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以企业为主体

2017-04-14 03:15
中国总会计师 2016年12期
关键词:结构性供给企业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党中央从社会经济全局出发,综合考虑国内外各种复杂环境和因素,做出的正确的重大决策,广大干部、群众是积极拥护的。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调动政府、企业和个人三个方面的积极性,特别是要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

一、新形势下我国企业存在的普遍问题

实行改革开放后,我国计划经济条件下长期被抑制的需求得以释放,随后以劳动力和产业体系比较优势抓住第四次全球产业转移的机遇,继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之后完全打通了国际市场。开放的国际市场和庞大的国内市场,为我国各个产业领域面向市场的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产业供给能力快速攀升,至2015年我国已有近300种主要工业品产量雄踞世界第一。然而,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面临新的形势和问题,一方面,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爆全球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步入衰退期,至今复苏缓慢。受国际国内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在经历30多年的快速增长之后,外部需求急剧萎缩,内部需求增长速度放缓,于2012年趋势性地进入GDP低于8%的中速增长区间,这是周期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叠加的结果,供需关系中的结构性矛盾空前突出。另一方面,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在传统条件下居民消费需求升级的同时,大众消费需求的内容和方式也在发生深刻变化,人们不仅满足于商品和服务的功能性需求,还需要满足个性化的体验性需求,市场需求的多元速变化、个性定制化和去中心化大势所趋,进而加剧了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不匹配状况。在这样的市场需求变动背景下,我国企业赖以取得巨大成功的低成本同质化平面规模扩张的发展模式必然难以为继,以传统规模经济方式所积累的低端市场高供给水平面临严重过剩的压力。总体来看,现阶段我国企业面临的普遍问题可归结为一点,即长期以来从投入端到产出端形成的低成本同质化平面规模扩张的经营惯性,使企业难以通过创新迅速调整自身的产品结构和服务方式,以满足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

(一)高度依赖资源投入的经营方式

实行改革开放之后,依赖廉价的劳动力和生产要素,我国企业普遍以平面扩张的方式通过不断增加资源投入不断扩大生产经营活动的规模,迅速抢占国内外市场,促使我国迅速成长成为“世界工厂”。为更大限度地满足外部需求和国内消费量的持续增长,我国企业生产陷入了“增加资源投入——扩大生产规模——进一步增加资源投入——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的资源“投入竞赛”中。在低人力、土地、能源等资源价格和高市场需求的双重刺激下,我国多数企业势必形成依赖资源投入保持规模扩张的运营惯性,资源利用效率难以得到重视。根据测度显示,2012年我国的能源效率值为0.160万美元/吨标准油,远低于美国的0.667万美元/吨标准油、日本的1.044万美元/吨标准油,甚至低于同为发展中国家印度的0.179万美元/吨标准油。在劳动生产率方面,我国企业的平均水平也远低于工业发达国家。资源是稀缺的,且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国际资源价格表现出一种增长的趋势,劳动力价格上升也是一种必然。一旦全球市场不景气,供需矛盾突出,大规模资源投入形成的产能就无法找到相应的市场,而整个运营成本却在上升,结果只能是企业增长受到制约,利润空间被压缩。企业高度依赖资源投入的经营方式在新的经济形势下面临巨大的挑战。

(二)偏重于数量上的增长而非质量上的改善

在高速增长的国内外需求拉动下,我国企业迎来了快速增长期,形成了以低成本、大规模快速抢占低端市场的竞争方式,由此带来的弊端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更多地偏重于数量上的增长而非质量上的改善。总体来看,我国的企业数量众多,但整体效率和创新能力不足,大多数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质量较差、附加值较低,企业自身在技术、管理、市场开拓等方面与发达国家企业存在较大的差距。截至2015年4月底,我国实有各类市场主体7204.6万户,注册资本142.5万亿元,是2014年底GDP的2.25倍,我国企业在总量上已达到较大的规模。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照,企业的整体竞争力相对较低,我国企业在全球高端市场上的品牌极少,“中国制造”被视为廉价、低端、缺乏创意的象征,我国企业也成为全球反倾销最大的“受害国”。自1995年WTO成立以来,我国共遭受反倾销调查989次,占全球反倾销调查的21.98%。仅2008年-2013年就遭受反倾销调查385次。我国企业竞争力低下最终表现为国家的竞争力较低。按照世界经济论坛的评价,2015年-2016年我国的竞争力评价得分为4.89,排名第28位,其中的效率因子得分4.66,排名第32位,创新和复杂性因子得分4.11,排名第34位。这与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

