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佳
104岁的傅梅生,退休前是浙江省中医院(原省立杭州医院)护理部主任。这位传奇傅梅生,80多岁还能一个人到全国各地旅游,92岁开始写自传,100岁出版了一部十多万字的书籍。
近日傅梅生刚刚做完体检,医生惊奇地发现:傅梅生的器官都保持在五六十岁人的身体水平。除了轻微的白内障,及高血压引起的轻度视网膜动脉硬化,傅梅生的视力至少有70岁人的水平,能够裸眼穿针、干针线活儿。
傅梅生的儿子徐重光说,傅梅生记忆力、表达能力、甚至写东西,都保持在非常高的水平,这得益于她每天看报纸,看新闻联播,但傅梅生不喜欢看电视、电影。
傅梅生不仅逻辑思维非常清楚,记忆力也好得惊人。跟同事聊天说到不少医生的名字,只要是曾经跟傅梅生有过交集的,她都记得名字,曾在哪个科室工作。
傅梅生的遗传基因不错,父母是建德的农民,一生清苦,没有什么好的医疗条件,但都活过了90岁。傅梅生的3个儿女,最小的78岁,身体都还挺健康。
“除了好基因,我也给我妈妈总结过几点长寿秘诀。” 徐重光说。
第一条,见世面多。傅梅生是獨女,没有裹小脚,没有当童养媳,从小学一直读书到中学毕业。北伐战争后,傅梅生的父母希望傅梅生自立,学一门技术,就把傅梅生送到当时英国人办的杭州广济护校学习。3年时间里,考进来40个同学,毕业出去只有4人,傅梅生就是其中之一。
第二条,吃得起苦。回忆录里,收了一张傅梅生年轻时候的照片,是1929年她在广济护校小花园里留的影。她剪了童花头,脚上穿着一双黑色小皮鞋。那时候,杭州新民路皮市巷口有家书店,女老板在卖书的同时兼卖男毛衣。为了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傅梅生就给老板娘织毛衣,每件能换2元钱。当时,傅梅生织毛衣织得两只手腕关节腱鞘出现囊肿,严重的一只手还开了刀。“我第一次尝到勤工俭学的艰辛,从这以后,我爱上织毛衣,现在仍乐此不疲。它帮我心明眼亮,双手和年轻人一样灵巧。”傅梅生补充说。
第三条,不记恨别人。傅梅生曾经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很多坎坷,但她一直咬牙坚持下来,也没有记恨过任何人。
第四条,生活规律。傅梅生每天晚上看完新闻联播,7点半多点就睡觉,早上5点多起床,自己吃饭、打扫屋子、读报、看新闻。平常基本吃素菜,少吃多餐。
(责编:辛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