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师范毕业生教育硕士培养方案改革
——以乡土历史课程设置为例

2017-04-13 00:46阎东凯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硕士师范生乡土

◎阎东凯

(陕西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西安 710119)

免费师范毕业生教育硕士培养方案改革
——以乡土历史课程设置为例

◎阎东凯

(陕西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西安 710119)

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政策已实施数年,这是我国师范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制度创新,但这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就历史学专业而言,针对教育硕士研究生学习环境以及教学工作特点,设置乡土历史课程,以乡土史研究为论文选题,引导研究生开展乡土史研究,是一个值得探索的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乡土历史;教育硕士;培养模式

继2007年5月国务院决定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之后,①根据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教育部会同财政部、人事部、中编办研究起草了《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决定从2007年秋季入学的新生起,在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南大学六所部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从2013年开始,在江西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闽南师范大学等院校推行免费师范生教育。教育部于2010年又提出:自2012年起,部属六所师范大学从到中小学任教的免费师范毕业生中招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支持师范毕业生结合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实际继续深造和专业发展。②《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实施办法(暂行)》(以下简称《实施办法》)。据此,免费师范生到中小学任教满一学期后,均可申请免试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该政策的实施对提高免费师范生的教学和科研能力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尤其是在宽进严出的培养原则之下,虽然免费师范生申请并获得攻读教育硕士资格的比例很高,但是毕业率较低。这不仅是因为各学校对硕士研究生毕业要求严格所致,往往也是因为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的选题难以得到专家的认可,或受研究条件所限制定出的论文计划迟迟不能完成,致使不能按预定时间毕业,这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历史专业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实践,提出设置乡土历史教育相关课程,引导研究生以乡土史研究为论文选题,指导他们开展乡土史研究,以解决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出现的问题。

一、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中设置乡土历史研究课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首先,基础教育的发展提出了乡土历史教育的要求。“以乡之物教万民”,是中国传统社会将乡土文化作为社会教育内容的概括。简单来说,乡土历史教育就是以家乡为基础,搜集家乡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社会风情、历史经验和当地民族史简况等为内容的教育活动,旨在唤起爱乡心,进而培养爱国爱乡的意识与情操,是对现行基础教育中《中国历史》内容必要的补充和发展。随着社会的变迁、文化的多元化以及教育改革的开展,近年来乡土教育的意识逐渐抬头。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地方性课程的开发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发展空间,各县市政府开始重视乡土资料搜集、母语(方言)教学及乡土文化教学;而教育主管部门也在中小学开设乡土教学课程及活动,增加乡土历史作为重要内容。但是目前我国开发的大部分中小学乡土历史课程质量不高,乡土历史教材短缺、教师水平参差不齐,乡土历史教育的推广和发展还面临着很多困难。

其次,乡土历史研究是历史学研究的新趋势之一。乡土历史,英文称作local history,是一种相对于国家史(national history)或世界史(word history)、地区范围比较狭小的历史研究。多年以来,历史学研究中存在着过度以“国家”为主体的研究倾向,历史学家往往以“自上而下”的视角观察历史事件的发展,社会历史的演变以上层精英分子为主轴。这种精英取向的盲点在于很容易忽略了中下层社会大众对历史的影响。近年来,历史学界对这种研究范式开始反省,历史学研究的方向与重心发生了转移,发生了从“自上而下”到“自下而上”的逆转,从以“国家”重心到以“乡土”为中心,从以“精英”为对象到以“普通民众”为对象的改变,许多研究开始关注普通人群在日常情境下的生活史。年鉴派史学大家马克·布洛赫提出,“这种渴望理解生活的欲望,确确实实反映出历史学家最主要的素质。”①马克·布洛赫著,张和声,程郁译:《历史学家的技艺》,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36页。因此,乡土史遂成为涵盖环境、社会与文化三大层次的新史学的重要支柱,史学界对其研究价值越来越重视。

第三,教育硕士培养模式具备乡土历史研究的良好条件。教育部颁布的免费师范生政策要求师范生毕业后回生源地从事基础教育工作,并且要求承诺毕业后从事中小学教育十年以上。结合这一现状,教育部《实施办法》中提出:免费师范毕业生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采取在职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3年。课程学习主要通过远程教育和寒暑假集中面授方式进行。创新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采取部属师范大学与地方政府、中小学校合作培养教育硕士研究生的新机制。这样一来,教育硕士研究生平时在本乡本土任教,寒暑假集中授课学习,对历史学专业的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而言,这正好提供了开展乡土史研究和教学的良好而便利条件。

