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以来,中央多次系统阐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想,先后出台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揽子方案。目前,各方对我国应及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达成重要共识,并在推进改革中取得了较大进展。
一、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突出问题导向
问题导向既是改革原则,也是改革方法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本身就是应用问题导向的典型。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突出问题导向,主要把握如下两点。
1.着力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
产能过剩、库存过大是无效和低端供给的集中表现。2015年底,我国钢铁产能利用率已降至70%左右,煤炭产能利用率还要更低一些,产能过剩问题十分突出;商品房待售面积达7.2亿平方米,创下历史新高,尤其是三四线城市库存压力很大。过剩产能和积压的库存沉淀了大量的厂房、土地、设备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使得要素无法从过剩领域流到有市场需求的领域、从低效率领域流到高效率领域,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去产能、去库存是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的根本举措。
2.着力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
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不足是导致国内消费外流、消费潜力难以释放等问题的主要原因。2015年我国居民出境超过1.2亿人次,境外消费达到1.5万亿元人民币,其中至少一半用于购物,而且购买的商品层次呈下移态势,从以往的高档奢侈品转向性价比高的日用消费品。这反映了我国供给体系和产品品质明显不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不适应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要求。必须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升有效供给能力。
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企业活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扩大有效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解决这些问题,既要政策推动,又要改革推动;既需要行政手段,更需要市场手段。
政策推动必不可少,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身就是一个大政策,要实施这项政策,还要实施相互配合的五项政策,即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
要顺利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重要的是要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的是不断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而经济发展实践证明,市场机制能最有效地配置资源。所以,在结构改革中,要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也就是要让市场和企业来选择发展什么产业,退出什么产业,政府资金主要投向市场失灵领域,如基本公共服务、修复生态保护环境等。去产能、让僵尸企业退出市场也要尽可能用市场手段,企业的兼并重组,政府也要避免拉郎配,以免把好企业也拖垮了。应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解决要素配置扭曲问题,解决产权保护不力问题,解决动力转换问题,解决企业活力不足和竞争力不强问题。同时,有效发挥政府的作用,政府要制定和执行必要的政策,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社会经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为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包括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目前,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上仍存在一些问题。尽管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在简政放权、放松对企业和市场的不合理管制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但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仍干预过多,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最主要的去产能工作进展不理想,相应的去杠杆工作也困难重重。如何更好地发挥经济体制改革对实现经济再平衡、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推动作用,还有待不断总结实践经验找到更优的途径和办法。
三、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发挥市场微观主体的作用
市场的微观主体是企业,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要靠政府层面的努力,也需要调动和发挥企业的积极性。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中国国内需求层次的提升和外部需求不确定性的加大,中国企业的外部经营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一些行业领先企业和运营稳健的企业需要从组织内部进行变革以提升效率和提高竞争力。也就是说,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企业本身具有很强的内驱力进行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降杠杆和补短板。最近已经涌现出一些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企业,比如华为、海尔等企业。它们主动适应中国经济新常态,积极加大研发投入,补足自身在核心产品和服务方面的短板,不断强化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它们强化自身管理,强化成本控制,提升了企业运营效率。这些都为中国企业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树立了典范。
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仍要做好需求管理
保持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动态平衡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条件。供需不平衡、不协调、不匹配,会导致资源错配和结构扭曲,影响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不意味着放弃需求管理。需求管理重在短期调控,重在引导市场预期。在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定、国内面临经济下行压力的背景下,做好需求管理可以改善市场预期,增强人们对经济的信心,避免经济下行与市场悲观预期形成相互循环的放大效应。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离不开需求管理的配合。充分发挥需求管理的“稳定器”作用,可以避免经济增速短期快速下行激化各种矛盾和潜在风险,避免增大改革的难度和成本。当前,要把握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时间窗口,根据改革的总体部署、时序安排和推进节奏,拿捏好需求管理的尺度,营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为改革有序推进创造条件。
五、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着眼长远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要解决短期急迫的问题,如去产能、去杠杆、防风险等问题。同时,也要解决事关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结构性问题。供给侧結构性改革不仅要做好“减法”,还要做好“加法”“乘法”和“除法”。做加法,就是要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和机器人等新兴产业,使新增长点汇聚成强大的增长动力。做乘法,就是要转向创新驱动,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提高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做除法,就是要提高单位要素投入的产出率,通过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加强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劳动者技能和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能源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引入市场化交易机制,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增强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能力。
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大力推动创新
创新不仅有利于破除旧的结构性问题,也有利于破解供给侧问题,提高有效供给,从根本上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收入水平。
首先,创新是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推动力。一方面,创新能够提高传统产业的供给质量,更好地适应和满足市场需求的新变化;另一方面,创新还可以发掘和形成新的增长点,在“互联网+”时代占据先机,更好地创造和引领市场的潜在需求,把握和顺应新需求产生和变化的方向。通过这个过程,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的跃升,进而实现经济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
其次,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身就是一场深刻的、系统的创新实践。它既涉及制度的变革、结构的优化,也包括要素的升级,其核心都是创新。从制度层面说,供给侧的改革离不开促进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和知识产权有效保护的机制,离不开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环境,离不开创新型人才队伍的建设,更离不开对过去限制生产要素在城乡区域间自由流动的体制障碍的破除;从结构优化层面来说,我们需要通过运用新技术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瞄准产业发展前沿培育发展新兴产业,逐步淘汰低端、落后产能,进而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从要素升级上来说,我们需要通过技术、管理、工艺、知识等的创新,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制造新产品,创造新需求,打造新动能,进而实现整个供给端的提质增效。这些,没有制度供给上的革故鼎新不行,没有产能发展上的汰旧立新不行,没有产业追求上的弃旧图新也不行。
政府要继续推进“双创”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创新、创业的氛围,让善于创新者颖脱而出,让善于创业者发财致富。当然,创新既可能沿着有利于人民和社会的方向发展,也有可能沿着不利于人民和社会的方向发展,最近金融方面的一些创新出现的问题就有代表性。因此,创新必须要在合法合理的范围内进行,有损于人民整体利益的创新要制止,危害社会经济正常秩序的创新也要制止。要引导创新朝着有利于人民和社会的方向发展,同时也要规范创新的野蛮发展。对创新要支持和宽容,但也要有底线,不能放任穿着创新马甲严重损害人民利益的行为横行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