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县域旅游研究综述

2017-04-18 15:28王丹阳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33期
关键词:研究内容研究展望

摘要:县域旅游是我国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格局中的一个重要层次,在我国旅游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梳理当前我国县域旅游研究文献,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县域旅游经济、产业、规划、开发及发展模式等方面。总体来看,当前研究内容虽较为丰富,但主要停留在静态的定性描述层面,因此,需要更多成熟学科来提供理论支撑,需要引入一些社会调查方法、定量分析方法来丰富研究方法,同时在县域旅游的动力机制、社会效益、旅游营销、旅游市场等方面进行重点关注以完善研究内容,由此为县域旅游发展提供更加有益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县域旅游;研究内容;研究展望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3-000-03

一、引言

在我國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格局中,县域旅游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旅游目的地范围更大的市域、省域乃至全国游相比,县域旅游的资源、要素配置等具有突出的相似性,较易塑造鲜明的旅游特色与旅游形象;与旅游目的地范围更小的乡村、景区旅游相比,县域旅游依托的县级行政区划作为一个相对完善的整体,能够极大的满足旅游者度假、休闲、购物、聚会、养生、会议等全方位需求。在我国,县域旅游资源丰富,而且规模适当、功能完备的县域特点决定了县域旅游既能达到一定规模,同时也具有相对独立性和易于操作性[1]。

我国学者对于县域旅游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经过近20多年的研究,内容逐渐丰富,视角逐渐多样。本文重点搜索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博士论文数据库及中国优秀硕士论文数据库,收集了百余篇研究县域旅游的论文,通过对这些论文的纵向梳理,能够客观认清我国县域旅游研究的现状,深入剖析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以期为我国县域旅游实践和研究提供更有价值的理论指导与参考。

二、县域旅游研究主要内容

1.县域旅游经济研究

在新常态下,县域旅游作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因其突出的经济拉动效应已经成为调整优化县域产业结构、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助推器”。因此,如何将县域旅游与地方实况结合起来以真正实现经济的发展,成为了现阶段学界关注的重点。现有研究大多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从县域旅游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着手,进而提出解决对策与建议。如徐文燕针对黑龙江省县域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的竞合模式[4];陈洁等比较分析了焦作云台山景区与其他景区、阐述了焦作各县具有后发优势的景点,为其他县域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5];杨杰等则提出了发展肇庆市山区县域旅游经济的相关举措[6];陈建设等以国家重点风景区、4A景区为视角分析了当前我国民族县域旅游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7];李雪峰等论述了阿尔山特色县域旅游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不足并进行了探讨分析[8]。此外,徐飞雄等从县域空间完整与否、地域空间、合作内容等方面探讨了我国县域旅游的经济合作模式[9];郭鲁芳则通过对杭州地区二县市(淳安县、临安市)旅游经济制度变迁的实证考察,剖析了改革开放后我国县域旅游经济制度的变迁情况,阐述了影响其变迁和创新的因素,并指出了县域旅游经济制度变迁和创新的紧迫性和必要性[10]。

可以看出,现阶段关于县域旅游经济的研究大多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研究方式较为单一、成果也极为有限。

2.县域旅游产业研究

从理论上讲,县域旅游因历史、文化等因素会呈现出不同的发展阶段,但实际上也不外乎是单一景区、有限的旅游产品链和门票收入的“三一经济阶段”[11]。因此,如何改变单一的县域旅游产业结构、延长旅游产业链以及制定相应发展战略,也是不容忽视的重点。具体说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关于县域旅游产业的定位,徐勤飞根据旅游产业在不同阶段的任务,提出对县域旅游产业进行基准性和前瞻性定位、制定发展目标并选择发展模式[12]。关于县域旅游的产业集聚,林邡分析了影响县域旅游产业集聚的因素并提出了“品牌驱动、政府推动、市场拉动”的“三动”发展策略[13]。关于县域旅游的产业链,赵磊等研究了旅游产业链的延伸与县域旅游地之间相互耦合的内在关系[14];而林轶等以产业链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基于品牌整合的县域旅游产业链模式[15]。关于县域旅游的产业发展,唐代剑以浙江海宁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刺激旅游价值中枢神经、建设人性化拳头旅游(景点产品)及加大主体形象促销力度等三点建议[16];吴晨等运用后发优势理论,从后发优势分析和发展对策探讨两个方面构建了休宁县旅游产业发展框架[17];李纯蛟以西充县为例探讨了县域旅游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问题[18];黄勇指出要按照“大旅游”的新思维来调整县域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环境、城建布局,以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19];王赞新比较分析了武陵源区、凤凰县、永顺县三地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以探讨县域旅游产业发展中政府与市场的结合和政府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相对强弱 [20]。

