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哿
(黑龙江大学文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
古希腊时期模仿理论谫谈
朱哿
(黑龙江大学文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
模仿理论是文学理论内容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不仅是文学起源的一个理论,同时也是文学创作的理论。而其在古希腊时期盛行有着诸多原因,并且经历了从雏形、发展到成熟的过程。哈利威尔把模仿一词解释为一是视觉上的相似,一是行为上的仿效。在绘画、雕塑方面,强调视觉上的相似,即逼真的程度;在诗歌、戏剧中,则要求模仿行动中的人,指模仿人的行为。而这两者的变化也是在从自然哲学阶段到社会哲学阶段的转变中得以实现。
古希腊;模仿;原因;理论发展;局限
模仿理论在古希腊时期盛行,其主要是指主体与外在世界的吻合,主体通过所见把客观世界的现象通过模仿的形式再现出来。模仿最初的含义是指在祭祀中,巫师所表演的舞蹈音乐以及唱诗,还没有涉及到雕塑、绘画、戏剧等艺术领域。直到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模仿的含义才运用到哲学、美学的术语领域中,才开始作为一种理论应用于美学、文论中来回答艺术起源和艺术本体的问题,表现为人类主体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再创造之意。
模仿理论作为艺术起源论和艺术本体论的主要观点,从古希腊逐渐广泛被人所接受,直至后世,仍然是理论家们研究的对象。模仿理论在古希腊时期一直是美学、文论的一个主要观点,它在这一时期盛行并非偶然,而是有其独特的原因。除了古希腊人追求真理,喜于探索的主观原因之外,还有模仿对象本身的特点以及古希腊时期各种艺术品日趋的成熟为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
(一)哲学观念的影响。古希腊人有探索宇宙奥秘的热情和锲而不舍的精神,他们善于思考天体的运行规律以及人间的行为法则,因此在古希腊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哲学家,如泰勒斯、柏拉图等。他们乐于去探索世界的本源是什么,宇宙的运行有哪些规律。古希腊时期对于世界本源的看法经历了两个时期:一个是把世界的构成看做是自然界中具象的事物运动的结果,如泰勒斯认为宇宙的本源是水,赫拉克利特则认为万物的本源是火。虽然他们所说的具体物质不尽相同,但都是自然界中真实存在的一种具象,是可以真切看到和感受到的现象。另一个是认为世界的本源是抽象的概念,如毕达哥拉斯的“数”,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数”所产生;柏拉图则认为现实世界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由理念世界产生而来。这些哲学家们都把万物的本源看做是由某一抽象概念而衍生出来。模仿理论就是在哲学家与理论家们在对于宇宙世界不断探索的过程中逐渐产生,模仿是一种对于宏观世界的哲学上的思考,由于人们思考世界的各种现象与规律,就要通过模仿的方式对已知或猜测的东西进行模仿,使其真实可感,便于更深入的思考研究以及理解。同时模仿也是联系现实与艺术的一座桥梁,艺术是在模仿现实的基础上形成与发展。古希腊人究根溯源的品质使模仿成为一种媒介,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广泛被使用。
(二)传统价值标准的追求。不同于我国艺术作品追求善,在古希腊时期的艺术作品都是追求真,真是美的基本内容与最高境界。这种价值标准的追求也使得模仿理论能够盛行于艺术作品的创作与鉴赏之中,古希腊人们把真理看做是智慧的结晶,真理的不断追求是其传统的价值标准。在艺术的创作中,艺术家们也尽量地求真求似,把此作为艺术的最高标准。在荷马创作的两部史诗中也是遵循了这个原则,《伊利昂纪》与《奥德修纪》都是取材于现有的故事,在其中虽然叙述方式上有所不同,但整体的故事内容没有改变。《伊利昂纪》虽是以阿喀琉斯的愤怒开始,但其中也写了关于希腊与特洛伊十年战争的故事;《奥德修纪》的描写也是主人公在特洛伊战争之后返回家乡,在海上漂泊冒险的经历,与原事件并无出入。可以看出,虽然在细微处有所调整,在基本故事情节与内容还是与原事件相同,这就体现了古希腊人追求真的价值标准。求真的手段就是进行模仿,只有通过模仿已有的东西,才能与其相似,达到求真的目的。因此,古希腊求真的价值标准的追求也导致了模仿理论在当时的盛行。
