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艺评人 陈 焱
疏朗劲健,意态超迈
——兼评周延平大写意花鸟作品
独立艺评人 陈 焱
周延平,男,1959年出生于青岛城阳。擅长花鸟,兼攻山水,旁涉书法、篆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花鸟画研究院理事。2001年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其作品在中国美协、山东省美协举办的展览中多次入选并获奖。近几年作品在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等国家展出,部分作品发表于国内专业美术刊物。现任青岛市城阳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青岛城阳画院副院长、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家、齐鲁水墨画研究会理事。
周延平是一位徜徉在疏离传统与回归传统之间的花鸟画家,追求“白里求画,虚里觅境”,其大写意花鸟画作往往以虚写实,知白守黑,疏朗劲健,意态超迈,笔墨之间透出当代语境下画家对于传统花鸟画的思考与探索。
从作品来看,相信周延平是研究过青藤白阳、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李苦禅这些花鸟画大师的。因为从他作品的形质、气息来看,跟这些艺术大师是一脉相承的。
纵观中国花鸟画史,大凡有成就的花鸟画家,没有不关注、不研究青藤白阳的。但遗憾的是,近100年以来,吴昌硕、齐白石、陈衡恪、潘天寿、李苦禅以下,难有人继绝承艺。
这里就有必要费一些文字,梳理一下中国花鸟画的传承、发展与流变。
需要弄清楚的第一个问题是,青藤白阳是何许人也?青藤乃徐渭是也。徐渭(1521—1593年),汉族,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流传的关于他的传说故事车载斗量。
徐渭的写意花鸟画具有独创精神,笔墨简练、风格清新。他是明代开创大写意画法的杰出画家,以水墨大写意作花卉,淋漓畅快,是其追求个性解放的表现。随意挥写的花花草草,情趣秀逸、笔墨焕然、变化微妙,创造出既富活力又具情趣的书写性情的文人新画。且大刀阔斧,纵横驰骋,笔未到处,气已吐吞。
就是这样一位艺术天才,生不逢时,一生不幸。虽然有着强烈的功名事业心和报国愿望,却连举人也不曾考取,中年因发狂杀妻而下狱七载,晚年靠卖字画甚至卖书卖衣度日,终于穷困潦倒在贫病交加中告别这个世界。
白阳乃明代另一位杰出花鸟大家陈淳也。陈淳字道复,号白阳,又号白阳山人,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在写意花卉方面,陈淳独得玄门,笔法挥洒自如,富有疏朗轻健的风姿。近代画家如蒲华、吴昌硕,齐白石等,在诗文题书画中,都对陈淳推崇备至,评价极高。明万历年间即有人评价陈淳在花卉方面的造诣和声誉都超过了其师文征明,成为继沈周之后的吴门大家。明清以来画家,尤其在花鸟画方面,均受他的影响很深。陈淳与徐渭齐名,人称“青藤白阳”。现存的陈淳作品大部分均在博物馆收藏,民间难得一见。
