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进化论伦理思想评述

2017-04-13 15:17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7年11期
关键词:利群私德进化论

(西北大学,陕西 西安 710000)

十九世纪末期,进化论传入中国,当时正值中日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民族矛盾十分严重。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严复、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章太炎等先进的思想家都以进化论为思想武器,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全面客观的批判,进化论成为中国救亡图存的思想武器,逐渐深入人心。梁启超的伦理思想受进化论影响较深,他用进化论解释社会道德的演变,将乐观主义与进化论相结合,并将中国传统伦理与西方伦理相结合,提出乐观进化的历史观和善性进化的伦理观,形成独特的进化论伦理思想。

一、梁启超进化思想的渊源

梁启超的进化思想包括四个来源,一康有为的三世进化论,二严复的天演哲学,三是梁启超旅居日本期间日本近代进化论的影响。四是与中国传统思想相近的创造进化论。

首先康有为的三世进化思想是梁启超进化论的早期思想来源。1890年,梁启超经陈千秋引见拜谒康有为,进而投入康门,成为他一生的重大转折点。关于第一次见面,梁启超在书中描述:“先生乃以大海潮音,作狮子吼。”[1]通过康有为的解说,梁启超的思想发生了重大变化,师从康有为之后,其思想主张发生了重要转变,转向今文经学、实学和西学。1891年,康有为建立万木草堂,梁启超成为他的得意门生之一,在酝酿变法时,康有为让陈千秋、梁启超协助编纂《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其中理论武器就是公羊三世说。可见梁启超早期的进化论思想渊源深受其老师的影响,并吸收转化成为自己的思想。他曾在《新学伪经考》一书的序言中写道,根据《春秋》三世的分类,把人类发展的历史分为据乱世、升平世和太平世三世,并进一步提出,秦之前属于据乱世,秦朝到清朝末年属于升平世。梁启超早期进化论思想是在吸收和继承康有为三世进化思想的基础的进一步发展。

其次,严复的天演哲学和梁启超旅日期间的日本社会达尔文思想是梁启超进化思想的中期来源,对于梁启超进化思想的形成有很重要的作用。1896年8月,梁启超在上海创办《时务报》曾与严复共事,当时严复已经完成了赫胥黎的《进化与伦理》的翻译一书。梁启超在此书出版之前已经看过。因此早在1896年,梁启超已经接触过社会达尔文影响。1898年,维新变法失败后,梁启超逃亡日本。在旅日期间,他大量阅读西方著作,学习西方的科学文化知识,并将它转化为自己的思想武器,成为此后十年内思想界的骄子。在这一阶段,梁启超吸收引进了“物竞”,“天泽”、“优胜劣败”等原则,并把这一原则引入人类社会领域,他曾说:“达尔文者,实举十九世纪以后之思想,彻底而一新之者也。是故凡人类智识所能见之现象,无一不可以进化之大理贯通之。”[2]他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进化发展的过程,政治法制的发展、宗教道德的完善、风俗习惯的变化都是优胜略汰、适者生存的抉择。人类处于进化的世界之中。他把社会达尔文主义看作是影响世界的天道和世界观,对于中国近代社会变革和民族复兴具有重要的意义。

再次,帕格森的创造进化论是梁启超进化论思想形成的晚期来源。梁启超结束政治生涯之后于1920年底开始了为期两年的欧洲之行。他参观了一战后的战场,战后的学校、都市、工厂,会晤各界人士,对西方的进化论、科学万能、个人主义等有所反思,形成了一套新的认识。他吸收了帕格森的创造进化论。帕格森的创造进化论是以生命本体论为基础,认为世界万物的变化,都是人类意识的产物。物质世界的变化过程是自由意志流转的结果。在自由绵延的意识中,人类创造了一切文明,而文明成型之后,那就成了意识停滞的结果。意识就是在不断的绵延、停顿、再绵延、再停顿的过程中实现了发展变化。[3]在这一过程中,推动意识流转的是我们的直觉功能,类似于佛家的顿悟,更容易为中国的知识分子所接受。因此梁启超吸收发展了帕格森的创造进化论,对自然进化所强调的因果关系产生了怀疑,认为达尔文的因果关系只适用于自然界,而不适用于人类社会。

