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太谷县杨家庄城郊农业方向

2017-04-13 22:10常琳
山西农经 2017年3期
关键词:土地农民农业

□常琳

(山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山西 太谷 030801)

浅析太谷县杨家庄城郊农业方向

□常琳

(山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山西 太谷 030801)

杨家庄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侯城乡,属于太谷县城区规划区,毗邻山西农业大学,自然条件较好,区位优势明显。大学巨大的市场产生的集聚效应,致使其周围村民的经济行为发生转移,从农业转移到第三产业,因而该村经济结构以服务业为主,农业相对落后。本文旨在探索在高等院校周围农村城郊农业的发展方式,以期最大地发挥当地优势,进而促进农村的发展,人民增收。

城郊农业;集聚效应;土地流转

在2016年党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指出,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必须着力强化物质支撑与技术支撑,推进农村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充分发挥农村的独特优势,挖掘农业的多种功能,大力推动农民奔小康。(中共中央一号文件,2016)本文以杨家庄城郊农业发展为例,探究在农民兼业化、农业副业化的情况下如何发展城郊农业。

1 杨家庄的自然经济现状

1.1 自然资源良好,种植历史悠久

杨家庄位于晋中盆地东北部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具有明显的四季更替。年平均气温为9.8℃,10℃以上的有效积温3 675℃,无霜期175~180d,年平均降水量458mm左右,降雨主要集中分布在7、8、9月三个月,雨热同期,适宜作物生产,自然条件好。该地平原的地形条件,提供了大面积适宜耕种的土地,,可种植粮,棉,果,菜等,该地种植历史悠久,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也催生出一些特色农产品,如作为中国十大名枣之一的壶瓶枣,小米,西瓜等农产品。该村耕地约53~60hm2,其中1/3的土地质量较高,但由于服务业的发展,占用耕地的面积也不断增大,耕地面积减少,农民经济行为的转移也使农地部分撂荒,或简单种植玉米,造成耕地资源的浪费。

1.2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运输便利

杨家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其所处的太谷县公路,铁路运输便利。南铁路同蒲线、太焦线两条铁路线横贯全境,高铁线大同—西安南北穿县而过,并在县内将设有车站。境内有太长高速公路,龙城高速公路穿越,108国道,省道太徐线、太邢线贯穿全区域;就杨家庄而言,其距太谷县城2.5km内,与火车站,汽车站,高铁站均在10km内,且公交均在山西农业大学设立站点,出行十分方便;物流方面,大学生网购消费,寄存物品的需要,催生了快递业的繁荣与发展,该村内各大快递公司均在此设置快递点,因此该村也使周边地区快递点最为集中,最为发达的地区,物流网络较密集。

1.3 集聚效应作用,基础设施健全

山西农业大学较强的消费能力、稳定的市场发挥较大的集聚效应,带动该村基础设施建设。在道路建设方面,村中道路基本全部硬化,下水道,路灯等配套设施相对完善;水电设施方面,该村供电供水均直接由太谷县电力公司与水利公司供应供水供电便利且稳定;生活设施方面,师生的日常生活消费,必须要有相关的生活基础设施配套,超市,小吃街,娱乐消费场所,移动、电信、银行、数码店等设施建设完成,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便利了村民的生活,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文化教育方面,大学的师资力量强,对该村周围的学校具有辐射和带动作用,该村周围分布有幼儿园,小学,中学职中,大学,教育系统比较完善;在居民素养方面,大学信息灵通,大学生新思想,新观念,新的生活方式也会潜移默化的影响村民,如支付宝,微信等快捷支付手段基本覆盖全村,而且大学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良的文化韵味,大学生素质较高,进而提升村民的文化素质与道德素养。