(三)长期增长潜力存在高度不确定性

在宏观经济趋势性下行至中速增长区间的背景下,我国企业长期发展所面对的诸多问题日益突出,集中表现为资源获取的不确定性、市场开拓的不确定性、竞争优势的不确定性和转型升级的不确定性。

首先,企业面临的资源和环境约束压力不断增大,人口红利时代的终结,可持续发展与高能耗、高投入、高污染行业的矛盾,对于高度依赖资源投入的我国企业而言,意味着在未来资源的获取和整合面临高度不确定性风险。

其次,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使得外需萎缩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我国企业长期以来依赖的出口导向战略受到严峻的挑战,且在周边发展中国家崛起的背景下,我国企业在传统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面临不确定性风险,而借助“一带一路”战略进入新的国际市场也存在较高的风险。

第三,在第三次工业革命和工业4.0驱动下,发达国家重塑制造业优势或加强工业竞争力的策略不断强化,行动不断加快,发展中国家则借助比较优势快速发展工业,我国工业企业面临巨大的双重、双向发展挤压。我国工业企业处于原有比较优势不断丧失而新的比较优势尚未形成的尴尬境地,市场竞争力能否得到保持具有不确定性。

第四,面对全球化和第三次工业革命背景下全球产业体系重構、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信息社会大众消费内容和方式的急剧变化,我国企业能否彻底摒弃过去视为竞争利器而引以为荣的低成本同质化平面规模扩张的发展模式,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实现向高创新差异化立体效益增长的发展模式转型或升级,并且全面参与到新一轮全球产业体系重构中,从而塑造出新的竞争优势,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企业的转型升级

我国企业当前存在的问题,是长期以来我国企业经营范式的必然结果。强调高资源投入的方式必然在资源供给约束时陷入危机,过度重视增长的规模必然导致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和效率缓慢增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我国企业摆脱当前生存和长期发展困境具有内在的合理性。企业是提供社会供给的微观运行主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需着眼于在企业层面的贯彻落实。除国家在宏观体制机制层面实施有针对性的深层次改革,为各类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外,企业要摆脱当前遇到的经营困境,关键还在于企业自身需要改变经营思路和经营方式,实现在新政策机遇下的新发展。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创新是企业长期发展的必然选择