二、以进化论为特点的善性进化的伦理思想

梁启超早期吸收了康有为的三世进化思想,到日本之后又吸收了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想。他指出,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植物到动物,从低等动物到高等动物,乃至于人,都是经过天然淘汰、适者生存的一个过程。在肯定自然界生物进化的同时,梁启超把进化观念引入人类社会领域。他认为人类社会也是一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过程。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梁启超对社会达尔文主义产生了怀疑,吸收了帕格森的创造进化论,把进化动力归结为精神和意志,陷入了唯意志论。与其他维新派人士相比,梁启超的进化思想更加乐观,他相信整个世界是一个善性进化的过程,必须按照一定的次序和固定的阶段,整个世界的进化过程是不可逆转的、直线的、朝着理想目标前进的。

梁启超将进化论引入人类社会领域,提出了乐观进化的历史观。他认为进化是朝着一个好的方向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最终进入太平世。“进化者,向一目的而上进之谓也,日迈月征,进进不已,必达其极点,”[4]善与恶是一个善性进化的过程,“据乱世之民性恶,升平世之民性有善有恶,亦可以为善,也可以为恶。太平世之民性善”。[5]根据他描述的社会进化过程,人性进化由恶、善恶并存进化至善。就苦乐而言,梁启超赞成边泌的乐利主义,认为人性进化乐大于苦,“人既生而有求乐求利之性质,则虽极力克之窒之,终不可得避。”[6]所以,他在善与恶、苦与乐的问题上坚持乐观主义,认为人类最终会进入大同社会,而人性的发展是朝着善性进化的。

以乐观进化观为基础,梁启超提出了善性进化的道德观。他认为国力强弱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了道德的发展水平。英、美、法三国的经济发展最快,故其道德水平最高,而朝鲜、安南等国家经济发展落后,其道德水平也相对落后。所以梁启超主张社会文明程度越高,人民生活水平越好。只有满足了人民基本物质需求,人民的精神水平才能得到提高满足。梁启超把康有为的三世进化与道德发展水平联系起来,提出“据乱世以力胜,升平世以之理互胜,太平世以智胜。”[7]可见人类社会越发达,道德越完善。同时梁启超看到封建社会与资产阶级社会相比,前者民众愚昧“奴性”入骨,后者民众提倡个性自由,要求平等,这是善性进化。梁启超意识到利益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但是梁启超忽视当时西方资产阶级的道德观念并不适用于当时中国。

三、以建立新道德为核心由重私德到重公德的转变

梁启超认为人人独善其身谓之私德,就是指个人的道德修养以及处理个人与个人之间关系,称之为中国旧伦理。“试观《论语》《孟子》诸书,吾国民之木铎,而道德所从出者也。其中所教,私德居十之九,而公德不及其一焉。[8]可见当时的中国私德泛滥,但是私德的范围很狭窄,指的是中国传统的“五伦。”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只是将道德限制在一族范围之内,且在以私德为主的封建社会中,主要调整的是人际摩擦,比如人与人之间的讽刺、指责、怀疑等,人人都约束自己的行为,梁启超称之为“束身寡过主义者”,因此梁启超批判了这种行为对社会的危害,同时提出了公德的重要性。

“人人相善其群谓之公德”,公德就是指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称之为泰西新伦理。从根本上说维护的是群体和国家的利益。梁启超针对当时的中国私德很发达的情况提出建立公德的必要性。“公德者何?人群之所以为群,国家之所以为国,赖此德焉以成立者也。”[9]公德是国家形成的基础,社会形成的前提。然而公德虽然受到历史和地域的影响,在内容、民族等方面存在差异,但是其内在精神实质都是统一的,其根本目的是利群。“道德之立,所以利群也。”[10]梁启超已经认识到中国传统教育只关注私德,但忽视公德的重要性,因此以进化论为依据,提出“固吾群、养吾群、进吾群的公德观念。”

从进化的角度来说,梁启超反对道德不变论,认为道德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殊不知道德之为物,由于天然者半,由于人事者亦半,有发达,有进步,一循天演之大例,前哲不生于今日,安能制定悉合今日之道德?”[11]所以他认为每个时代的道德都在不断变化。根据达尔文的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只能发明一种新道德,因而提出了道德革命论。

四、以塑造新民为主要任务的道德革命

梁启超以进化论为依据,批判道德不变论,承认道德是不断发展的,强调道德革命的重要性。他指出当时的中国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对内人民自治能力不强,对外深受帝国主义的侵害,面对日益衰弱的中国,必须本着利群的原则,发明一种新道德才能缓解当下中国救亡图存的严峻形势。因此梁启超提出“故欲其国安享尊荣,则新民之道不可不讲。”[12]把塑造新民作为道德革命的重要途径。

