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辉 夏燕
摘要:校企合作发展模式让大学和企业能够把各自的需求融合到人才培养中,进而推动双方的优势互补、协同发展。通过对美国校企合作发展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能够提升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市场化水平,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和提升职业素养,并以此为对照,更好的执行“卓越计划”。
关键词:美国;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02-0105-03
我国校企合作起步较晚,直到1998年,国家才开始重视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例如建立起一些重点实验室等,但和美国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借鉴美国校企合作开展的经验,可以给我国校企合作模式的创新与发展带来重要的启发。现代工程的综合性、交叉性、创新性、社会性愈加明显,工程教育内涵也从工程科学、技术、管理等方面拓展,与人文、自然和社会科学深入融合。在此背景之下,“卓越计划”应运而生。
一、美国校企合作的发展历史
美国在20世纪初就已经提出了“合作教育”这个词,1909年,美国东北大学新建立的工程学院参照这一模式在整个学院开展了合作教育计划,并要求所有学生必须参加;1917年合作教育计划在辛辛纳提大学由工程专业扩展到了商业管理;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是美国校企合作发展的黄金时期,政府、学校、企业和学生四维的推动,使得校企合作在促进美国经济发展、科技创新过程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在80年代左右校企合作的规模已达到发展的高峰。纵观美国合作教育的历史,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是校企合作的基础:
(一)政府政策。《高等教育法》中明确设立了合作教育基金、《职业教育法》初步确立校企合作专项拨款、《帕金斯法案》制度化合作教育拨款、《学校到工作机会法案》确立校企合作的核心地位、《職业培训合作法》扩大校企合作的范围。政府在促进合作中不可或缺,政府积极实施有效政策并颁布相关文件支持校企合作,最大程度上保证企业的基本利益,也严格的监管企业履行其应尽的义务,鼓励企业积极与学校合作。政府通过立法等方式为校企合作提供最基本的制度保障,使得校企合作得以快速推广,再通过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来保障企业和高校的利益,让校企合作的作用最大化。
(二)学校重视。学校能够明确培养学生的目的是为了学生能在未来良好的适应在企业里工作,成为提高社会生产的力量,所以学校重视提高课程的实用性,积极就企业及当地的劳动力市场做出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整个人才培养方案,紧跟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充分了解市场需求和市场动向。除人才培养之外学校也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用于科研,积极发展与企业之间的“技术一资金”关系。而在学校承担来自企业的科研项目时,无疑为学生和老师提供了与生产紧密相连的技术研究方向。
(三)企业配合。企业想要做大并能长久生存,对人才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有专业背景的复合型人才更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企业愿意和学校合作,让学生深入企业了解企业。与此同时企业家担任学校的课程讲师,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市场。同时企业通过购买高校研究成果或与高校教师间进行“技术一资金”型合作的关系来达到节约生产成本的目的。
(四)学生积极。学生重视切合市场需求的教育,积极配合学校及企业的要求,让校企合作事半功倍。当然,校企合作之所以能够经过那么多年蓬勃发展,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校企合作能够带给企业、学校益处,双方能够各取所需,从中受益。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专业技能,也了解了企业的运作模式,并在此过程中学习到了与管理或销售等企业中非研发部门的相关知识。
二、美国校企合作的特色模式
(一)高度市场化和制度化的合作模式
1.大学对产业需求的有效反应。产业需求为导向不仅体现在为企业培养专项性人才方面,还表现在美国大学的专业设置,学科建设和产业发展的需求对接。新兴工程学和应用科学学科的制度化是20世纪上半叶美国大学教育改革取得的最显著成效之一。同时,美国大部分高校都设有商业导向性课程,这些课程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可以更好的将知识运用于实际的工业生产中。这些新兴学科和商业导向性课程的建立,反映并加强了高校与各类企业之间的密切联系。历史证明,创新突破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正是美国创新发展的关键所在。