由上观之,现有研究大多从个案研究入手,缺乏对县域旅游产业纵向的深入梳理及横向的比较研究。

3.县域旅游规划研究

目前,缺乏整体规划已成为我国县域旅游发展的常态,稀少的现有规划也存在着业态雷同、目标市场单一、主题索然无味等问题[21],这对县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学界研究的重点涵盖县域旅游规划问题。比如,王群等以庐江县为例,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探讨了居民旅游感知对县域旅游发展规划的重要作用,构建了县域居民旅游感知因素研究框架 [22];丁娟等指出小范围的行政界线对旅游规划的制约、客源的市场分析等特有问题,在经济欠发达县域的旅游规划中也是颇为重要的[23];肖玲阐述了饶平县旅游规划的指导思想、定位、发展思路和目标、发展空间等问题,认为这也是县域旅游规划中必须重点把握的[24];张述林等深入分析了跨县域旅游WRS结构系统的运行机制以及影响该系统构建的物理、事理、人理等因素,提出了跨县域旅游WRS结构系统的开发建议[25];杨瑞霞总结了普遍适用的县域旅游规划编制原则,提出了打造核心竞争力、以市场为导向和加强支持系统建设等县域旅游发展规划思路[26]。

可以看出,现有研究基本上涵盖了县域旅游规划的方方面面,包括规划编制原则、规划具体内容等各个角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4.县域旅游开发研究

与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市相比,县域旅游受制于当地区位、资源、资金、政策等因素,呈现出诸如缺乏深度开发、基础设施不完善、产品定位不准确、市场发展缺乏可持续性等问题[27]。针对此现状,学界予以了重点关注。首先是对县域旅游产品的研究。章杰宽采用SWOT分析方法,提出构建洛川县五大旅游产品体系[28];孙振鲁等构建了与昭平县旅游资源赋存状况相结合的旅游产品开发谱系表[29];而张林等分析了县域旅游产品设计的四阶段,提出了旅游产品设计的SECI模式[30]。其次是对县域旅游发展评价的研究。李少游等构建了包括资源吸引力、相关支持产业竞争力、管理竞争力、区位条件、市场占有力等因素在内的县域旅游发展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31];李瑞等采用因子分析法和系统聚类分析法,构建了民族县域旅游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32];丁美琴提出了实证指标体系,并将其细分为33个具体评价指标[33]。再次是对县域旅游空间结构的研究。罗彤等基于交通线路的变化将炎陵县域内旅游空间结构划分为“一心,两轴,三组团”,而将县域外旅游空间结构抽象为“十字形”[34];樊贞指出县域旅游空间结构包括点、线、面三要素,相对应的有极核式、点轴式和网络式三种模式[35];靳瑞景分析了广水市的县域旅游空间组织,提出构建“多核分级—两轴延伸—五翼合作”空间联动发展模式 [36]。最后是对县域旅游文化的研究。李承宗等针对湖南县域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37];王文娜等则分析了进入成熟期的栾川旅游文化发展走向[38]。此外,县域旅游品牌[39]、市场[40]、竞合[41]也受到了部分学者的关注。

