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舒婷?邵海伦
摘要: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语言的象似性引起了认知语言学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在网络时代的推动下,微信因其强大的社交和公共服务功能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微信语符”应运而生,成为语言学研究者不可忽视的语言现象。笔者将运用象似性的理论总结微信语符在交流手段、表达方式、表现形式、说话风格的象似性,通过声音、结构、图样的象似性分析人们在微信交往中的语言习惯。以此论证:语言符号和语言行为象似于人类认识方式、交往行为,象似性不会因为媒介的使用和发展而有所减损。
关键词:象似性;微信语符;声音象似性;结构象似性;图样象似性;象似性减损
微信是由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移动即时通讯软件,在亚洲地区拥有最大的受众群。它通过网络迅速发送语音消息、视频、图片和文字,同时支持多人群聊、提供公众号阅读和朋友圈分享状态等。而微信语符,是在使用微信这一软件中运用到的语言符号。传统的通讯方式诸如电话短信等仅限于声音符号或者文字符号,而微信语符中既有声音符号和文字符号,也有非语言符号,比如图像、视频。人们使用微信,除了可以单独发送文字、声音、图片、视频,还可以组合使用“文字+表情”、“文字+图像”等多种符号。正因为微信语符能指范围的扩大,也使得不同文化水平的人都可以通过微信进行交流,从而保证了微信受众群体的庞大。
一、语言符号象似性阐述
认知语言学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兴起,提出语言是受认知环境和社会环境制约的。语言的构造实际上反映了人对世界的认知方式,因而语言符号在人的认知作用下象似于现实世界,会有“象似度”[1]的区别,但绝不应该忽视和否定语言的象似性。
国外强调语言具有象似性的语言学家都是从语言的形式层与意义层之间的关系来看待语义与语音两个层次之间的关系[2]。它是指语言的形式或内容(或者说,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联系有着非任意、有理据、可论证的一面。皮尔士在19世纪末率先提出象似性的概念,同时他根据符号和它所指对象之间存在着三种不同的关系将符号划分为:“象似符”、“引得符”、“标识符”三种。皮尔士的符号象似性观念被后来的研究者继续扩展并深化,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是Haiman,Haiman关于象似性的定义是:当某一语言表达式在外形、长度、复杂性以及构成成分之间的各种相互关系上平行于这一表达式所编码的概念、经验或交际策略时,我们就说这一语言表达式具有象似性的性质[3]。
不同的学者对象似性划分原则有不同的看法和标准。Haiman把语言结构的象似性分成两大类:成分相似与关系象似。在我国,自1988年许国璋教授将iconicity在国内译成象似性之后,得到国内语言学家的普遍关注。沈家煊总结出了句法中“距离”、“顺序”、“数量”等象似原则;王寅也将象似性系统地分为六类:距离、數量、顺序、标记、话题、句式;张敏则介绍了复杂性、独立性、次序、对称、重叠、范畴化这六种象似动因。综上,笔者根据微信语符的特征将从声音象似性、结构象似性、图样象似性三个方面对微信语符加以阐述。
二、象似性视角下的微信语符
(一)微信语符特征
1.交流手段的多样性。微信除了可以通过传统的文字交流,还有许多其他的辅助语言手段。微信可以多人群聊,可以发送语音消息、图片视频,还可以将上述交流手段结合在一起。例如,在微信5.0版本中添加了“彩蛋”效果,即系统伴随客户端输入的特点关键词而自动产生的撒花效果[4]。输入“生日快乐”,界面立即会有蛋糕图样飘落。
2.表达方式的简洁明了。微信在国内第一个推出“语音对讲功能”,支持60秒以内的语音信息传送。通过语音使听话者直接体会到说话人的语气腔调、情感态度。人们使用较少的文字或者直接发语音的方式进行交流,是语言经济性的体现。马丁内将经济型原则概括为:“在保证语言完成交际功能的前提下,人们有意无意对言语活动中力量的损耗做出合乎经济要求的安排”[5]。微信特有的短小模式,在微信对话中常常出现的缩略语,比如通过发音相似,用“886”表示“拜拜了”。
3.语言形式个性化。微信改变了传统媒介以文字为主的表达方式,符号的创意性使用和组合造就了语言形式的个性化。它利用谐音、缩略语、数字、英文、符号、表情等形式创造出富有个性的语言,不但形象生动,而且轻松诙谐。微信用户自主选择搭配交流形式,充分利用微信软件提供的辅助语言。这些辅助语言的使用使得感情交流更为情景化,更确切地表达出说话者的情感态度。
4.说话风格口语化。除去拟声词和语气词,微信语符中特别值得关注的就是方言化和叠音化。人们在朋友圈分享的状态消息,虽然是书面语形式,仍体现出了浓厚的口语化。句式短小,富含语气词和拟声词,“见字如面”来形容就再贴切不过了。正因如此,微信语符接地气,贴近群众生活,其强大的感染力也更能够拉近使用者的心理距离。
(二)微信语符的声音象似性、结构象似性、图样象似性
