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办本科高校统战工作的破局与创新

2017-04-15 09:54:10周而凤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党外人士参政议政留学人员

周而凤

(福建江夏学院宣传部,福建福州,350108)

Zhou Er-feng

(Publicity Department,Fujian Jiangxia University,Fuzhou,350108,China)

教育·教学

新办本科高校统战工作的破局与创新

周而凤

(福建江夏学院宣传部,福建福州,350108)

高校统战工作是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新形势下发挥高校统战工作在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等方面的作用尤显重要。新办本科高校由于客观原因,统战工作存在着起步晚,基础弱、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数量少,规模小等困难,需要解决。通过分析形势,用好政策,主动作为,加强创新,重点突破等相关对策,有效推动新办本科高校统战工作上新水平。

高校统战工作 ;本质内涵;建设途径;创新实效

统一战线工作是我们党的三大法宝之一,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统一战线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由于社会条件和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统战工作的作用更加明显,也愈显重要。2015年,中共中央召开了统战工作会议,颁布实施了《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以下简称《条例》),标志着我党的统一战线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高校统战工作是我党统战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以后,高校统战工作在凝聚共识、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力量等方面做出了大量有效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新办本科高校由于受各种条件的影响,统战工作还存着一些困难,亟需破局解决,推动工作的进步。本文尝试在这方面作一些分析和探讨。

一、以人为本的高校统战工作本质内涵与现实需求

高校是培养国家建设的各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地方,也是国家创造高水平科研成果、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是国家民族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人才智力支撑,是对外科技文化人才交流的重要平台。高校统战工作涉及面广、综合性强,承担着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留学归国人员,民族宗教,归侨侨眷等方面的工作,是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轻视、忽视高校统战工作的情况,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一是“过时”论。认为在战争年代,敌强我弱的特殊情况,需要统战工作;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急需人才搞建设,也需要搞好统战工作;而现阶段我们党是一个拥有几十万个基层组织、八千多万党员的人才济济的执政党,统一战线工作可有可无。二是“装饰”论。认为高校的中心工作是培养人才,只要能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就可以。统战工作是软任务,用来装门面的,点缀用的,多做是为了好看,不做也可以。三是“自找麻烦”论。认为重视统战工作,就要落实中央的政策,学校的重要决策、改革措施、重要工作等,都要与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进行协商和通报,这不仅会增加许多工作环节,降低工作效率,而且还会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四是“无关”论。认为统战工作是地方各地党委的事,是统战部门的事,[2]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工作相对比较单一,统战工作与高校无关,这些错误观点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统战工作的推进,也直接影响了高校统战工作的实际效果。

实践证明,高校的统战工作不仅没有过时,而且要继续传承与加强;高校统战工作不仅不是“点缀”,而是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催化剂;做好高校统战工作不仅不是“自找麻烦”,而是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载体。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确立为我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人的以人为本,一方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思想,特别是关于人的发展和解放的思想。 另一方面,又是对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种继承和发展。与此相应的是,统战工作本质上就是做人的工作,这就为两者的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政策支持,同时也为以人为本的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确立了具体的内涵。高校统战工作的作用体现在:

1.统战工作是以统战内容为中介的一种双边活动

高校聚集各民主党派人士、无党派人士代表,也有少数民族人士和华侨、归侨、侨眷,还有人数不少的留学归来人员等等。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他们当中不少是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同时还担任着各级领导职务。在学校里,他们中的大多数是教授、专家,是学科带头人,是高学历、高职称的高层次人才。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基本职能是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在建设过程中体现为二个层面,其一是对统战对象的人格与尊严的尊重;其二是培养统战对象的人文关怀。通过高新统战工作,不断增强党外人士自觉、自主、自信地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活动,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对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推动我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建设,进一步确立和发展我们的制度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

