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 琼 ,曹俊岭 ,王 海
中共亳州市委党校 1.科研处,2.图书馆,3.马列教研室,亳州,23680
皖北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问题研析
芮 琼1,曹俊岭2,王 海3
中共亳州市委党校 1.科研处,2.图书馆,3.马列教研室,亳州,23680
为弘扬和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在对皖北农村传统文化发展现状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从农村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及主要表现形式出发,分析了皖北农村传统文化资源的主要类型和传承与发展的制约因素,如农村传统文化的发展根基动摇、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后继乏人、封建迷信思想蔓延侵蚀、农村传统文化过度开发等问题,旨在探究皖北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实现路径,即通过采取树立文化主体意识、重塑农村传统文化生态、重构农村乡贤文化、加强农村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积极推进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等措施,以实现农村传统文化的有续传承。
皖北;农村传统文化;文化根基;乡贤文化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固守的精神家园。在中华文明发展历程中,勤劳智慧的先人创造了博大精深、影响深远的优秀传统文化。它既凝聚着中华民族对人类生存发展的深沉思考,积淀着中华民族不懈的精神追求,又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2017年1月,中央下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强调,要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积极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如何进一步推动农村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传承,增强全体国民的文化自信,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当然,学界对农村传统文化也开展了广泛研究。郭雪君等从农村传统文化的价值出发,着重分析了“不同角度下农村传统文化保护的价值”[1];熊春林从我国农村传统文化生态现状出发,阐释了农村传统文化生态构建的必要性及生态危机[2]。但对于农村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路径研究相对不足,且尚未形成共识。基于此,本文从当前农村传统文化的内涵出发,通过对皖北农村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现状及其制约因素的分析,探究皖北农村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实现路径。
我国农村传统文化植根于中国土壤,悠久的历史积淀决定了其内涵丰富和表现形式多样。
农村传统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城市文化相对应,是将乡土与农业融合一体的乡土文化。它广泛分布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具有普遍性、稳定性、分散性、地域性等特点。要加强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首先必须明确农村传统文化的内涵。周德新教授认为,“农村传统文化是对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与农村地区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适应本地区群众需要的思想文化观念、伦理道德、法律和科学意识以及文化娱乐活动的统称,是在农村文明演化中汇集而成的一种反映本地区农民价值取向和在这种价值指导下形成的比较稳固的行为模式。”[3]这一阐释,充分肯定了农村传统文化的实践性、地域性特征以及农村传统文化的教化作用,但忽视了农村传统文化中的物质部分,比如散落在农村的古建筑等历史文化遗存及其蕴含的传统文化思想。因此,笔者认为,农村传统文化就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与农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相适应的,能够促进社会向前发展、引导人民积极向上向善的物化及非物化的思想观念、伦理道德、法律意识、知识教育、科学文化以及文娱活动的总称,是农民生产生活面貌的集中表现,是农村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变化发展的广泛反映。
“农村传统文化在内容上包括从自然到社会和人类自身,涵盖农村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医药等诸多方面,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特色的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价值内涵。”[4]农村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包括了农村的物质文化、农业生产生活、娱乐活动和口头语言等各种生活习惯和风俗事物。具体来讲,其表现形式包括农村的古建筑等历史遗存,如历史名人旧居、革命战斗遗址、具有地域特色的古村落和祠堂、庙宇等建筑;中国的传统工艺,如剪纸、绘画、漆器、陶瓷、编织、雕刻等手工艺制作;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艺术,如舞龙、舞狮、武术等活动;中国传统节日和习俗活动,如农村祭祀、节庆活动以及与农业生产相关的节气、农谚、民俗等。
