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张 霄
周明伟:文化交流与“一带一路”建设密不可分
文|本刊记者 张 霄
“建设一个既着眼于当前、又着眼于长久的舆情库,可以让中国了解到沿线国家民众如何看待中国和‘一带一路’倡议,同时也能提高民众之间的相互理解,为合作打下良好的民众基础。”
全国政协委员周明伟 图/王焱
“从中国自身经济发展,到与世界尤其是周边国家关系的发展,再到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积极倡导新型国家关系的角度,‘一带一路’的倡议都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外文局原局长周明伟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谈到,“一带一路”倡议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将成为引领中国国际关系发展的一个重要决策。
从2013年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到2014年通过建设战略规划,再到2015年对外发布推动共建的愿景与行动,继而在2016年取得累累收获,这一凝聚着中国智慧和理念的倡议旨在同沿线各国分享中国发展机遇、实现共同繁荣,展现了中国推动各国共同发展的最大诚意。
但在倡议推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对此周明伟委员指出,当前“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有65个之多,且相当一部分与中国相邻、相近。但因为许多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相互之间的了解却十分有限,并且有明显的局限性。周明伟认为,“一带一路”互利、合作、共赢的发展,离不开国家之间、民众之间相互了解的基础。这个基础将直接影响到“一带一路”长久发展的深度、广度和持久性。
基于此,周明伟提出建立“一带一路”舆情库的建议。“建设一个既着眼于当前、又着眼于长久的舆情库,可以让中国了解到沿线国家民众如何看待中国和‘一带一路’倡议,同时也能提高民众之间的相互理解,为合作打下良好的民众基础。”事实上,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后,中国以及沿线国家很多高校和研究机构都纷纷成立“一带一路”的研究中心等机构,多个课题研究也在进行,但当前的许多研究中心和研究课题一定程度上存在有高原、缺高峰,有数量、缺质量的状况。
周明伟认为中国外文局已经具备了一个相当好的基础来担当这个任务,并特别将此写进了提案:“作为媒体部门,特别包括中国外文局,应该抓住这个重大的机遇,从舆情着手,能够有效地促进‘一带一路’建设中思想库和观点库的形成。”
“中国推动‘一带一路’倡议,整合了强大的技术、资金、项目等各项资源,具备了与沿线国家发展合作、共赢关系的坚实基础,但在推动经济合作、资金合作、资源合作的过程当中,不能忽略文化上、民意上的交流和合作。”周明伟委员提案中的第二点建议,是要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舆论领袖和智库的联系。
在周明伟看来,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重要智库和舆论领袖加强合作,形成广泛认同、共同发声,不仅能够有助于形成互利共赢的思想共识,更能让“一带一路”的国际认同度大大提高。
周明伟非常关注媒体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他表示中国同相关国家的民意基础,通常是通过舆论领袖、主要的媒体和智库反映出来。因此建议在整个“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过程中,媒体、舆论领袖和智库应该扮演一个积极的、正面的、有效的推动角色,共同承担起推动相互了解、交流与合作的重大责任。
中国同相关国家的民意基础,通常是通过舆论领袖、主要的媒体和智库反映出来。因此建议在整个“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过程中,媒体、舆论领袖和智库应该扮演一个积极的、正面的、有效的推动的角色,共同承担起推动相互了解、交流与合作的重大责任。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14个国家的官方语言是阿拉伯语,5个国家的官方语言包括俄语,其余国家多为非通用语。高端语言翻译人才,是推动与这些国家经济文化交流的重中之重,也是中国和这些相关国家共同面临的一个挑战。周明伟委员在提案中的第三点建议,就是集中优势资源,快速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外语人才。
2017年3月5日,全国政协委员周明伟和钱利华在小组会中交流 图/董宁
周明伟认为中国在非通用语种教育和高端翻译人才的培养上发展速度非常快。“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各地院校、语言机构以及翻译部门,都希望抓住这个机会来推动小语种的发展,出发点非常正面、积极。”但他也指出,这样的结果也会出现一哄而上、争夺生源、争夺有效的师资力量等问题。
对此,周明伟建议国家应该在统筹考虑的基础上,通过发挥中国翻译协会、中国翻译研究院等机构的作用,利用大数据手段,有重点地先解决一些重要语种的人才培养和事业发展,避免同水平、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资源分散状况,把有限的资源能够用到恰当之处。
对于2017年5月将在北京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周明伟认为,这不仅是中国2017年主场外交的重头戏,也是中国构建新型国家关系、倡导共同参与新型全球治理体系的重要事情,将推动中国同相关国家共同开启“一带一路”经济合作共赢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