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再荣+桑玉华+周华
摘要: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提高门诊采血工作质量及护理质量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采血室拟行采血的患者5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改变服务理念、优化资源配置、改善操作环境及优化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记录两组患者的采血成功频率及血液标本合格率,自拟护理满意度量表测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采血成功24例,失败1例,采血成功率为96.00%,对照组采血成功21例,失败4例,采血成功率为84.00%,研究组的采血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液样本合格25例,不合格0例,血液样本合格率100.00%,对照组血液样本合格20例,不合格5例,血液样本合格率为80.00%,研究组的血液样本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24例,不满意1例,护理满意度为96.00%,对照组护理满意20例,不满意5例,护理满意度为80.00%,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优质护理能够提高采血的成功率及血液标本合格率,并能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优质护理;采血;门诊;护理质量
门诊采血室是护理工作的重点场所,其具有人员流动较大,空间人员密度大等特点,且与多科室均有紧密联系,是临床开展护理服务的必要环节。在三级甲等医院门诊工作繁重,患者排队就诊的时间较长,采血的患者往往具有急切的心理,希望能够迅速完成采血,但是患者疾病的种类不同,机体的采血条件差异,常常给采血工作带来困难,需要提高工作质量与护理质量以满足患者的需求。另一方面,获得合格的血液标本是得到临床准确检验结果的前提条件,能为临床提供准确的实验依据[1],为此,我们采用改变服务理念、优化资源配置、改善操作环境及优化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在采血工作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8月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拟进行采血的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25例,其中观察组男12例,女13例;年龄18~61岁,平均年龄(42.3±4.2)岁;已婚14例,未婚11例;医保患者15例,非医保患者10例;急诊患者3例,非急诊患者22例。对照组男11例,女14例;年龄18~63岁,平均年龄(42.6±4.4岁);已婚12例,未婚13例;医保患者13例,非医保患者12例;急诊患者4例,非急诊患者21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婚姻、医疗保险,疾病状态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本次研究由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护士在护士长的带领下,按照采血工作流程进行操作,对来采血的患者进行统一编码,按先后顺序进行采血,每组2人分段流水工作,根据需要增加组数。研究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具体内容包括:①改变服务理念。树立以“服务为中心”的思想,组织所有参加采血工作的护士进行交流,并制定出适宜的服务标准。②优化人力配置。按照岗位职责的不同,分组进行工作,包括器械材料准备、血液标本的传递、采血人员的确定等,优化采血工作的流程。③改善采血的操作环境。在等候区设置饮水机、饮料自动贩卖机以及多媒体等,安排专人疏导采血患者,维持采血秩序,对于一些焦急的患者给予言语安抚。妥善放置锐利器械,避免碰触患者。闲置空间摆放绿色植物,改善采血环境。④优化护理。改变以往被动式的服务习惯,创新主动性的优质护理服务,以患者为中心,以患者的需求作为导向[2]。
1.3评价指标 对两组采血失败患者进行登记,失败标准:①采血时间>2 min;②一次穿刺未能成功患者,对于一次穿刺而需进行探寻深度的,按一次穿刺计算;③患者未能配合。并与化验室配合,记录血液样本不合格的频率。自拟护理满意度量表,该量表满分100分,共10个问题,每个问题分4个等级,满分10分,大于或等于90分为护理满意,小于90分为护理不满意,该量表经专家测评Cronbach' α系数为0.872。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P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与分析,采用x±s表示结果,一般资料中的计数资料、采血成功频率、护理满意度等组间比较应用χ2检验,一般资料中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患者采血成功24例,失败1例,采血成功率为96.00%,对照组采血成功21例,失败4例,采血成功率为84.00%,研究组的采血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液样本合格25例,不合格0例,血液样本合格率100.00%,对照组血液样本合格20例,不合格5例,血液样本合格率为80.00%,研究组的血液样本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24例,不满意1例,护理满意度为96.00%,对照组护理满意20例,不满意5例,护理满意度为80.00%,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血液检验是临床重要的检查措施,其成为健康体检以及诊治疾病的基础,对于固定指标的监测还能判断疾病进展程度以及预后等。临床工作中,患者就诊后往往进行血液采集,因此在每次患者就诊的过程中,采血工作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位置。但是,医院采血患者往往流动较大,且有集中的趋势,即在一段时间内会出现采血高峰。因此,需要合理的优化护理资源,提高工作质量与护理服务质量,更好的服务于临床工作,服务于患者。优质护理体现了以人文为本,所有护理工作围绕患者的服务理念,在多个方面都能够考虑患者的实际需求,改善以往的护理模式和方法,满足患者的多方面护理要求[2],并能优化医疗资源,是患者得到温馨、方便、快捷的医疗服务。我国推广医疗服务的创新与优化的过程中,优质护理具有明显的优势,不仅能提高护理的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更能提高护理的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游萍采用优质护理应用于门诊分诊,结果显示,在门诊分诊护理中使用优质护理服务,能显著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投诉发生率[3]。王吉美的研究显示,在门诊护理工作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实践活动,有利于增强护理人员的主动服务意识,大大提高了门诊治疗的效率和效果[4]。本次研究得出了类似的结果,研究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后,其采血成功率、血液样本合格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提示优质护理应用于采血患者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能够提高护士自身的工作技能,更能提高护理的质量,更好的服务于临床工作,服务于患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陆海波,胡玲玲,张益红.护理工作对血液标本分析前质量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18):2279-2280.
[2]金燚.門诊采血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探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78):240.
[3]游萍.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分诊患者中的应用观察[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6,27(9):1168-1169.
[4]王吉美,刘忠荣,安桂娟.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探索与实践[J].吉林医学,2016,37(9):2352-2353.
编辑/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