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刚
(湖北民族学院 湖北 恩施 445000)
师资配置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分析与探讨
□徐 刚
(湖北民族学院 湖北 恩施 445000)
师资配置与义务教育两者之间关系密切,表现在有效的、合理的师资配置可以很大程度上促进义务教育的健康、稳定发展,而不断完善的义务教育制度又会反作用于师资配置,保证其更加有效、合理。本文对师资配置与义务教育如何实现均衡发展做如下探究。
师资配置;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师资配置即对教师资源的合理安排,旨在保障每所义务教育学校都能拥有最合理的教师队伍,从而促进其义务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师资配置与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对我国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是本文重点探讨的内容。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教育改革取得的成果也越来越丰富。为保证我国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就必须合理调配教师资源,确保其在义务教育阶段中可以有效的发挥自身的教育价值,为国家和社会培育新一代社会主义接班人,因此,师资配置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提高国民综合素质,我国从很早开始就实行义务教育,义务教育的原则是公平公正,即保证每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为其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师资力量的正确配置非常重要,因为其关乎孩子的教育未来,更关乎国家的发展未来,所以在现阶段促进师资配置与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大阔步向前迈进的重要基础。
目前,我国城乡经济差异非常明显,优秀的教师资源普遍集中在经济水平较高的城市,而在一些偏僻的乡村,优秀教师几乎成为了极稀缺资源,生长在大城市的孩子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跟随名师学艺,而乡村还能却只能在一两个教师的带领下坐井观天,这样的义务教育显然已经违背了其公平公正的教育原则。
目前,我国的地域性教育政策仍然存在,地域保护的观念让师资配置面临非常尴尬的局面,有些教师要离家近、有些教师要福利好,种种利益冲突使得区域内教育政策经常要面临重新整合和调整的困难。同时,“重点教育”是每个家长和学生的共同期待,区域内重点学校必定人满为患,而二等学校却门庭冷清。
首先,教师流动的特点具有高专业性和高业绩性,即越是高专业和高业绩的教师,其流动性就越大,其实这也不难理解,因此从其自身发展前景来看,越优质的学校就能为其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同时,由于区域内教师流动成本小,有些学校为增强自身教学质量,会高薪引入优秀的教师。综合以上两点来看,区域内教师流向正呈现一种单向趋势。
首先,应建立标准化学校,不搞特殊化,即每一所学校都拥有义务教育要求的基础设施和教育资源;其次,要加强教师培训,尤其是职业道德培训,让其明白其担负的社会责任,以服从现阶段我国的师资配置制度;然后,要加强宣传工作,凸显义务教育的公平、公正,弘扬教育正能量,树立教育新榜样;最后,采取积极的经济政策,扶持贫困地区经济发展。
“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念转嫁到教育事业中,便是要注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发挥教师的教育才能,培育更高素质的现代化人才。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践行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师资配置与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正是在遵循我国基本发展原则基础上的拓展和延伸,对现阶段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教育资源共享意味着每所学校和每位教师所享受的教育资源是同等的,即使会有差异,也只是体现在特殊政策上(例如特殊教师的补偿政策、完善已有的教师流动政策等)。区域内和区域间的教育资源共享需要各级教育部门统筹协调并加强合作,力争做到“一碗水端平”,即不搞特殊化、不搞形式主义、不搞地域歧视。
义务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师资力量的综合调配,对农村地区来说,师资力量短缺,对大城市来说,师资力量饱和,但是两者经济发展水平似乎已经决定了这样的一个矛盾——教师不愿出城、不愿下乡,这就直接造成了师资力量配置的不合理,义务教育公平也就很难保证,上述中提到的有关师资配置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对策是笔者的浅见,希望可以对教育部门综合配合教师资源有所帮助。
1004-7026(2017)16-0133-01
G527
A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7.16.092
徐刚(1990.4-),男,土家族,现就读于湖北民族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族社会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