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学佳,杨昕红,孙远方
(1.沈阳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辽宁 沈阳 110045;2.东北大学 公安处,辽宁 沈阳 110000)
浅谈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
隋学佳1,杨昕红1,孙远方2
(1.沈阳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辽宁 沈阳 110045;2.东北大学 公安处,辽宁 沈阳 110000)
服务于地方经济不仅是高职院校的社会职能之一,还是高职院校的职责和使命。从高职院校对地方经济建设服务阶段中表现出的问题、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三方面进行探讨,并着重论述了以沈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如何服务地方经济的一些有效方法。
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工匠精神
我们国家高职院校建设时间相对落后,教学体系较不完善,在不发达区域开办高职院校尤为艰难。纵观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在服务地方经济时面临如下几种问题:
(1)人才培养模式不够突出,定位不清。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比,理论层面不足,与中职院校比,动手能力不足;特色不突出,与行业企业需求脱轨。高职院校想开拓别具一格的教育教学方法,就要探究地方社会的经济发展方向,着重培育可以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优秀学子。然而现在,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学科建设趋向于大众化,不能彰显自身的独特优势,创新不足。虽然一些高职院校已经意识到与企业合作有着深远意义,但与当地的行业、企业交流不足,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不仅仅处于表面层次,也比较松散,没有进行全方位的管理。
(2)师资团队组建有窘境。高职院校的师资团队要由授课经验与社会实践经验都非常丰富的教职工构成。然而现在一些高职院校的老师具备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却缺少宝贵的社会实践,不能够很好地了解企事业单位的生产工作现状,教学传授内容不能和企事业单位的实际工作相吻合,技术创新的实力相对落后。综上,种种问题不仅不利于培养高质量的人才,还使高职院校与企事业单位的工作需求不能够很好地相结合,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的目标[1]。
(3)缺少生源。由于统招本科不断扩大招生、私立院校集聚增多,成人专科及成人本科也不断抢占高职院校的生源,使高职院校生源逐年减少。高职院校本身重视改善办学条件,却看不到宣传自身实力所带来招生的实际效果,在高职院校招生过程中,普遍存在录取名额不足的现象。
(4)高职院校一般都比较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而往往忽视培育学生的职业精神。工匠精神是在职员工对待自己事业的一种精神状态,是职业精神的主要组成部分。
(1)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的优劣影响学校整体的实力水平,一些高职学校多为合并、改建而成,因而缺乏必要的文化底蕴,校园文化建设比较薄弱,校园历史不够悠久,不能够根据当地经济的发展需求与地方企业需求达成共识,不能够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教育,培养人才还在单方面地讲授理论知识,不能够将书本知识与企业生产进行恰当的融合,道德教育和技能培养不足,并且缺少特色性比较强的师资力量,这些都决定着高职学校的教学水平[2]。
(2)师资团队组建窘境的原因。高职院校的教职员工大多数是专业教师转型,行业实践经验较少,结构比例不完备;由于对教师行业的认知问题、待遇等问题使招聘受限;由于高职院校的教职工团队年轻化,实践经验少,部分学校的教师结构比例不完善,高职称的教师较少,理论课教师比重大,“双师型”教师较少;教师注重书本教育,对行业前沿动态及新技能的掌握不足。这些都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水平[3]。
(3)生源减少的原因。由于本科高校的继续扩招和社会用人的高学历倾向,学生就业发展出现局限性。近几年,全国高职学校多半都不能完成招生名额。随着职业教育开放化培养的发展,新生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普遍“缩水”,无法达到理想目标[4]。
(4)高职院校的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高层次职业教育,都是为了培育具有生产操作、行政管理和项目服务的高素质、高技术人才。多年来形成的优先保证就业的教学特色,使得多数高职院校不能准确把握好传技能与培育职业精神二者之间的关系,尤其是过分追求高就业率,忽略学生自身特长及实际追求。
