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江石,王 帅,闫明伟,许培辉,王亚萌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
安全文化即安全理念,是企业安全管理的指导思想,安全文化缺欠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源原因[1-3]。相关研究表明,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降低事故率、提高安全业绩的重要手段之一[4-6]。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安全文化进行过大量研究,例如,Guldenmund F.W归纳了问卷调查、实地观察、员工访谈、小组座谈等安全文化测评方法,并将其加以整合形成RG和TST等新的测评方法[7];Edwards通过在给定工作场所增加人们对文化和语境变量相互作用的理解,以及对安全的影响,提出了安全文化的综合概念[8];傅贵等采用文献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安全文化定义及其理论实质,认为安全文化是一系列的安全理念,其理论实质是组织安全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由32个条目组成[9];毛海峰等提出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体系的概念和定义,并将该体系划分为7个基本维度和1个辅助维度[10]。施波等通过分析企业主流安全文化的形成过程,构建了企业安全文化认同机理模型,提取出对企业安全文化认同有显著影响的12个关键因素[11]。
以上研究主要集中在安全文化的定义、测量、评价指标以及建设等方面,较少涉及不同群体员工间安全文化认知差异的分析。随着安全文化研究的深入,企业宏观层面的安全文化建设也逐渐趋于完善,但员工层面对安全文化认识仍较为模糊,对于企业安全氛围感受不深,事故预防效果并不明显。究其原因在于企业在安全文化建设中较少考虑不同群体员工行为和需求的差异,导致安全文化建设应用性不够。基于此,笔者将重点比较分析不同群体员工在安全文化认知程度、需求特征等方面的差异,为制定针对性的安全文化建设方式提供理论依据。
由文献[12]可知,目前煤矿企业员工的分类主要有3种,包括:基于人力资本视角的分类法。根据员工自身及对企业的价值,将企业员工划分为核心员工和普通员工;职位分类法。根据员工的工作内容、负责领域等方面将其划为不同层级;基于企业和员工价值观匹配的分类法。一是与企业价值观一致的员工,二是与企业价值观不一致的员工。根据煤矿企业实际情况,本着简单方便的原则,选择职位分类法作为员工分类方式,将煤矿企业员工划分为管理层、专业人员、班组长和一线员工4类群体,具体见表1。
表1 按职位划分的煤矿员工类别
国内外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行业领域对安全文化指标进行研究,其中国内学者主要集中在安全文化元素的研究,包括安全理念、安全管理体系、安全培训、员工违章、安全承诺、安全业绩等被多数研究者认可的核心元素。国内比较典型的安全文化指标体系有:AQ/T9005-2008中提出的包含基础特征、安全承诺、安全管理等10个元素的安全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13];国家安监总局安监总政法〔2010〕5号文件提出的安全文化评价指标体系[14];傅贵教授根据行为安全“2-4”模型设计的安全文化评价指标体系[9]。通过对比分析,本文对文献[9]中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修正,选取理念理解、安全文化载体、安全管理体系、安全培训、员工违章、安全业绩、物理隐患、事故统计8个因素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企业不同群体员工的安全文化水平进行研究。
2.1.1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的设计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企业员工基本情况,包括工作年限、文化程度、工作时间、工作满意度、工作目标、工作期望6个因素;二是企业安全文化认知水平测评量表(见表2)。
表2 企业安全文化认知水平测评要点
首先,基于文献[9]提出的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测评要点,然后结合煤矿企业实际与不同群体员工特点,设计29个具体题项,经课题组老师、专家指导修订,且经过2次初测后形成最终问卷。调查问卷均采用李克特(Likert)5点量表计分法进行测量,依次为“非常同意”、“同意”、“中立”、“不同意”和“非常不同意”,分别赋分值5,4,3,2和1。
2.1.2SCAP安全文化测量系统
本文采用安全文化在线测量系统(SCAP)进行安全文化认知测量。此系统主要运用专业测评软件对企业不同群体员工实行包含32要素[15](见表3)在内的安全文化认知测量,测量时,测量组织成员对每个元素的认知程度越高,分数越高,测量结果能够反映企业不同群体员工与国际上安全业绩最好、较差企业对应员工的差异。
表3 安全文化元素表
注:表中所列的是32个安全文化元素,测量时,测量组织成员对每个元素的认知程度越高,分数就越高。
本文选取湖南黑金时代南阳矿业有限公司员工进行实证研究,该公司下属南阳庙、淝江和前进3对生产矿井,共有员工2 866人,生产能力1.4 Mt/a。南阳公司连续3 a实现安全生产、安全状况持续好转,但安全文化建设仍存在一定问题。
