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针线团

2017-04-13 23:49贾雪文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2016年34期
关键词:缝上布片针线

贾雪文

清晨,阳光从窗台洒进屋里,像一把刷子,把屋里刷得亮堂堂的。蓦地,有光一闪而过。我走过去一看,哦,原来是妈妈的针线团。(“洋洋洒洒”一词,传递着一种喜气洋洋的情感,并把“妈妈的针线团”置于一种轻松而愉悦的氛围中。)

妈妈的针线团是一个圆形的棉球,上面插着许多细针,在阳光下发出亮亮的光芒。针线团四周,围着一片片绿叶状的布片,布片上绘有一个个美丽的图案,有的是一个调皮的娃娃在荡秋千,有的是一个矫健的少年在游泳,有的是一个美丽的女子在竹林下扇扇子……每个画面虽各不相同,但都在传递着一种淡雅闲适的气息。(“淡雅闲适”这个词语,很好地衬托出了妈妈的针线团所呈现的一种隽秀之美。)

这个针线团可是妈妈的宝贝。打我记事起,一到农闲期,妈妈就取出这个针线团来缝补衣服、绣制图案。妈妈在做活儿时,脸上总是洋溢着甜甜的的微笑,那黑乌乌的发丝轻轻地飘动着,给她增添了几许活力。

由于我们家住在淮河岸边,妈妈的针线活做累了,就打开窗子,欣赏那流光溢彩的淮河。一段时间过后,我们家的墙上就挂起了许多刺绣:自由自在的鱼儿,亭亭玉立的小荷,翩翩起舞的春燕,星星点点的白帆……

那个小小的针线团,不仅给我们家带来了美,还拂去了我心头淡淡的忧伤。(“拂去”一词,不仅生动形象,给人以想象的空间,还暗含着妈妈对“我”的爱)记得小时候,某次上学的路上,我不小心把书包划了一个大口子,里面的棉花都露出来了。一个上午,我受尽了同学的奚落。回到家后,妈妈趁我吃午饭的工夫,把一截红绸折成一朵小红花,然后把这朵小红花缝在书包的豁口上。下午,我背上书包,精神了许多,引来了小伙伴们羡慕的目光。

这个针线团还教会了我许多道理。一次,我正抱着这个针线团玩的时候,不小心把其中一个小叶片扯了下来。怕妈妈训斥,我就把这个针线团丢在门口的花丛里,没想到被眼尖的妈妈发现了。她拣起来,又把那个小叶片缝上。晚上,她坐在我的床前,轻声对我说:“东西可不能随便弄坏,更不能随便丢弃。”可当时的我听不进妈妈的话,总觉得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衣服破了再买一件就行了,哪里需要那个针线团呀。妈妈的观念老了,就如她头上的丝丝银发,我可不能随她。(“银发”与上文“黑乌乌的发丝”相照应,不仅在表明妈妈的年岁已老,也在表明“我”对妈妈态度的变化。)

之后的某一天,我买了一条“乞丐裤”,左右腿上各有几个磨烂的口儿,穿上去自我感觉很时尚。一周后,我放学回家,那条裤子却怎么也找不到了,就问妈妈:“我那条新裤子哪儿去了?”妈妈沉默了半晌问:“你的裤子真的是新的吗,还没穿就烂几个大洞,这可不行!”“我买来还不能穿吗?”我反问妈妈。“知道你要穿啊,所以我早给你缝好了。”妈妈随口答道。蓦地,我懵了。“妈妈,你怎么能这样?”正当我小声嘟囔时,妈妈从屋里走出来,拿出了那条裤子。咦!一条裤腿上,是奔腾的瀑布;另一条裤腿上,是逶迤的山峦,好美啊!我捧着裤子,心头的怒火已被浇灭,取而代之的,是满心的欢喜。

后来,我问妈妈,为什么对这个针线团如此珍爱。妈妈说:“这个针线团比你年龄都大呢!那是我和你爸结婚时,你外婆送给我的嫁妆。”我惊讶地望着妈妈。妈妈接着说:“等你出嫁时,我还要把它送给你哩。”惹得我哈哈大笑。

突然,我的笑聲停止了。(上文的“哈哈大笑”是“我”感到妈妈的话有趣,此处的“笑声停止”是“我”感到妈妈的话有道理。这两个有关“笑”的句子,很自然地把读者带到沉思的境界中。)

点评

1.细节生动传神。本文在描写妈妈缝补衣服的镜头时,用“甜甜的微笑”“飘动着的乌发”传递出了妈妈的青春和活力。

2.情节抑扬起伏。对“我”买“乞丐裤”一事的叙述,妈妈先是持反对的态度,教育“我”不能穿;后又说破烂的地方已经被她缝上了,让“我”一下子懵了;再后来,当妈妈把缝着奔腾的瀑布、逶迤的山脉的“乞丐裤”给“我”后,让“我”惊喜万分。小作者在叙事中,一抑一扬,一起一伏,真是扣人心弦。

3.结尾藏而不露。那个针线团是妈妈出嫁时外婆送的,待到“我”出嫁后妈妈还要送给“我”,这是什么用意呢?小作者并没有点明,这就促使读者用心揣摩,使文章收到了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猜你喜欢
缝上布片针线
骨头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
月亮
天衣本非针线为巴别塔亦难通天
小猪书角
母爱是一根穿针线
母亲手中的针线哦
母亲的针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