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台湾“228事件”性质与影响的再认识
王建民
2017年是台湾“228事件”70周年,海峡两岸各界以不同的方式纪念或讨论这一对当代台湾政治社会发展影响深远的重大事件。然而,由于这一事件本身的特殊性、复杂性与两岸不同史观与政治立场,各界各方对“228事件”爆发的原因、性质、意义与影响有着完全不同的认识与解读,形成“一个228,各自解读”的局面,无法有一致、共同的结论与认知。尽管如此,我们仍需要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更宏大的视野,更加务实、理性的态度认识与分析这一事件,尽可能做到客观、准确评判,不偏不倚,以正本清源,还原历史真相,以史为鉴。
就技术层面观察,这一事件的爆发是偶发事件,但就纵深历史发展观察与当时的国共内战以及国民党当局的两岸战略看,则有其必然性,原因要复杂得多,定性也难得多。这一事件是日本侵占台湾与进行殖民统治的历史后遗症。台湾光复,台湾回归祖国,台湾由日本的殖民统治与治理,转为中国国民政府的治理,要实现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社会制度的转型与对接,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有太多的不适应,有太多的矛盾和问题。因此,这一事件实际上是光复初期台湾社会剧烈转型过程中发生的一次制度碰撞,一次治理方式的碰撞。这种制度碰撞的背后,则是日本殖民主义与皇民化教育造成的台湾民众国家观念与认同的变化,对祖国的陌生,对国民政府的陌生与隔阂。国民党接管台湾,治理台湾,面临不同于大陆其他省份的治理挑战与内外复杂的政治社会经济局面。
需要强调的是,观察“228事件”的发生背景与过程,还需要深入了解当时台湾特殊的历史背景、社会结构与政治社会环境。其中,在海峡两岸学界争议的焦点之一是,“228事件”是阶级矛盾、阶级冲突还是省籍矛盾或省籍冲突。在大陆学界,普遍认为“228事件”是阶级冲突,是官民冲突,而非省籍冲突,非人民冲突。事件爆发之初,确实发生了本省人针对外省同胞的暴力事件,因此是具有一定省籍成分的官民冲突,但主要矛盾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矛盾,是阶级矛盾,不是族群矛盾。
“228事件”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一是影响了台湾政治发展与治理模式,实现了地方充分自治。二是改变了台湾民众对代表祖国的国民党或国民党政权的重新认识,让国民党背上了沉重的历史包袱,成为国民党在台湾民主政治化之后走向衰落的根源之一。三是为台湾民众留下了深重的历史创伤,是台湾“悲情意识”的源头之一。台湾光复与回归后,国民党的高压统治与落后治理方式,与台湾民众过高的期望,引爆“228事件”,有许多民众伤亡,许多家庭受到牵连,对台湾民众造成内心长久的伤痛。四是造成复杂与长久的省籍矛盾。尽管“228事件”主要是官民矛盾与冲突,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矛盾冲突,但台湾光复后接收与治理台湾的主要是来自大陆的国民党官员或管理人员,也就是外省人,进入管理阶层的台湾本地人甚少,而被管理者或被统治者自然是当地人,自然表面上会有外省人与本省人的特殊关系,也就是统治者的外省人与被统治者本省人的关系。在“228事件”发生初期,确实发生了局部针对外省人的伤害事件,尽管也有许多本省人保护外省人的事情,但不可避免地“开启了台湾省籍矛盾的先河”。五是“228事件”成为“台独”势力制造族群矛盾与社会对抗、寻求“台独”的理论依据。台湾政治民主化后,“台独”势力趁势崛起,开始以“台独史观”或特定政治立场研究与认识“228事件”,将这一以官民或阶级为主的不幸冲突事件,扭曲为外省人屠杀本省人的事件,视为蒋介石政府对台湾人的大屠杀,视为台湾人民争取民主独立的事件,有意无限扩大台湾民众的伤亡人数(不到2000人的总伤亡被扩大为数万或10万人的伤亡),为“台独”寻求理论依据。
另外,“228事件”造成台湾民众亲日的逆反心理。今天台湾社会普遍有强烈的亲日情结或倾向,甚至严重的媚日心态。其原因复杂,除了日本对台湾长达51年的殖民统治之外,与战后国民党当局接受台湾过程中的政策不当以及“228事件”的处理过程有密切关系。台湾民众对国民党的失望与不满,甚至仇恨,反而某种程度上开始怀念日本殖民统治后期的改革与社会经济发展,这是一种心理的逆反与投射。
我们不断认识与纪念这一事件,是要总结历史经验,吸取血的教训,避免类似的悲剧事件再次发生,避免继续以此制造族群对立与社会仇恨,以促进岛内族群融合,实现社会和谐发展,让它成为促进台湾民主政治发展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历史标识。纪念这一事件,不只是要告慰在“228事件”中死难的两岸同胞,而且是要牢记历史,不忘历史,以史为鉴,弥合历史伤痕,化干戈为玉帛,共同携手,共建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