青藤不可学,也学不会,没他那份经历,没他那份才情,不可复制的人物,难以企及的高度。白阳笔头潇洒,尽得风流。寓性情于法度之中,寄墨法以文心雅趣,笔之所到,意之所至。心随笔转,墨趣生发,正是白阳高明之处。
青藤白阳堪称明季以来文人写意花鸟画之典范,难怪扬州八怪郑板桥、湖南木匠齐白石都愿做其“门下走狗”。
如今眼花缭乱的各种画展,见不到青藤白阳那样笔墨精良、意态超迈的大写意花鸟了。艺术青年们热衷市场,埋头小制作,还美其名曰:画点儿自我。岂不知得了小我,失掉大我。我也常看种种展事,总觉得小情趣居多,大格局难觅。给人感觉一代不如一代,体格气局愈来愈小。
秋荷图
秋风图
石榴松鼠
晚秋图
看到周延平的花鸟作品,让人眼睛一亮。其作品用笔疏朗劲健、意态超迈。花鸟中添虫草,大都双钩出之,看似粗,实则细,有一股蕴藉之趣,双钩花卉合乎古法,用墨恣肆放纵,浓淡有致,粗中有细,收放有度,与时流格格不入,沉着古厚,颇有几分青藤白阳遗风,又有几分宋元气息。
周延平认为,花鸟画创作,用笔当简疏有度,使墨须恣肆放纵,懂得谋白求境,懂得知白守黑。留白处理恰当,才有产生妙境的最大可能。
然而,布白虽然是最能表现意境、最能让人产生想象空间的艺术处理形式,但处理起来也最难。正所谓“实”好表现,“虚”难处理。
周延平认为,中国画家要有一定的“国学底蕴”“根基要好”。所谓“国学底蕴”,就是要静下来对传统文化进行认真思考;所谓“根基好”,指两个方面的基础:一是对中国画的认知,二是笔墨功底。他要求自己在艺术实践上追求纯粹,但不过早地“定型为某一种风格”;他重视对经典之作的临摹研究,但又十分重视写生,探寻以新的方法表现自然界的勃勃生机;他有意在疏离传统与回归传统之间“反复”,并把这种反复作为一种“自觉的方法”。所有这些,都体现着周延平对中国画传统与本质特征的深入思考与理解。虽然理性思考替代不了技巧训练,但有没有这种自觉思考,有没有中国画的自觉意识,结果是大不一样的。
这里需要提及中国美术史上另一位大师黄宾虹。宾翁一生甚少作花鸟。但留传下来为数不多的花鸟作品却是刚健婀娜、柔内含刚、虚中运实。“以点染写花,含刚健于婀娜”。这是宾翁的题画句,用来论其花鸟倒颇为到位。刚健婀娜,是指其用笔之道,所谓“柔内含刚,虚中运实”。舒和遒劲而非一味雄强,稚拙中有朴茂之味,是其有别时人之处。“点染写花”是黄宾虹花鸟画“探索”的一个重要点。钩花点叶,以点染之法着色,颇有“积(渍)墨”之美,古艳、丰富、平中见厚、厚而不失雅逸,一去他人涂抹习气。
黄宾虹的花鸟之所以“以点染写花,含刚健于婀娜”,无疑得益于他笔墨之精深。宾翁确实有心于花鸟画的“复古革命”,具体而言,清末之画坛,花鸟画自扬州诸怪而海派,日落“市井与江湖”(黄宾虹语)。空洞而繁缛的审美时流中,黄宾虹感到花鸟画和山水画一样正在日益衰落。而他以“人弃我取”的独特眼光,注意到了这一现象的根本所在。“道咸同光画,惟文人闺秀,谨守前哲矩騶,尚有笔墨真实可寻……不致与市井江湖恶俗谬迹混淆。”(与顾飞书)。所谓“文人闺秀”,皆写心境,不至迎合而落“市井江湖”。
也许黄宾虹也看到了画家的“职业化”导致艺术品格无形的困境。而这可能正是他多次“抨击”扬州画界的缘起。同时,让黄宾虹怀有特别敬意的却是扬州的陈若木。这是一位在扬州颇负盛名而后潦倒的“狂疾”画家。陈若木可谓是出产“八怪”之地的一个异数,故黄宾虹称其画“沉着古厚、力追宋元”“双钩花卉极合古法”。黄宾虹与顾飞书称,“道、咸画学复兴,墨法始备,胜于明贤”,并举翁松禅、包慎伯、胡石查、吴平斋、赵之谦、陈若木,称其“山水及双钩花卉,超越前人,而画传鲜言”。宾翁在《古画微》中,凡涉及扬州画界,亦仅推陈若木一人。要知道,黄宾虹以上提及诸家,皆为当时金石学兴盛时之重要人物!从这些评论中可以看出黄宾虹的审美趋向:扬州画派衰落的真正原因,是离“古法”愈来愈远。