2.高校统战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载体

加强高校党建工作是保证高等学校正确发展方向的根本。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不仅是个事务性的工作,更是一个思想认同的建构生成过程,这就要求高校统战工作必须有一个具有制度性、可持续的工作运行机制,统战工作历来都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做好统战工作是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抓手,也是高校党建工作进一步完善的内在必然要求。加强高校各级党组织建设,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无疑将极大地推动高等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而加强学校统战工作则可以充分调动党外人士的积极性,凝聚各方力量,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推动高校党建工作上新台阶。

3.高校统战工作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

高校统战工作的主要优势体现在促进先进文化建设上。高校中的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代表人士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向青年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同时他们也发挥着育人的作用,他们的言传身教也同样会深深影响着青年大学生。高校统战工作要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和宣传,充分发挥党外知识分子的影响力,传播先进文化,使统一战线广大成员成为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的生力军。[4]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统战工作中谨持遵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个体”的宗旨,以宽阔的胸怀来迎接他们质疑问难,给予他们充分表达观点的权利与自由,这样不仅能呈现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主体性价值的表达与追求,同时也能赢得他们的尊重与理解,这既能体现出对个体的人文尊重,同时又能够充分展现真理探求的魅力。[5]

4.高校统战工作是增强对外合作的重要平台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统一战线是做人的工作,搞统一战线是为了壮大共同奋斗的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校与国际高等教育接轨的步伐越来越大、越来越快,大量的出国留学人员学成归国,加入高校教师队伍。高校中的海外联谊会、留学生联谊会等统战团体和归侨侨眷、港澳台同胞与国外留学生、华侨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他们通过高校的平台开展各类学术文化交流,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引进海外人才、促进祖国统一发挥着重要作用。[4]14

二、新办本科高校统战工作面临的主要困难

自上世纪末开始,为了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以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迫切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 。在这种背景下,新办本科高校大量涌现。新办的本科高校,有的是高职高专独立升格的,有的是成人高校转型的,有的是几所高职高专加上中专学校合并的,有的是成人高校和高职高专学校整合的。因此,新办本科学校建校时间不长,又处在升格、转制、转型初期,学校的工作千头万绪,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困难。就统战工作而言,主要问题是:

1.统战工作起步晚,基础薄弱

新办本科高校在升格或整合之前,有的是高职高专学校,有的是成人高校。由于学校的办学规模和办学体制的制约,大多没有单独设立统战工作的机构,也没有专门从事统战工作的人员,学校没有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没有统战工作的基本制度,甚至没有统战工作的基本资料等,统战工作处于“五没有”状态,基本上没有开展统战工作。虽然,新办本科高校都设立了统战部,配备了统战工作的专职人员,逐步建立了统战工作所需要的基本资料和规章制度,但与建校历史长的老本科高校相比,差距较大。

2.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数量少,规模小

新办本科高校在升格或整合之前,统战工作或没有开展,或基本上局限在完成上级统战部门下达的数据统计、情况汇总等状态,师生员工对统战工作知之甚少。同时,新办本科高校在升格或整合之前的各学校民主党派成员普遍数量比较少。由于民主党派成员数量比较少,所以普遍没有成立单独的学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民主党派成员大多分散在其他高校不同民主党派基层组织中,参加其支部(或总支)的各项活动。因此,新办本科高校统战工作的起步初期,往往一边开展统战常规工作,一边要抓紧成立学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即使成立了民主党派基层组织,也往往是人数很少的支部,影响力有限。

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相关仪器、试剂均购自美国ABI公司,低温离心机 Beckman J-6BABI;7900型荧光定量PCR仪等仪器;Buffer A试剂;Buffer B试剂;饱和酚;NaCl;异丙醇等试剂。

3.缺少有影响力的知名党外人士

新办本科高校在升格或整合之前,办学层次普遍不高,办学规模也不大,往往师资队伍只有个别学科有突出的高层次的学科带头人。这种状况也同样存在于新办本科高校党外人士队伍中,最突出的是有影响力、有知名度的党外人士少,有的学校甚至没有。由于在党外人士中缺少有影响力、有知名度的人物,新办本科高校成立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一部分负责人职称职务不高、专业成果不够突出,开展活动号召力、凝聚力不强,无法有效地带动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和党外人士更好地进行参政议政,也无法形成很好的社会影响。

