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杰
听课是教师分析研究教学,获取教学真是资料的有效方法,也是促进教师专业素质不断提升的重要途径之一,更是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了解教学实际、评估教学效果的具体措施之一。为了促进新课改持续有效实施,我们平日听课时应该关注如下几点问题。
一、地理课堂中教师的课堂角色是否转变
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教师只要把地理知识灌输给学生,只要能够围绕“新课导入、新课教学、新课总结、课堂练习与检测、作业布置”等教学环节来进行课堂组织教学,能够准确落实教学目标,能够真确处理地理教材并能适当地选择教法与教具等等。就可以算是一节好课了。因此教师就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学习成果的评判者,是权威者。
而按照新课改的要求,教师是教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组织着、引导者与促进者,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无人能够代替学生本人的学习过程。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有这样的权利:①话语权。即就是自由表达观点、意见、看法、思想、情感的权利;②随时质疑与争辩的权利。即就是学生要敢于发表于教师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同权威争辩,敢于否定权威的结论,在质疑过程中充分发掘学生的探究与创新精神;③偶尔出错的权利。即就是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把学生当作是产品,按照严格的工序进行加工,是不允许出错的。否则就慧受到批评。新课改,则要求尊重学习规律,允许学生课堂在尝试错误或失败之后不断进步。因此听课时我们应该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行为表现、情感体验、过程参与、知识获得”等方面;应该关注教师课堂上组织教学环节是否都是我围绕学生展开的,每个环节学生是否都是活动的主体。只有听课观念的转变,才能促使地理教师的课堂角色真正的转变。只有地理教师的课堂角色转变了,才能促进地理新课改的有效实施,才能促进地理教师专业素质不断提升。
二、地理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是否发挥作用
合作学习是地理新课改中积极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提倡合作学习已成为地理新课改的重要学习内容之一。但是在实践中合作学习方式的实施存在着一些的误区:例如有些通过阅读教材就能轻而易举找到答案,难度很低的问题,常常也要通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真正需要合作探究才能解决的问题,却不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探究讨论,就让学生做出回答。“小组合作学习”成为新课改课堂中的一种热热闹闹的表演形式。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能力较强的学生往往在不等其他同学发言,就抢先把自己的观点说出来。这样,即使学习困难的学生做出正确回答,也不是他们自己思考的结果。因此,听课时应该关注“小组合作学习”是否有精心设计的内容;是否进行了合理的分组;是否明确了小组合作的目标;是否把握好时机了。要真正让“小组合作学习”在地里新课改的课堂上发挥作用,而不是热闹的走过场。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地理新课改有效的实施。
三、地理课堂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是否获取实效
地理新课改强调地理教学中要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并且要尽可能创造条件来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地理课堂。从实践中来看,有时课堂出现多媒体取代教师的现象,上课教师成为播报员,人机对话取代了人际对话,整堂课师生共同被计算机牵着鼻子走,更有的教师整堂课一字板书也没有;有时多媒体功效被过度放大,教师在教學中不能依据班级、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恰当地选择多媒体,不能最恰当地把握时机,寻找最佳切入点;有时课堂出现了由“满堂灌”到“满堂听”“满堂看”的现象,教学环节及方法单一等等。这样就使现代信息技术的功效无法发挥,容易使学生形成定势思维,不利于学生探究、创新等思维的培养。例如,在有关“大气运动,地球运动,海水运动,岩浆运动”等方面的知识教学中,就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动态模拟,使知识由复杂抽象走向简单直观;并且能达到化难为易的目的。而有些地理知识,例如“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太阳高度角的纬度分布规律”等知识,只要应用“投影仪,幻灯机,挂图”等传统教具就可以解决问题,并非要多媒体不可少。因此在听课时应该更多地关注多媒体应用的是否适宜、适时、适量、能否版主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能否促进学生形成更高层次的学习动机和探究实践的动力等等。只有这样做到了,这样的课堂才是充满活力的课堂。这样才能促进地理新课改的有效实施。
总之,地理新课改实施后,我们听课时应该紧紧围绕地理新课程和新理念,对教师的教育理念、课堂角色转变、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等方面进行发现与评价,从而有利于促进教师贯彻执行地理新课改的要求,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教师专业素质的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