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感”可以说是人类除了味觉、嗅觉、触觉、视觉和听觉这5种基本感觉之外,存在的第六种感觉。
说起“第六感”,似乎给人感觉玄之又玄,人们往往将它与神秘主义和超自然能力联系在一起。那么,“第六感”是否真实存在?它究竟是一种灵异的能力还是可以用科学来解释呢?
说起“第六感”总是让人感觉玄之又玄。最近,来自马里兰州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神经学家鲍曼发现一个名為“Piezo2”的基因控制着人类对于自身躯体在空间位置的感知,即本体感觉,这可以说是人类除了味觉、嗅觉、触觉、视觉和听觉这5种基本感觉之外,存在的第六种感觉。
但是这种科学意义上的“第六感”和我们通常认为的好像有点不同。人们心目中的“第六感”总是和神秘主义以及超自然能力联系在一起。到底什么才是“第六感”,“第六感”到底是不是真实存在的呢?
“这要看你如何定义‘第六感了。” 北京师范大学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前博士后卜勇说,“第六感”这种口头的说法很笼统,其实它包括很多种细分的情况,比如直觉、预感、心灵感应等,不能一概而论。一些所谓的“第六感”并不是某种神秘的特殊能力,而是有科学依据或者说生理学约束的,一些细分的概念,如直觉等,被大量的科学家用严密的科学实验予以研究并证明。“科学归根到底是要证伪”,有一些“第六感”至今无法被实验证实,但是不是超自然的能力还不能轻易下结论。
凭直觉感知是一种不完整认知?
人们有时会有这样的感觉:觉得事情或者场景有哪里不对劲,但是又无法精确地说出到底是哪里发生了变化,遇到这种情况人们往往喜欢将其归结为有“第六感”。
加拿大心理学家罗纳德·任辛科曾经进行过一项实验。他找到40名志愿者,将他们分成两组。这些志愿者被要求观看在计算机屏幕上闪现的一系列图像,每个图像在屏幕上停留大约1/4秒,接着被短暂的空白灰屏所取代。第一组志愿者观看到的图像之间存在细微差别,而第二组志愿者前后看到的图像则是完全相同的。
结果显示,第一组志愿者中有12人在504次测试中,有82次报告说,在他们能确认图像发生的是什么变化之前,就已感觉到图像发生了变化,这有点类似于平时我们所说的凭直觉。
任辛科分析说,这并不是我们所谓的直觉,而是人类视觉系统产生的一种强烈的深度感觉,它能察觉到某个事物已经发生了变化,即使我们的智力难以对该变化进行形象化处理,并且不能说出发生了什么变化,或哪里发生了变化。
卜勇指出,“知道变了,但不知道哪里变了”这一类的感觉,也可以从意识的角度来解释。大脑接收来自外部的信息后,开始对信息进行加工,有些信息由于大脑并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处理,在并未完全理解的情况下就产生了一种模糊的变化感觉,有时甚至由于信息“不充分”不足以形成“语义表达”。
就好像在屏幕上投射字母E,让人观看。如果投射时间很短,比如1毫秒,那么这个人就什么都看不到,这说明知觉不是瞬时的;如果把投射时间加长到5毫秒,那么这个人可能就会看到屏幕上有东西,但不知道是什么东西,这说明知觉产生了,但辨别尚未产生;如果投射时间长度足以使人看出这个字母不是O或Q,但看不出是E还是F,那么这个人就产生了部分的辨别。这样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任辛科的实验中,实验对象能够凭直觉感到前后看到的图像发生了变化,“第六感”也许就是一种不完整的认知。
预知危险是为生存进化的“适应力”?