根据群体分类特点分别从3个矿区随机抽取被测员工,为保证问卷真实性,采取现场填写回收形式。对于一线员工、班组长和专业人员,在其升井后进行安全学习期间,当面发放问卷并指导完成和收回。调查共发放问卷150份,其中有效问卷147份,有效率98%。一线员工是企业安全生产的主体,涉及人员样本偏多,共75人,占样本总数的51.0%,班组长、专业人员和管理层人员样本所占比例分别为27.2%,10.9%和10.9%。南阳庙矿、前进矿、淝江矿的有效问卷人数分别占总人数的31.3%,28.6%和40.1%,比例分布较均匀,能反映南阳公司整体安全文化水平。
因所得原始数据类型较多,在进行数据处理时,首先将其逐项无量纲化,然后再进行等级化处理。利用SPSS18.0对问卷进一步分析,发现8个要素内部系数Cronbach’s α系数为0.871,同时所形成的分量表信度系数介于0.632~0.825之间,可知各要素间具有较高同质性。同时对数据进行均值、方差分析,通过这些指标,考察样本在不同因素变量水平下,因变量是否存在显著差异,从而对不同群体员工安全文化认知的差异性进行比较分析。具体分析结果见表4(以安全文化载体和安全管理体系为例)。
经统计分析可知,不同群体员工安全文化认知程度整体较差的3个组织因素依次为:理念理解、安全业绩、员工违章。但不同群体员工对不同文化要素的认知存在显著差异,具体分析如下:
1)班组长和专业人员对于企业理念理解的认知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班组长的认知较低,但专业人员的认知幅度差别较大。
2)企业安全文化载体方面,班组长和一线员工的认知与管理层和专业人员相差较大,需重点关注。
3)在安全文化标识与接受违章次数方面,管理层、班组长和一线员工认知较好,而专业人员则较差。
4)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整体较好,不同群体员工间认知差异较小,且认知水平较高。
5)一线员工对通过培训后识别危险因素、安全绩效考核等方面的认知较差,是企业安全培训的重点。
6)不同群体员工对于安全隐患及时排查的认知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专业人员更为关注工作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能否及时整改。
7)员工对于能够接受的违章次数要求普遍较低,管理者是管理违章的主要负责人,要求偏低说明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较差,需加强意识培训。
表4 不同群体安全文化认知要素重要度分析(C1-D5)
通过SCAP测评结果能够客观了解员工的安全文化认知现状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水平,不同群体员工的安全文化元素测量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不同群体SCAP测量结果Fig.1 SCAP measurement results in different groups
根据图1所得数据,对不同群体员工的整体安全文化认知水平进行统计分析,并与国际上安全业绩最好、较差企业进行对比(SCAP测评系统已对国内外较多企业进行安全文化测评,取国内外企业安全文化测评结果前20%的平均值作为国际上安全业绩最好企业的安全文化水平参考值,取国内外企业安全文化测评结果后20%的平均值作为国际上安全业绩较差企业的安全文化水平参考值[1],如图2所示。
图2 三类企业的不同群体员工安全文化认知水平对比Fig.2 A contrast of safety culture cognition of different groups employees in three type enterprises
由图1和图2可明显看出南阳公司不同群体员工对安全文化32要素的认知程度,同时也反映出该企业的整体安全文化认知水平。
1)由图1(a)可知,管理层对9个元素的认知低于安全业绩较差企业,其中对元素24的认知低于安全业绩较差企业34分。由图2可知,管理层整体安全文化认知水平与安全业绩最好企业存在19.2分的差距,与其他群体员工相比差距最大。
2)由图1(b)可知,专业人员对5个元素的认知水平低于安全业绩较差企业,相差分数均较大;对24个元素的认知介于安全业绩最好、较差企业之间,整体安全文化认知水平一般。
3)由图1(c)可知,班组长对7个元素的认知水平低于安全业绩较差企业,但其他元素的认知水平整体较平衡。由图2所示,班组长的整体安全文化认知水平较其他群体最好。
4)由图1(d)可知,一线员工对28个元素的认知水平介于安全业绩最好、较差企业之间,且整体安全文化水平偏低。由图2也可知,一线员工的整体安全文化水平最低,与安全业绩最好企业存在18.3分的差距,需重点关注。
1)通过文献研究和煤矿企业实际将员工划分为管理层、专业人员、班组长和一线员工4类群体。确定了影响煤矿企业安全文化认知的组织因素,主要包括理念理解、安全文化载体、安全管理体系、安全培训、员工违章、安全业绩、物理隐患、事故统计8个维度指标。
2)结合现场实际以及安全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了适用于煤矿不同群体间安全文化认知调查问卷,通过计算分析可得,不同群体员工对安全文化的认知不尽相同,尤其在理念理解、安全业绩、员工违章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3)采用SCAP对南阳公司4类群体员工进行了安全文化测评,不同群体员工对每个元素的认知存在较大差异,特别是对元素23,24的认知普遍较低。其中,管理层人员的安全文化认知水平与国际上安全业绩最好企业的同类人员相比差距最大,一线员工安全文化认知水平最低。
[1]傅贵. 安全管理学-事故预防的行为控制方法[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3.
[2]贺阿红, 傅贵, 张江石, 等. 安全文化手册设计研究[J]. 煤矿安全, 2013, 44(4): 220-223.
HE Ahong, FU Gui, ZHANG Jiangshi, et al. Study on the design of safety culture manual[J]. Coal Mine Safety, 2013, 44(4): 220-223.
