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群
前几天,听一位前同事说,他们学校的一些语文教师上文言文只讲词语解释,其他内容一概不教。理由是,近年来在浙江省中考中,课内文言文不考阅读,只考几个词语解释。听罢我不禁愕然:初中语文教材(人教版)7至9年级共44篇文言文(不含古诗词),如果学完3年文言文,只在枯燥乏味的语文课堂上学到了几个词语的解释,这样的语文课,谈何开放性,谈何人文内涵,谈何对中华民族几千年优秀文化的传承,又怎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联系起时下许多语文教师的教学,无论是《范进中举》还是《故乡》等篇幅较长的课文,一律仅用一课时,几张幻灯片走马观花热热闹闹地播放一番了事,还美其名曰“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如此急功近利的教学现状,不免令人忧虑。
我想起去年旅欧的经历来。德国人的晚餐有三个“一”的特点:饭前聊天一小时,饭时吃上一小时,饭后再聊一小时。饭时的程序也颇为讲究:先吃开胃的水果饮料,再吃主食,最后是甜点。半个月的旅欧生活给我的强烈感受是,这三个“一”的晚餐看似浪费了大家极宝贵的时间,实则恰恰体现了德国人一种高度的自信。因为这三个“一”可以让人们更从容地去关注彼此的心灵、周边的环境、自身的文化传统等等。这是张弛有度,是劳逸结合,是真正的幸福。
我想,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当如德国人的晚餐,在语文课堂上能够让学生充分分享来自学生和教师的生活经历,从而在对作品进行解读时,能够进行一种再加工,再构建,甚至再创作。试想学生的生命体验一旦被激活,其得到的将是多么深刻的感悟。
在教学《我的第一本书》时,我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意外发现了一个可亲可敬可爱的祖母形象,我和学生们一同感受到了激活生命的快乐。
《我的第一本书》是原人教版语文教材(八下)中的一篇散文。编入教材时编者在目录上给它加了个“*”号,将其列入了略读课文行列。或许正是这个原因吧,在每个学期听到的各种各样的公开课中,我从来没有发现哪位教师选上这篇课文。而目前这篇作品相比诸如《春酒》《端午的鸭蛋》等名篇而言,也是明显地受到冷落了。对这篇文章的解读,人们也多认为“浓浓的真情”主要表现在父子情、朋友情和乡亲情上。而那一次上课过程中我和学生都欣喜地发现,其实这篇文章里,那虽着墨不多的祖母却也十分动人。透过这一可敬可爱的人物形象,我们还可以感受到一份浓浓的祖孙情。
文章第一次正面提到祖母是在第二段中,在那“书和红薯在我们村都是稀奇的东西”的荒寒年代里,还未上过一天学的“我”却对父亲的藏书着了迷。看到不识字的“我”在那认画,祖母“嘲笑”“我”说:“你这叫做瞎狗看星星。”我就问学生,狗最灵敏的是什么感觉器官,学生一致认为是嗅觉和听觉。我又追问,那视觉呢?大家知道,现在很多学生家里都养狗呢,这一下再不愿听课的学生也来劲了。就是那个上课时老爱睡觉的周同学说:“狗无法像人一样分辨各种色彩。”于是我顺势分析,而祖母把“我”比做瞎了眼的狗,这是不是真的嘲笑“我”呢?你看,视觉并不灵敏且瞎了眼的狗竟然如此入迷地“看”闪闪烁烁的星星。可见,它对星星是多么地神往与痴迷啊!也就是说,在祖母的眼里,“我”这个长孙真是了不起,还没读过一天书上过一天学就已经迷上书啦,将来必成大器,比他那教书的爹还要有出息。但是,作为一个乡村妇女的她又不愿意高调宣称这一切。所以在这看似“嘲笑”的话语当中,其实饱含了祖母对“我”的多少期待与慈爱啊!