能够预知危险也往往被人们认为是冥冥中有超自然的“第六感”存在。
1940年希特勒对英国伦敦进行大规模轰炸,在德国飞机袭击前数小时,有一些猫就在家中来回走动,频频发出尖叫声,有些咬着主人的衣裙拼命往外拉,催促他们迅速逃离。动物能够通过察觉环境中发生的微妙变化,来感知迫在眉睫的危险。人类也有这种可以预知危险的相似行为。比如,在“泰坦尼克号”首航前,英国著名的实业大亨乔里·奥昆纳就预感到这艘巨轮要沉没,从而放弃了难得的首航船票。
英国生物化学家罗伯特·谢尔德认为,这种预知现象并不是超自然的能力,可以从生物学角度得到解释,它是正常的动物行为,经过了数百万年的演变,是为适应生存的需要而形成的。
在人类千百年的进化过程中,一些对事物直接因果关系的感知能力深深地镌刻在人类的潜意识中,这被生物学家称为“适应力”。通过这种适应力,人们能够做到某种程度的“未卜先知”,从而避免受到伤害。
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科学家经研究证实,人类大脑中确实存在着一个具有早期预警作用的特殊区域——这个区域可以监控外界环境线索,同时衡量环境变化可能会给人体带来的后果,并调节人们的行为以避免危险情况的发生。脑部的这一区域被称为“前扣带皮质”,它位于大脑额叶的上半部,沿着区分左右脑的隔膜分布。它能觉察出环境中细微的变化,并起到预警作用。
华盛顿大学心理学博士约书亚·布朗解释说:“前扣带皮质在大脑对外界的认知与反应中担当了一个早期的警告系统。当我们的行为可能导致负面结果时,前扣带皮质便预先警告我们,让我们更小心,避免犯错。”
心灵感应是大脑和我们开的玩笑?
科学家曾进行过这样一个实验,安排同一个女实验者分别在一个大峡谷的吊桥上,以及一条繁华的商业街上向男性发放一份问卷,问卷上写着“欲知结果可以打问卷上的电话与我联系”。结果显示,在峡谷的吊桥上接受问卷的男性打回电话的数量要远远多于在商业街上接受问卷的男性。这是为什么呢?卜勇解释说:“因为人们处于危险环境下,体内的肾上腺素会分泌的较多,这种感觉与被异性吸引以后的感觉一致,因此你的大脑会将此误解释成我被这个女孩吸引了,这就是为什么更多在吊桥上接受问卷的男性会打去电话。”
“这个例子说明,很多时候我们会被自己的大脑欺骗。就像有时候我们认为是‘第六感,但真实情况并非如此。” 卜勇说,比如女儿发生危险,此时远在家乡的母亲有一种强烈的不安感,这样的事情很多时候被人们一厢情愿地认为是“第六感”。但是,这其实只是人们的错觉。女儿只身在外,母亲担心孩子,时常都会产生不安的感觉,也许100次不安有99次女儿都没发生危险,碰巧只有一次女儿发生危险,虽然从整体上看这只是一个小概率事件,但这时这位母亲的大脑就会将这一次 “碰巧” 的记忆加强,从而忽略了那99次的“不碰巧”。这样给母亲的错觉就是“我有心灵感应”。
此外,很多人可能有这样的体验——即使并没有直接看对方的眼睛也能察觉到别人的注视,甚至有时候能感觉到不在视野范围之内的人的注视。
一些研究发现,多达94%的人报告称,他们曾经感觉到有人正在背后看着自己,转身之后发现,确实有人在看着自己。对此,研究者认为, 这可能是记忆偏差在起作用。如果你觉得自己正在被注视,并转身查看,在你视野中的另一个人可能就会注意到你正在观察四周,从而将目光转移到你身上。当你们的目光接触时,你就会假设这个人一直在注视着你。并且这种情况发生时,你的记忆会更加深刻。这时你会觉得自己有心灵感应,但实际上这可能是你的大脑在你身上玩的把戏。
◎相关链接
动物预知灾难也并非靠“第六感”
在一些天灾来临之前,许多野生动物会有种种反常表现,仿佛已事先察觉到大难临头,莫非这些动物有什么预知灾祸的“第六感”吗?法国动物学家表示,动物能够“未卜先知”并非靠什么“第六感”,而是全凭比人类灵敏的感觉。
法国动物研究中心的动物行为专家弗里茨解释称:“大象拥有次声通信能力。它们能够听到在数十公里以外的声音。”次声即音频很低的声音,一般来说在20赫以下,那已在人类的听觉能力以外。这种能力使得大象能够预知海啸将至,它们可能能够听到海啸在大气中制造的声音,但人类却无法听到这些微弱的声响;此外,它们可能也会感到大地的震荡。
除大象外,兔子和其他四足动物亦可透过大地震动预感天灾将至;蝙蝠则是靠音波在物体上的反弹来侦察它们的位置。在地震和海啸这种有物体颤动的环境下,音波的反弹会有所不同,令蝙蝠可预知天灾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