从微观层面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重要的含义就是建立企业创新发展的机制,这是我国企业实现长期发展的必然选择。供给侧改革强调的创新,既是思想和观念上的创新,也是制度和行为上的创新。供给侧改革强调改变传统的“需求管理”思维,从企业投入端关注企业发展,本身是思想上的解放和观念上的创新。对于企业来说,需要深刻意识和主动发挥自己的创新主体地位,以洞察、把握市场变动和产业发展长期趋势为基础,把注意力从原有关注市场营销、垄断渠道、平面规模扩张转向重视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运营方式创新,牢固树立只有提供出类拔萃的产品和服务才是企业获得长期成功的关键的思想,形成自身长期依赖创新增长的知识体系。供给侧改革需要以市场为主导,强调以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的内生增长,以释放全社会创业创新潜能增强持续增长动力,是寄希望于企业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在创新理念和创新战略的指导下,将创新融入到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之中,形成企业内部的创新机制,进而促进企业改善产品和服务质量。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结构性改革是企业转变经营方式的重要机遇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于化解过剩产能和降本增效,着眼于改善产品和服务供给。通过市场倒逼企业改变经营方式,采取综合措施降低企业交易、物流、财务、用能等成本,支持企业提质增效,通过兼并重组、债务重组或破产清算等措施,妥善处置“僵尸企业”,帮助企业轻装上阵;通过鼓励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启动工业强基、绿色制造和高端装备等重大工程,实施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工程,推动企业升级换代;通过实施高技术服务业创新工程,以及提高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生活性服务业精细化水平,引导企业跟上潮流;通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促进企业公平竞争。这些改革措施旨在加快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改善企业运营环境,对于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而言,意味着具有重要的战略调整机遇。企业应当积极响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导向,融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营造的创新驱动氛围。大中企业抓住机遇及时调整企业发展思路,加快转变经营方式,确立高创新差异化立体效益增长的基础和路径,小微企业增强创业创新活力,充分利用分享经济、社群经济和平台经济提供的新发展机遇,以多样化的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满足多元速变、个性定制和去中心的市场需求。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内生增长是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必由路径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的是提升全要素生产力,其核心是促进经济的内生增长。相关改革任务在微观层面的含义就是通过去产能、去库存的总量调控方式倒逼产业内部结构向与市场适配的方向调整;通过去杠杆、降成本的综合助力方式减轻企业经营负担;通过补短板的方向指引方式引导企业开拓新的领域,由此推动企业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创新能力和可持续绩效。现阶段,在全球进入超竞争的态势下,我国企业面临资源和环境压力不断增加、外部市场不断萎缩、可持续增长乏力的困境,采用平面规模扩张的方式,通过简单地增加资源投入实现外延式增长已经没有出路。在调整发展思路、改变经营策略的基础上,不断在技术、管理、运营等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进行“微创新”和精细改善,通过快速学习、整合资源、创新迭代、自我裂变、不断进化,构筑企业自身长期发展的内在基因,实现从外延式增长向内涵式增长的转换是我国企业的必由路径。

三、我国企业如何通过自觉行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企业经营范式是企业生存与发展过程中目标、行为以及绩效的融合。如前所述,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企业的经营范式基本上是遵循低成本同质化平面规模扩张这一路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微观层面就是要倒逼企业重构经营范式,坚定不移地放弃低成本同质化平面规模扩张的发展路径,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迈上高创新差异化立体效益增长的发展路径,并且全面参与到新一轮全球产业体系重构中,从而塑造出新的可持续的竞争优势。我国企业的经营范式需要在如下几个方面予以重构。

(一)重構企业发展观

对于企业来说,经营范式的重构首先体现在对企业发展观的重构。换句话说,要从战略的高度重新审视、确定企业的经营理念和发展目标。

1.摒弃单一追逐规模化和速度式的企业“成长观”

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增长速度是企业发展的基本特征之一,但仅仅反映的是企业发展的规模或数量维度。企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在质量不断改善和效益持续提高基础上的成长。只有建立起坚实的质量和效益基础,才能保障持久的规模或数量增长。企业应当借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势,改变急功近利的思维模式和鼠目寸光的机会心理,坚决摒弃短期化、投机化、功利化的行为方式,将品质修炼、效率提高和效益改善视为促进企业发展的根本。

2.树立企业的长期成长观,取代短期功利性、投机性增长

在企业的生命周期中,会出现多个高速增长的阶段。然而,从企业成长的整个过程来看,这是一系列资源、能力、绩效等不断改善和积累的过程,也是内部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时间、知识、客户、品牌等不断地积累和沉淀。得益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的创新驱动氛围,企业一定要回归对企业成长周期和规模、速度的理性认识,要以一种可持续的眼光看待企业的成长,培育一种对事业的坚定信心和坚强毅力以及锲而不舍的工匠精神,抑制短期功利主义、机会主义的心态,避免短视带来的成长泡沫。

3.重新审视企业成长来源观

要实现企业质量维度的长期成长,关键是要识别企业成长的来源。根据生产函数Y=F(A,K,L),企业产出最终取决于劳动L和资本K的投入量、资本和劳动的比例(K/L)、全要素生产率A四个因素。在大量增加资源投入所产生的边际产出或效益十分低下甚至为负数的情况下,只有着眼于追求质量的改善和管理的精细,进而全面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才能巩固和重获成长所需的竞争力。