(1)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特色化建设。如今,许多高职院校进行多种模式改革,如:现代学徒制、双证融通、项目化教学改革、弹性教学等[5]。以现代学徒制为例,近两年,沈阳职业技术学院与沈阳市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心开展两批学生的现代学徒制合作培养,先后选拔40名学生进入企业项目现场进行外业监理员和内业资料员的在岗学习。在“261”培养模式,“2”是两个双重,一是学生具备双重身份,学生既是学院的在校学生,又是合作企业的企业员工;二是学生具有双导师,既指学院的专业指导教师和企业的现场指导工程师;“6”是校企的六个共同,指学院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共同开发教材、共同培养、共同管理、共同考核评价;“1”是实习实训与就业的对接。校企共同开发课程标准5个,制作活页讲义6套,开发微课资源2个。在教学模式上采用企业现场体验式学习、定期集中专业学习、远程指导学习等方式交互进行,既实现了学生专业理论和实训技能的对接教学,也保证了现代学徒制模式的培养质量。通过学徒制培养的学生就业率为100%,受到企业的青睐。
(2)教师团队建设。在学科建设当中,高职院校继续加强校企合作,建立专业研讨会,完善学科体系,建设教学任务与企业生产要求相统一的体系,不仅要提高专业学科的授课质量,同时还要增强服务社会的能力。教师是高职学校建设的主体。学校不仅仅要重视教师的学历与职称,还应加快提升教师的社会生产能力与社会服务能力。要协同当地主要行业、企事业单位,开设阶段性地到企事业单位观摩和调研等形式的社会实践学习,不断地增强教师的自身教学实力。教师的教学实力只有在不断地提升,才可以促使他们更好地服务社会,对整个服务社会领域有着更积极的推动意义。
(3)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建设。要想培养和提高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能力,其主要方法是改进社会服务体制,不断提高办学水准,逐渐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协作,构建社会服务平台,促使高职教育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高职学校需要将职业教学技能与学科设置、教学体系相融合,将学校的授学、实训融合到企业的实际需求中。还必须要追寻当地经济发展方向及需求,加强合作协同构建社会需要的课程或学科。学校要有自身的发展优势,增强与企事业单位开展交流与合作,寻求双赢之路[6]。
(4)培育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第一,将工匠精神引入理论课堂,深入领会“工匠精神”内涵。要有效利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战场与主途径的优势。思想政治教育是帮助学生培育正确的“三观”,巩固人生理想及信念,提高思想道德品质,是促进其全面成长成才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要有效利用专业课培育高技术型人才的特点,在课程设置中贯彻“工匠精神”教育教学内容。在实训教学时开展“工匠精神”教育,通过言传身教,使学生达到德才兼备。实践教学是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的教学模式,是将工匠精神从理念传播内化为学生的精神追求从而指引其实践行为的必要途径。
第二,在校园文化中融合“工匠精神”,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学生养成“工匠精神”。校园文化是现代及将来高校宣传和传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对办学目标的有效完成都具有极其的重要作用。构建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对培养高职学生养成工匠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聘请马克思主义理论专家到学校给学生开展讲座;学生会、社团开展有关工匠精神的知识问答;校园展板宣传或者标语文化等校园文化形式,营造浓厚的工匠精神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慢慢感受工匠精神,以此内化于心,自觉养成工匠精神。
第三,从国家层面给工匠精神给予制度的保障。培育高职学生养成工匠精神,不仅仅要依靠学校,还需要国家给予制度的保障,建立制度体系。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里首次提出工匠精神,短时期内工匠精神出现在各种会议和媒体上,工匠精神的强势回归是国家和社会的共识,全社会大力倡导工匠精神,政府应该从相关制度层面给予保障。
1.加强高职基层党组织“两对接”建设,使高职教育更好地服务社会及地方经济
第一,高职基层党组织建设对接专业技能培养。高技术型毕业生输出是高职教学的目标,教学目标的实现才能使毕业生更好地适合企业的岗位需求。在高职的教师团队中,积极发展基层党组织的带头作用,以党员教师为主,爱岗敬业,在教书育人中尽职尽责,寻求创新,积极进行培养模式改革,引用中德双元制教学管理模式,采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推进项目化教学改革,对高职学生实现双证融通,提高学生理论实践水平,通过培养专业技能,使学生具备岗位技术要求水准,夯实学生的就业基础,为地方经济储备力量。
第二,高职基层党组织建设对接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在高职教育的素质培养中,以沈阳职业技术学校为例,通过参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祭扫烈士陵园、观看建国、建党影视材料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通过组织学生参观中国工业博物馆、三农博览园培养学生对沈阳的归属感与自豪感;通过组织学生参观敬老院、参加义工使学生更具爱心更具社会责任感;通过一系列集体活动、体能锻炼来培育学生的人文情怀。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党员的示范,构建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从而提高高职学校学生的整体素质。
