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敬文实验小学 张苾菁
小学数学“以学定教”课堂中教师指导策略
江苏省苏州市敬文实验小学 张苾菁
众所周知,学习是儿童的本能和天性,顺应儿童天性的教学即合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伴随着教师的科学引导而获得发展,这便是最理想的教学状态。作为教师,有必要明晰的是,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必须通过学生的学习来实现,教师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并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是有效教学的基本条件,这也就是呼唤“以学定教”的依据。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讲的:学生怎么学教师就怎么教,教的法子来自学的法子。教学从儿童出发,已经越来越成为教师的共识。
无论是提供素材让孩子开门见山地进行观察和比较,还是利用一系列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新课伊始,教师最希望了解的、也必须了解的是孩子到底已经知道了些什么,有哪些原有的知识经验可以为这节课所用,有哪些曾经体验过的学习方法可以进行迁移。只有在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才是以学定教的前提。
【例:分数的意义教学片段】
师:对于分数,同学们已经有了不少了解,这个分数大家最熟悉不过(教师板书),当你看到时,你脑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请你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表示(要求:画图至少表示2种不同的情形)。
生:学生独立在作业纸上完成。
师要求画好的同学将自己是怎么画的,表示什么意思说给同桌听,说清楚。然后展示3位同学的作品:
生1:一个圆的涂色。
生2:4个圆中一个圆涂色。
生3:8个圆,其中两个涂色。
教师结合学生的板演提问学生分别是怎么想的,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不同的表示方法适时进行复习、提炼和强化。
结合刚才的过程教师相机小结、板书:一个整体、均分四份、表示其中一份。
在新课开始短短几分钟的时间,教师就让学生已有的知识充分暴露,到底用怎样的方式可以表示?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想法,有的孩子是将一个圆平均分成四份,表示出了其中的一份,有的孩子是将4个圆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了四份,表示出其中的一份,还有的孩子是用多个圆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了4份,表示出了其中的一份,其实是呈现了在认识分数的不同阶段不同水平,老师收集了这些典型的作品,一一点评,一方面完善学生的认知,使全体学生对学过的分数知识有一个较为完整地回顾,另一方面就分数的认识的关键之处,例如对一个整体的强调(画一个集合圈表示),平均分(用虚线表示)结合学生原有的板书进行完善,使之在表达上更为规范,这不仅仅是一个形式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结合具体的动作表征梳理数学化的表达,能使全班同学在新知学习的开始有一个相对统一的起点,缩小学生之间的落差,便于新知的引入。
例如,对三上“间隔排列”的学习,学生通过观察主题情境图很容易发现小兔与蘑菇、木桩和篱笆以及夹子和手帕之间一一间隔排列的现象,同时也能通过数一数并填写书上的表格发现每组的两个物体在数量上总是存在相差“1”的规律。至此,似乎“规律”已经找到,教学是否就止步于此呢?显然,这个结论并没有触及本节课的核心,需要教师进一步在这个环节上做足文章,将需要重点探究的问题明朗化——“为什么每排两种物体的数量都相差1呢?”“怎样排两种物体数量就相等了呢?”让学生聚焦这个问题,用画一画、圈一圈等方式来说明两种数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从而帮助学生理清思考的重点,在这个过程中,既注重发现,又偏重解释,整个课堂洋溢着浓浓的数学味。
数学学习,不仅是一个知识生长与建构的过程,更是一个“转识成慧”的过程。教学的根本不在于教师向儿童讲了多少,而在于学生是否真切地通过自己的看、听、思将零散的知识点,通过联系、比对等心智活动建构一个属于自己的知识网络。在这个环节上,教师需要做的便是引领和提升,不仅是知识上的梳理与归类,还需要学习方法和策略上的点拨,让学生能在静态知识的积累过程中,体察自己动态获得知识的过程,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获得多种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学习《认识整万数》时,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理解新的计数单位仍是建立在原有“满十进一”的规则之上,同时还要进一步建立新的计数单位与已经学过的计数单位之间的联系。
【例:认识整万数教学片段】
教学计数单位“十万”之后,
师:这个新的计数单位似乎一下子被同学们接受了,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这个新的计数单位是用了两个我们学过的计数单位组合起来命名的。“万”是我们学过的一个计数单位,“十”也是我们学过的一个计数单位,为什么数学家在给新的计数单位命名的时候是把两个旧计数单位组合在一起而不重新找一个新的名称呢?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生:一看就知道这个计数单位是10个一万。
师:对呀,利用旧知识的组合能巧妙地产生更多新的计数单位,因为体现了计数单位间相互的联系,所以看起来我们一点也不陌生。那接下来,你会用这样的方法给这两个计数单位命名吗?
生:百万和千万。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1:因为“十”下来是“百”,所以“十万”下来是“百万”。
生2:十个十是一百,那么十个十万就是一百万。
生3:因为十个万是十万,那么十个十万就是一百万。
师小结:同学们用类推的方法得到了新的计数单位,真是了不起。如果用一个小正方形表示一个一,那么像图中的方块图就依次可以表示个、十、百、千这四个计数单位的关系……
师:如果把这个小正方形的基本单位由表示“一”变成表示一个“万”,那么其他的可以表示哪些计数单位呢?
师:瞧!基本单位由一变为一万以后,我们通过类推又得到了哪几个新的计数单位?它们对应的数位分别是什么?
生:……整理数位顺序表。
上述的过程,是在学生自主复习回顾的基础上,教师在关键处引领提升的真实写照,不仅是对于知识点的教学,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进行了结构化的梳理,教师的高位引领,使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通道被打开,自主建构成为了水到渠成的事情。把每堂课的教学知识置于整体知识体系中,既注重知识的结构和体系,又关注学生在获得知识中的方法与思考体验,促使学生用主动借助类似的经验进行类比推理,迅速建立与新知识的通道,这样的指导才是学生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