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明润
摘 要:窑洞是民居中一个典型的代表,在许多方面有其独特的地域特征。在黄土高原窑洞中有许多地方都表现出当地的艺术特色。西北人在性格中既有豪放粗犷又充满了细腻质朴,这些都在直接体现在建筑的创造中。为此,着重关注窑洞的建筑艺术,主要研究并总结了建筑空间序列、窑洞入口空间、女儿墙、门脸装饰、庭院、窑洞室内装饰等的艺术特色,试图通过这样的整理来使得窑洞可以得到更全面的发扬。
关键词:窑洞;建筑艺术;地域性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33.056
1 窑洞的基本概况
1.1 窑洞基本介绍
窑洞历史悠久,在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上历经了四千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种完整的穴居式建筑形式。由于当地有很厚的黄土层,人们很好的利用了这种的地质条件,在黄土层里凿穴而居,该创造为居民带来更适宜的居住环境,也成为现在备受关注的绿色建筑的典范。
窑洞一般用石头或砖筑造,其上覆盖有厚厚的黄土,建筑规模可大可小,大则为多层或者并列多间,小则为供一人居住的单间,在窑洞外部部分还会加设庭院。窑洞一般高四米,宽八尺至一丈,深三丈,正面的主窑比其他窑洞略高,作正堂为长辈居住。窑口砌墙安门窗,一般为一门三窑洞或一门二窗,靠窑顶的窗子称天窗。窑内靠山墙均盘有土炕,土炕一边紧接山墙,一边紧连窑壁,留有炕洞门。
1.2 窑洞的建筑特色
窑洞建筑形式丰富,分为下沉式窑洞、靠崖式窑洞、独立式等,其中靠崖式应用比较多,它更多的建筑在山崖、土坡的边缘,由下至上依山势呈台阶式分布,下层屋顶即为上层建筑的庭院,也是现代山地建筑的先例。而下沉式建筑更为相似于我们认知中的窑洞,它由地面向下挖一个长方形的地坑,再由这个坑的四面分别向各个方向挖洞建筑窑洞,这个地坑也就成为窑洞的中心,形成一个地下四合院。修窑洞一般以山形走向,避湿就干,避低就高,避阴就阳。使得窑洞成为适应环境、气候等既生态又地域的民居建筑。
2 窑洞的建筑艺术
2.1 窑洞的空间序列
窑洞建筑的空间序列丰富,人们在进入窑洞的行走过程中,可以经过空间尺度、光影明暗的变化。在进入窑洞的过程中,或需要从地面经过坡道、楼梯到达地下,或需要由坡道上山再分别进入到不同分叉路而到达建筑入口。正在这样的过程中人们经历由公共空间到半公共空间的过程,在这过程中,空间环境光线逐渐减弱,空间围合感逐渐增强,在多个方面暗示人们环境空间的改变,给人们一种更封闭的感觉;经过入口,便来到了窑洞庭院,空间豁然开朗,在经历地下坡道的黑暗,对比使得庭院空间更加明亮开阔,同时也标志着人们正式进入窑洞主人的私人空间;庭院由四面墙围合形成,自然光由开放的顶部射下,保证了主人空间私密的同时,给自然以最大程度的开放,也是空间由半公共转向半私密的过程;接着再由庭院进入不同方向、不同功能的房间之中,空间又一次转换,由半私密变为私密空间,空间环境由六面围合,只在入口处有门窗采光,使建筑为人们提供了居住生活的安稳感。在从室外到达建筑室内的过程中,通过空间环境的改变,给人们带来心理感受的变化,由公共到私密的过渡,使空间序列丰富而完整。
2.2 窑洞的入口
窑洞入口是进入窑洞的第一步,也是窑洞建筑在地面上显现出的建筑,人们经过窑洞入口到达地下开阔的庭院,所以在其艺术形象的设计上,也是丰富多彩,各有特色。下沉式窑洞多是以坡道连接地面与地下,在地面只留下一座门楼作为入口的标志,有时也是直接进入的,但在窑洞聚集之处,若没有门楼作为标志的话,人们往往难以发现或者走错,所以会更多的建造入口门楼。门楼的建筑形式充满了西北建筑元素,生土材料制作、拱形的入口门洞、以及上面简单水平的装饰线脚。入口坡道形式也多种多样,有直通进入庭院的,也有经过弯道进入的,弯道的设计更多是外界地形条件的限制决定的,在坡道转弯处,有时会在上设置佛龛或者影壁等物,也是入口的标志之一。
2.3 窑洞的庭院
庭院是中国民居中常见的形式,但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人文环境的差异,使得庭院的使用有了很大的区别。在窑洞的庭院中大多不会做明显的区域划分,更多的是依据使用需求来划分其使用功能,有时会在一些区域上作绿化处理,一些区域上作为生活用水区域,一些区域就空置处理,作为活动区域。庭院涵盖了窑洞居民的大部分生活活动,也是一个人们集散之地,即有门厅又有客厅、起居室的作用。在地面的处理上,就展现黄土地本真的样貌,这样既可以不做排水处理,让水由土面自由渗下,又可以达到建筑美学上的统一。但同样也暴露了黄土材料的劣性,易侵蚀等。在庭院的植物品种上,多种植较为低矮的灌木,或者种植农作物,与北京四合院内高大的树木明显不同。庭院整体给人一种粗犷、自然的感觉。