(三)艺术品创作方式的结果。古希腊时期艺术作品种类多样,数量递增且发展日趋成熟,为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基础。理论是在总结现有的艺术品的特点之上而形成与发展,正是在古希腊大量的艺术作品日趋成熟的前提下,为理论的形成提供了材料,奠定了基础。古希腊时期的文学如荷马史诗是在模仿原有的故事基础之上加以叙述,而绘画与雕塑也是建立在与现实相像的前提下。如米隆的雕塑就是建立在对运动中人体的逼真描绘,菲狄亚斯的优美雕塑无论是在外在身躯或是神情上都是模仿现实中的人的神情姿态。在绘画中,艺术家们的创作也朝着模仿真人的方向上努力,公元前7世纪末在双耳瓶上的俄底修斯刺杀巨人的眼睛的画,与公元前6世纪中阿耳戈斯与阿喀琉斯掷骰子的画相比,在构图与画法上,从剪影式的人物与几何肢体逐渐发展成动作逼真,酷肖真人。正是这些艺术作品的创作方式朝着逼真的方向发展,才使得理论家们在以艺术作品为基础的理论上提出了模仿理论,模仿理论在这一时期也广为流行。
古希腊哲学家们,以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和德谟克利特为代表,主要是自然哲学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的模仿焦点主要的与自然的相似上。经过苏格拉底,把哲学从自然哲学的领域内扩大到社会哲学阶段上,此时的模仿不同于自然哲学阶段的模仿以与自然的相似为主,模仿的重心是社会中行动的人。这一时期是模仿理论的发展与深入阐述时期,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
(一)前苏格拉底时期的模仿理论。毕达哥拉斯把“数”看做是世界万物的本源,他认为宇宙的秩序都在数与和谐之中。他提出音乐是模仿天体的运行,按照适当的比例,间隔,以及预定的速度做圆周运动而发出的美妙的韵律的模仿。他认为这样的模仿使得杂多的因素走向整一,并且达到和谐。这可以看做是最早对于艺术模仿说的一个观点,在这里,他把音乐的形成看成是对于天体运行的模仿,由于“数”产生世界万物,而这万物中在“数”中得以和谐发展,因此,在模仿数产生的天体运行的音乐的旋律也是和谐统一的。
赫拉克利特以其“对立和谐”的理论为基础,认为宇宙是不断变化的,由此他提出“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的著名论断。同时他又认为宇宙的和谐是对立的因素冲突和斗争的结果,宇宙自然的和谐不是由于它连接了同类的事物,而是由于它连接了对立不同的事物才完成它最初的和谐。音乐混合着不同的高音低音,从而得到一种和谐;绘画也是在画布上用不同的颜色造成与原物相似的形相。由此,他进一步指出艺术的和谐是由于它模仿自然而达到的。
德谟克利特是从人的实践活动的角度出发来阐释模仿理论,他提出了一段著名的模仿说的一段话。他说,人们从蜘蛛那学会了织布和缝补;从燕子那里学会了造房子;从天鹅和黄莺那里学会了歌唱。人们对自然界中动物的模仿学会了生活实践的技能,同样,人们也可以在自然界提供的万事万物中进行模仿,获得相应的艺术作品创作的摹本。自然阶段的哲学家对于模仿理论都是在以自然万物为对象的基础上进行探讨,艺术的产生也是源于对于自然的全部模仿。
(二)苏格拉底的模仿理论。以苏格拉底为界限,古希腊的哲学分为两个时期,即自然哲学时期和社会哲学时期。前一时期,自然哲学家们从原始的神话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开始尝试对于宇宙世界论哲学的最初尝试,向科学思维模式开始转变。这一时期的模仿理论是模仿自然,艺术标准也是看艺术作品与现实事物即自然物的相似度。到了社会哲学时期,人的觉醒使其成为世界的中心,模仿自然对象的方式就发生了改变,人取代自然物成为模仿的对象。此时的苏格拉底提出“绘画是对所见之物的描绘”,把模仿的对象的范围从自然物扩大到社会人生的领域。他认为艺术模仿应该随着身体姿态的不同而使身体的各部分或是向上,或是聚拢,要使得描绘逼真才能展现出人体的美。
(三)柏拉图的模仿理论。柏拉图的模仿理论是建立在他的“理念”论的基础之上,柏拉图认为有一个高于现实世界的理念世界的存在,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产生出来的。在其理念论的早期,他认为世界存在一个永恒不变的事物,但是具体是什么,这一时期还不明确。从关于探讨美本身的问题的对话中可以了解到,柏拉图认为那个固定不变的事物是与个别事物相对立而存在,并且是绝对的东西。在后来的理论发展中,柏拉图才明确这种固定不变的事物为理念。现实展现的事物都不具有绝对性和普遍性,如木匠造的床,并不都是相同的,因此没有普遍性,不是永恒不变的,因此不是真实的,不能给人以真理。他认为只有理念世界不生不灭,永恒不变,才能给人以真理。同时,他认为艺术是不真实的,不能提供人以真理。因为现实世界是模仿理念世界,本身不能提供真理,而艺术又是模仿不能提供人真理的现实世界,因此,艺术与代表真理的理念世界隔着三层,是影子的影子,摹本的摹本。
