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美丽中国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2017-04-15 11:46闫喜凤
奋斗 2017年21期
关键词:美丽报告文明

■闫喜凤

建设美丽中国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闫喜凤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报告确立了建设“美丽中国”这一更加明确的新目标、赋予了更加深刻的新内涵、明确了更加艰巨的新任务。报告提出,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国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美丽”强国的奋斗目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注入了新活力,顺应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从本质上来看,生态文明是一种文化价值观,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报告指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必须依靠体制改革、制度创新。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报告部署了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和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4项任务,是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实践路径和行动指南。

一、美丽中国建设要重塑生态环境的自然之美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重塑“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首要任务。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相对于经济快速发展,环境保护则相对滞后;相对于物质产品供给充足,生态产品供给则相对不足。虽然环保力度不断加大,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但仍难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需求,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美丽中国建设就是要还人民一个“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实现“天蓝”的美丽中国目标,报告指出,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实现“地绿”的美丽中国目标,报告指出,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扩大退耕还林还草;实现“水净”的美丽中国目标,报告指出,加快水污染防治,实施流域环境和近岸海域综合治理。“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绿色发展,为当代中国人和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存环境,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责任和历史使命。黑龙江要统筹推进治水、净气、降噪、还绿、护田,使黑龙江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

二、美丽中国建设要展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点任务。人与自然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一方面,人是自然界的产物,自然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前提;另一方面,自然界是人化了的自然界,人影响并改变自然界。报告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尊重是基础,只有尊重自然,才能顺应自然,进而保护自然。尊重自然,就是要尊重自然规律。以生态环境破坏和资源枯竭为代价来满足少数人无节制的需求,最终危害人类自身。顺应自然就是要遵循自然规律。人类的活动不能违背自然规律。报告指出,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人类的实践活动必须做到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顺天应时、乘势而为。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身。“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报告指出,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黑龙江省是生态大省,是中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具有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优势。黑龙江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为推动绿色发展、构建美丽中国积极履行生态责任。

三、美丽中国建设要彰显人与人的公正之美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彰显生态“损害者赔偿、受益者付费、保护者补偿”的公正之美是美丽中国建设的政治任务。环境问题的实质是人与人的利益冲突,这种冲突来自自然环境承载力的有限性与人类个体追求自身利益极大化的天然本性之间的矛盾。正如马克思所说,物与物的关系后面,从来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背后实质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高污染、高耗能企业过快增长的结局只有三个,即少数人发财、多数人受害、全社会买单。报告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人与人之间应当公平地享有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安全的食品、舒适的人居环境等公共生态产品和有效生态服务。同时,也迫切需要公平地承担由于过度开发和污染引起的环境安全问题和环境治理责任及成本。报告指出,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统一行使监管城乡各类污染排放和行政执法职责。生态损害者赔偿就是由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责任者承担赔偿责任,修复受损生态环境,破解“企业污染、群众受害、政府买单”的困境,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报告指出,提高污染排放标准,强化排污者责任,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严惩重罚等制度。生态受益者付费、保护者得到补偿就是综合考虑生态保护成本、发展机会成本和生态服务价值的基础上,运用行政和经济手段,平衡生态保护者和生态受益者之间以及地方之间的利益关系。报告指出,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黑龙江要按照“谁保护、谁受益,谁污染、谁补偿”的原则,逐步探索开展生态补偿试点,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生态补偿机制,积极探索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严惩重罚污染行为,扎实推进大美龙江建设。

四、美丽中国建设要塑造人与社会的人文之美

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长期任务,要久久为功。塑造“低碳、节约、适度”的发展方式、消费方式、生活方式是美丽中国建设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报告指出,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低碳”是一种以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问题,是由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式导致的。报告指出,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节约”具有双重含义,其一是相对浪费而言的节约;其二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节约。资源的节约利用、高效利用、综合利用和合理利用都是节约应有之意。报告指出,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施国家节水行动,降低能耗、物耗,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适度”就是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不必最多、最大、最好。报告指出,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黑龙江要彻底摆脱“资源依赖型”的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把冰天雪地变成金山银山。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十九大报告描绘了新时代的“美丽”新目标。愿景美好,任务艰巨。黑龙江要坚定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大美龙江,为黑龙江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作者系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教务处处长、教授)

责任编辑/杜金莹dujinying@fendouzazhi.cn

猜你喜欢
美丽报告文明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我们创造美丽
对不文明说“不”
平凡又美丽
谁是最美丽的虫(三)
报告
文明歌
不可错过的美丽配饰们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