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地区应用型大学科技竞争力构建研究
——基于校地互动视角

2017-04-14 14:19周全
绥化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竞争力核心大学

周全

(绥化学院 黑龙江绥化 152061)

农业地区应用型大学科技竞争力构建研究
——基于校地互动视角

周全

(绥化学院 黑龙江绥化 152061)

大学的根本使命在于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贡献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是指一个组织或单位在区域某一方面某一领域的竞争能力。科技创新能力是大学核心竞争力、区域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地方大学构建核心竞争力要基于校地良性互动发展视角,树立开放式现代教育理念,科学准确全面定位,突出学术性应用性,强化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建立人才共建共享机制。

地方大学;竞争力;构建

地市一级新建本科院校多设置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笔者所论的地方大学,主要指这类本科院校。地方大学发展进程中,核心问题是明确定位,立足定位,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才能办出特色和水平,走出一条差异化发展之路,避免同质化。科技创新能力是新升本院校的短板,是制约其长远发展的瓶颈。科学研究某种意义上,似一条主线贯穿高等教育主要功能中,它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基础,社会服务的支撑,文化传承创新的根本。因此构建科技核心竞争力,增强服务地方能力,在区域创新体系中发挥应有作用,对后发型新建本科院校尤为重要。

一、有关问题界定及研究意义

在研究视域上,研究以地方高校服务区域发展能力构建为内审视角,以地市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发展现状为背景,以整合科技资源,实现校地互动发展共赢为价值取向。为使研究始于问题,指向现实,增强应用性,我们以黑龙江粮食主产区绥化市,和转型发展中的地方本科院校绥化学院为案例。所谓“农业地区”是一个大的地域概念,指地市和地市以下县乡镇和村庄,主要以农业经济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相对于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发达地区而言的。本研究所界定的“农业地区”,则专指绥化市及所属县市区。该市为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主体区,地域广阔,人口集中,资源富集,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格局中,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同时课题研究亦基于黑龙江省大力实施“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建设的大背景,学理上以协同创新理论、非均衡发展理论为指导,促进地方性大学与区域经济社会实现良性互动发展;力求在实践上,通过地方大学的科技竞争力建构与服务水平的提升,为农业地市社会文明进步,文化繁荣发展作贡献。在新农村建设的伟大进程中,体现地方大学的社会价值,提升科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度贡献率。

基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地方大学服务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视角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已开展多年,成果丰硕。相关研究简括言之:一是以农村现代化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及如何针对其需求提供有效供给为研究主题。申培轩(2003)认为,地方高校应保持对农村现代化的高度适切性,面向地方服务三农,这是地方高校的优势所在,也是其生命线。周全(2006)从农村实用型人才需求维度,分析了农业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滞后,地方政府要整合区域内的高等教育资源,积极发展高职教育、成人教育,建立以地市为中心,向所辖县乡镇辐射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网络,满足农业现代化进程中高层次人才需求。二是有专家认为,地方大学服务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是实现农民脱贫致富和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关键。庄严(2009)提出,农业地区要实现经济赶超,切实可行的途径是通过各级各类教育,提高农民素质,把沉重的人口负担开发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宣裕方(2012)认为,培养农民大学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要创造条件培养“留得住、用得上、能发展、会带动”的扎根农村的农民大学生。三是一些农业大学、地方大学的专家学者,结合院校发展,对新农村建设进行了大量积极有益的研究和探索,成为新农村建设研究的主要力量。穆仁等(2011)就充分体现地方农业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阐述了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要树立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构建城市“反哺动员”系统等服务新农村建设长效机制。