皖北地处中原,地域范围涵盖了亳州、阜阳、淮北、宿州、淮南、滁州市凤阳县等36个县市区,自古就是交通要道、南北文化融汇之地,历史文化悠久,农村传统文化资源异常丰富、类型众多,且文化风格差异大,具有浓郁的皖北特色。
皖北地域广阔,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多个地域文化体系,如氏族社会时期的东夷文化、先秦时期的荆楚文化、吴越文化以及明清时期的淮扬文化;同时,还产生了极具浓郁皖北特色的地域文化。通过考古发掘,蒙城尉迟寺新石器遗址,重现了早期皖北人类的灿烂文明;作为道家文化的发源地,老子、庄子的思想历经两千多年的历史演进,已经融化为中华民族的品格和精神,“成为华夏儿女共同的精神纽带”[5]。此外,如亳州的酒文化、“三曹”文化、中医药文化;淮南的汉文化、煤炭文化;淮北的运河文化、雕塑文化;宿州的楚汉文化、奇石文化等。这些文化经过长期融合创新发展,最终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成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基因之一。与皖北文化发展相伴生的是,涌现了一大批知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学者等历史文化名人,如老子、庄子、管仲、刘安、曹操三父子、华佗、陈抟、李绅,他们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发展进程,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皖北地区,中国传统建筑遗存类型繁多,且文物价值层级较高,戏楼、会馆、钱庄、民居、街巷、地下建筑、庙宇、祠堂、城池等建筑遗存保存完整且分布广泛,如体现农村集会的亳州花戏楼、具有晋陕民居风格的山陕会馆、表现近代商业活动的南京巷钱庄、具有“地下长城”之称的曹操运兵道、体现中华医药特色的华祖庵、再现古代商贸物流的淮北大运河遗址、目前全国保存比较完整的寿县古城以及凤阳中都鼓楼等。“这些富含历史信息的物质载体,有着厚重的色彩、古朴的造型、精美的雕刻以及科学的结构体系与构造措施,形成了浓郁皖北特色的传统建筑群落。”[6]种类繁多的古建筑遗存等既是皖北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又折射出了皖北悠久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集中体现了皖北人民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和坚强品格。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文化,勤劳质朴的皖北人民创造了多姿多彩的皖北民俗文化和民俗活动。近年来,皖北成功申请了一大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及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了一系列文化产业品牌。如老子传说、华佗五禽戏、亳州二夹弦、砀山唢呐艺术、界首彩陶烧制技艺、五河民歌等被批准列为国家非物资文化遗产名录,此外,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太和狮子灯、寿县传统豆腐制作技艺、埇桥马戏等。当前,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下,阜阳剪纸、阜南柳编、蚌埠玉器、灵璧奇石等具有皖北特色的文化产业品牌初步形成,实现了民族文化产业化发展,有力推动了皖北地区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从古流传至今的民俗活动还深刻影响着皖北人民的生活,每年春季农村地区都会举行盛大的庙会活动,表演各式各样的民俗活动,以此来表达对苍天的敬畏和感谢,祈求新一年的风调雨顺。
皖北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到了近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皖北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赢得了皖北地区的彻底解放。抗战时期,皖北人民舍小家为大家,拯救中华民族于危难之际,积极开辟了淮南、淮北等抗日根据地,成为中原大地抗战的中流砥柱。解放战争,皖北再次成为主战场,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后方指挥部,是淮海战役的中心战场,是渡江战役的后勤保障地。皖北人民用实际行动深刻诠释着以国家和民族大义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在近代中国历史上写下了悲壮激越的诗篇。同时,皖北人民也付出了巨大牺牲,灿烂的红色文化浸润着一代代皖北人民,激励着皖北儿女不断开拓进取,建设美好家园。
农村传统文化承载着几千年来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农民的深厚感情,对当前的农村社会稳定和发展、提升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起着重要作用。作为欠发达的皖北地区,由于社会发展和农村经济重心的转移,农村传统文化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影响力日渐式微,传承和发展面临着严重的困境。
农村、农民、农业是农村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根基。“农村传统文化的根本属性是农业生产性和农民的生活性,它是建立在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的基础上的。”[7]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打破了农村几千年的封闭状态,集约化规模经营使农民摆脱了对土地的依赖,大量的农民进城成为农民工,大量的村庄撤并,“依附于村落多样化的乡村社会生态日趋瓦解”[8]。这些变革,导致农村传统文化的发展根基发生动摇,并不断挑战着农村传统文化的存续体系。
