尔.谢高(Aboubakar Shekau)号称“Youtube恐怖大师”,是公认善于“网络作秀”的“邪派高手”,也因此让他本人和这个僻处西非一隅的恐怖组织,享有了极高的“国际知名度”。

自去年下半年开始,尼日利亚政府军对这个组织发动了大规模围剿,几次宣布取得“决定性胜利”,更称谢高“已被炸死”,是否属实尚不清楚(此前此人多次“被击毙”,但事后又大摇大摆出现在Youtube“战场”),但无疑让“博科圣地”变得更加“出名 ”了。

然而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笔者在西非所结识的几位朋友,在地缘政治问题上观点迥异,却不约而同表示“中国人把这个组织的名字弄错了”。弄错了?难道享有国际知名度的“博科圣地”(Boko Haram)其实并不叫这个名字?还真的是这样。

这个组织其实早在2002年就成立,在“出名”之前“低调”了不短的时间。当时该组织起了个颇有西非特色的长名字(西非很多当地人的姓名全称要多长有多长,两人寒暄时会自称和彼此称呼姓名,姓名重合度越高说明两人越有可能是亲戚关系),叫“Jama'atu Ahlul Sunna Lidda'awati Wal Djihad”,这句是豪萨语,翻译成汉语差不多应该是“伊斯兰教传统的追溯者和圣战者的联盟”。

正所谓“起名很重要”、“响亮的名字一定是朗朗上口的”,如此冗长的组织名称尽管堆砌了许多“豪言壮语”,但“自己人”喊起来都会“漏关键词”,就更不用说那些“围观群众”、媒体和外国人了。于是渐渐地,有组织中人将这个长长的名称缩写为Boko Haram——豪萨语的意思翻译过来是“西方教育是罪恶”,事实上这个组织一开始的所作所为,也正是蛮横阻止当地豪萨-富拉尼人接受现代教育。

这个组织是怎么被以讹传讹翻译成“博科圣地”的呢?一些朋友回忆,最初报道它的某些海外中文传媒不懂豪萨语,将“Haram”和“神圣的”(Halal)相混淆,于是有了“博科圣地”这个音译+错误意译构成的奇怪名称。笔者一位通晓豪萨语和阿拉伯语的师兄认为,“博科圣地”这个中文译名必须换掉——不仅因为不准,也因为用“圣地”形容一个罪行累累的恐怖极端组织,似乎有些不伦不类。

其实“博科圣地”翻译不确切的问题,许多中文媒体也有所察觉,并试图纠正,无奈惯性的力量实在强大,纠来纠去也不见太大效果。还没等中文圈“纠偏”取得阶段性成果,“博科圣地”自己却在2015年4月23日宣布改名了。

原来就在这一天,该组织在网上发布一条“正告”,宣布自即日起改名为“伊斯兰国西非省”(EIPAO),此后他们在各社交平台上所注册账号的注册信息和头像都修改成EIPAO的字样,风格也换成和伊拉克、叙利亚那些ISIS附庸者账号类似的样式。这大约也算是“傍大款”吧。

不过各国官方和媒体大多对这种文字游戏不屑一顾,有些国家甚至觉得“伊斯兰国”的名字本身就很不合适,“国之不存,省将焉附”,既然“国”都是“野路子”,那么这个不伦不类的“省”不提也罢。

原本EIPAO可音译为“挨炮”(这个译名似乎不太吉利,不过恐怖组织么,它们太吉利广大和平民众就糟了),但既然大家都不以為然,那就只能先将就继续以讹传讹地沿用“博科圣地”好了——但愿如尼日利亚军方司令去年所许诺的,这个组织及其名称,将最迟在今年上半年“成为历史”。

猜你喜欢
博科西非圣地
西非热恋
16世纪的沉船,诉说着500年前西非大象的生活
蘭亭——他和他们心中的圣地
圣地延安 告别贫困
西非深水浊积复合水道储层连通模式表征
五“地”五“乡”圣地高平
无国界医生组织援助西非三国抗埃行动概述
夜跑族看这里!夜跑圣地大汇总
研究领域因博科100 GbE核心路由器的高性能网络而突飞猛进
2009年第10期《新闻速览》之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