关于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国家软实力、科技竞争力等领域的研究,是近年国内企业、政府、学界关注的热点。核心竞争力理论源自企业,企业与大学虽属不同社会组织,但在核心竞争力构建上却有许多可借鉴之处。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市场化大众化国际化进程的加快,高校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大学不仅要面对国内竞争,而且还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在此背景下,核心竞争力被引入高等教育领域。从目前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看,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技术观、资源观、能力观、特色观、知识观等。如有学者认为大学核心竞争力是资源优势,是主体对大学资源有效运作而产生的。杨运星认为,高校核心竞争力“是高校参与国际国内竞争中取得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能力,是由各种能力要素按照一定关系连结而成的能力系统”。孟丽菊认为,大学核心竞争力是“一所学校独具的特色和优势,这种优势来自学校独特的办学理念和优教方案以及充满活力的学术氛围和校园文化,其中学校领导者的教育理念起到关键的导向作用”。王冀生认为,大学文化是大学核心竞争力之所在。一所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取决于文化个性,文化个性包括凝聚力、教育力、创造力和影响力,文化个性既是现代大学的本质特征,也是现代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林立、刘元芳从知识观的角度认为,大学核心竞争力“是识别和提供优质的知识体系”,是“在办学理念、组织管理、学术梯队、校园文化以及校园的外部资源等竞争力诸要素协同作用下”形成的。

大学核心竞争力研究中的关键词,诸如“技术能力为核心”“科学研究及其成果产业化”“优势的知识体系”“学术研究能力”“学术氛围”等表明,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基础理论研究及其成果的技术化,以知识、技术、管理集成与综合运用为标志的工程科学等科学技术活动,在核心竞争力中无不处于主导地位。十八大以来,美丽乡村建设、综合国力、国家软实力、大学科技研发能力研究方兴未艾,成为党和政府、专家学者乃至全社会持续关注的热点焦点难点,取得的研究成果亦相当丰富。但总体而言,核心竞争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高教界专家学者的研究比较零散、偶然,系统研究几乎没有。国家层面的宏观研究和大专院校专家学者的微观研究较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中观研究尚显不足。在相关研究基础上,我们力图以特定地市、高校为案例,即以绥化市、绥化学院为关照点,从大学与地方互动视角,探讨欠发达地区转型发展本科院校科技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及构建策略。

二、地方大学科技竞争力内涵与构成要素

竞争力的概念是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最初来自企业和战略管理领域。所谓竞争力是指一个组织或区域在某一方面某一领域的竞争能力。质言之,竞争力是竞争双方竞争力量之间的某种差距的表现。随着认识的深入,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在企业竞争力研究的基础上,经济学界管理学界又提出了核心竞争力理论。美国学者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第一次提出了“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指出核心竞争力是“能使公司为客户带来特别利益的一类独有的技能和技术”;并指出“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方式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的学识”的重要性。他们用形象化的“树型”理论描绘核心竞争力:多元化企业就像一棵大树,树干和树枝是业务单元,树叶、花朵和果实是最终产品,提供养分、维系生命、稳固树身的根就是核心竞争力。已有的研究结论表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使企业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结合,是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能力。通过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内涵的分析,可知核心竞争力具有价值性、独特性、延展性、整合性等特征。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竞争愈演愈烈的今天,各国间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的比拼,归根结底是科学与技术的竞争。科技竞争力已成为21世纪综合国力的核心,或可说科技实力是一个国家竞争力中核心的核心,成为核心竞争力中的决定性要素。如果说,过去人们对科技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性已有足够认识的话;那么今天,科学与技术对人类社会生活的不可或缺性、颠覆性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一事物区别它事物的根本所在就是事物本身的特殊规定性。我们认为,无论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还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抑或一所大学的核心竞争力,科技水平始终处于核心或主导地位。

厘清相关概念,有助于我们对大学科技核心竞争力的理解和认识。“核心”是就事物之间的关系而言的主要部分,也即中心、关键,常被引申为起主导作用的部分。核心竞争力主要指国家经济实力、企业管理竞争力、科技竞争力。就高校而言,在其竞争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竞争力就是核心竞争力,也可以简单地认为,地方应用型大学最终取得竞争优势,能够发挥主导作用的竞争力部分就是核心竞争力。[1]沿此思路,地方应用型大学竞争力包括两个维度:核心竞争力和非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地方应用型大学的独特性特殊性,也就是办学特色,由人才培养特色、科学研究特色、地方服务特色、文化传承创新成果构成。地方大学尤其新建本科院校之所以出现同质化,之所以转型,其主要原因正在于核心竞争力不足,缺乏特色与优势。因此,构建核心竞争力成为转型发展的关键,而科技竞争力亦成为关键中的关键。

