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经济学”VS“克强经济学”

2017-04-18 10:22刘丹花
现代商贸工业 2016年33期

刘丹花

摘 要:“安倍经济学”和“克强经济学”的相继提出,立即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针对两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各国学者都对这两种经济学产生的经济效果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观点。在综合分析了“安倍经济学”和“克强经济学”提出的背景以及相关学者对两种经济学的研究之后,通过运用中日发布的各项经济指标的对比,得出了经济改革应遵照本国实际而行,并力争获得一个长期的正效应。

关键词:“安倍经济学”;“克强经济学”;经济改革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33.133

1 引言

“安倍经济学”和“克强经济学”已然成为当前全球出现的经济热词,他们分别代表亚洲两大经济体未来的经济发展方向。“安倍经济学”以其“三支箭”即大胆的金融政策、灵活的财政政策和促进民间投资的增长战略力图使日本走向全面的复兴;而“克强经济学”则突出表现为“微刺激”力争使中国完成经济转型的软着陆。

2 安倍经济学与克强经济学背景分析

“安倍经济学”和“克强经济学”都是外界针对日本和中国的新一届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新的经济政策而命名的。日本自民党总裁安倍晋三拟以扩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来提高通货膨胀率,重振日本经济;而中国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为代表的新一届领导核心却采取了相对谨慎的经济政策,旨在解决中国过去改革30年积压的社会经济问题,实现中国经济的全面转型。

3 “安倍经济学”和“克强经济学”内容及实施效果

3.1 “安倍经济学”之后的日本经济

“安倍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包括激进的金融政策、灵活的财政政策、激活民间投资为核心的经济产业成长战略,以期使日本走出20年的经济停滞(1993年一2012年年均实际GDP增长0.8%),争取2013年实际GDP增长2.5%,2013年一2020年年均实际GDP增长2.0%。实际上,安倍的前“两只箭”的射出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对日本经济产生积极的影响,但在另一方面并没有解决日本深层次社会经济问题。

3.1.1 日本经济运行情况

(1)“两只箭”与经济增长。

日本的货币供应量自2012年12月以来一直以平稳的趋势增长但从2014年1月开始减速下降,日本经济在2013年第一季度的实际GDP实现了环比年率41%,而随后实际GDP环比又出现大幅度下滑直到2014年第一季度出现大的抬升。说明日本在推行安倍政策初期其积极的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起到了促进作用但并没有产生持续的正效应。

同时,积极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实施使代表经济景气指数的制造业PMI在2013年2月开始上升至50%以上,并在2013年年末达到了56.75%,说明日本的整个制造业经济在增长,日本经济出现持续增长的过程。

(2)“两只箭”与物价指数。

日本的核心CPI年率从2013年2月开始快速上升,到2014年2月后将达到2.7%以上,说明日本力争在2年内实现2%通胀目标已经实现。

(3)“两只箭”與消费需求。

随着日本失业率的不断下降,日本的家庭消费者信心指数在2013年2月至9月间呈现平稳上升,说明日本消费需求提高,带动了消费经济的增长。但在2013年10月之后,家庭消费者信心指数开始下降。

(4)“两只箭”与出口。

由于“安倍经济学”采取“质化和量化”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其直接影响是日元的快速贬值。日本在2012年12月后,日本出口由于日元的贬值出现大幅度增长但这一趋势同样在2013年12月后出现反转。

3.1.2 日本经济运行分析

(1)“两只箭”短期效应明显。

总体来看,安倍首先射出的“两只箭”即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使日本经济在2013年出现了暂时的欣欣向荣的局面但在2014年各项经济指标都基本上出现反转。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安倍经济学”的推行并没能使日本经济出现长久的稳定增长。尤其注意的日元的贬值,虽然在短期内有利于日本企业出口,增加日本企业利益及出口竞争力但也会对日本的进口是相当不利的。同样日元贬值也会造成日本股价上涨及日本国债价格下降造成股票市场的繁荣和国债市场的萎缩。从另一方面来说,日元的大幅贬值会对国际市场产生冲击特别是警惕对中国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如资金大量流入中国造成中国市场流动性上升。