二、教育硕士研究生乡土历史科研与教学能力的培养方案与措施

为了提高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的培养质量,开拓其乡土历史的研究和教学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

(一)培养研究生对乡土史研究的意识和兴趣,鼓励研究生将硕士毕业论文选题与乡土历史的内容结合起来

教育部颁布的《实施办法》中提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撰写要立足教育实践,突出学以致用,要运用教育理论、知识、方法分析和解决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具有创新性和实用价值。①教育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实施办法(暂行)》,2010年5月。依据这一要求,可以在培养研究生对乡土史研究兴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以其所在地的乡土史研究作为硕士毕业论文的选题,这样可以避免研究生在毕业论文选题上的盲目性。

基于政治因素的决定性影响,我国以往的中小学历史科目教学中,特别偏重于“大中国”,而忽视了小范围乡土的历史教育内容,无论是课程设计、教材选择、教学实施均偏向以中国为重心,呈现明显的“核心—边陲”的视角;而强调统一的教育内容,使得学生对周边生长的环境和文化历史接触较少,因了解有限而变得陌生与疏离,更谈不上积极的认同,这是历史教育存在的问题之一。依据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和西方学术界“多元文化主义(multiculturalism)”理论观点,文化的多样性是文化繁荣的重要表现。中国社会文化应由国家层面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以及地域文化、各族群文化等多重文化样态构成。应当看到,乡土知识及与之相关的区域族群文化的多样性具有人类终极价值关怀的意义,乡土历史教育应该成为对文化多样性的传承和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在历史学教育硕士的培养过程中应该破除那种一味强调“大中国史”研究的做法,破除强调统一教材内容的观念,树立乡土历史研究的意识,将乡土历史的研究作为历史学研究的前沿课题,向学生介绍国内外相关的研究现状和成果,培养对乡土历史教学和科研活动的兴趣,提高对中小学历史教学中的乡土史内容的认识。由此而引导研究生以乡土史作为论文的选题,既有历史学研究的创新性学术价值,又能满足基础教育对乡土历史教育的需要,并利于地区乡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体现了学位论文学以致用的实用价值。

(二)针对性地增加乡土历史研究的课程和研究方法指导

为了提高研究生乡土史研究的能力,需要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开设一些乡土历史研究的相关课程或者给予学生研究方法上的指导,各师范大学的历史学专业可以在现有条件下,应尝试从以下方面着手实施:

1.针对性地指导研究生提高对地方文献资料收集整理的能力

史料的搜集是历史研究的前提,任何研究的展开必须建立在史料的基础上,这是历史学科的特性。乡土史即本地本乡本土的历史,凡属反映乡土的一切文献、实物和传说等,统谓之乡土史资料。乡土史的原始资料异常丰富,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对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要注重拓宽和提高其搜集史料的视野和能力。乡土史史料较为集中的史料类别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一是文献典籍类,包括正史记述,历代修纂的省、府、州、县的志书,档案卷宗,私家著述中的稗史、笔记、小说等;二是各种民间文书类,包括契约、族谱、日记、墓志等;三是神话与传说等口碑资料类;四是考古文物类,包括各地各级博物馆、文物馆所藏文物,以及有关的考古发掘报告等书面文字资料。

乡土史资料繁而杂,富而滥,进行鉴别筛选和整理工作是必不可少的。筛选和整理史料工作应注意以下两个倾向:首先,根据乡土史的特点,应多选择政治史以外的乡土史素材。长期以来,我国历史教科书的叙述基本以政治、军事史为主,有关战争、政治运动、朝代更替方面的史料是历史研究最重要的史料。即使是过去编写的乡土史教材中也常常让地方政治史占据主要地位。然而,乡土史强调的是生活、非都市的乡村(非中心区域,而是历史的边缘地区),它要写出一个较小地域的生活史的总体。因此,乡土史研究应该少选择一些政治史、军事史,多选择其他的历史内容,例如历史地理、生态环境、民俗、宗教等方面的内容。其次,在培养乡土史史料搜集和运用方面,还需要注意引导研究生注重对近现代史料的搜集整理。通常学习历史往往是从古代、中古到近代这样的时系列学习下来的,在时间的距离上来说并不是由远及近。这提示我们一个思考的方向,即是否可能在时间上做回溯式的学习。乡土史应详今而略古,如果像写传统的历史那样,从一个地方的远古一直写到今天,那么各部分都必须简要,最后成了干巴巴的,枯燥无味的地方史。乡土史应多注意与现在生活有关的自然生态环境及近现代史方面的活泼的生活样态,例如市场的形成和贸易的情形、交通路线的变化、乡村组织、姓氏及家族的结构等等,对本乡本土近现代社会历史变迁的研究还可以与公民教育结合在一起,因此,对地方近现代史研究的关注应该成为乡土史研究的重要特色。