2.校企合作的地方化和制度化。从起源来看,美国大部分公立大学特别是社区大学的成立大多带着由当地特定需求所决定的使命和风格,这直接导致学校的资金和生源对当地的需求和风俗产生严重的依赖性,社区大学的合作教育也多以服务本社区经济为宗旨。对当地经济发展存在价值的企业提供专业技术人员成为了早期美国大学一项基本任务,多数情况下,学校和企业的培训活动和研究工作都是一起进行的。这种地方化特色非但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淡化,反而凭借其实用性特点逐渐实现了制度化。1994年5月4日,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了《学校至职场机会法案》,该法案要求各州建立“学校至职场机会”体系。《学校至职场机会法案》成为了美国校企合作制度化的基石。而在这之后的《职业培训合作法》赋予企业各种职能,如咨询、导向、参与、指导等,促使企业全面参与校企合作。《职业培训合作法》的实施使政府直接参与各州的职业培训,加强了政府、高校、企业间的合作关系,推动了校企合作往更高的层次发展。
(二)麻省理工大学的模式分析
MIT(麻省理工大学)在创立之初就主张学院应当适应社会发展,将“为了推进机器工艺、加工制造、商业、农业及应用科学的发展,使整个工业阶段的实践教育得到提高”作为基石,并希望师生广泛参与到与企业的合作中去。MIT校长保罗在就职演讲中强调了麻省理工的师生应当“更多的参与这一类与社会直接相关、社会影响广泛的活动”,学校为师生的产学研活动主动提供大量的资源倾斜和有力的政策支持,提高学校科研成果为产业服务的能力。MIT在上世纪90年代就提出通过开设创业课程和邀请企业家来学校交流指导或者模拟开办企业,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样使得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企业更能够直接参与大学生的培养,并与学校在规划学校发展上合作。与此同时,学校的课程设置等也会根据企业发展而逐步改变。这些项目的建立,是MIT校企合作不断进步的标志。
MIT针对校企合作设立了机构,这些机构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其一是创业服务机构,这些机构将教授课堂的理论知识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放在相同的高度上,并且积极的担任企业和学校的桥梁与纽带,促进新型企业的诞生。二是转化校园科技机构,最主要的是技术许可部门,它以“对在MIT、林肯实验室和怀特黑得研究所的研究成果进行技术许可和商业化投资,通过这些投资促进新产品的出现和经济的发展,使大学的技术直接服务于社会”为主要任务。在TLO的技术成果转化过程中,研究人员只需提交材料,办公室人员则负责转化的具体事宜和申请专利,技术许可办公室操作规则细致规范、人员专业、职责明确,如“技术经理一般有着十几年的工业界工作经验,绝大多数有专业背景,通晓技术转化及商业化的全过程,还有一些具有法律背景,也是很好的谈判专家”。技术转化机构的成立,一方面能让科研人员更专注于研究;另一方面提高了专业人员在技术转化方面的效率和成功率。
三、美国校企合作模式的学习借鉴
相对于美国,我国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诸多缺陷,虽然我国工程师数量居世界第一,但工程教育理念与质量标准落后、目标定位不清、培养模式单一、课程体系陈旧,工程人才培养难以适应社会需求。例如学生在学校学习书本知识和进入社会工作时所需的素质和技能切合度不高,脱节现象较为严重等,很不利于国家人才兴国战略的实施。究其原因,高校和企业有不同的价值取向,高校追求的是人才素质的培养及科研能力的提升,而企业追求的是利益的最大化,但是只要找到契合点,校企合作仍然可以成为人才培养最有效的手段。我国自2010年“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以来,国内高校与企业也逐步形成了良好的协作关系。“卓越计划”的战略重心之一便是重视学校与工业界的联系与合作,这对于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对于发展不成熟的中国来讲,校企合作模式的发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在许多方面仍然需要改进:
(一)走进企业,积极了解企业动向、适应市场需求;寻找当地知名企业,建立校企研究合作基地,让人才进入企业平台,这样既有利于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为学生进入社会开辟了一条路径。大约有700所企业和MIT的学生、科系通过“工业联络计划”有着不同层次的合作。与此对比,与清华大学合作的国内外企业数量只有近200家。
(二)走向市场,及时对教育材料和课程设置做出调整和改进,积极做好社会高度重视、有市场前景的项目;以市场为主导,加之政府政策资金的扶持,更多的建立相关组织和机构,将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向制度化。麻省理工的强大市场联系体现在其大量的商業导向的由MIT的斯隆管理学院与其他学院合作设立的课程。
(三)企业支持,多给学校以资金上的帮助,在MIT的2015财年,收到的直接来自工业的赞助高达一亿三千四百万美元,占MIT科研基金的百分之十九,可以说企业的投入是MIT在2015财年的795个新的发明披露和四千六百二十万美元的总发牌收入的基础。而之前提到的斯隆管理学院的前身则是Alfred P.Sloan(时任通用汽车总裁)于1952年捐助了五百万美金成立的产业管理学院。“卓越计划”最大的受益者可以说是工业界,所以在高校努力推动课程改革,走进企业,走向市场的同时,企业也应当承担起自己的应有之义,帮助学校培养工程人才。
我国高校的校企合作应以“产研结合”为突破口,及时了解市场动向,增强科技创新的能力,紧跟世界发展最前沿动态。在教导学生上树立创新意识和务实意识,致力于研究社会急需的新产品、新技术,适应市场需求,与市场保持高度一致性;努力让“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之间的矛盾得到缓解乃至解决;在市场机制上,控制好引进技术和自我研发、合作创新之间的关系;在利益关系上,努力使合作、产品研发、转化以及宣传过程中的利益分配尽量合理;在外部环境上,确保与政界、商界、学术界的密切联系和沟通。努力实现“企业扶持高校,高校反哺企业”的良性循环。
[责任编辑:王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