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会计制度下的事业单位成本核算与管理

2017-04-14 22:24沈丽新
中国总会计师 2016年12期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事业单位

沈丽新

摘要:新会计制度下的事业单位进一步强化了单位内部的成本核算,建立起符合运行要求、有力、高效的成本监管核算机制,完善了事业单位的经济业务(事项)的会计计量和确认。本文从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重要意义出发,探讨了新会计制度下的事业单位成本核算与管理问题,会计制度的改革过程需要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做好配合和创新工作。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 事业单位 成本核算与管理

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涉及范围广(涵盖了事业支出、成本支出、各项税金等),而且事业单位大部分的运营资金都是由上级政府财务部门的划拨款项,由此可以得出,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与管理和我国财政资金使用率息息相关。新会计制度不仅建立了有效的事业单位财务制度,还加强了内部的成本核算,从根本上提高了事业单位的资金利用率,新会计制度下对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新会计制度下成本核算与管理的重要意义

首先,新会计制度下可以推动事业单位转型。目前由部分事业单位为了单位内部的盈亏状况而制定出一些收费标准,以此增加收入平衡成本支出,财务管理工作越来越向企业模式靠拢。而且,事业单位都是由政府财政部门拨款,政府并不会对所拨款项提出收益率的要求,导致部分事业单位重视社会公益效率而忽视市场的经济效益。新会计制度推行之后,事业单位面临着市场经济的竞争压力,资金来源方式不断增加,事业单位就需要针对资金收益率提出成本核算与管理的更高要求,从而推动事业单位转型。

其次,新会计制度下可以控制事业单位的成本支出。结合业务活动的生产性(生产的大部分为无形的服务),事业单位要不断完善成本支出的监控力度,所以说,成本核算的加强也是强化事业单位管理的工作任务。事业单位通过成本核算与管理,可以为内部员工提供真实合理的开支依据,完善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体系。同时,事业单位内部的成本核算还可以检测各项开支的合理性,减少不合理、不必要的开支,进而优化事业单位的开支结构。

最后,新会计制度下可以实现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目标。区别于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事业单位还要实现社会效益目标,而财务管理的目标是加强事业单位资金的预算、使用和监督,成本核算正是与财务管理目标相符,二者相辅相成,可以大大提高事業单位的管理成效,实现事业单位利润最大化与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双重目标。

二、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

不同于企业成本核算,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不具有完整的购销存系统,没有对外销售的商品,因此成本核算基本是由人工操作。但是近年来,事业单位不断发展,公用经费也在逐年增加,导致事业单位的财政经费用度紧张,所以,通过成本核算就可以了解事业单位的具体支出,提高事业单位内部成本控制的力度。

(一)成本核算科目

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主要科目设置在于“费用类”,具体分为“上缴上级支出”、“附属单位补助支出”、“事业支出”、“经营支出”和“其他支出”五类,其中,“事业支出”还可细分为“财政补助支出”、“非财政专项资金支出”、“基本支出”、“项目支出”和“其他支出”等,这些会计科目已经完全涵盖了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范围。

(二)成本核算内容

新会计制度下,需要单位的成本核算内容涵盖员工薪酬、存货成本和其他各项支出。其中,“事业支出”核算的是事业单位主要成本,各类成本的明细均在这个科目核算;“经营支出”要根据事业单位业务的支出性质来作区分,这点是不同于“事业支出”;而“其他支出”则是核算利息费用支出、现金盘亏支出、资产处置支出、捐赠支出和接受捐赠的税款支出等。

(三)成本核算方法

新会计制度可以采用两种成本核算方法。其一是成本分摊法,这种方法是企业成本核算的主要方法,基本程序是计算约当产量,然后确认费用分配率,最后根据分配率分配总成本。事业单位可以向企业学习这种成本分配的方法,特别是一些从事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事业单位。其二是全成本核算法,新会计制度要求事业单位严格按照制度执行成本核算,事业单位施行全成本核算法可以降低各项成本支出,通过各种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确保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同时还可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全员参与到成本核算与管理的工作中,确保成本核算工作落实到位。