由此看来,双钩花卉乃是传统中国花鸟画的“根脉”所在。周延平的花鸟画创作正好暗合了这个“根脉”,这不知是巧合,还是他的苦心孤诣?不管是什么原因,这种探索精神和文化传承本身就是值得肯定的。
需要说明的是,我在这里把周延平跟青藤白阳、黄宾虹(当然少不了八大山人,这里不论及)这些大师相提并论,并非是说周延平的花鸟画艺术可以跟青藤白阳、黄宾虹比肩了,而是表达周延平的花鸟画创作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沿着传统中国花鸟画“根脉”一路前行。
当然,要梳理中国花鸟画史,值得关注研究的、卓有成就的近现代花鸟画大师,除了吴昌硕、齐白石,还有潘天寿和李苦禅。
潘天寿的画不仅趣奇、意奇、格奇、笔奇,而且用墨、用色、用印以及书法、落款也都非常奇特。潘天寿一生巨幅画作不过数十幅,《江天新霁》则是其代表之一。作品描绘的苍鹭和背景的岩石山花都是画家钟爱的内容,经常出现在此一时期的众多作品中,并为世人所熟知。作品用笔简疏,不求玲珑、圆润,追求豪迈雄强的阳刚之美;用墨恣意放纵,不求娴雅,随手涂抹,墨气淋漓,浓淡有致,“以虚写实,知白守黑”;粗中有细,收放自如,浑厚中展苍茫。当年80高龄的艺术大师吴昌硕发现潘天寿这位“年仅弱冠才斗量”的奇才时,为他写了一副对子,“天惊地怪见落笔,巷语街谈总入诗”。其艺术天份由此可窥一斑半点。
和潘天寿同时代的另一位花鸟画大师李苦禅,亦是中国近代大写意花鸟画宗师、美术教育家,其以《松鹰图》为代表的花鸟作品,继承中国画优良传统,并融中西技法为一炉,渗透古法又能独辟蹊径,在实践中出新,常以松、竹、梅、兰、菊、石、荷、八哥、鸬鹚、鹰等为创作题材,具有笔墨厚重豪放、气势磅礴逼人、意态雄深纵横、形象洗炼鲜明的独特风格。
500年来,从青藤白阳到八大,从八大到黄宾虹、吴昌硕、齐白石,再到潘天寿、李苦禅,这是耸立在中国花鸟画坛的一座座艺术高峰。由于所处时代不同,人生际遇迥异,这些花鸟大师虽有着各自鲜明的时代烙印和艺术风格,但归根究底,其“根脉”是一脉相承的。周延平就是沿着这条“根脉”,孜孜不倦,潜心研习,一步一步走到今天。
周延平15岁开始习画,懵懵懂懂,朦胧入道。先习油画、水彩,又搞平面设计,无不涉猎。20世纪80年代初,转入中国画的学习探索,主攻花鸟,兼习山水、书法、篆刻,汲取姊妹艺术之营养,秉持“学古不留俗,创新不离径”的创作理念,师古不泥古,他说:“艺术风格是养成的,不是造成的。素养加性情就是风格。”时光易逝,在书画艺术领域浸淫了30多个春秋。
30多年来,周延平的花鸟画艺术深深扎根于生活,善于透过生活的表层去挖掘深层内涵,揭示生活的本质,并发现独到的艺术之美。同时不断从源远流长而又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从现实生活的观照中激发创作灵感。正像他自己说的,“画家要用心去感受生活,感受自然,当你面对白素伫立沉思、灵感迸发时,形而下的具象美,才会上升到形而上的意象美”。
唱春图
出污泥而不染
高瞻远瞩