分析前文可以得知,县域旅游开发涉及方方面面、内容是比较丰富的,但相当一部分的研究都停留在静态的定性描述与分析,研究的方法也不够系统全面。

5.县域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不同的县域由于区位、经济、文化的差异而呈现不同的赋存优势和开发价值,进而衍生出不同的旅游发展模式。目前,全国推出栾川模式、焦作现象、宁波经验、婆源之路、泰宁路径等五个典型的县域旅游发展模式。许振晓等以杭州地区三县(市)为例,从旅游经济发展時序、市场化进程、区域旅游的空间布局以及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比较,分析了三地旅游发展模式选择的决定因素及其启示[42]。方晓勤利用“钻石体系”评价了各个县域发展旅游的竞争优势,将其发展模式分为四种,并研究了每种模式的背景、发展战略及提升策略[43]。戴婷总结了五种具有代表意义的县域旅游发展模式,并分析比较了它们之间异同[44]。钟睿根据影响县域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驱动因子的不同,对其进行了归纳总结,得出了每种模式的特点和适用条件[45]。此外,薛宝琪等提出了实现伏牛山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四种可选模式,即生态补偿模式、环境教育模式、社区参与模式和县际联动模式[46];肖光明分析了德庆发展山区旅游的策略和创新途径,指出这些创新模式对我国山区县域旅游发展的若干启示[47];周霄等研究分析了栾川与常熟的县域旅游发展模式[48]。

可以看出,基于不同视角提出的各种县域旅游发展模式基本上大同小异,都是我国当前县域旅游的演进方向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反映。

三、结论与展望

任何研究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县域旅游研究领域同样如此。通过对我国县域旅游研究现状的分析可以得知,理论研究在取得可喜进展的同时,对实践的现实指导也更具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但从长远考虑,县域旅游研究还是有一些提升之处的:在研究视角上,还需要与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相结合,以更好地把握县域旅游发展中存在的复杂问题及隐性问题; 在研究方法上,亟需引入社会调查法、定量分析法等方法,以客观准确评估县域旅游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制定科学合理的县域旅游发展评价体系;在研究内容上,除了拓展完善现有内容外,还应重点关注县域旅游的动力机制、社会效益、旅游营销、旅游市场等问题,以把握县域旅游发展的内在机制、加深对县域旅游的理论积累。

参考文献:

[1]Douglas G P. An integrative framework for urban tourism research[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1,28(4):64-67.

[2]牛海桢,高燕,雷金瑞.甘肃省县域旅游经济发展论纲[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4):65-70.

[3]李秀斌,刘少和,张伟强.旅游发展对县域经济的拉动效应分析——以广东第一“旅游强县”清新县为例[J].热带地理,2008,28(3):271-276.

[4]徐文燕.基于竞合模式的县域旅游经济一体化深度协作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8(2):51-55.

[5]陈洁,于琳,李春意.基于后发优势理论的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研究——以焦作各县域为例[J].价值工程,2009(1):52-54.

[6]杨杰,付华英.肇庆市山区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略析[J].肇庆学院学报,2006,27(6):61-65.

[7]陈建设,吴忠军.民族县域旅游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4A景区为视角[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1(6):64-67.

[8]李雪峰,海赢.以阿尔山市的特色旅游为例浅析发展县域旅游经济[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7(6):46-49.

[9]徐飞雄,刘娟.论我国县域旅游经济合作[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26(3):120-123.

[10]郭鲁芳.县域旅游经济制度变迁的实证分析——以杭州地区二县市(淳安县、临安市)为例[J].旅游学刊,2004,19(2):22-25.

[11]龚绍方.县域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规划初探[J].地域研究與开发,2008,27(6):61-65.

[12]徐勤飞.县域旅游产业定位及相关问题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03.

[13]林邡.县域旅游产业集聚探讨——以福建永安旅游业为例[D].厦门:厦门大学,2008.

[14]赵磊,夏鑫,全华.基于旅游产业链延伸视角的县域旅游地演化研究[J].经济地理,2011,31(5):874-880.

[15]林轶,熊礼明.基于品牌整合旅游产业链模式的民族县域旅游产业开发研究——以广西巴马为例[J].江苏商论,2011(9):124-127.

[16]唐代剑.论县域旅游形象定位及旅游产业发展——以浙江宁海为例[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5(1):76-79.

[17]吴晨,李东和,汪燕.基于后发优势理论的县域旅游产业发展研究——以安徽省休宁县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27(8):764-766.

[18]李纯蛟.嘉陵江中游西充县域旅游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0(2):204-210.