[3]王祥尧. 安全文化定量测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 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1.
[4]王丹, 宫晶晶. 领导行为、安全文化与矿工安全行为的结构方程模型[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6, 12(9): 125-129.
WANG Dan, GONG Jingjing. SEM of leadership behavior, safety culture and safety behavior of miners[J]. 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6, 12(9): 125-129.
[5]曹庆仁, 李凯, 李静林. 管理者行为对矿工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关系研究[J]. 管理科学, 2011, 21(12) :121-129.
CAO Qingren, LI Kai, LI Jinglin. Impact of manager’s behavior on coalminer’s unsafe behavior[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cience, 2011, 21(12): 121-129.
[6]王君玲. 建筑企业安全文化对安全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4, 10(8): 125-129.
WANG Junling. Empirical study on influence of safety culture to safety performance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J]. 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4, 10(8): 125-129.
[7]Guldenmund, F.W. The nature of safety culture: A review of theory and research [J]. Safety Science, 2000, 34: 215-257.
[8]Edwards JRD, Davey J, Armstrong K. Returning to the roots of culture: A review and re-conceptualization of safety culture [J]. Safety Science, 2013, 55:70-80.
[9]傅贵, 何冬云, 张苏, 等. 再论安全文化的定义及建设水平评估指标[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3, 23(4): 140-145.
FU Gui, HE Dongyun, ZHANG Su, et al. Further discussions on definition of safety culture and its assessment indicators[J]. 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 2013, 23(4): 140-145.
[10]毛海峰, 郭晓宏.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体系及其多维结构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3, 23(12): 3-8.
MAO Haifeng, GUO Xiaohong. A research on enterprise safety culture developing system and its multidimensional structure[J]. 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 2013, 23(12): 3-8.
[11]施波, 王秉, 吴超. 企业安全文化认同机理及其影响因素[J]. 科技管理研究, 2016(16): 195-200.
SHI Bo, WANG Bing, WU Chao. Study on the mechanism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identification of enterprise safety culture[J].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2016(16): 195-200.
[12]程南. 群体动力视角下的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研究[D]. 徐州: 中国矿业大学, 2014.
[13]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准则:AQ/T 9005-2008[S].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9.
[14]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创建活动的指导意见[L]. 安监总政法(2010)5号, 2010.
[15]行为安全网. 安全文化元素(理念)条目[EB/OL]. http://safetyscience.cn/page/aqwh/161.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