4.党外人士的参政议政能力不强

不论高职高专还是成人高校中党外人士,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参加党派的活动少,接受参政议政相关培训机会更少。因此,新办本科高校存在党外人士参政议政能力不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参政议政的主动性不强。许多人没有意识到参政议政的重要性,参政议政意识薄弱,积极性不高。二是参政议政的水平不高。一些党外人士由于教学科研工作量大,社会事务多,深入到一线专题调研不够,没有能全面掌握第一手材料。因此,在参政议政、建言献策中所提的意见、建议思路不宽、局限性大、可操作性不强,有宏观指导意义的不多。三是参政议政的方式方法不新。由于新办本科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统战团体负责人一部分是由专任教师兼任的,自身缺少行政管理能力,缺乏对学校内部管理运行机制的了解,在工作中,即使有好的建议、好的做法也因方法方式欠缺、陈旧而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5.重视统战工作的氛围有待加强

新办本科高校在设立初期,在凝炼办学理念、提升师资力量、丰富教育教学手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强化管理手段等方面都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去做,这些工作往往是时间紧、要求高、指标多的“硬任务”,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统战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一些人在思想上存在着统战工作“做了,出不来大成绩;不做,出不来大问题”的错误思想,认为高校统战工作是软任务,放一放,拖一拖,无伤大雅,不会影响大局,表现出对统战工作重视不够、氛围不浓的现象。

三、新办本科高校实现统战工作创新的主要路径

1.强化统战工作在高校工作中的地位

201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也正式颁布施行。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和《条例》对统一战线事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习总书记在会议上的重要讲话集中体现了我党统一战线理论、方针、政策,为新时期、新形势下统战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在我党的统一战线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条例》为统战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政治保障、组织保障、法制保障。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对统一战线的重要法宝地位、对充分发挥统一战线重要作用、对长期制约统一战线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的回应超出了预期。因此,必须要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统一高校师生的思想,提高对新时期做好高校统战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高校党委要切实把统战工作列入重要工作内容,定期召开统战工作专题会,分析情况、研究问题,制定措施,强化统战工作在高校工作中的地位。

2.正确处理统战工作与高校其他工作的关系

高校的中心工作是为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培养各类人才,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证。教学工作是高校的中心工作,这就要求高校要重视教学工作1小时,其他各项工作都要处理好与教学工作的关系。高校统战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必然要处理好与教学工作的关系。新办本科高校与其它高校一样,是党外知识分子聚集的地方,一方面党外知识分子紧紧围绕着服务学校中心工作,积极参政议政,服务学校大局,才能有所作为。另一方面党外知识分子参政议政的成果得到充分的肯定,无疑将会极大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励他们用更高的热情、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校以教学为中心的各项工作中去。而党外知识分子为学校事业改革发展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的热情和成果,也将赢得学校广大师生员工的尊重和支持。这样,必将有力地推动学校统战工作的进步,进而推动新办本科高校事业的发展。

3.紧紧抓住新形势下统战工作的重点领域

习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明确将留学人员、新媒体中的代表性人士、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这三类人特别是年轻一代列为统战工作的重点团结对象。自2000年以来中央第一次将出国和归国留学人员纳入统战工作范围,留学人员就一直是统战工作的对象。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对留学人员的统战工作有了更新的表述,习总书记是这样说的:留学人员是“统战工作新的着力点”。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留学人员数量迅速增长,特别是近几年来,留学已经成为普遍化、大众化的社会现象,出现了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领域最多、范围最广的留学潮和归国热。高校从来就是留学人员聚集的地方,而新办本科高校由于提升办学层次、扩大办学规模的需要,从设立开始就不断在引进高层次人才。这些高层次人才中,不少人是留学归国人员,而且这个群体在新办本科高校壮大的速度在加快。新办本科高校的统战工作抓住留学人员这个统战工作新的着力点,不仅可以带动和促进学校其它领域的统战工作,又可以为广大留学人员实现理想、施展才华搭建平台,创造条件,调动他们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智力优势,促进学校高教事业的发展。

