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洋
【摘 要】 目的 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病患收治时间在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间,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有病患40例,对照组给予药物保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指标变化情况与治疗结果分析。结果 ①观察组治疗后的炎性因子指标与对照组相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的住院时间、肠道恢复通气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血清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接受常规保守治疗后,还需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能够促使其临床症状得以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關键词】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胰胆管造影术 内镜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是因胆道疾病所诱发的胰腺炎,如果患者未能够及时接受治疗或治疗不当,便可演变为重症胰腺炎,对其生命构成威胁[1]。以往一般给予保守治疗,近几年,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内镜技术被应用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中,尤其是内镜胰胆管造影术的治疗效果显著。本文主要分析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的效果,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病患为研究对象,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间)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有病患40例,对照组给予药物保守治疗,男患者23例,女患者17例,年龄在30至79岁间,平均(43.29±7.45)岁。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男患者22例,女患者18例,年龄在31至79岁间,平均(44.85±7.19)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药物保守治疗。患者入院后,给予常规的补充水电解质、胃肠减压、禁食等治疗,并利用抗生素抗感染,对胰酶活性、胰腺分泌进行抑制。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保守治疗与对照组一致,并采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术前行碘过敏试验,并指导患者接受凝血全套、血常规检查,对咽部进行麻醉,经常规造影,确定胆总管结石位置,行标准EST,若结石于壶腹部嵌顿,则需利用针状刀将乳头预切开,给予篮网取石操作,若结石不大,则可直接实施取石操作,如果结石较大,则需通过碎石机碎石后,将结石取出。术后放置鼻胆管引流,每天利用抗生素加生理盐水对患者的鼻胆管进行冲洗,每日2次。当患者病情改善后,给予鼻胆管造影检查,观察是否有残余结石,若不存在残余结石,便可将鼻胆管拔除,如果残余结石难以排除,则需再次实施取石术治疗。
1.3 观察指标
患者的炎症因子指标变化情况与治疗结果分析,所有数据由护理人员记录,并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经统计软件(SPSS15.0)分析数据结果,计数资料利用X2检验表检验,计量资料利用t检验表检验,P<0.05表明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的炎性因子指标分析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炎性因子指标无差异,治疗后,观察组的炎性因子指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较有较大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患者的治疗结果分析
观察组的住院时间、肠道恢复通气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血清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数据对比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属于临床中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腹胀、恶心、呕吐、急性腹痛等,经实验室检查,可观察到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增加,尿淀粉酶、血淀粉酶增高[2]。若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未能够及时接受治疗,则可诱发多种并发症,例如假性囊肿、胰腺脓肿等,甚至可能导致患者发生消化道出血、呼吸衰竭等并发症,对其生命构成威胁[3]。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必须尽早接受治疗,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被应用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中,这种手术治疗方式能够将梗阻迅速接触,促使患者病情得以缓解。有数据资料表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采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总有效率约为90%。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采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后,患者的住院时间、肠道恢复通气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血清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且炎性因子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这表明这种治疗方式能够促进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病情的好转,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诊疗中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的应用[J]. 中外医疗,2014,03(33):53-54.
[2]谢子英,赵亚刚,孙大勇.逆行胰胆管造影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134例分析[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1,25(01):78-79.
[3]张国强,占强.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治疗老年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临床疗效和费用分析[J].临床荟萃,2011,15(15):1326-1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