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传统文化发展至今已经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可以说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瑰宝。近些年来,随着国际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对于中华传统文化在现代化服装设计的应用研究越来越深入,很多国际知名服装品牌也在对我国文化展开深入研究,希望找到其与现代化服装设计的契合点。但是由于对我国传统文化缺乏足够的了解,往往导致服装设计缺乏新意,传统服饰元素的融合并没能对其设计带来更多亮点。所以,要想找到中华文化与现代服装设计之间的内在契合点,首先应当对两者间的联系进行深入分析,通过了解传统文化元素,创新自身设计理念,将我国五千多年的传统文化的内在美在服装设计中真正体现出来。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服装设计;契合;创新应用
中图分类号:TS941.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3-000-02
前言
服饰是人们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于服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无论是服饰的材质,还是其构造、风格,甚至是其所传达的内涵、美感等,均发生着重大变化。站在文化意蕴的角度来看,服饰能够凸显一个人的心理意识特征,而人与具体服装、装饰之间的关系则体现在其着装方面,可以说人们选择服饰其实就是选择其所表达的文化意蕴,而服饰则成为人们认识美和审美的一个载体。随着人们发展,审美观念也在一步步地更新,对于服饰的要求也更加严格,不同服饰的设计体现出了不同的文化。通过分析服饰和文化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提高自身的审美意识,了解服饰文化的内涵,通过服饰文化提高自身气质,达到神形合一的效果。
一、我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服饰设计之间的关联
(一)两者呈现出融合发展的状态
在全球经济共同发展的形势下,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越加频繁,我国传统文化不断受到其他国家的关注。服装设计所具备的独特艺术,使之受到国际关注,而我国传统的服饰文化艺术性与推动性均较强,因此和国际服饰文化之间兼容性良好,已经有越来越多国家将我国传统文化应用在服装设计当中,比如在一些大型的时装周上,如巴黎时装周、米兰时装周等,在此活动中均能看到很多带有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的服饰,刺绣花纹就是最常见的一种元素。例如著名的国际品牌杜嘉班纳,其主打的很多系列均积极融入了我国传统的刺绣元素,使得整个服装的设计更加大气而独特,甚至有些系列还能明显地凸显我国传统民族特色,因此可以看出,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时装设计之间,呈现出融合发展的状态[1]。
(二)两者之间具有传承性
中华民族不断壮大,时代的变迁也推动着传统文化的积累和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服饰设计中融合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元素,使得两者之间具有极强的传承性,所以这两者有着最为直接的关联。随着中华上下五千多年的传统文化积累与沉淀,这样的一种传承性也是服饰设计受影响,进而推动其迅速发展。例如很多服饰设计中积极融入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剪纸镂空及刺绣等艺术,这些均属于典型的中华文化元素。剪纸镂空的元素可以使服装有透空之感,同时强调服装轮廓的特征,使其装饰效果更加丰富,进而全面提升了穿着服装的人物魅力[2]。
二、中华传统文化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创新
(一)传统文化得以不断改良
在现代化的服装设计当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要在迎合现代人对于服装审美的需求的基础上进行,不可一味地加入传统元素,需要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流行元素的结合点。可以说任何国家传统民族文化发展都会和流行元素出現碰撞,在这个过程当中,好的民族文化则会被不断传承下来,而有则难以经受历史洪流冲刷,最终被淘汰了。现在化服装设计不断受到流行元素的充斥,要想设计出具有中国特色文化的服饰,首先就应当在其重融入更多传统文化,通过将传统文化中分一些元素应用到当今服装设计中。中华传统元素在当代服装设计当中被应用,其包括了两个方面,其一创新传统元素的表现形式,其二是转变传统文化的内涵,并不是将传统文化生搬硬套到设计当中。设计师在设计服饰的时候需要发挥自身灵感,对我国传统文化特征进行归纳和分析,最后通过一种明确形式来表现。比如旗袍是我国传统服饰之一,其通过独特艺术造型来将女性特征展示出来,我国到了新文化运动时期后,很多旗袍设计师则大胆地引入西方女装的造型设计与灵感,不断对旗袍进行改进,则成为了今天备受欢迎的改良旗袍,更能将女性魅力诠释得淋漓尽致[3]。
(二)创造传统文化新元素
近些年来,我国在服饰设计领域取得的成就越来越受关注,越来越多的本土设计师被国际所认可,比如:中国著名服装设计师郭培,在国际上备受人们瞩目,她将传统且代表皇家的一些元素融入到婚纱设计中,为人们设计出集高贵与典雅于一身的婚用旗袍,使中国古典元素与现代化服饰审美完美的结合。可以说中华传统文化为现代的服饰设计提供了越来越多的素材,例如书法、国画、建筑等等,均受设计师们的青睐。比如北京奥运会文化衫就是把我国传统书法艺术应用到服装设计中,使两者完美融合。而一些传统元素和它所具备的特定寓意也在服装设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例如传统文化中的牡丹、龙凤、祥云等图案均表达出吉祥的寓意,甚至是一些传统刺绣与滚边等民族特色文化也不断被运用到现代化的服装设计当中。设计师设计服装的过程中,不但要关注传统,而且还要对其加以创新,同时又要确保这种创新不育我国传统审美、文化相脱离[4]。