4.要将社会责任纳入到企业发展的框架体系中

社会责任不是“企业办社会”,而是在追求经济目标的同时注重对利益相关者的关注。企业是一种社会组织,需要将自身的发展与利益相关者的发展结合起来,除紧紧盯住市场外,还要全面考虑员工、供应商、政府、社区等相关者的利益,将运营企业视为一种长期的事业而非短期牟利的手段。

(二)重塑企业经营行为

在重构发展观的基础上,企业需要重新审视自身行为并予以调整和改进,培育和强化动态能力建设,以形成可持续的核心竞争力,开拓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的经营方式。

1.充分意识到在新的时代主题下中国经济和产业面临的严峻形势

面对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市场竞争角逐,企业经营者要培育自身以全球的视野和战略的眼光应对市场趋势,时刻保持敏锐的嗅觉和准确的判断。及时、准确地发现市场需求及其变动,控制好获取市场需求信息的成本,敏捷应对市场变化。

2.着力创新驱动,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确立创新是引领企业发展第一动力的理念

(1)产品产品创新开拓市场需求。中国2013年、2014年、2015年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1.2%、31%、30.6%,接近发达国家食物消费支出水平,同时人均住房约40㎡,汽车保有量、产销量均已达到非常高的水平。在基本的衣食住行需要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基础作用几乎已经发挥到极致。在海外市场收缩情形下进一步扩大内需既势在必行,又困难重重。居民收入增加的部分中更多的是用于预防风险及获取投资收益,从我国居高不下的储蓄率及股市动荡、影子银行、融资融券、金融杠杆等经济活动中可见一斑,由此迫使企业在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的时代在产品市场上不断推陈出新,形成新的消费热点以带动经济增长。

个性多样化的消费偏好使得产品在进入市场后很快被新产品所替代,不断加大的国际化竞争又使得企业必须不断更新产品和服务以获取消费者以货币为选票、以脚投票的青睐。对于消费者而言,只有对新型产品功能产生消费欲望才能克服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形成扩大化的需求,进而才有可能减少预防风险及投机动机的货币持有,最终转移此部分货币职能付诸消费行动,因此产品及服务创新是企业开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所在。针对消费者不断变化的消费偏好进行细致的市场调查及预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制定企业的产品战略方能提升企业产品竞争力。

(2)以技术创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传统生产要素中,土地供给固定有限,增加劳动、资本投入更多是体现在规模经济,且受制于资源限制及环境约束。只有技术提升才能降低成本,形成超额利润,并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因此技术创新是企业立足长远发展的核心所在。

中国企业之所以成为“世界工厂”,更多地是依靠低成本竞争下的规模扩张,追求的并非利润最大化而是市场份额最大化。作为模仿国在承接了创新国的制造技术进行大规模生产后,价格竞争成为市场扩张的有力手段。其结果是企业在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之下日益羸弱的市场盈利能力,无法积累足够的研发创新资金,从而更加依赖低价竞争,陷入商品生产的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商品生产的终结。因此,企业应将核心竞争力由价格竞争转向质量竞争、服务竞争、创新竞争,真正实现商品生产、流通、消费的良性循环。

围绕技术创新,曾经存在发展中国家是具有“后发劣势”还是“后发优势”的争论。但实际上,不可否认发达国家依靠更为先进的科技显然处于“先发优势”的位置,但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在发达国家技术创造的基础上为我所用,毫无疑问可以发挥“后发优势”的作用。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可以发挥“后发优势”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自主创新。事实上在承接世界制造业转移过程中,我国已经吸收了大量世界先进技术,同时通过自主研发在多重领域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此点在高铁技术领域最为显著。通过与德国、日本等国的高铁企业合作,南北车与之签订了技术转让协议,并开发了车头一次成型、风洞实验等技术,形成了我国自有知识产权的高铁制造,进而在世界市场攻城略地、引领风骚。目前我国在高铁、电动汽车、无人机、超级计算机、高压输电和核能等方面已经具备了很强的竞争力,同时我国正在致力于进行“一带一路”建设,在印尼、俄罗斯、英國等国的高铁及核电项目合作中已经取得多个突破,未来基础设施相关领域企业可以依托技术创新在沿线国家实现市场进一步拓展。