他以“镜子”来比喻模仿的本质,艺术模仿现实世界犹如拿一面镜子四面八方的旋转,在镜子中出现的太阳、星辰等一切东西就相当于艺术对于现实世界的模仿。艺术只能模仿事物的外形,并不能模仿事物的本质,不能提供给人有关理念世界的真正知识,同时也无法到达真理。因此,柏拉图对于文学艺术是持否定态度的,在他的理想国中,他呼吁要禁止一切模仿性的诗进入理想国,对于模仿的诗人们也下了逐客令。诗人们通过模仿的诗不仅不能提供给人们以真理,同时他们还模仿人性中非理性的部分来讨好观众,容易引起人们性格上的变化,从而不利于公民道德情感的培养。
(四)亚里士多德的模仿理论。亚里士多德师承柏拉图,但并不同于柏拉图把模仿理论建立在虚幻的理念世界之上,他和柏拉图的理论在哲学观点上不同,他认为客观世界是真实存在的,是真实可感的,可以提供给人们真正的知识。亚里士多德在《诗学》第一章就指出了模仿观,他认为诗歌戏剧以及音乐都是模仿,它们之所以呈现出不同的样式,主要是模仿有三点不同,即所用的媒介不同,所取的对象不同,所用的方式不同。是由于这三点才导致同样的模仿,有的称之为戏剧,有的称之为音乐。所谓的模仿的媒介不同如演唱艺术采用的是声音;绘画艺术采用的颜色与线条;舞蹈艺术采用的是节奏与姿势;诗歌艺术采用的是语言。模仿所取的对象不同分出了悲剧与喜剧。模仿行动中的人,这人又一定是好人或者坏人,模仿之人或是比一般好人要好,或者比一般坏人要怀,或是和一般人一样。所用的方式不同有的采用史诗的形式加以表现,有时用抒情诗的形式呈现,有时则用戏剧的方式来展示。
亚里士多德一方面承认了诗歌是模仿的艺术,同时能给人以真理;另一方面,他还认为艺术对于现实的模仿可以是创造性的模仿,不一定完全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子进行模仿,艺术有时比现实更美,画人的面貌要求相似又要比原来的人更美,描述人物的性格时也要比原来的性格更善良。诗不是简单的抄袭事物的外形,而是应该模仿现实生活中可能出现的事。诗应该对于现实的现象加以提炼、概括,从而达到通过个别来到达表现一般的普遍性目的。他把诗人和历史家进行了比较,认为两者的差别不在于一个用韵文,一个用散文。两者的差别在于历史家描述的是已经发生的事情,而诗人描述的是可能发生的事情。他指出诗人的职责就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情,并且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来进行描写。“一桩不可能发生而可能成为可信的事,比一桩可能发生而不能成为可信的事更为可信。”诗人要描述那些可以让人信服的事情,并且这件事情可能发生。他不同于柏拉图否定诗的作用,他认为诗比历史更有哲学意味,它描写可能发生的事情比历史带有普遍性的原则。
在诗的作用方面,他还肯定了诗的有给人愉快和道德教化两方面的作用。由于模仿是人的天性,人们天生有对音调感和节奏感的模仿,这种天性逐步发展就成了人们临时口头上的诗歌。人在模仿的过程中就会获得快感,一方面来自于他所获得的知识,求知欲得到了满足;另一方面,则是在模仿完成时,欣赏者叹服于创作主体的才华,获得惊奇感。在道德教化方面,诗描述可能发生的事情,其中的人物又与普通人有相似之处,他们的好与不好,经历的各种事情都可能会在观众们身上发生,因此在读诗赏剧之时,可以净化人的心灵,调节人的情感,使得之前想要作恶的人的想法也转变了。
模仿理论在古希腊时期成为主流的美学、文论思想并非偶然,它从雏形到发展再到成熟经历了一个过程,而这个理论也对后世的文论以及美学的发展过程中得以延续,其思想内容方面也不断被扩充以新的内容,有了新的阐释。当然,在后世的理论发展中,模仿说也遭到了诟病,也有很多人对其进行了批评。它受到批评自是它自己的理论本身也不尽完善,其自身存在着缺陷,否则,也不会被其他学说取而代之。
模仿理论由于其一味的模仿,太注重外在世界的先决性,忽视了主体的情感态度而在后世的发展中遭到了批评。康德就曾经用人模仿夜莺唱歌来指出了模仿说的缺陷,康德认为人模仿夜莺唱歌,唱的再像也不是自然的纯粹的声音。开始的时候可能会因为惊奇获得赞赏和关注,时间久了,便会产生厌烦心理,并且始终不如夜莺百听不厌,因为它是大自然的声音。用此来说模仿来的艺术品,再像也是经过二次加工,始终不是真的,同时过了新鲜感之后,人们便不会对此再去关注。黑格尔在《美学》中提出,单纯的模仿是艺术同自然的竞争,始终比不过自然,就如同一只小虫爬着追赶大象一样,永远望尘莫及。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中也说如果仅仅模仿自然事物,无论模仿得多么的清晰,都不能构成诗的最终目的。
