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之于我们太过习惯了,时常,我们会无所察觉,如同时空之于我们过于静止与绝对,在爱氏之前,我们被蒙骗了千万年。于是我们在恍然后明白,常识虽常,但亦要知之、行之、思之。
所谓的对常识的知之,并非仅仅为热则却衣、寒则添衣的自然反射,而是对自然存在的用心观察。没有这用心,何来常识?没有常识,何以行之?不得而行之,必遭祸患。譬如之于人,了解交通拥挤之时间,于约会便不会误时;又譬如拿破仑不知俄国之地广与冬天之寒冷,便因俄国坚壁清野而为滑铁卢之役埋下伏笔。
所以对于常识,要知之。
——《文之常识》
技法点拨
考场作文,要想在第一时间征服阅卷老师,就要给阅卷老师留下博学多识的感觉。写考场作文时,开头或引用古诗词名句,或引用流行歌曲歌词,或引用现代名人名言,或化用俗语谚语等。这些语录素材,知名度高,思辨性强,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使文章生动活泼,读来令人亲切,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古语云:“易有三训,一训简易,二训变易,三训不易”“易与天地准”。之于常识,不也是如此吗?我们生活在常识中,“春暖花开”“秋高气爽”,我们不假思索地运用它们,是为简易;同一事物不同时刻有不同的表现,变化无穷,是为变易;常识由生活而来,经久适用,是为不易。故庄子云:“道在便溺。”因常識,于生活,我们泰然。
老子云:“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正是由于常识之于我们太过习惯了,时常,我们会无所察觉,如同时空之于我们过于静止与绝对,在爱氏之前,我们被蒙骗了千万年。于是我们在恍然后明白,常识虽常,但亦要知之、行之、思之。
所谓的对常识的知之,并非仅仅为热则却衣、寒则添衣的自然反射,而是对自然存在的用心观察。没有这用心,何来常识?没有常识,何以行之?不得而行之,必遭祸患。譬如之于人,了解交通拥挤之时间,于约会便不会误时;又譬如拿破仑不知俄国之地广与冬天之寒冷,便因俄国坚壁清野而为滑铁卢之役埋下伏笔。
所以对于常识,要知之。
——《文之常识》
开头的引用,体现了作者广博的阅读积累,因为“易有三训,一训简易,二训变易,三训不易”“易与天地准”“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等经典妙语,对古代文化没有特别的阅读兴趣和偏好的同学是不可能有如此深刻的理解与感悟的。升格片段以这些经典名句为由头,自然畅达地表达了对“常识”的分析与理解,高屋建瓴,厚积薄发,提升了作者的认知境界与阅历水准,从而给阅卷老师留下良好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