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人忧天”新说

2017-04-14 17:42张敏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16年31期
关键词:世人家园成语

张敏

“杞人忧天”这个故事很多人都听说过,这个故事出自于《列子·天瑞》中。故事讲有个杞国人,担心天崩塌下来后他将无处藏身,因此愁得整天觉也不睡,饭也不吃。后来就用“杞人忧天”这个成语比喻不必要的或无根据的担忧。但凡听了这个故事的人,都会嘲笑“杞人”,认为他的行为荒诞、滑稽。“杞人”因“忧天”而遭世人嘲讽,成为“庸人”“愚者”的同义词,所谓“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杞国无事忧天倾”者也。

可是用现代的眼光来看“杞人忧天”这件事,放眼当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我们就不得不为这个遭世人嘲讽的“忧天”的“杞人”鸣不平了。现代科学飞速发展,“臭氧层空洞说”“太阳黑子说”“地球环境资源危机说”等,都证明天地之间并非永久太平。可以说,“杞人”天崩地裂的想象不仅有其合理性,而且颇有超前意识。如此看来,“杞人忧天”成为千古笑谈实属历史性的误会。

当今社会缺少的正是杞人这样的人,他的这种“忧天”称得上是“居安思危”,有着很强的忧患意识,这种精神应该得到我们的肯定和赞扬。而那些怀着“天塌下来高人顶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心态的人,和“杞人”相比,的确有失现代人的身份。看看我们周边的某些人吧,明明知道办工厂要处理废水、废气、废渣,但就是舍不得拿出钱来治这“三废”。工厂一开工,环境污染问题便充分暴露出来:往日清新的空气变味了;蓝天白云消失了;池塘小溪里的鱼、虾不见了;晴朗的夜空中,星星被雾霾遮住了光辉……这些人,把一己之利建立在以牺牲人类共同的生存环境为代价的基础上,但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这是我们每一个人赖以生存的家园,没有它我们何以生存下去?因此,我们的确应该具备一些“杞人”的忧患意识。

当前,生态环境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问题,环境保护也已成为一项世界性的全民行动。让我们多具备一些“杞人”的忧患意识,忧忧天,忧忧地,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

点评

这是一篇较有特色、很有个性的习作佳品,作者采用逆向思維的方式,“反弹琵琶”,从成语“杞人忧天”阐发出与之相反的一个论题:“杞人忧天”新说,古语今用,富有个性和创意。文章选材新颖,立意奇巧,论据充分,说服力强,读后给人以警示和教益。

【作者系安徽省临泉县城中南路学校学生,指导并置评:牛锐】

猜你喜欢
世人家园成语
互动平台
梦中家园
图说·“梅”开二度
路以奇葩惊天下,名以怪诞动世人
拼成语
温馨家园
猜成语
有一个叫杰克逊的大孩子
“无忧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