(四)成本核算的创新

新会计制度增加了“存货”科目,对于事业单位领用材料使用或加工的相关费用还是列入“事业支出”或是“经营支出”。事业单位的“事业支出”类似于企业的“主营业务成本”及运营期间发生的各项费用,因此,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只需要分析“事业支出”和“经营支出”的各类支出明细即可。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应该严格按照新会计制度的规定列入相关科目,保证事业单位各类支出的合理性和真实性;同时,新会计制度还规定事业单位可以自愿选择是否集体折旧,并引入无形资产摊销和虚提固定资产折旧,设置“累计折旧”科目,在新会计制度执行前的固定资产于2013年年末稽查原值和尚可使用年限等并补提折旧,对于新会计制度后的固定资产,应对按照新规规定按月提取折旧,为事业单位无形资产和固定资产的摊销和折旧问题提供解决思路。

三、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的成本管理

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应该从六个方面紧抓成本管理工作。

(一)权责不分家

权责自古不分家。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工作要逐步引入权责发生制,对单位内部各项收支和有关负责人的权利和职责要有明确的规定,严禁一人大包大揽业务,要分离审核、管理等不相容的岗位设置,推荐实行两个或两个以上领导人共同决策和民主决策,禁止一人“说了算”、“一支笔”的现象发生。权责发生制是确定事业单位内部人员权利与职责相符的标尺,也是事业单位成本核算考核结果的要求。

(二)完善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要充分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避免重复支出和盲目投资。从固定资产的购置开始,就要经过事业单位的预算审批,保证合理购置;在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工作中,做好保管、使用和维修的工作,并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及时发现账面价值与实际资产价值不符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实施补救措施。

(三)事业单位所得税的处理

新会计制度下的事业单位需要将单位的所得税计入“结余分配”科目核算,但是新会计制度规定支出不仅包括事业单位各项业务的资金消耗,还涵盖有关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消耗。所以,这种情况就不能作为所得税计入“结余分配”科目,而是作为费用支出来核算。新会计制度下的事业单位要在支出类科目下设置“所得税”科目来核算类似于此的特殊情况,保证事业单位会计报表工作和成本核算顺利进行。

(四)存款账户的使用

事业单位取得的预算外资金收入都要通过事业收入、财政专用存款和其他应付款等科目来进行核算,而且财政专用存款只是一个过渡账户,在此账户上缴之后余额就变为零了,而后返回时就通过事业单位的银行账户来进行核算,由此保证事业单位预算外资金可以及时上缴。同理,事业单位可以设置备查账来核算预算外资金的上缴和收支情况,真实反映出预算外资金流动走向的所有情况,可以大大提高事业单位不断创收的热情和积极性。

(五)坏账处理

虽然新会计制度并没有针对事业单位应收账款的坏账处理做出明确的说明,但是,事业单位可以参考企业的有关方法,提高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工作,对于一些长期挂账且收回困难的应收账款,要对其进行坏账计提与核算,避免实际价值与账面价值差距太大,影响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六)转变财务报告体系

新会计制度要求事业单位的财务报告同样需要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求,通过对事业单位经营成功的考核成绩来向投资者反馈事业单位实际运营状况,由此作为投资和决策的重要依据。事业单位要改变财务报告体系,体现真实的运营情况和经营成果,不同于企业财务报告,事业单位更需严格控制资产负责比率,避免出现财务风险,国家也应完善法律规定,早日出台事业单位资金和举债的基础比例,规范审批程序。

四、总结

总体而言,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的经营状况、财务管理和成本管控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极大地促进了事业单位的发展和自我管理。但是,再完善的制度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也会存在一些瑕疵,或是不利于事业单位成本核算与管理的因素,这就需要事业单位领导层和财务部门负责人要不断加强创新成本核算与管理的工作,全面落实成本管控,使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并承担起为公众服务的职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麻晓兰.对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相关问题的探讨[J].水能经济,2015,(8):15.

[2]張慧玲.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问题的探究[J].交通财会,2014,(11):44-45.

[3]岳岩岩.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成本核算与管理[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15):96-97.

(作者单位:涟水县外国语中学)

猜你喜欢
新会计制度事业单位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几点思考
《医院会计制度》固定资产核算方法及意义
新制度视角下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及对策初探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