(3)以管理创新增强企业发展活力。企业的生产、研发、营销、物流、服务是一系列的创造价值的过程,现代企业制度的先进性就在于通过科学管理对企业的价值创造活动进行合理安排,达成企业的经营目标并增强企业的发展活力,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遍观苹果、微软、谷歌、耐克、三星、华为等知名公司,无不具备对市场的把握、对研发的递进、对营销的布局、对服务的追踪等系统安排能力,在和生产及消费有关的环节中进行管理的不断创新。例如苹果公司集中于研发而将组装进行外包,同时为不断推出的5S、6S等产品举行声势浩大的发布会以吸引全球关注,每当新产品推出之日一货难求,带来极为丰厚的利润,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积累大量资本,这也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成功之道。

3.逐步培育和不断增强企业的动态适应决策能力

处理好动态适应决策和知识积累的关系,探索企业关键知识跟踪和沉淀基础上的动态适应性能力。企业需要对特定领域进行长年累月的“钻研”和“创新”,积累学习效应。企业经营者要自觉抵制外部环境的诱惑,保持企业经营定力,避免盲目扩张和多元出击,使创新驱动建立在高效、敏捷的组织运营能力和精准、深厚的技术基础之上。

4.围绕核心,长期专注

企业需要重新审视自身产能规模与效益和效率的要求是否匹配,根据自身战略所确定的核心竞争力调整“产能结构”。根据产业竞争状态以及所处的竞争地位,重新评价自身的业务优势和劣势,对于不具备竞争优势的业务通过出售、剥离、清算、重组等方式予以处理,保留具有比較优势和绝对优势的业务领域,为进一步巩固和提升竞争力指明方向。对于业务处于被淘汰、被替代领域的企业,要积极开展“二次创业”,利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机遇调整自身的战略方向和业务结构,培育并获取新的竞争优势。中小企业则要着眼于以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和集中化优势打造细分垂直领域的竞争优势。

5.注重企业相互间的合作、协同关系,打造良好的商业生态

时代的转换推动着企业组织形态的变革,依托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通信终端等新的生产性基础设施,网络组织、平台组织、仿生组织等不同的开放式、分布式企业组织形态创新演进,促使企业间日益形成合作、协同、共享、开放的关系,共同构成新的商业生态圈,以应对多元化、多变化、碎片化的市场需求。换言之,新形势下的经营范式要求企业以良好合作、共同促进的企业间关系形成专业化、差异化与柔性化的产业网,形成核心优势互补性的创新型商业生态。

(三)重构企业绩效评价模式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企业绩效评估模式的重新设定也很迫切。国有企业主管部门针对国有企业绩效评价制度已经初步成形,接下来就是要逐步完善。民营企业本身有自身的绩效评价体系,但是目前中国企业的绩效评价方式存在指标单一、重视短期忽视长期等问题,因而需要形成一套多维度、多层面的绩效测度体系,指导企业在新形势下的发展。

首先,为发挥企业内部各个主体的积极性,并促进外部主体积极主动参与企业经营管理,需要将利益相关者纳入到企业的绩效评价主体之中,促进从单一股东主体到多元主体共同评价的转变。随着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数字化,企业的人力资源结构发生根本性改变,企业的成长更加依赖于组织内外创意精英所拥有的人力资本及其创意能力,现代企业制度下资本所有者的主导性地位不复存在,这就导致对企业绩效评价的主体从单一股东朝着多元主体演变。

其次,注重企业成长的长期战略性绩效评估,实现企业短期绩效和中长期绩效的平衡。

第三,丰富和完善企业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实现从单一的财务指标评价向学习与成长能力、营运能力、顾客服务能力以及获利能力的多维度、多层面绩效指标方向转变。

猜你喜欢
结构性供给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基于应力结构性参数的典型黄土结构性试验研究
切实抓好去产能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
关于结构性改革一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