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伟
摘 要:国务院于2006 年1 月8 日发布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在此前提下《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也就产生了。那么作为安全应急教育横向学科中的学校体育,具体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是如何制定和实施就是本案的研究内容。
关键词:体育突发事件 应急机制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视及《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特别是《高校体育工作基本要求》等文件的相继实施,对学校体育的促进作业是积极的。但问题也是相当的尖锐,学生在体育教学及参加《标准》测试、运动会、体育社团等体育活动中问题不断出现,造成猝死、伤残等突发事件。为此,我们要积极应对,分析造成这些事件的原因,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理论着手,分析应急预案的特点、分类、功能及制定原则,研究学校体育突发事件应急系统预案的制定,应急预案的实施手段、内容和实施的有效性。[1]
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19日至20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健康基础。习近平指出,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2]
高等学校体育教育工作是学校的重要工作之一,是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发展的重要时期,不但要让学生学会如何积极地参与体育锻炼,调节心态;更要学会如何预防运动伤害,遇到体育运动突发事件时的处理方法。因此,高校体育工作者应当积极行动起来,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联合相关部门制定相应的学校体育突发事件应对机制,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校园体育突发事件的发生。
首先,應当分析学校体育突发事件的起因,并加以分类。
分析近年来的数据统计资料显示,学生在课堂教学和日常体育活动中,经常出现的运动伤害有:肌肉和韧带拉伤、撕裂及擦伤者占98.3%;骨折占1.7%左右;运动猝死者为0。[3]
造成损伤的原因有如下几方面:
1.准备活动不充分,没有充分热身就开始高强度的运动。
2.对运动项目知识的了解不够,对于各项目的运动技术特点、运动生理、心理的要求不了解。
3.自我保护意识和保护对手意识较差。
4.体育教师应对突发事件,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限,特别是年轻教师。
其次,加大相关体育运动知识的宣传及运动损伤知识掌握,掌握简单的运动损伤判断及相应的应急处理知识。
学校体育教学、运动队训练及课外体育活动中,遇到体育突发事件时,在体育教师在场的情况下,教师应及时了解受伤者是在什么情况下造成的伤害,并准确判断损伤的部位,及时通知卫生所相关人员到场,提出简单的处理解决方法,如有情况较为严重者应及时与所在系部教师沟通,同时,拨打120及时送医救治。
第三,以文件形式下发《学校体育突发事件应急系统预案》,与卫生室、学生处、各教学系部形成联动机制,经常组织演练,让每位学生都能熟练掌握1-2种包扎技术及简单的损伤判断,经常组织应急预案演练,保证全院师生都要了解《学校体育突发事件应急系统预案》的内容,实施手段、实施的有效性。同时,定期组织相关部门的联合演练,保证《学校体育突发事件应急系统预案》的可使用性。
综上所述,《学校体育突发事件应急系统预案》的具体实施意见应达到以下几方面,方可在突发事件来临时,临危不乱、处理及时、应对得当、保障有力。
1.成立应急预案领导小组。领导整个应急预案工作,组长由分管教学的副院长担任,副组长体育部部长、卫生所长、后勤处副处长、各系部分管学生工作的副部长,成员为体育老师及各班班主任和班长,适时启动保险机制。
2.加大宣传力度,在每班级设立《学校体育突发事件应急系统预案》演示版,遇突发事件及时按照预案进行组织实施。制作《学校体育突发事件应急系统预案》的宣传片、宣传板报,利用微信公众号、QQ、校园网等一切宣传手段,加大宣传力度,保证全院师生人人皆知。
3.经常组织《学校体育突发事件应急系统预案》的实时演练,对发生率较高的突发事件进行演练,如:韧带、肌肉损伤、骨折等。
4.大型活动如:运动会、《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各运动项目的比赛,制定专项预案,并请卫生所、学生处等相关部门到场。
5.每学期公布一次因体育课、体育课外活动、各体育社团、运动队等全院的意外损失统计,由学院下发通报,并作出相关的数据分析报告。[4]
6.加强保险意识的教育,在学生入学时,即可办理意外伤害保险,如遇突发事件,应及时启动保险,以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
《学校体育突发事件应急系统预案》的制定,不但要保证学生在体育教学、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竞赛、运动训练中的安全,同时要尽可能多的给学生传授安全知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并培养学生在面对突发事件时需要的身体能力和心理素质,掌握应急避险的知识和技能,让学生成为最安全的人、学校成为学生最安全的地方,从而实现防患于未然,保证各项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华建敏.全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框架初步建构[J].晾望, 2005( 3) .
[2]白涛,许中华.高校危机管理对策初探[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7,7( 2) .
[3]安金龙,丁楠.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安全问题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0( 10) .
[4]安文娟.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研究[J].兰州:兰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