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宏然
[摘要] 目的 研究连续性血糖监测及整体性护理应用于糖尿病合并胰腺炎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将该院2015年3月—2016年4月的9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为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及血糖监测,观察组实施连续性血糖监测,并配合使用整体性护理。观察两组住院时间、护理依从性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总依从概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5.68±1.34)d,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酮症酸中毒发生概率为4.35%,低血糖发生概率为2.17%,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 连续性血糖监测联合整体性护理应用于糖尿病合并胰腺炎患者中,能够有效提高其依从性,缩短住院时间,控制其病情发展,且并发症发生风险较低。
[关键词] 糖尿病;胰腺炎;连续性血糖监测;整体性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12(a)-0144-02
糖尿病是因环境、遗传等因素导致的代谢紊乱疾病,患者会发生多种并发症,其中胰腺炎为重症慢性疾病[1],对于原疾病病情控制极为不利。临床以密切监测血糖,并及时调整作为基本应对方法,但常规措施效果并不明显。该文为探讨整体性护理联合连续性血糖监测对糖尿病合并胰腺炎的效果,选取了9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92例2015年3月—2016年4月于该院就诊的糖尿病合并胰腺炎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心脑血管等疾病,根据随机的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者及家属均获知情权,且同意加入此次研究。对照组:46例患者中男性与女性的比例为25:21,年龄最大68岁,最小为48岁,平均(57.28±3.69)岁,病程(4.87±1.32)年。其中受教育程度为初中及以下的19例,高中有18例,大学及以上有9例。观察组:46例患者中男性与女性的比例为24:22,年龄最大为69岁,最小为47岁,平均(57.45±3.82)岁,病程(4.69±1.28)年。其中受教育程度为初中及以下的18例,高中有17例,大学及以上有11例。两组糖尿病合并胰腺炎患者在基线资料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可以比对。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及血糖监测,遵医嘱实施各项操作。观察组实施连续性血糖监测:患者入院时测定其血糖,之后每2 h进行1次血糖测定,直至病情得到良好控制;同时,将每次所测结果如实记录,并置于床尾,方便医务人员查看,判断病情,并根据血糖变化,适时调整药物。另外,应密切关注酮症酸中毒以及低血糖的发生情况,及时处理血糖波动过大现象。
同时予以观察组整体性护理,为患者制定方案,并定期对护理效果予以评估,以便于发现问题、调整方案:①饮食干预,指导患者以流质饮食为主,待病情好转时可适当增加普食,以高蛋白、低糖、低脂以及高纤维饮食为原则,适当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量,保证少食多餐,戒除烟酒。②基础护理,密切关注患者生化指标、生命体征,嘱咐患者卧床休息,定时翻身,动作轻柔,保持个人卫生,协助患者进行床上大小便,同时护理人员应保证病房温湿度适宜。③心理干预,因长期受疾病折磨,患者通常会出现沮丧、担忧、焦虑等不良情绪,心理负担较重,护理人员应主动患者沟通、交流,对其心理状况加强观察,鼓励其说出心中不快,予以针对性疏导,努力构建良好护患关系,以和谐、温馨的病房环境感染患者,增强其信心,适时为其展示成功案例。④健康教育,主动、详细告知患者及家属疾病的诱发因素、发展、预后、治疗方法及效果等,帮助患者提高自我保健能力,促使其了解饮食、运动对疾病控制的重要性,引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运动习惯,嘱咐患者病情稳定时,进行适量运动,以促进糖代谢及脂肪代谢,嘱咐患者定期复诊。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护理依从性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酮症酸中毒、低血糖)。护理依从性以完全依从、基本依从以及不依从进行评估,护理总依从概率即为完全依从与基本依从概率之和。
1.4 统计方法
将两组糖尿病合并胰腺炎患者的住院时间、护理总依从概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概率,使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计量资料包括住院时间,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包括护理总依从概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概率,采用χ2检验,P<0.05为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依从性对比
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总依从概率为95.65%,较对照组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所示。
2.2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对比
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5.68±1.34)d,对照组数据为(9.06±2.13)d,两者相比较观察组更具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结果显示,在并发症方面,观察组酮症酸中毒发生概率为4.35%,低血糖发生概率为2.17%,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
3 讨论
糖尿病患者因自身代谢功能障碍,加之饮食不节等因素,极易导致营养代谢紊乱,引发高脂血症以及高血糖等症状[2],高脂血症即为胰腺炎病发的危险因素,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同时炎症反应的出现对于血糖控制也会造成不利影响,进一步损害胰岛分泌功能[3],导致血糖升高,有效的血糖监测及护理干预对疾病预后发展极为重要。该文观察组将血糖监测作为疾病控制的重点,实施连续性监测。对于血糖调节功能缺陷的糖尿病患者而言,若不及时调整、稳定血糖水平,极易导致低血糖的发生,或者因血糖升高引起酮症酸中毒[4],对于病情康复具有不利影响,甚至会直接导致患者死亡。观察组每隔2 h即测量1次血糖,并如实记录,对其血糖变化能够进行连续、有效的分析[5],从而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及时预防、控制异常情况的发生,其结果明显较常规监测更好。同时为提高护理质量,观察组实施整体性方案,从饮食、心理、运动等多个方面予以干预,并对患者加强基础护理及健康教育,消除其认知误区。在护理过程中,对护理程序定期评估、调整,在保证护理质量的同时[6],通过路径化干预对病情变化以及干预效果能够直接进行观察,具有预测性及整體性等优势。
李敏[7]曾对60例胰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监测护理效果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患者护理后的餐后两小时血糖数据为(11.4±1.2)mmol/L,空腹血糖水平为(7.2±1.0)mmol/L,血糖控制情况较护理前更好,这足以说明有效的血糖监测对于病情控制的意义。该次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依从概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78.26%(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5.68±1.34)d,优于对照组的(9.06±2.13)d(P<0.05);观察组酮症酸中毒发生概率为4.35%,低血糖发生概率为2.17%,较对照组更低(P<0.05)。
综上所述,连续性血糖监测联合整体性护理应用于糖尿病合并胰腺炎患者中,效果较佳,能够有效提高其依从性,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尽早康复,且并发症发生风险较低,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袁顺琼.64例重症胰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J].热带病与寄生虫学,2014,12(4):245-247.
[2] 陈春玲.糖尿病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连续性血糖监测和整体性护理方案的应用效果[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6,21(3):502-504.
[3] 笪继东.20例糖尿病合并重症胰腺炎的护理疗效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5,18(4):153.
[4] 颜婷婷,刘湘林,张徐,等.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高血糖患者的血糖监测护理[J].西南军医,2012,14(3):529-530.
[5] 袁红霞.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护理[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5):187-188.
[6] 苗立军.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0例的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3(7):453.
[7] 李敏.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高血糖患者的血糖监测护理及应用价值[J].糖尿病新世界,2015,18(17):137-139.
(收稿日期:2016-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