2 杨家庄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兼业经营,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该村村共370余户,1 180人,劳动力人口约为450人,约占总人口的39%左右。因山西农业大学所带来的集聚效应,使其周围房屋租赁,餐饮业,娱乐休闲等服务业发达,故从事服务业的人口占劳动力的大多数,仅有少量的人员外出打工;农民兼业现象普遍,完全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占据极少部分。农民的收入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工资性收入(从事非农产业服务业所得)与财产性收入(主要为房屋租赁),而家庭经营性收入所占比例较小,农业越来越成为农民家庭的副业。另一方面,农业是“弱质产业”,其自身的特性便决定了其易受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的影响,具有不稳定性;其次农业劳动是辛苦的,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相比之下,非农产业具有更大的吸引力。杨家庄紧邻山西农大,大学师生的消费使其具有稳定的客源市场,其集聚效应也使大学周围的地价抬高,故在服务业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这使得从事服务业比农业收入更高且更轻松。根据理性经济人假设,人们会倾向于更有利益的产业。农民不重视农业,这是杨家庄农业落后的根本原因。

2.2 粗放经营,农业生产可持续受阻

农业生产经营中,农户无暇顾及农地,又没有租赁,大多粗放经营,因农业经营收入在家庭收入中占据可有可无的地位,故农民对农业的投入少之又少,农业生产大多“广种薄收”;该村作物种类单一,农民大都种植玉米,播种和收割均可利用机器,除了必要的浇水和打药外,作物生长期间几乎不加管理,劳动地素质低下,农业生产沿用以往经验,科技含量低,再加上农药的大肆使用,不仅造成耕地资源的浪费,还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的生产结构方面,该村土地利用结构单一,与资源状况不相适应;该村地势平坦,从土地的质地、性状、肥力、地形地势上看,绝大多数土地可以耕种,应因地制宜,发展当地优势农业,如:枣、梨、西瓜等,但该村90%以上种植玉米,没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土地的生产能力。农作物的种植未能以市场为导向,紧邻山西农大,其可以为农大师生提供日常所需的蔬菜和水果,尤其是学生放假前期,对于该地特产的需求量较大,该地完全可以因地制宜种植名优特产,以满足师生的需要,但该地的作物种类大多为玉米,从而浪费了师生这一资源优势,不利于农业的长久发展。

2.3 资源限制,土地生产潜力受限

该地地区气温低,无霜期较短,且不能复种,土地的利用率低;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较干旱,农作物灌溉主要依靠地下水,该地耕地亩均水资源量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水资源的短缺制约着农业的发展;该地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如冰雹,干旱等。另一方面,一家一户小农经营,使得农业抗风险能力弱,农地分散,不利于规模经营,以发挥土地的生产潜力。

3 农业发展方向及对策

城郊农业,是指以城市为依托,适应城区市场需要,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经济区位,以生产经济作物和副食品为主的农业类型。这是普遍的对于城郊农业的认识,但本文则引用其他学者的定义:城郊农业是位于城市边缘一定动态范围内的农业地域类型,依托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以生产城市居民必需的农产品(特别是鲜活农产品)为基础,以生态保育、环境保护为重点,集高效、集约、生态、产业化、科技化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5]根据杨家庄所处的自然条件与经济条件,笔者认为其适合发展城郊农业,但它具有特殊性:相较于其它城郊区域,杨家庄毗邻山西农业大学,基础设施较完善,且服务业发达,具备其它地区所没有的优势,但农民的经营积极性不高,还需培育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

3.1 促进土地流转,寻求新的农业经营主体

前文已经分析,该村农民农业生产积极性不高,故笔者认为,即使加大宣传力度,农民不重视农业也不会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小农经营已完全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必须改变经营主体,扩大农业生产规模,以此来抵抗市场与自然的双重风险。土地流转是解决土地撂荒,闲置问题的途径,通过土地流转增加土地规模,吸引新的经营主体,提高土地生产效率,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中央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做好农户承包地使用权流转工作的通知》(2002年)、《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2004年)以《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8年)等一系列新农地政策,鼓励和激活农地承包经营权的市场流转,以期望扩大农业经营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农民对土地的情感,农业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等因素是影响农民土地流转的主要因素。随着劳动力人口的新旧更替,新一代农民对土地的情感在逐渐淡化;该村村民从事第三产业的收入远大于农业,且以第三产业为主业,农业反而成为副业当地农民大多不重视农业,农业生产广种薄收,农民对于土地的依赖性较弱;由于服务业已成为该村的特色产业,村民收入大多来源于此,客源市场以学生为主,收入较稳定;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土地在农民生活中的必要地位,提高村民土地流转的意愿。其次,在2011年,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农业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明确土地所属权,为土地流转奠定了基础;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普及,也减轻了农民的后顾之忧。综上所述,杨家庄农民对于土地流转的意愿明显较强,阻力较小,可由政府自上而下引导,在土地流转后,将部分土地对外发包,利用国家优惠政策和现代农业建设项目开启政府主导型的农业改革,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吸引资本下乡,吸引公司,有能力的大户承包经营土地,进行规模经营,促进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化。

