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啸轩
摘 要:高等院校体育教育是国内高等教育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对培养学生意志力、锻炼学生身体素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产生重要的作用。在高等院校体育教育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应当将以人为本理念作为指导思想,着重加强对学生体育素养和运动能力的培养。围绕高等院校体育教育教学的改革目标展开分析,进而探索高等院校体育教育教学的发展趋势。希望能够为高等院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高等院校体育教育教学得到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高等院校;体育教育;改革目标;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33.144
高等教育是小学教育与中学教育的延伸与深化,高等院校体育教育对促进人才全面发展、达到素质教育目标具有重要的作用。现阶段,国内大多数高等院校并未将体育教育纳入到重点教育工作中,导致高校大学生在入学初期比较重视体育运动,而在后续学习中较为忽视体育锻炼,对学生体育意识、体育技能以及运动习惯等方面的培养产生较为不利的影响。所以,高等院校体育教育教学应当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从创新、优化等方面实施改革,为满足当前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付出努力。
1 高等院校体育教育教学的改革目标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升,物质财富得到极大丰富,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人们身心健康面临着极大的威胁,身体和心理均承受着较大的压力,根据相关调查可知,近年来,国民健康指数逐年降低,大多数民众处于亚健康状态。国内高等院校承担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责任,原有的每周一次体育教育教学已经难以满足当前社会对大学生身体素养的要求。在过去的体育教育教学中,高校大学生将体育教育教学看成是可有可无的课程,多数在体育考试中试图蒙混过关,存在侥幸心理。高校大学生未对体育课程教学的重要意义形成正确认识,而体育教学人员也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从整体上来看,高校体育教育呈现出形式化和技能化特征,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刻不容缓。
素质教育、终身体育教育等理念的提出对高等院校体育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并且现如今,“健康体育”已经成为高等院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其要求高等院校在体育教育教学实践中应当重点实现体育教育教学目标,同时,也应当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以及其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提高学生体质、加强体育技能、增强学生心理素质是健康体育的主要内容。通过体育竞技能够增强学生的意志力、锻炼其毅力、提升其团结协作精神,并且更重视学生的长远发展。而以人为本理念也对新时期的高等院校体育教育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体育教育能够充分彰显人文体育与终身体育的思想,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和能力体育。现阶段,体育已经不只是指运动场上的竞技运动,更囊括了文化思想、文明精神、发展规律以及新要求等方面。因此,高校体育教育教学应当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目标,充分优化课程体系和全面完善教学内容,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与此同时,高等院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目标在具体方面,主要囊括了体育理论内容的丰富和优化、学生参与体育运动习惯的养成、学校领导以及教学人员思想意识的转变以及多元系统课程的安排等。高等院校体育教育教学应当由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多元化、立体化的教学模式,在着重促进学生提升、发展前提下,对体育教育教学软、硬件设施进行更新,从而满足学生多样化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其形成爱体育、爱运动的良好习惯。
2 高等院校体育教育教学未来的发展趋势
2.1 加强高等院校体育教育改革意识
当前,国内高等院校仍然重视对学术成绩的考核和评价,学校领导鼓励学生参加公务员考试和研究生考试等,使得大多数高校大学生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习方面,对身体锻炼和体育运动相对忽视。所以,高等院校应当将体育教育改革作为一项长期工程,从高校领导、学科教学人员到校内学生均应当转变对体育教育教学的认识。同时,高等院校领导应当从根本上重视体育教育教学,在加强体育设施经费投入的基础上,还应当优化并完善体育课程结构,加强高校体育教育软、硬件设施的建设。另外,体育教学人员应当丰富教学内容,促使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更加系统化、多元化,进而充分调动学生的体育兴趣。并且学生也应当转变对体育课程的传统观念,从根本上追求综合发展和全面提升。
2.2 设立多元化体育课程
对现阶段国内高等院校体育教学内容多为传统竞技项目的状况进行分析,作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途径,国内高等院校体育教育教学应当创新并完善体育课程的结构。中国历史较为悠久,文化较为丰富,各民族文化焕发光彩。学校中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因此,应当将加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学作为高校体育教育未来发展的主要内容。通过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育能够促进高校大学生得到个性化的发展,对其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一定指导作用,促使高校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与思想道德素养得到充分培养。
2.3 拓展高等院校体育教育功能
国内高等院校传统体育教育的功能只是提高学生体质。在高等院校体育教育改革工作中,应当突破这种限制,丰富、拓展高校体育教育功能,促使高校体育教育得到更好发展。具体来说,应当在学生个性发展方面加大培养力度,促使学生能够通过体育运动提高身体素质和陶冶情操。同时,教育改革的目标是通过转变教学人员和学生的态度达到优化教学、培养人才的效果,促使学生转变为教学的主体,提高其主人翁意识。所以,高校体育教育教学应当根据学生兴趣、爱好等实际情况,增强学生自主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养成自主锻炼身体的运动习惯,使其成为积极锻炼、终身体育理念的实践者。
2.4 完善教学考核与评价
在高等院校中,过去的体育教学考核指的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一种单一的教学考核方式,对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工作产生重要的影响,对其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但是,由于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体质水平不同,过去的教学考核方法难以充分反映学生的身体素质。因此,在高等院校体育教育考核的改革过程中,应当构建健全、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将学生努力程度纳入到综合评价中。通过这种新型的教学考核方法能够兼顾培养学生体育意识与践行终身体育理念,促使高等院校体育教育改革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3 结束语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高等院校体育教育教学尽管在新时期政策与理念的指导下实施了相应的改革,已经初步适应了高校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满足了当前社会对全能型人才的要求。然而,现阶段的高等院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表现出浅层次、不全面等情况。在后续的体育教育教学中,高等院校应当围绕学生综合发展的需求,实时的调整体育教育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在借鉴传统体育教育教学优秀经验的前提下,进一步深化、延伸改革工作,努力提升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为培养出新一代大学生创造有利前提。
参考文献
[1]于伟,孙童,李静等.刍议高校体育教育的改革[J].卷宗,2015,(6):171.
[2]孙志新.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探析[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3,(3):53-55.
[3]秦军.关于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J].学周刊(B版),2014,(1):116.
[4]姚明義.当前形势下我国高校体育课教学改革研究[J].青年与社会,2013,(31):152.
[5]王甡.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探讨[J].商,2014,(51):326.
[6]李亚飞.浅析新时期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模式创新[J].体育时空,2016,(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