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tin+Selsoe+Sorensen
劳斯特·约恩·雅克布森(Laust Joen Jakobsen)从自己的办公室看出去,外面有一个小广场、一块屋顶篮球场以及一片草地—到了夏天,草地上就会开满鲜花。
就在几个月前,哥本哈根大学学院校长雅克布森坐在被停车场和居民区夹在中间的郊区校园里。
“在这里看窗外的景色,心情更舒畅。”他说。
他的大学有1.1万名教职人员和学生,他们也是第一批进驻Carlsberg Byen的人。哥本哈根打算花十年时间,将自己创建成全球第一个实现碳平衡的国家首都,Carlsberg Byen这个耗资20亿美元的重建项目则是这个宏大计划的核心。
小镇的名字来自不久之前还在这里的啤酒厂,Carlsberg Byen正在试图给结合了零售商、写字楼和居民楼的普通空间添加一丝环保的气息。开发商正努力把雨水保存起来、用太阳能发电,同时实现建筑材料的再利用。他们憧憬着游客骑着自行车在商店、家和画廊之间穿梭的画面。
事实上,这个项目的本意是想把环保和经济结合在一起。
2006年嘉士伯啤酒厂搬走前夕,开发商就想重新规划这家位于以卖淫和贩毒而闻名的工薪阶层社区旁、带着啤酒花气味的工厂。他们准备在丹麦有史以来最大的私人建筑里建造60万平方米的空间。项目完成之后,这里将成为丹麦第一个在能源效率方面达到严格地方标准的社区。
嘉士伯啤酒厂打算整合几家工厂、搬到哥本哈根以西更廉价的地块上去,这样可以节约1850万美元。它在改造项目里占有25%的股份,其余股份由3只丹麦养老基金持有。
在Carlsberg Byen,开发商计划建造9栋高层住宅以及若干低层建筑和联排别墅,一共3100套公寓(其中600套是经济房或者学生宿舍)。由于位于哥本哈根大学旁边,这个社区还将包括各种文化机构、一所小学以及4所幼儿园,还会有几家酒吧、餐馆和咖啡厅。
整个区域内还将散落一些小广场和窄巷子,使它更像是哥本哈根的中世纪老城,而不太像近来重建的宽马路、大广场的建筑区。
这个项目也是哥本哈根把自己改造成最环保首都城市计划的一部分。当地官员表示,哥本哈根将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碳平衡的国家首都。
市民已能按要求把垃圾分成10类,以确保废物能最大限度地回收。不能进一步处理的废物则投进垃圾焚烧工厂,用于供暖。
政府也调整了建筑规范、提高了各种建筑的能源效率,同时改进了公共交通设施、安装了风力涡轮发电机和太阳能板(市里最后一处烧煤的火电厂预计于2020年关闭)。
政府正在鼓励市民选择骑自行车出行,该城市中有2/3的汽车换成了电动或者氢动力汽车。
这些举措已经产生了效果。根据市政府的估算,虽然在截至2015年的10年里,哥本哈根的人口增长了16%,但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却下降了38%。不过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完成,官员预计,转变成碳平衡所需的、包括公共部门投资和私人部门成本在内的总体花费将高达290亿美元。
作为这一宏大愿景的一部分,Carlsberg Byen正在推动它辖区内的建筑实现可持续发展。
当夏天的倾盆大雨侵袭哥本哈根时,一个圆形露天剧场就会变成储水池;屋顶上会铺满太阳能板;花园会收集雨水、实现再利用,而地上的积水则用在空调里让各种建筑保持凉爽。
哥本哈根无处不在的自行车道正在整合进居民区的街道里,而附近一座火车站也平移了230米,因为离Carlsberg Byen更近,它的利用率提升了。
旧的大楼被拆掉之后,96%以上的旧材料都得到了回收,并用来修建Carlsberg Byen和其他地方的建筑。每再利用2000块砖,就能减排900多公斤的二氧化碳—这种做法把这个旧工业区的精神传承了下来。
此次开发过程中的大部分挑战来自于推广这里的生活和文化。
Carlsberg Byen具有一些优势,比如它靠近哥本哈根市中心,而且此前一直是哥本哈根文化界的核心地带。在啤酒厂搬走后的几年里,厂里的建筑作为临时音乐厅和画廊。
在嘉士伯公司的灌装工厂等待改造的过程中,已经有好几拨艺术家以很低的租金租下,并利用起来。这里已经举办了一系列展览,其中的一些展品是由丹麦最顶级的皇家丹麦艺术学院(Royal Danish Academy of Fine Arts)的学生创作的。这里也有各种面向儿童开设的工作坊。
不过,负责运营整个改造项目的Carlsberg Byen P/ S的首席执行官詹斯·尼胡斯(Jens Nyhus)和他的团队也了解到了哥本哈根此前一些开发项目的失败案例。Orestad就是其中一个,它位于哥本哈根市郊,建在机场附近的一片绿地上。但现在,这个以大而多风的林荫道著称的社区,却成了一个基本没人的空城。
尼胡斯说:“在哪里建都可以,最困难的地方在于让建好的楼里住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