(2)“第三支箭”升级版急需推进。

安倍已在2014年6月下旬射出了日本经济复兴战略的“第三支箭”,内容包括事前期望值很高的企业法人税率下调和年金基金机构改革,其目标是提高日本的潜在增长率。同时由于日本的劳动人口现在每年减少0.5%,因此经济增长几乎全部得来自生产率的提高。为了实现增长,可能还得采取别的措施,包括提高劳动参与率,尤其是女性和退休者的劳动参与率,以及引入更多移民。但一些学者认为这“第三支箭”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日本经济结构的根本变化。安倍的“三支箭”能否重振日本经济,这是一个长期的观察问题,而且也需要日本政府审慎度势地根据自身的发展问题作出新的经济政策调整。

3.2 “克强经济学”之后的中国经济

3.2.1 中国经济运行情况

在2014年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中国确定2014年经济增长目标为7.5%左右,M2增速目标为13%左右,通胀目标为3.5%左右。从我国2012—2014年4月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变化趋势看出,在2013年开始后货币供应年率出现一段平稳降低的态势,说明我国的货币供应量得到一定的控制。在2013年6月,央行并没有像以往一样大印钞票拯救中国银行间出现的一次“钱荒”,这也就验证了中国政府将会减少对经济干预,逐步放开市场让市场各主体都能够充分竞争。2014年第一季度,我国实现GDP增长率为7.4%,达到了政府预定的目标,说明了我国经济发展不再单纯以追求高速GDP为目标,通过放慢经济增长速度完成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和经济转型是我国在经济方面的主要目标。在物价指数方面,我国的CPI指数在2012年后出现下降,2014年5月CPI同比增长2.5%,基本符合通胀预期。从汇丰制造业PMI终值来看,我国的制造业增长从2013年以来并没有呈现平稳状态,说明我国的经济受到外界的影响仍然很大。

3.2.2 中国经济运行分析

我国正处在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阶段,由于前期过急的经济政策而使我国当前面临着严重的经济结构失衡问题,最突出的就是产能过剩。我国制造业产能过剩呈现行业面广、绝对过剩程度高、持续时间长等特点,许多行业产能利用率不足75%。在这样的结构调整阵痛期,企业经营困难、增长速度放慢都将成为我们必须付出的代价。此外,我国也正面临着房地产行业下行的风险、政府债务问题、环境污染和社会局部动乱问题,各种问题的复杂交错都为新一届政府面临的重大挑战。

2014年政府将经济增长目标控制在7%—8%的速度上,较低的经济增长速度能够使各个当地政府有更多的思考空间进行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未来中国经济将会进入一个全面深化改革的时期:政府让位于市场让市场在经济发展中起决定作用。随着国企改革的推行,我国民营企业将会有更多的机会进入市场经营范围从而为我国经济发展增加活力;利率市场化的循序铺展将会使我国商业银行在充分竞争的环境下发展,利率走向市场化将会让各个不同性质企业以一个市场的公平的价格获得融资;城镇化的推进有利于带动投资、消费的增长实现经济增长。同时,我们应该清醒认识到改革是一个持续推进的过程,应积极出具全面的改革方案以应对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利因素带来的社会的动荡。

4 结论和启示

任何一项改革能取得的成果不是一蹴而就的,“安倍经济学”最初效果明显,但这种效果似乎正不断减退,不追加改革的話,日本可能会重新陷入增长放慢和通缩的局面,财政状况可能进一步恶化,还有可能会过度依赖货币刺激政策,带来更为严重的负面后果。而我国经济的深化改革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且我国目前实行的城镇化、利率市场化和简政放权的效应都没有显现出来。未来我国经济的发展,也应需要根据随时出现的变化而进行相应的调整,在改革中不断提高,在发展中不断深化改革。

参考文献

[1]朱海燕.“安倍经济学”解析[J].现代日本经济,2013,(06).

[2]易宪容.“安倍经济学”效果及影响的理论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13,(06).

[3]李南妮,陈玉财.“安倍经济学”实施效果和制约因素并存[J].浙江金融,2013,(11).

[4]郭可为.安倍经济学评析[J].国际研究参考,2013,(09).

[5]陈志恒.解读“安倍经济学":国外学者观点述评[J].国外社会科学,2013,(06).

[6]伍伟烨.充满武士道精神的“安倍经济学”——日本超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走向[J].国际金融,2013,(08).

[7]赵伟.“克强经济学”必须直面的难题[J].浙江经济,2013,(15).

[8]王小广.克强经济学的“中国梦”[J].南风窗,2013,(17).

[9]梁正虎,廖欣,余来文.克强经济学对中国经济发展与改革的影响[J].中外企业家,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