1.声音象似性:声音象似性指的是微信语符的语音与其所表示的意义之间的象似性。微信的语音对讲和视频功能在这一方面体现的尤为明显。微信语符呈现出叠音化、方言化的趋势,还包括大量谐音、拟声词和感叹词的使用。使用率较高的“亲亲”、“嗯嗯”等会传递亲切温和的印象,给人俏皮有趣的感觉。与沈家煊提出的数量象似原则相类似,即语言单位的数量与所表示概念的量和复杂程度成正比象似。语符越长,其所包含的意义也就越大。所以在微信语符中,用叠音来加重语气,扩大能指范围。方言化比如“美腻”、“你造吗”、“蓝瘦香菇”等,人们直接运用口语中的方言词发音代替普通话发音,通过文字进行方言之间的交流,这一点在微信群聊中特别典型,尤其是同乡群。这种声音象似性无形中就体现了微信语符的人性化,成为微信语符说话风格口语化的趋势。
2.结构象似性:微信语符的结构象似是指符号形式与意义之间存在的大量象似性现象。汉语源于象形、会意,常以字形直接表义。换言之,象形文字就是一定程度象似性的表现。如被形容为“21世纪最风行的一个汉字”的“囧”。在微信语符中,囧的内小“八”字被看作眉眼,“口”被看作嘴。它有表示沉重思想的头和表示浪漫与激情的脸的含义。这种文字结构与面部表情的契合成为微信语符结构象似的典型。在微信中,人们使用的颜文字表情和标点符号表情也体现了结构象似。如“(*≧▽≦)”表示开心,“o(╥﹏╥)o”表示伤心。以上都是表达符号的结构象似于使用者的表情态度,富有环境效力。
3.图样象似性:微信语符中图片的使用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图样的每个成分单独看都可能是一个标志符而不是一个象似符。但是图样成分之间的关系却和其指称对象的成分之间的关系是象似的。语言线性所表达的内容只是全部内容的一部分,因此需要图片补充表达情绪。人们在使用微信聊天和朋友圈分享消息的同时常常配发图片。除此之外,微信表情包也体现了图样象似。微信系统自带的动态表情和网友自制的表情包构成了微信语符的表情系统,一般是通过“图片+文字”的表达方式。比如:
使交流双方的情绪和态度跃然智能终端之前,使聊天过程变得简明直接、幽默有趣。
三、微信语符对象似性减损观点的驳斥
许国璋在《语言符号的任意性问题—语言哲学探索之一》开头部分引用了人类学家Claude Lévi-Strauss的话,“从先于经验的角度看,语言符号是任意的;从后于经验的角度看,它不再是任意的”,并认为Lévi-Strauss这一概括很有见地。本文要深入探讨地正是从后于经验的角度分析微信语符的交流,论证象似性的存在和不容忽视,以及象似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新媒介的使用也不会减损的观点。人类语言的象似性,这是一个不容争辩的事实和现状。
张敏在对认知语言学研究的过程中提过象似性动因的竞争及象似性减损。“由于语言具有线性特征,语言所要表达的几乎所有的语义语用关系都不得不在一维的时间向度上用语素和词汇的排列组合来传达。如此经济的表达手段自然而然地导致这样一种情形:多种不同的象似机制有可能会争夺同一种语序。反过来说,任何一种语序似乎都可与某种象似机制相配。因而需要严格限定不同原则的作用范围,并能找到类型学证据的支持。”[6]。象似性原则要求每一个概念都由一个单独的词表达,而聚合经济原则要求尽量减少词汇量,所以学界普遍认为象似原则和经济原则的竞争是语言象似性减损的主要原因。
但也有一些学者从互补而非竞争的角度来看待任意性和象似性的关系。如Givón(1990)就指出,象似性成分和任意性成分可并合作用,和一般人的预料相反,其结果不一定是象似性的降低,也可能是强化。笔者对于语言的象似性会因语言所用媒介的限制而有所减损这一点观点持反对态度。国内外学者大多根据语言“数量原则”和“经济原则”的竞争,在“以簡驱繁”原则的刺激下,来论证语言象似性的减损。本文通过对于微信语符声音象似性、结构象似性和图样象似性三方面的论述,人们在实际使用层面,为了方便自己表达、使聊天情绪和内容更具有情景化,因而对语言的使用会使语言行为更加合乎语言形式,使得语言象似性增强。经济原则在发挥作用的同时,在新媒介更合乎用户体验人性化的要求下,反而使得微信语符更具有象似性。这里的媒介不仅仅局限于声音,包括文字、图像等,比如微信表情和微信颜文字。微信作为网络时代最为典型的新媒介,微信语符所具有的象似性表明了新媒介的使用会强化象似性的论述而不是语言因媒介的限制对象似性的减损。
伴随认知语言学的发展, 象似性研究经历了从句法词法到篇章, 有关象似性的研究也在继续发展和深化。我们不必固守自己的观点于一隅,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语言现象,在学术问题上寻根究底,习百家之长。
参考文献:
[1] 王寅.什么是认知语言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153.
[2] 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104.
[3] 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143.
[4][5]毛立群.微信与微语言生活[J].社会科学战线,138.
[6] 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