三、中国传统的服饰文化设和现代化服装设计的契合
(一)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传统服饰的色彩元素
我国传统服饰的色彩元素可以将中国特色表现得淋漓精致,比如青花瓷所运用的青色、中国红、琉璃瓦的红色等,甚至是凸显皇家气质的黄色等等均属于中国传统特色,而每一种传统特色均有中国文化象征。所以,在设计现代化服装的过程中,如果想要凸显中国风,凸显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但是又不想把传统文化生搬硬套进去,就可以从传统服饰颜色着手,将这些具有代表性的颜色融入到服装设计中,同样也可以让人们感受中国元素的存在,同时产生情感认同等。上文中提到的中国著名设计师郭培,其婚纱系列中有很多旗袍就大胆的应用了具有帝王之气的黄色,使得婚用旗袍更加尊贵、端庄,同时又不失大气[5]。
(二)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传统服饰的结构造型
在中国传统的服饰造型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对称特点,通过对称来体现和谐美,比如在我国汉朝时期,很多名门人士会在左右腰间各系一条玉坠来提高自身气质,这就是一种对称的装饰手法。我国传统服饰中之所以大量应用对称的结构造型,大概是由于深受儒家中庸等思想所影响,因此对于对称美、和谐美等独具匠心,不仅是在传统服饰中,甚至在简述当中,均明显地显示出对称的审美观念。现代化的服装设计如果一味地追求对称结构,很可能使服装本身的独特与个性难以凸显出来,但是如果适当应用对称结构的文化内涵则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现代设计可以采取单袖、单肩造型,可以给人以个性、创新之感觉,这种设计使得原有的对称结构被打破,可能会给人不和谐的感觉,所以也有部分人会有一些心理上的障碍[6]。
1.充分结合点、线与面
为了避免设计出来的服装过于呆板,要体现其灵动性就需要重视对点线及面的有机结合,通过创造层次感和添加衣服质感来提高人们的认可。对我国传统的很多服饰惊喜细心观察不难发现,在点线面方面十分重视,长袍为面,而纶巾、腰带为线,别挂的玉坠、玉佩等则为点,通过有效融合点线面,不但可以增加着装者的气质,还能使服饰美感更加丰富灵动,同时又不会显得着装单薄,使得着装者的整体气势得以提升。
2.立体形态
在我国传统的服饰当中,大多属于宽松的样式,这种形态的服饰可以凸显人体的丰满,也意味着人的宽容,但是如果服饰结构太过宽松则会将人物本身线条的美感所掩盖,导致平面感十分强烈。在现代服饰的设计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减少营造平面感,要尽可能凸显立体的形态,使得人体美感得到突出,但同时有不可过度地又修饰身材以免失去传统文化韵味。所以,设计现代化服装时可结合传统文化中的宽松衣衫设计灵感使其呈现宽容大度的感觉,同时在其中融入旗袍中量体裁衣原则,使得宽松的衣物达到既不过于包裹身体又能凸显立体的效果。
3.积极应用“错觉”
这里的“错觉”,其实指的是服饰装扮中的叠加、营造层次感等。人们对于肥瘦的审美观不一样,而服装的设计就要兼顾大众的审美观点,无论是胖还是瘦,均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服装。通过错觉设计或者装饰可以对着装者的体型进行修饰。比如在我国汉朝,女子服饰中层叠感十分鲜明,同时体现出丰富的层次感,使得女子体型被修饰得十分曼妙。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社会经济增长推动着服装设计行业迅猛发展,中国传统的服饰文化也在此过程中不断传承与进步。现代化服装的设计要求设计者除了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与较高的综合素质以外,还需具备能将我国文化精髓应用其中的能力,在服装设计的道路中,使得中华五千多年的传统文化可以不断被发扬和传承。为此,设计师应当对传统服饰文化不断进行研究,分析其与现代服装的契合点,使两者得到完美融合,为大众设计出更多具备中国特色的服装,在拓展我国服饰设计市场与空间的同时,使我国传统文化被更多人认知、认可,最终在激烈的服装设計竞争中,持续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孟少妮.基于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与现代服装设计的内在契合[J].纺织导报,2015,07:95-96.
[2]亓延,迟瑞芹.儒家礼教文化影响下的中国传统服饰研究[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5:84-87+92.
[3]亓晓丽.汲古创新传承精神——中国传统图案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J].设计,2014,10:154-156.
[4]苗靖.现代服装设计中传统服饰元素的应用分析[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51-52.
[5]白晓红.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艺术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J].成才之路,2010,31:75.
[6]滕腾.中国传统文化在服装设计中的体现[J].大舞台,2015,09:42-43.
作者简介:胡雅丽(1971-),女,汉族,浙江永康人,副教授,主要从事服装与服饰艺术,传统服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