4.以创新精神促进统战工作的实效增强

新办本科高校统战部门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工作中存在的困难与不足,客观、理性地分析存在的问题,从另一方面而言,为新办本科高校的统战工作创新工作载体,全方位、多视角做好统战工作提供有力条件。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高校统战工作的载体也有了更多的选择,通过建立各个层面、多级“交流协商会”制度,对涉及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重大规划、决策、实施方案、涉及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广泛与党外人士沟通协商,接受他们的监督。充分利用新媒体,多角度地扩大和延伸学校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党外人士的覆盖面,搭建更多的平台,使统战工作形式更加多样化。[6]这样,新办本科高校的统战工作才能发挥聚集人气、温暖人心的作用,广大民主党派和党外人士才能更加广泛地参与到学校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中来,为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做出积极的贡献。

5.全力提升统战工作队伍的工作能力

要紧紧围绕“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要求,把提升新办本科高校统战干部的工作能力、业务素质作为推进工作的重要手段。新办本科高校统战干部大多是从学校其它岗位调整过来的,在学校统战部门任职时间短、经验不够丰富、业务不够熟悉,急需培训提高。因此,围绕提升政治把握、参与管理、组织领导、合作共事等方面的能力,对统战干部开展系统的业务培训,加强能力建设,将更好地推进新办本科高校统战工作的创新与进步。

[1] 马云峰.论新形势下做好高校统战工作的策略[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5,(11):20.

[2] 中共中央统战部.巩固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解答[EB-OL].(2013-.9-11)[2014-03-15]. http://www.sdust. edu.cn/content__CC1A808B0C066535060 72F7386A90813.htm.

[3] 王洪英,周锦.高校统战服务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考[J].价值工程,2015,(1):15.

[4] 王华.关于高校统战工作的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0.

[5] 胡云,丁留宝,周丽琴.以人为本视域下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的反思与构建[J].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16,(2):83.

[6] 丁荣祥.新建本科院校统战工作研究[J].滁州学院学报,2008,(3):35.

(责任编辑 王魏红)

The Breakthrough and the Innovation of the United Front Work in Newly-Established Universities

The united front work in universities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our Party’s united front work,but also an essential part of Party’s construction work in universities.Under new circumstances,it is particularly crucial to play the role of the united front work in universities in the aspects of winning popular support and gathering more strength.Due to some objective reasons in newly-established universities,the united front work faces various internal difficulties including its late beginning,its weak foundation,its low number of grass-roots organizations in democratic parties and its small scale,which need ground-breaking solutions.In order to realize the effective promotion of the united front work in newly-established universities,the correct analysis of the situation,the good use of policies,the active initiative,the strengthened innovation,and the breakthroughs in key areas are required.

united front work in universities;essential connotation;constructing methods;innovation effectiveness

Zhou Er-feng

(Publicity Department,Fujian Jiangxia University,Fuzhou,350108,China)

D648.4;D613

A

2095-2082(2017)03-0105-06

2016—08—11

周而凤(1965—),男,福建平潭人,福建江夏学院宣传部部长,副研究员。

猜你喜欢
党外人士参政议政留学人员
“逐梦青春 创赢未来”——扬中市首次举办留学人员创新创业经验分享会
华人时刊(2021年19期)2021-11-12 22:53:06
江苏省归国留学人员实践创新基地
华人时刊(2021年19期)2021-03-08 08:35:56
徒步看家乡活动 看亮留学人员双眼
华人时刊(2020年23期)2020-04-13 06:04:24
关于大数据时代民主党派提高参政议政能力的思考
赴美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问题研究
“党外人士”称谓的由来
晚晴(2016年4期)2016-05-30 10:48:04
引导党外人士在意识形态工作中发挥优势作用的对策
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精英模式研究
“党外人士”称谓的由来
时政类直播:如何更好搭建参政议政新平台
中国记者(2014年9期)2014-03-01 01:4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