2.4 窑洞门脸的装饰艺术
中国传统建筑中,门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作为庭院与建筑内部空间的分隔,也有很多其他抽象的意义,使得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的意义。窑洞门口是划分院落和窑洞的界限,在它上部常作为审视重点而进行精雕细刻,称为门脸。陕北和陇东的门帘常设拱形门连窗做法,讲究的窑洞门脸还将花棂格窗嵌入,里面糊白纸,加上民俗文化的剪纸窗花,形成了雅俗共赏的艺术效果。用麻纸裱糊木质窗格,显得明亮干净,而又保暖散气。当然,门窗结构式样上也有其它形式。因为经济条件的原因,有些窑洞门面较为简单、粗糙,有些门窗精雕细刻得制作考究,但是总体框架结构大致是一样的。豫西窑洞多为小型的拱门,门上往往设半圆竖棂花窗,在大门外侧常设风门,下部位是实心门肚板,上部为花饰棂格,而山西、陕西、陇东地区则多为半圆形门连窗,显得非常精美玲珑剔透。
2.5 女儿墙
窑顶的女儿墙是砌筑在窑脸墙上部的矮墙,具体有两个作用,其一是为了防止雨水沖刷墙面,由于大部分窑洞为生土建筑,表面的防水功能较差。二是为了防止窑洞上的行人失足下落。同时它也是窑洞民居的顶部天际线,而女儿墙以下与窑脸墙接触部位又是保护墙体的檐棚,山区有用天然石板做檐板的,也有用青瓦和板瓦做成檐棚的,女儿墙既有砖石实砌的,也有通花图案组成的。
2.6 室内装饰
窑洞的室内装饰充满了当地风格,由于民居建筑的特质,决定了内部装饰较少,即使为装饰也是以实用性为主。在窑洞的内部一般只有一间房间,整个房间只有功能上的区分,建筑外侧为厨房,里侧则为居住的炕,空间分而不隔,使得室内空间的使用充满更大的自由性。在色彩的装饰上更多的使用红色,红色的窗花、红色的帘布,这些与民间的风俗不无关系,但也为窑洞的装饰提供了很多地域性特色。
3 窑洞的建筑艺术的特点
3.1 地域性
窑洞无论从建筑材料到建筑风格都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而窑洞的建筑艺术正是适应窑洞的建筑本身应运而生的,这使得窑洞在装饰艺术上、空间节点特征上、建筑空间序列上都有着明显的地域性。在装饰上,在女儿墙上有砖石砌筑的花纹,在门窗上木制的纹样,及贴在门窗上红色的剪纸画,都显示出西北淳朴、原生态的特征。在庭院、入口的空间节点的处理上,正是由于西北的气候、地质、经济及人文因素才形成的相应的模式。
3.2 适应性
窑洞的建筑艺术不是为了装饰而装饰,而是伴随着建筑形成而应运而生的,装饰成为建筑一部分,女儿墙的空洞既有了美观的作用,又可以减少材料的使用,减少建筑上部的重量。空间序列中,由公共到私密的过渡,正是由外部逐步深入到内部的过程,由地面走到地下的过程,这个过程中自然的形成了一个适合人们心理变化的空间序列变化。
3.3 实用性
由于民居的建造和使用目的更为直接,使得其建筑最大的特点就是实用性极强,装饰艺术亦是如此。在庭院的处理上,直接采用裸露的地面,种植低矮的灌木或农作物,都满足了人对建筑最基础的需求,同时也使得窑洞庭院生趣盎然。
4 總结
通过以窑洞民居为主线,对传统民居的建筑艺术的研究,试图探究传统土建筑的现实意义与未来的发展方向。影响传统民居的建筑艺术的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社会、经济、历史、文化、自然等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建筑体系是社会主体中一个大的细胞体,它的生长体现了特定的时代特定的地域的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生活方式、自然环境、思想观念等特征,传统民居是建筑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这些特征是融为一体不可分割的,它们互相影响、互相制约。
对于正在探索现代建筑出路的中国来说,应该立足于本身具有的地方性条件,传承传统艺术中的精髓,其实只要最大利用地方环境和当地资源所提供的条件,结合当代当地的社会文化背景,最终达到包括人、建筑、文化的协调发展。这也是对窑洞民居生态建筑学研究的目的与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侯继尧.窑洞民居[M].北京:中国建工出版社,1989.
[2]荆其敏.中国传统民居[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9.
[3]彭一刚.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