[19]黄勇.论县域旅游支柱产业的培育建设[J].求实,2000(8):38-40.

[20]王赞新.政府职能、市场作用与县域旅游产业发展——湖南县域旅游产业发展的多案例比较与思考[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1):66-80.

[21]杨瑞霞.我国县域旅游的规划与发展分析[J].商业经济,2004(12):109-111.

[22]王群,章锦河,丁祖荣.县域旅游规划中居民旅游感知研究——以安徽庐江县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23(6):88-92.

[23]丁娟,焦华富.经济欠发达地区县域旅游规划的若干思考——以安徽庐江县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24(2):76-79.

[24]肖玲.对于县域旅游规划重点问题的探讨——以饶平县旅游规划为例[J].热带地理,2001,22(2):138-160.

[25]张述林,胡科翔,秦趣,宋增伟.WSR系统方法论在跨县域旅游发展规划中的应用[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6):59-61.

[26]杨瑞霞.我国县域旅游发展规划的实证研究——以河南省淇县旅游发展规划为例[J].商业研究,2006(9):178-181.

[27]黄月玲.县域旅游在区域旅游中的协作发展——以桂林旅游圈龙胜县为例[J].经济地理,2008,28(2):338-341.

[28]章杰宽.县域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及实证研究——以陕西省洛川县为例[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9(1):92-95.

[29]孙振鲁,杨令.县域旅游产品谱系构建与开发设计研究——以广西贺州昭平县为例[J].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7(2):1-5.

[30]张林,李文兵.县域旅游产品设计的SECI模式研究——以甘肃省瓜州县为例[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2):69-72.

[31]李少游,张瑾.桂黔湘边区民族县域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及比较研究[J].旅游论坛,2009,2(3):359-365.

[32]李瑞,殷红梅.民族县域旅游发展定量综合评价——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6个民族县域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10,29(10):1263-1272.

[33]丁美琴.县域旅游竞争力评价研究——以高淳县为例[D].南京:南京大学,2011.

[34]罗彤,钟永德.基于交通改善的县域旅游空间结构研究——以炎陵县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86-88.

[35]樊贞.基于区位论的县域旅游空间结构研究——以湖南资兴为例[D].湘潭:湘潭大学,2008.

[36]靳瑞景.县域旅游开发的空间分析一一以广水市为例[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37]李承宗,蓝甲云.对发展湖南县域旅游文化产业的思考[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3,24(124):70-72.

[38]王文娜,吴郭泉.文化潜移背景下县域旅游发展动态分析——以洛阳栾川为例[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23(6):51-54.

[39]陈建城.县域旅游品牌的创新和发展——以福建省仙游县为例[J].台湾农业探索,2009(6):48-51.

[40]陈金华,周灵飞.县域旅游市场调查与开发策略——以平和县为例[J].福建地理,2001,16(3):38-41.

[41]程道品,王丽娜.基于生态位理论的桂林县域旅游竞争态势研究[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8(3):48-51.

[42]许振晓,王国新.县域旅游发展模式的比较与剖析一一对杭州三县(市)的实证研究[J].人文地理,2005(6):68-72.

[43]方晓勤.中国县域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一一以泰宁县为例[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9.

[44]戴婷.中国县域旅游发展模式研究——以旅游目的地产品类型为线索展开[D].上海:复旦大学,2010.

[45]钟睿.县域旅游经济发展动因与模式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0.

[46]薛宝琪,范红.伏牛山区县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8(6):71-75.

[47]肖光明.山区县域旅游发展的创新模式研究:德庆案例[J].肇庆学院学院学报,2007,28(6):70-74.

[48]周霄,肖智磊.经济欠发达与发达地区县域旅游发展模式比较研究——以河南栾川和江苏常熟为例[J].江苏商论,2007(10):90-91.

作者简介:王丹阳(1991-),女,上海麒灵广告有限公司工作,党员。

猜你喜欢
研究内容研究展望
中国管理会计研究述评与展望
独立学院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研究
中国企业管理研究的着力点应该放在哪
近三十年《诗经·周颂》的研究综述
制造业物流能力研究现状分析及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