我做了这一番分析之后,欣喜地发现,班上48双眼睛都是那样水晶般地闪耀着思想和智慧的光芒!孩子们正像德国人一样细细品味着一天中最美妙的晚餐时光。
趁着学生兴味盎然之际,我继续围绕着“浓浓祖孙情”的话题,让学生从“我”在院子里轰赶麻雀的片段中,调动起自己平时的生活积累,去体验,去感受,去发现。没想到的是,那位家有太婆的颜同学率先发现了一个重大问题:“我家太婆耳朵很聋的,平时我们和她交流时如果用正常的音量,老人家绝对听不见。可是文中的祖母在房子里,‘我和父亲在院子里的对话她怎么能听得见?”于是在一番热烈的讨论后,我们班的语文课代表,一位小才女,有了如下精彩的总结性发言:
开春后“我”终于上了学,那么孙子在村校里,书读得到底怎么样呢?这一直是祖母关心的问题。放暑假的第二天,在十几里地外教书的儿子终于回来了。这可是调教调皮孙子的一次极好的机会。祖母让“我”在院里赶麻雀,自己却在房子里凝神听到了父子俩的对话。一向儒雅的父亲问“我”考试得了第几名,声音应该不会太响亮吧;而自知班里只有三人,自己考了第二名也就意味着考了倒数第二名的“我”,在回答“第二名”时,也应该底气不足,所以声音也不会太响亮。然而“在房子里”的祖母,年龄远在“我”和父亲之上的祖母,听力自然不好的祖母,却分明清晰地听到了我们的对话,“大声”说:“他们班一共才三个学生。”我们周围也有一些耳背的老人,平常我們和他们交谈的时候,他们经常出现把此话理解为彼话而令人啼笑皆非的情况。然而当你讲的是他们最为关心的话题时,他们的耳朵又会突然特别灵敏起来。比如我的太婆就是这样,她最疼我爸,每次只要我和她说我爸的事她就听得特清楚。(随后她还举了一个她家太婆的例子,令全班同学开怀大笑。作者注)
这时候我接过课代表的话作了如下补充:
据牛汉的另一篇散文《祖母的呼唤》中描绘,“我”的祖母一向体弱多病,通常对我的呼唤也很轻声。但此时“在房子里”的祖母听力却出奇地好,而且她唯恐院里的人听不到,说话也一改往常地“大声”起来。这只能说明一向以孙子为荣的祖母在看到他没有取得最为理想的成绩时,对孙子的深情关注。这是一个期待着自己孙子能有出息的祖母的良苦用心啊。祖母此时很可能这样想:“孩子的爸爸回家了,孙子第一次考了试,这是一个教孩子的好机会,我得让他老子知道儿子考了第二名并不值得高兴呢。”于是她又及时补充,考了第三名的是那个一只手几个指头都说不上来的二黄毛。你看,那个“最讨厌麦子里掺和上麻雀粪”的勤劳的祖母,在那连红薯都是稀奇东西的荒寒年代里,却并不讨厌麻雀抢吃了口粮的慈善的祖母,她心里对孙儿在学校里的一切都明镜似的清楚着呢。
这时候,下课的铃声响起,而学生们还意犹未尽。所以尽管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之后我们又用了一个课时去学习。尽管这样安排有些奢侈,但学生们都学得酣畅淋漓。他们从文中的祖母这一着墨不多的形象上,体会到了“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里的浓浓真情中,不只是“浓浓父子情”“真挚朋友情”“浓浓乡亲情”,还有一份令人感动、温暖的祖孙情。而比这个结果更可贵的是,学生融入生活经历、激活生命体验的这个享受语文学习的过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解决了温饱问题的中国人正把慢生活作为一种高水准的生活方式来追求,我们的语文教学如果仅仅是不断地切换一道道习题的幻灯片,为考试而丢弃了最有语文味的东西,那么我们教师岂不是成了扼杀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罪人?
面对只讲词语解释的文言文课和无论篇幅长短一律一课时的语文课,我怀念起前几年读到的台湾作家张文亮的一首诗来:
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
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太快,
蜗牛已经尽力爬,为何每次总是那么一点点?
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
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
仿佛说:「人家已经尽力了嘛!」
我拉它,我扯它,甚至想踢它,
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
真奇怪,为什么上帝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上帝啊!为什么?」
天上一片安静。
「唉!也许上帝抓蜗牛去了!」
好吧!松手了!
反正上帝不管了,我还管什么?
让蜗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闷气。
咦?我闻到花香,原来这边还有个花园,
我感到微风,原来夜里的微风这么温柔。
慢着!我听到鸟叫,我听到虫鸣。
我看到满天的星斗多亮丽!
咦?我以前怎么没有这般细腻的体会?
我忽然想起来了,莫非我错了?
是上帝叫一只蜗牛牵我去散步。
语文教学和现实生活一样,如果你能学会放慢节奏认真寻求,就会在无奈无趣的生活中闻到花香,听到鸟鸣,感到微风的温柔,看到亮丽的星斗。所以,我们的语文教学也不妨慢下来,让师生一起品味语文的大餐,分享彼此心靈的快乐吧。[[□][◢]]
(责任编辑:陆姹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