2.学习掌握历史学田野调查的理论与方法

历史学近年来新的研究方法之一就是田野调查,“在田野调查中,可以搜集到极为丰富的民间文献,包括族谱、碑刻、书信、账本、契约、民间唱本、宗教科仪书、日记、笔记等等,这些材料在一般的图书馆是无法获见的。”①陈春声:《中国社会史研究必须重视田野调查》,《历史研究》1993年第2期第12页。在调查得到的传说和故事等口碑资料所揭示的社会文化内涵往往是文献记载所未能表达的。这种方法对于“由下而上”地研究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史而言,是弥补文献资料不足的最好的手段,乡土历史教学与研究必须重视运用田野调查的方法。教育部颁布的《实施办法》也对研究生学习期间的实践调查提出了要求:实践环节考查要求学生在学期间至少完成一篇实践调查报告和一项教学设计。教育硕士研究生课程考查与考试可通过调查报告、课程论文、教学设计、教学视频和笔试、口试等多种方式进行。据此,在教师个别指导下的历史学的田野调查活动不仅理论上是必要的,实践上也是可行的。乡土史研究的田野调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内容开展:

第一、对本乡本土近现代社会历史变迁发展的调查。近现代史正是中国新旧社会交替、发生巨变的时代,许多事件的亲历者依然在世,通过田野调查搜集补充以往被忽视和遗漏的史料,或者抢救性地搜集那些即将随亲历者一起消逝的口述资料,是我们历史研究者的责任和义务,乡土历史研究应该通过对家乡历史和现状的调查研究完成这些非常有价值的工作。

第二、对家乡文物古迹的调查。文物古迹、历史遗迹是历史的遗存,包括宫殿庙宇、城堡圩寨、洞窟古墓、名关要隘、人工河渠、古战场遗址,以及重大事件遗址等等,是历史的见证,也是历史教学的活教材,其所具有的重大的乡土历史教育价值是明显的,因此,应该对通过对本乡本土的古迹文物的调查获取更多乡土史的直观认识。

第三、对民间传说的调查。如地名、河湖山水名的传说,历史人物和神话人物的传说。对民间传说的调查,既搜集了乡土史研究所需的史料,又保存了民间口头传承文化,是极有价值的工作。

第四、对民间谣谚俚曲的调查。谣谚俚曲是民间文学的组成部分,也是反映一个地区历史、风俗、方言等方面的重要内容,在乡土史研究中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教师要在田野调查前指导研究生查阅相关的文献参考资料,帮助学生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调查计划,包括目的和要求、时间和路线等;调查结束后,要指导学生撰写调查报告。通过乡土史田野调查,可以增强对乡土史的感性认识,重新体验历史,然后对历史经验做出描述,将大有裨益于学生研究能力的提高。

三、结语

免费师范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我国师范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制度创新,通过这一人才培养模式,免费师范生获得了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学习机会,基础教育的教师素质也得以提高,但这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还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完善。就历史学专业而言,为了提高研究生培养的质量,使学生真正学有所得,并且能够按时顺利毕业,针对教育硕士研究生学习环境以及教学工作的特点,设置乡土历史课程,引导研究生开展乡土史研究,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的人才培养新路径。

[1]滕星.乡土知识与文化传承:中国乡土知识传承与校本课程开发研讨会论文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3.

[2]李素梅.中国乡土教材的百年嬗变及其文化功能考察[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

[3]李新.百年中国乡土教材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

[4]吴杰.台湾乡土教育历史与模式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3.

[5]张爱琴.民族地区发展与乡土教材开发:宁夏回族社区教育人类学田野调查[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3.

[6]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Reformof Training Programof Master of Educationfor Free Normal Graduates——Takethe Local History Curriculumas An Example

YAN Dongkai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Xi’an 710063,China)

The policy for free normal graduates to pursue a master's degree in education has been implemented for several years.It isthe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 and graduate education.However,there aresomeproblemsthat need to be improved in this new training mode.As far as history is concerned,setting up local history courses and guiding graduate studentsto study local history is a new path of talent training for graduate student.

Local history;Master of Education;Raining mode

G650

A

1671-9123(2017)03-0125-05

2017-08-20

阎东凯(1970-),男,山西祁县人,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历史学博士,主要从事社会史研究。

(责任编辑 卞建宁)

猜你喜欢
硕士师范生乡土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乡土中国
略论师范生儿童文学核心素养
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
芬芳乡土行
读《乡土中国》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