周延平作品以大写意花鸟为主,工写结合,涉笔广阔,表现方法多姿多彩。或随意点染;或精细描绘;或雅致高洁;或明镜清和;或浓墨重彩;或淡墨、白描交混。从立意到构图、布景,以致笔墨、形神、气韵,从不率意为之,因而有着丰富的美学理念、文化意蕴和浓郁诗情。意、形、神、韵、情、理、趣能够有机地结合统一,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尽管如此,他依然孜孜以求、不浮不躁,不断否定自我、超越自我。
疏朗劲健、意态超迈,这是他花鸟画作的主要特点,或者说主要风格,亦是他孜孜以求的审美向度。这里的疏朗,首先是一种格调,是经过艺术提炼加工后的简练和纯粹。劲健不是胡乱涂抹,而是建立在法度之上的阔笔书写和自然率性的情绪宣泄。
周延平大写意花鸟,别开生面,兼收各家之长而不为所限,颇具艺术张力。无论是花卉还是花鸟,皆一挥而就,一切尽在似与不似之间。对笔下的四时花木,善于运用勾、点、泼、皴等多种笔墨形态,将牡丹之雍容、紫薇之隽秀、竹子之萧疏、霜菊之孤傲、寒梅之挺洁,皆能刻画得入木三分,神韵独具。从他的《老蔬图》《萌春图》《老秋红栗图》《梨乡之秋》等果蔬题材作品可以看出,他的笔触所讴歌的不是一花一鸟、一草一虫,而是从瞬息万变的生活中抓住刹那间的感人情状作了深入的概括提炼,充分抒发画家的感受,较能体现画家的审美倾向与艺术品格。
他的另外一些题材作品,如《水歌》《拾秋图》《摇风图》《和平之春》《霜至难觅秋》等,传承“古法”,但也有较现代的笔墨语汇,虚实有度,繁简得当,有笔有墨有趣味,有艺术张力,而且不乏意境。从这些作品里面可以看出,十分注重情趣的营构和情绪的表达。作品中丰富的运动轨迹与浓淡、徐疾、大小、干湿、疏密程度各异的笔踪墨韵,无不具备振笔疾书的即兴性和不可重复性,呈现出中国绘画中最为强烈的抽象表现主义。这不是一般的描摹物象,而是艺术的加工,蕴含某种内在的气质与精神,这种气质和精神又使欣赏者有如身临其境之感。
他笔下的《醺香飘菲》《唱春图》《春荷图》《夏荷图》《晚秋图》《冬荷图》,还有《高洁图》系列,都是一气呵成之作,驱墨如云,颇有气势,同时又恰如其分地驾驭笔墨,轻重、浓淡、疏密、干湿变化万千。墨法上既呈随意浸渗的墨晕,又见控制得宜的浓淡。在大写意中仍能生动地传达出花果的不同秉性和神韵,以其精湛的笔法,在似与不似之间,为读者营造出一片开阔的审美天地。
通常认为,艺品即人品,艺格即人格。周延平为人为艺实在真诚、淳厚质朴、不矫饰、不做作,能把自己对生活的真切感受表达出来。因此他的每幅作品都有不同的立意、不同的格局,具有原创性、唯一性和不可重复性。这是非常难得的。
乱红飞去春又明
红梅图
红艳高秋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周延平的大写意花鸟并非完美。就画而言,周延平的花鸟画虽传承“古法”,“根脉”纯正,博采众长,有笔有墨有趣味,也有比较现代的语汇,却还未能融会贯通,自成特色。这是其一。其二,虽然有“以虚写实,知白守黑”的艺术追求,但仍然处在对于传统花鸟画的思考与探索阶段。要从艺术理念转化为创作实践,周延平还有一段艰苦的艺术行程。
我祝周延平一路走好,早日到达他心中的艺术彼岸。
陈焱,原为新华社记者、资深媒体人、国家机关干部。现主要从事艺术品品鉴及艺术品市场研究,专栏作家、独立艺评人、策展人。
梨乡之秋
水歌
拾秋图
明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