第三,高职基层党组织建设使高职教育最终服务于地方经济。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涉及多个学科体系,能够服务社会的各行各业。以沈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目前沈阳华晨宝马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沈阳机床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新松机器人、中建九局,海尔集团等大型企业均有该校的毕业生,学校为推动沈阳经济的新一轮振兴贡献力量。
2.用工匠精神服务地方经济
用工匠精神服务地方经济,有助于学生职业操守的形成。在百人甚至千人勇过独木桥的求职过程中,求职人员的职业操守尤为重要,大学生拥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是同样重要的,是大学生步入社会、扎根于社会的必要条件。用工匠精神服务地方经济,对学生职业操守的形成有很大的帮助作用。用工匠精神服务地方经济,有助于校企双方进一步开展合作。用工匠精神服务地方经济,有助于进一步建设高职教育的文化内涵。工匠精神服务地方经济的实际操作过程中,使得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思想道德素质都备受重视,这样会大大提升高职毕业生的综合质量。
总之,高职院校想要服务社会,也要融入社会,必须与社会企事业单位合作,创建新的学科体系,加强教师的自身教学实力培养,将工匠精神引入课堂。同时,在当地经济发展方向及需求的指引下,增加高技术型及高综合素质型的毕业生输送,这样才能够提高高职院校自身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高职院校才可以更好地发展、更好地服务社会。
[1]洪海波.新时期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的几点思考[J].今日中国论坛,2013(6):158..
[2]史晓英.高职院校提高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能力的途径探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2):52.
[3]高 楠.高职院校要为振兴地方经济发展服务[J].中国西部科技,2011(12):62.
[4]王洪志,鲁 健.走出发展困境——高职院校在振兴老工业基地中的新课题[J].辽宁师专学报,2004(2):109.
[5]杨昕红,王丹菲.建筑类专业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实践进展研究[J].工程建筑标准化,2014(12):282.
[6]史晓英.高职院校提高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能力的途径探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2):52-53.
[7]李 阳.新时期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特点及引导[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5.
(责任编辑 伯 灵 校对 伊人凤)
Discussion on Capability of Serving the Local Econom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UI Xue-jia1,YANG Xin-hong1,SUN Yuan-fang2
(1.School of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Shenyang Polytechnic College,Shenyang 110045,China; 2.Public Security Department,Northeastern University,Shenyang 110000,China)
Serving the local economy is not only one of the social function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but also the responsibility and miss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problems that exist in the process,the reasons,and the effective ways of serving local economic construction abil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And taking Shenyang Polytechnic College as a case,the paper emphatically discusses the some effective methods of how to service the local economy.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erving the local economy;craftsman spirit
2017-04-27
辽宁省高校党建研究课题(2016GXDJ-C037)
隋学佳(1987-),女,吉林通化人,硕士,讲师。
10.13888/j.cnki.jsie(ss).2017.03.025
G647
A
1672-9617(2017)03-04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