由于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皖北地区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离开了土地,以“农民工”的身份纷纷涌入东南沿海城市谋生,使得农村传统文化失去传承的主力军,出现了断层危机。同时,虽然农村留守的老弱妇孺艰难地维持着农业生产,但受到自身条件和文化水平的限制,无法担负起传承农村传统文化的重任。此外,农村传统文化只流传在特定的地区和人群当中,即基本掌握在少数技艺精湛的艺人工匠之手,传承方式只能靠口传心授,代代相传,制作工艺复杂,费时费力,经济效益低,导致许多年轻人不愿意继承学习,导致农村传统文化传承面临后继无人,部分农村传统文化和民间技艺正在失传或已经失传。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和农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也在稳步提高。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并没能与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同步。皖北农村封建迷信和陈规陋习仍然较为严重,部分地区呈现蔓延趋势,农村庙宇大肆林立,封建糟粕文化死灰复燃。不仅给广大农民增加了经济负担,也败坏了社会风气,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链出现断裂,文化生态遭到破坏。几千年来的封建迷信思想以及农民价值观的异化,导致农民越来越成为“无根”草民,农村赌博、吸毒等犯罪率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农村的和谐稳定,农村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形势堪忧。
文化形式要自觉为文化内容服务。如果忽视文化内容,尤其是忽略了农村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人文精神,文化传承与发展必然会误入歧途,背离弘扬农村传统文化的初衷。
农村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是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形成的,如果一味追求形式的表达,实则空洞无物,甚至以实用主义来曲解农村传统文化,必然会导致农村传统文化的灭亡。近年来,以政府为主导、企业高度参与的农村旅游开发,片面追求经济价值,注重形式忽视内容,严重破坏了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比如,皖北部分农村地区花巨资修建牌楼、古镇等“仿古”建筑,与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古建筑相比,实际是粗制滥造,没有任何文化价值,更不能承载任何有价值的人文精神。还有一些地区农村传统文化传承沦为表演和作秀,成为附庸风雅的商业活动,受众不能了解这些仪式和形式背后的文化内涵,失去其传承的意义和价值。
在中华民族历史进程中代际相传的农村传统文化,是最根本的民族基因和精神命脉。弘扬农村传统文化,加快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突破农村传统文化发展瓶颈,就必须以中央《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实施意见》为指导,以创新为引领,坚持文化自信,传承优秀文化基因,不断汲取中国智慧,大力弘扬中国精神,积极传播中国价值,增强农村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让农村传统文化重新绽放光芒。
文化主体意识是文化自觉的前提。“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9]树立文化主体意识就是坚定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以强烈的文化担当精神,明确自身传承农村传统文化的主体责任和历史使命,继承先贤对待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做农村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弘扬者、捍卫者。加强皖北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就是要积极引导广大群众自觉树立文化主体意识,认清农村传统文化的形式和内涵,以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对待农村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增强农村群众的文化认同感,共同守护农民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家园。
“农村传统文化生态是农村社会存在的历史文化基础,是农民生存的精神家园。”[2]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农业文明的产物,农村传统文化是一种农耕文化形态。在工业化、城镇化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农村传统文化生态遭到破坏,原有的传承体系也正趋于瓦解,重塑农村传统文化生态正当其时。因此,要保护农村传统文化的基础,为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生存环境。首先,积极建构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是与现代农业基础相适应的现代农村文化,是在汲取农村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基础上与现代农业文明有机结合的一种新的农村文化形式,它能有效地实现农村传统与现代的有效衔接和融合。其次,自觉抵制错误思想的侵蚀。我国农村发展正处于新的历史转折点上,各种错误思想及外来糟粕文化严重侵蚀着农村传统文化的肌体并深入农村生活的各个方面,农民思想扭曲、道德滑坡,农村传统文化生态环境遭受了严峻的挑战。只有自觉抵制错误思想的侵蚀,才可能扭转农村传统文化环境恶化的局面,实现社会风气的转变,创造一个有利于农村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社会环境。最后,要严厉打击封建迷信活动。政府部门应自觉担负农村传统文化传承的管理职责,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严厉打击农村社会存在的封建迷信思想,增加农村公共文化供给,引导群众正确对待农村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部分,自觉远离封建迷信,从而净化农村传统文化传承的社会生态。