3.2 加快产学研结合,发展城郊农业

该村紧邻校园,且作为太谷县城的城市规划区,发展城郊农业的市场潜力巨大;该村交通运输便利,基础设施完善,为城郊农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但因其靠近城市,不适宜发展畜牧业等对环境造成影响的产业。发展城郊农业需要集约化,规模化,绿色经营。城郊农业的发展需要资金和技术以及先进的管理经验的支持,政府通过吸引资本下乡,培植经营主体,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高校可以与新型经营主体相结合,既是对教育资源的整合,又是教育资源向产业化转化的平台。经营主体可聘请专家来做生产指导,与大学开展科研项目合作,既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解决技术问题,实现共赢。

新型经营主体其可支配的土地资源增多,土地规模化经营可以实现,而规模经营将会降低与商家及生产服务者的沟通,交易,运输成本,降低购买农产品生产资料的费用,从而产生规模经济效益。而这种优势又会吸引众多的投资者投入资金、实物、技术、人力,从而产生集聚效应,进而加大对基础公共设施的投资,进一步降低经营主体的成本,形而成良性循环,进而促进农业的发展。

3.3 坚持市场导向,发挥农业的综合价值

不同于小农自给自足的生产,现代农业的生产应以市场为导向。面向城市与高校,是杨家庄农业发展的导向。向高校提供服务是杨家庄一个重要功能,该村可着力打造成一个为大学提供后勤服务的地区,如采购农产品,专门向学校提供安全健康的蔬菜,肉禽类,水果,粮食等;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市民对于农产的品质要求较高,其需要紧跟城市居民对农产品的需求,提供高质量新鲜的农产品,同时注意农产品配送的速度与方式,以保证农产品的新鲜与品质。

农业除了具有经济功能外,还具有生态功能,社会功能等。发展城郊农业,如花卉业,花卉种植既能美化环境,又能供城市居民需要;大棚蔬菜,水果种植业,提供高品质的蔬果同时可供市民采摘游玩。人的自然属性需要人亲近自然,该村可凭借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在发展城郊农业的基础上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拓展农业的休闲娱乐功能。山西农业大学悠久的历史人文景观,及周边庞庄水库,三多堂,孔祥熙故宅,凤凰山森林公园等景点可与休闲农业形成一个旅游群,将优秀的传统农村文化也可寓于其中,与大学的文化氛围形成独一无二的风景,从而提高农业经营的整体效益。

3.4 发挥政府功能,建立农业服务体系

城郊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支持。政府需落实土地的确权登记,健全土地流转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解决人民的后顾之忧,为土地的自由流转奠定制度基础;提供相关优惠政策,吸引与引导资本流入农村市场,让更多的经营主体下乡承包土地,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同时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兴修水利,解决农业发展的制约性问题;规范引导相关农业服务体系的建立,如农业技术服务站,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集散市场,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等的建设;加大该村食品安全加强监督与管理,促进农产品安全溯源系统的建立,以保障农产品的质量;0发展农业职业教育与农业科技普及教育,提高农业经营者的素质,着力促进农业的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

[1]赵月红,孔令节.农村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探索——山西省孝义市柱濮镇农村产业状况剖析[J].山西农经,1997,02:27-32.

[2]闫静苗.山西省大学城对太原都市圈发展的作用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3.

[3]徐劲林,罗建基.从区位角度探讨大学城周边新农村建设——以福州地区大学城周边农村为例[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3:117-120.

[4]李杰,刘露.大学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以西部大学城为例[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2:51-54+58.

1004-7026(2017)03-0033-03

F327

A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7.03.018

猜你喜欢
土地农民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我爱这土地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分土地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