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祎
中图分类号:F272.9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7)03-000-02
摘 要 做好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管理,有助于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更好地服务于退休人员。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但也存在一些实际问题,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解决。
关键词 退休人员 档案管理
一、加强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管理的重要意义
退休人员档案是由证明其个人经历、职业能力、工资水平及参加社会保险等方面的文件材料组成,是历史、全面、真实反映退休人员情况的重要依据。为了加强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管理工作,国家出台了《关于积极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3〕16号),各省(区、市)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当地《档案管理条例》分别出台了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从而明确了退休人员档案管理的主体、条件、管理机构和人员职责、岗位设置、档案材料保管等程序和档案利用流程。
(一)加强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管理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需要
按照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设计,用人单位在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之后,不宜再承担管理社会保险对象的日常工作,建立社会保险服务对象人事档案管理服务机构,既是管理链条的重要环节和实行社会化管理的基础,也是社会保障体系发展完善的配套设施。
(二)加强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管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当前,随着国有企业改革深化和破产兼并企业的增加,一些企业退休人员会失去原单位的依托。如果不建立公共的社会档案管理机构,既不利于破产企业退休人员的人事档案管理,也不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如果实现对离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统筹管理,就会减少因企业倒闭给社会和家庭带来的压力,保证国家的政治稳定。
(三)加强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管理有利于促进企业轻装发展
实行人事档案社会化管理,使退休人员一旦因达到退休年龄退出劳动领域后,将人事档案转移到相关社会托管机构,打破了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也就打破了传统的人事管理观念,破除了退休人员由传统的“单位人”“一包到死”的观念,真正实现与企业脱钩,可有效降低企业经营管理成本,让企业从具体的人力资源管理服务中解脱出来,促进企业经营发展,防止出现企业越老、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压力越大的局面。
因此,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下,加强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管理,有利于增强对企业退休人员的服务功能,有利于真实反映退休人员的情况,保障退休人员的切身利益。
二、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
虽然各地已经加大了对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的管理力度,但在档案管理制度上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存在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发达地区在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管理方面较为先进,而有的落后地区、小城镇等没有建立起相应的档案管理制度,影响了退休人员档案管理的整体发展;又比如有的管理部门退休人员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对退休人员的资料收集不完整,在档案管理制度中对档案借阅、保密、利用等方面没有进行规范化管理,导致档案混乱现象突出,严重影响了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管理制度,缺乏规范化和标准化。
(二)档案移交接收管理不规范
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的管理分别由省级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市(州)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县(市)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等承担,并由各级各类企业的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监管和指导。综观各地管理办法,均要求各参保企业和档案托管单位尽快完成退休人员档案移交的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档案的移交和接收管理不够规范,导致退休人员档案材料不齐全、档案分类混乱、缺少关键材料等现象十分突出,不仅影响了档案利用,也容易引发关于档案管理的纠纷。
(三)档案托管机构工作经费未纳入政府财政预算
由于企业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国家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建设衍生出来的配套服务工作,但由于退休人员数量多、专业性强、档案利用量大,需要配备专业管理人员和必要的场地设施建设、维护投入。由于种种原因,作为公共服务重要组成部分的托管机构一直没能纳入机构编制、财政部门的管理,其正常的经费没有纳入财政预算,一直靠收取托管费来维持。2015年国家取消档案托管费收费项目后,一些托管机构面临经费无源的严重问题。有些社会化档案管理机构也就以种种借口拒绝接受新退休人员的档案,给档案的社会化管理带来不和谐因素。
(四)档案利用率低,检索效率低下
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的利用主要集中在办理复查工龄、工伤转退休、更改户籍信息查询、经济房及拆迁房事宜查询、提供退休人员补办《退休证》材料、为退休人员医疗清算提供材料、提供退休人员子女入党与参军政审材料、办理死亡退休人员的丧葬抚恤费和遗属困难生活补助费等方面,涵盖的内容较广。但由于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管理的不规范,加之档案信息化建设力度薄弱,导致档案利用率低下,档案查阅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加强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健全完善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管理机制
健全完善的管理机制是做好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管理工作的制度保障。有关管理部门应建立科学、完善的管理机制,增强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加大退休人员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力度,运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数据库技术等,把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管理转变为信息化管理,提高档案的利用效率。
(二)加强宣传,提高对退休人员档案管理的认识
有关部门应加强《档案法》《社会保险法》以及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管理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提高档案管理部门、企业、退休人员对档案管理的认识,营造人人懂档案、人人关注档案管理的良好氛围。
(三)做好档案移交接收工作
档案管理部门及企业档案管理人员应深入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掌握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和技能,强化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移交接收工作,从而在企业退休人员数量不断增加、退休人员档案频繁移交的形势下,做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
(四)转变档案管理观念
进一步转变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管理观念,把以往的管理意识向管理、服务并重转变,提高档案管理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发挥企业退休人员档案对社会和谐、老有所养、老有所为的重要作用。
(五)建立专业的退休人员档案管理队伍
由于这种社会化托管机构是在不增加人员编制和人头经费的情况下开设的,可以通过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的方式,招聘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和责任心的大学生,通过进行相关的专业培训工作和职业道德教育,也可以通过在系统内部选择具有较强责任心,且具有档案管理经验的人员充实到企业退休人员的人事档案管理,并建立长效的培训机制,使档案管理人员不仅具有较高的专业管理水平,更具有甘于寂寞、默默奉献、热心为企业退休人员服务的职业道德和良好品德,更好地为企业退休人员提供人事档案方面的服务工作。
四、结语
总之,做好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企业及相关经办机构应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增强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管理服务水平。
參考文献:
[1] 岳艳敏,李斌,尚亚军.探析当前退休人员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现代企业文化.2015.12(05):23-25.
[2] 余海波,李志勇.论社会转型时期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J].科技致富向导.2014.23(08):1012-1014.
[3] 常惠宗,刘光亚.人事制度改革对企业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影响探讨[J].新教育时代,2015(01):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