科技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大学是培养人才尤其是创新性人才的场所,是科技成果产出之源。大学特别是高水平大学已成为知识创新的主体,科技要素在大学中随处可见。无论哪类大学,科学技术水平是大学成其为大学的身份标识。当前对大学功能的认知,共识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创新四端。而科技是支撑其他三端的,或曰其他三端的基础。基于以上分析,地方大学尤其新晋本科院校的科技竞争力,应是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发展进程中起先导性、基础性、支撑性作用。科技核心竞争力是地方高校在充分认识自身拥有的办学资源基础上,以科学的办学理念和发展战略为指导,贯穿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全过程的,在某一科学、技术、工程领域较为突出的持续稳定的竞争优势和特色的能力。其要素由学科整体水平、优势特色学科、科研设施与设备、经费保障机制、大学精神文化、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自主知识产权成果、科技服务地方能力水平及效果等构成。

三、地方大学科技竞争力构建对策

树立开放式现代教育理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正确的观念是各项事业发展的统帅与灵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次大会发布了《教育2030行动框架》(2015),提出了为世界各国广为认同的教育思想,即以人为本、教育平等、可持续发展,国家主导的利益相关者行动以及民主、包容、共享、多元等诸多美好理念。这些理念与我国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社会发展观,在内涵上具有高度一致性,共同成为我国未来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2]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的大背景下,及时更新观念,树立开放式现代教育理念至关重要。无论国家宏观战略,还是教育的合规律合目的性发展,“开放”是中华民族繁荣兴盛和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开放办学是相对于封闭办学而言的,人们一般习惯地将其理解为对外尤其是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其实这只是开放办学的一种表现形式。开放式教育的重要一域,是系统内部的互相开放。表现在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的互动上,即高校与地方政府基于同一目标,在更高层次上的深度融合发展。具体而言,一要树立合作共赢意识,加强顶层规划设计,创造有利于双方互动共荣,长远发展的良好环境。二要制定促进地方大学与区域经济良性互动发展的相关政策,即市校共建机制的系列化政策保障。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到高等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不可替代性,进而采取措施,为转型发展院校创造宽松环境。在经济欠发达的农业地市,各级政府必须在政策、资源和人力上,对本地高校给予扶持。三要市校互动共建中,尤其在新建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的特殊历史时期,地方政府应切实起到“政府主责”作用,扮演好指导引导、整合资源、组织落实重要共建事项的角色[3]。

定位科学准确全面。从概念上讲,高校的办学定位,是学校的顶层设计,是指一所高校根据自身发展所处的内外环境,确定学校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具体说就是学校在国家高等教育系统中所占据的位置及其发挥的作用。定位不清,方向不明,思想混乱;定位失准,走向趋同,失去个性。新建本科院校的定位问题要研究“深”研究“透”。所谓研究深与透,既包括基于历史积淀形成的自身优良传统,即如何不割断历史,保留发展基础好、特色优势明显的学科专业;更在于如何传承大学精神,与时俱进培育大学文化,不割断精神血脉。中华民族绵延五千年,不为外族所灭,一条根本原因在于文化不绝,精神不倒。这一定律同样适用于某一社会组织的存续。定位科学准确,也包括对所在地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趋势熟悉把握的精准程度。地方高校存在发展的充足理由,来自地方经济社会的现实人才需求,这也正是新建本科院校定位“地方性”的原因所在。地方大学的内涵发展,亦来自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省情市情县情认知,政治经济文化民生发展态势的明确判断,以及社会对地方大学的满意度贡献率。定位的全面,意在某所学校的总体定位下,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学生教育管理等部门和二级学院的条块性定位。换句话说,是二级单位在整体定位框架下,如何论证自身定位,如何结合自身学科专业特点,贯彻落实学校定位,使之成为主导思想,贯穿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全过程。