由此可知,大家都认为一味地模仿自然,开始由于新鲜感而获得赞赏,之后便会引起人的厌恶,因为它始终不是真的自然。正基于此,在后来的理论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与模仿理论相对而存在的,文论中的另一个主要的理论观点,即表现说。表现说与模仿理论正好相反,它更注重内心世界情感的表达,填补了模仿理论过于注重外在世界的弊病。它与模仿理论一起构成了艺术本体论与艺术起源论的两大支柱性观点,并在此后的艺术理论与美学的发展过程中相互交替发展而存在。
模仿理论在古希腊时期受到当时哲学思想的影响以及其传统的价值标准的追求,加之丰富的创作素材,使得这一学说在古希腊时期得以盛行。由最初的简单模仿,经过苏格拉底、柏拉图以及亚里士多德的发展,逐步走向成熟,不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经过了心灵化的模仿。模仿理论固然存在着不足与局限,但它的发展成熟是文学理论内容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后世文学理论与文学创作方式也有巨大的影响。
[1]褚朔维.西方美学概念史[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0: 361-362.
[2]柏拉图.文艺对话集[M].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69.
[3]亚里士多德.诗学[M].罗念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95.
[4]黑格尔.美学[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53-54.
[责任编辑 靳开宇]
A Study of Imitation Theory in Ancient Greece
Zhu Ge
(College of Arts,Heilongjiang University,Harbin,Heilongjiang 150080)
Imitation theory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the content of literary theory.It is not only a theory of literary origin,but also a literary creation theory.And its prevalence in ancient Greece has many reasons,and experienced from the embryonic form,development to maturity process.Harry's interpretation of the word imitation is the visual similarity;one is the behavior of imitation.In painting,sculpture,emphasizing the visual similarity,that is,realistic level;in poetry,drama,it is required to imitate the action of people,refers to the imitation of human behavior.And the change of the two is also realized in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natural philosophy stage to the social philosophical stage.
ancient Greece;imitation;reason;theoretical development;limit
J01
A
2095-0438(2017)05-0112-04
2016-12-12
朱哿(1992-),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黑龙江大学文学院2015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