新民有两层含义,首先要巩固本国文化中的精华,其次要学习其他民族优秀文化,并运用到本国文化之中。梁启超认为一个国家能够屹立在世界之林,必定有其优秀的民族精神特质。“斯民族主义之根底,源泉也。”因此中国能屹立于亚洲数千年必定有其“宏大、高尚、完美的特质”,“吾人应当保存之而失坠也”。[13]同时,梁启超认为时代在发展,人们的观点也应不断更新。现在中国正处于危机存亡关头,根据进化的自然法则,中国正处于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时代,要想强大中国,必须学习其他国家的“自立之道”,总结其他国家的长处,并且弥补自己的不足。所以梁启超试图结合中国旧伦理与泰西新伦理,立足于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结合资产阶级的伦理思想创造一种新道德,即以塑造新民为主要任务的道德革命。

五、梁启超进化论伦理思想中几个重要的道德命题

梁启超的进化论伦理思想除了与以上四个方面紧密相连外,还包括几个重要的道德命题,这些道德命题对于我们进一步加深了解梁启超进化论伦理思想有很大的帮助。

1.道德起源说

梁启超认为道德不是“神”或者“意志”的产物,它起源于一定的社会关系,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德之所以起,起于人与人有交涉。”也就是说道德产生的原因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人是社会中的人,那么必然会与其他人发生社会伦理关系,而道德则是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产物。如果没有群居生活,那么也就不可能有道德。因此梁启超以鲁滨逊为例,指出“夫一私人之所以自处,与一私人之对于他私人,其间贵有道德存。”[14]所以梁启超认为道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利群”。道德是调节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是缓解社会矛盾和冲突的方式之一,它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维护群体的利益。对于国家和个人来讲,道德都起着十分重要的调节作用。由此可知,道德最早起源于人类的共同利益。

2.道德标准说

梁启超把道德分成公德与私德,同时承认公德与私德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他认为公德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变化,每个时代都有其特定的公的标准。由于道德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因群而生”,所以无论出于什么样的社会形态,“利群”和“益群”都是公德的基本准则。他在《论公德》中强调:“道德之立也,所以利群也,故因其群文野之差等,而其适宜之道德亦往往不同,而要之以能固其群、善其群、进其群者为归。”[15]因此梁启超把是否有利于群、有益于群作为评价善恶、道德高低的标准。利群的具体含义是什么?梁启超认为利群就是爱国。“国者积民而成,舍民之外更无国,故国必恃人力而保之。”[16]一个民族是否有公德和公德的兴衰程度关系着整个国家的存亡。他进而提出“群”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上包括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群。但是最大的群是指国家,相对于人民而言,国家是“大我”,人民是“小我”。梁启超认为群体利益受到威胁时,个体应牺牲“小我”,成全“大我”。可见利群的根本目的在于爱国。

[1]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十一[M].北京:中华书局,1989,P16—P17.

[2]张品兴:《梁启超全集》第二册[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3]焦勇勤:《梁启超进化论思想研究》[J].琼州大学学报,2007,P92.

[4]张品兴:《梁启超全集》第一册[M].北京:北京出版社,P771.

[5]张品兴:《梁启超全集》第一册[M].北京:北京出版社,P339.

[6]张品兴:《梁启超全集》第一册[M].北京:北京出版社,P1045.

[7]张品兴:《梁启超全集》第一册[M].北京:北京出版社,P18.

[8]张品兴:《梁启超全集》第一册[M].北京:北京出版社,P661.

[9]梁启超:《新民说》[M].沈阳:辽宁出版社,1994,P16.

[10]梁启超:《新民说》[M].沈阳:辽宁出版社,1994,P20.

[11]梁启超:《新民说》[M].沈阳:辽宁出版社,1994,P21.

[12]梁启超:《新民说》[M].沈阳:辽宁出版社,1994,P2.

[13]梁启超:《新民说》[M],沈阳:辽宁出版社,1994,P8.

[14]梁启超:《新民说》[M].沈阳:辽宁出版社,1994,P18.

[15]梁启超:《新民说》[M].沈阳:辽宁出版社,1994,P20.

[16]梁启超:《梁启超哲学思想论文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P95.

猜你喜欢
利群私德进化论
以私德的培育促公德的成长
归乡喜若狂——进化论诞生背后的故事
来活力台东,逛升级扩容版利群
利群:顺势而为,登场华东
走向“利群时代”
私德教育
达尔文与进化论
“公德”与“私德”
公德与私德的“先后”
我的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