突出应用性学术性。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是全方位的。其中科研转型是地方高校整体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应用科学研究为主是构建科技竞争力的途径之一。科研类型上主要是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地方高校科研发展方向在应用研究领域,要重点开展技术科学、工程科学研究。在技术工程实践中,运用基础研究成果,在消化吸收创新中,解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在科技活动链条中,尤其在学科专业建设中均应体现应用性,将技术嵌入其中,增强学科专业技术含量。学术与科研在大学核心竞争力中的支撑作用显而易见。有人认为地方大学是教学型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注重实际操作的训练,科学研究不重要,甚至可有可无。这是一种完全错误的认识。科研与学术是地方应用型大学核心竞争力内涵的关键所在。实际上,恰恰因无名师、无知名学科、无学术地位、科技核心竞争力不强,才导致地方大学不被学生家长社会所认同。大学的无名是学术的无名,学术是大学的本质,无论哪类大学,科研之重要不言而喻。试想一所高校,集聚一群游离在科技前沿之外、不潜心科学研究的教师群体,一批不懂教育规律、追名逐利、世俗化庸俗化的教育管理工作者,大量的不一心向学的学生群体,这样的大学前途何在?以应用研究为主,巩固基础研究,突出特色与优势研究,鼓励少数拔尖人才面向科学前沿追求“顶天”,融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大量专业技术人员面向生产一线,解决实际问题,开展“立地”科研,应是地方大学的不二选择。对于应用型大学而言,突出学术,占领区域性学术高地,当为大学组织结构之全体成员矢志不渝的追求。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坚守学术本位,这也是某种意义上定位的准确与全面。

强化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专业的通常解释是,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根据社会职业分工而设立的学业类别。各专业的教学计划,体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相对于专业的学科概念较为抽象和难理解。学科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分类。对大学而言,一流学科标志着科学前沿、技术领先、工程集成的创新,是原创性成果产出的摇篮,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孵化器。大学是学科型组织,大学因学科而闻名。传承发展已有知识、探索人类未知领域是大学的本质属性;建设学科、发展学科是大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新建本科院校科技竞争力不足,实质是学科实力弱。学科在地方大学发展中具有牵动作用。面向地方经济建设主战场,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主导产业,规划培育建设重点学科,实现由单一专业建设向学科专业建设提升,是地方大学与区域经济发展实现良性互动的必然选择。地方大学首要任务在于培养人才,初期注重专业建设,目前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任务凸显。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可防止只建专业不建学科的错误做法,亦可纠正为学科而学科的“学科论”倾向。在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中,也要注意假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之名而弱化乃至取消学科建设。对大学而言,学科与专业互相依赖,共存共荣,缺一不可。

建立人才共享共用平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问题,转型发展的地方本科院校面临的诸多问题,都可归结为人的问题,人才的问题。一般认为,国际间人才流动的动力,主要是经济动力、生存动力、发展动力。简言之,经济动力即收入消费水平、生存动力就是适宜的生活工作环境、发展动力则是可以获得更好的专业发展机会。因此,破解人才瓶颈必须综合施策,政产学研汇集优势,创造引人用人良好环境,共建人才高地。柔性人才流动制度,有助于提高人力资源使用效益,消除人才引进的制度障碍,打破政府、企业、高校自我封闭壁垒。地方政府与高校在根本利益上具有一致性,双方应统筹规划引智工作,合作引进地方主导产业发展急缺、高校学科专业急需的高端人才,实现共享共用,合力解决人的问题。

[1]庄严.地方应用型大学发展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

[2]潘懋元,李国强.2030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前瞻[J].中国高等教育,2016(17).

[3]张大良.把握“学校主体、地方主责”工作定位,积极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5(10).

[责任编辑 王占峰]

G642

A

2095-0438(2017)03-0127-04

2016-09-07

周全(1963-),男,黑龙江绥棱人,绥化学院对外交流合作处研究员,研究方向:高等教育。

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地方大学科技竞争力构建与服务新农村建设研究”(12532440)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竞争力核心大学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留白”是个大学问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日本竞争力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