“乡贤文化是一个地域的精神文化标志,是连接故土、维系乡情的精神纽带,是弘扬农村传统文化的一种精神原动力。”[10]相对于普通群众而言,乡贤多是农村饱学之士、贤达之人,具有较高文化水平、道德修养以及开阔的眼界和忧国忧民的情怀。他们言行举止中体现出来的文化道德力量,在教化乡民、泽被乡里中起着重要作用,对农村社会治理、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村传统文化传承大有裨益。重构农村乡贤文化就通过积极探索乡贤参与农村基层治理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乡贤的文化楷模作用,以乡贤的道德感化教育人民群众,以此延续农村传统文化的文脉。
农村文化遗产是实现农村传统文化复兴的重要物质基础。加强农村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首先要做好农村文化遗产的普查登记工作。文化遗产普查登记是农村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前提条件,尤其是口头相传的文化,由于无文本和音像记录,一旦消失则无法挽回。通过文化遗产普查登记,进一步明确皖北地区文化遗产的类型和种类,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记录当前农村文化遗产,建立农村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其次,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注重对非遗传承人的保护,加大对传统制作技艺的保护力度,创新非遗的传承方式和能力,打造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再次,加大农村文物保护工作。文物保护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农村濒危文物抢救力度,加强对古村落、民居、祠堂等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坚持保护为主、适度开发的原则,注重形神兼备,避免过度开发,实现农村传统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积极推进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是农村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路劲。一是要加大对农村文化资源建设的倾斜力度。通过依托乡镇文化站和社区活动室等场所,进一步加强农民科学文化、思想道德教育,不断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增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总量,加大农村传统文化资源建设的比重,实现农村传统文化统筹协调发展。二是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农村文化活动。通过开展传统节庆活动,丰富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的文化内涵。坚持以活动带动农村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努力营造农村传统文化传承的良好氛围,使广大群众自觉接受农村传统文化,进一步增强群众的文化主体意识。三要不断创新农村传统文化的发展机制。坚持以制度创新为切入点,整合农村传统文化资源,进一步拓宽社会参与渠道,完善农村传统文化评估和监督机制,不断提高农村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能力。
[1]郭雪君,李玉萍,王振.农村传统文化保护的价值与路径思考 [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13-17
[2]熊春林.论我国农村传统文化生态的建设[J].湖南社会科学,2012(2):25-28
[3]周德新,黄静.论农村传统文化的现状与创新[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183-186
[4]李宗桂.试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J].学术研究,2013(11):35-39
[5]王智汪.“被牺牲的局部”:皖北文化的选择和传承[J].新余学院学报,2016(6):89-92
[6]金乃玲.皖北地区传统建筑的文化特征[J].池州学院学报,2012(3):59-61
[7]郭雪君,李玉萍.农村传统文化的保护价值与路径思考[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13-17
[8]孙庆忠,关瑶.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实践路径与研究发展[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9):38
[9]陶传铭.习近平治国理政方略与中国传统文化十论[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2(5):14-19
[10]刘伟,严红枫.乡贤回乡,重构传统乡村文化[N].学习时报,2014-07-02(1)
10.3969/j.issn.1673-2006.2017.12.019
G127.22
A
1673-2006(2017)12-0072-04
2017-09-20
亳州市委党校立项课题“当前皖北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问题研究”(BZDXKT2017002)。
芮琼(1981-),女,安徽亳州人,双学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传统文化。
刘小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