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分析

2017-04-13 23:08金伊辰白一多
科技创新导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保险投资经济增长

金伊辰++白一多

摘 要:关于保险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已在许多文献中得以研究,已有研究多从经济的整体增长进行分析,并未将这种关系进行深入分析。该文以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和出口为切入点,分别论述了保险发展对于消费的促进、对于投资的提升以及对于出口的保障。该文从这三个角度对保险和经济增长的关系逐层进行理论层面的论述,论述过程中将已有理论和现实相结合,期望能够对两者的关系有更加深入准确的认识,以及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关键词:保险 经济增长 消费 投资 出口

中图分类号:F8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1(c)-0255-02

金融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无论是西方各国百年的经济发展史还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成就,都是阐述金融和经济关系的重要例证。保险作为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发展有着甚为密切的关系。中国的保险业经历了1949年设立第一家保险公司,1958年的停办,1979年的重新恢复,1998年保监会的成立,2004年保险业全面开放等等重大发展事件,如今已经取得了非凡的发展成就,中国已经逐步成长为世界范围内的保险大国。

保险业的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密切性是普遍承认的,但是作为一个研究课题,需要进一步发掘出具体的关联方式,或者说中国保险业的飞速发展和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什么关系,如果仅仅停留在保险业促进了经济增长或者经济增长反过来又促进了保险业的发展那未免显得过于肤浅,因此需要深究这种关系或者作用机制是什么,保险业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具体有哪些作用路径,理解清楚了这种路径方式才能够真正理解这种关系的存在。

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是消费、投资和出口,保险业对于经济的作用也应该从这三个角度进行分析,该文以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作为分析的切入点,希望能够对保险和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有更加深入的探讨和论证。

1 保险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由于经济增长主要受到消费、投资和出口的影响,因此该文主要从这三个角度分析保险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1.1 保险对于消费的影响

消费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旺盛的消费能力是实现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内外主要大国的经济增长在初期都是由高储蓄率带来的投资拉动,伴随着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这种驱动力开始转变为消费驱动,也就是需求经济。居民储蓄是为了未来不确定性的支出做准备,保险的存在恰恰是为了降低这种不确定的出现,如果保险真正降低了未来不确定性的程度,那么居民相应的储蓄也会减少,对应的提前消费也会增加,进而最终促进了经济增长。

根据预防性储蓄理论,当人们对于未来不确定性程度的预期增加时,就会导致当前消费的减少,储蓄增加。保险作为降低风险和转移风险的一种有效方式,居民投入一小部分资金购买一定的人身或者财产保险,将这种未来损失的不确定性转嫁给保险公司(更为准确地说是那些未来未发生损失的保险消费者),一旦出现危险或者损失,保险公司将会进行一定程度的经济补偿,这样一来,人们对于未来要发生的风险将不用储备百分之百的货币来预防,更多的货币用于当下的消费,促进经济的增长。

另外保险可以有效地提高人们进行提前消费。比如买房买车的按揭贷款保险对于人们提前消费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当今社会,信用卡,分期付款等消费形式的出现根本原因在于商家认为消费者未来偿还欠款的可能性增加,一来是因为消费者有偿还欠款的经济能力,二来是因为相应消费保险的出现,消费者虽然具有偿还能力,但是在进行类似分期付款的提前消费时,需要评估未来的收入风险或者收入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可以由保险来进行降低,消费者通过保险降低了自身未来的收入不确定性,渴望进行提前消费,商家通过保险降低了消费者不偿还欠款带来的损失,也会倾向于推出分期付款的项目,这样一来供求自然产生,提前消费的消费模式也得以盛行。

1.2 保险对于投资的影响

保险公司的存在相当于在资金拥有者和资本市场建起了一座桥梁,保险公司通过出售其保险产品,收取保险费用将社会上的闲散资金收集起来,然后投入到资本市场供生产领域使用。这一点其实和基金公司类似,保险公司其实扮演着机构投资者的角色,由于保险公司聚集资金的能力很强,其拥有的可支配资金数额巨大,如果能够被生产领域的资金缺乏者以一定成本使用,那将会加快经济领域资本的快速流动,对于经济的發展是十分重要的。

储蓄并非全部能够转化为投资,这种现象称为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漏出。保险恰恰能够显著减少这种漏出,通过保险,被保险人原来自行储备数量等于风险损失的风险准备金转变为支付一小部分费用,来将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又将风险分散到千万的保险产品购买者身上,如果损失是100万,那么分散到100万的保险人身上,每个人只需付出一块钱的费用,这样,原本100万的风险准备金可能只需10万的成本就可以完全解决,剩下的90万则可以被释放出来用于投资领域。对于企业来说,融资和投资处处充满着风险,现金流对于企业的生死至关重要,保险的存在能够降低企业手中的风险储备金,将拥有更多的现金流来维护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降低由于现金流短缺带来的运营停滞分析,同时对于未来投资的失败风险也能够分散和降低。对于个人消费者来说,人们处于预防风险的目的储备的资金由于保险带来的风险降低将会有一大部分释放出来,对于投资来说影响也是十分显著的。

另外,保险对于金融市场结构、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影响也是十分显著的,保险能够实现资金融通的功能,保险的发展能够降低整个经济对于银行的依赖程度,高度发达的金融体系实现资金融通的工具也应该具有多样性,这样对于风险的降低也是十分重要的。与此同时保险可以和银行、券商形成较为良好的互动补充作用,实现优势互补,信息共享,将有利于提高整个金融体系的运转效率,对于非系统风险的降低至关重要。金融市场存在的重要目的就是加速闲置资金的流动,降低资金的流动成本或者交易费用,让缺少资金的一方付出较少成本的情况下得到资金的使用权,让多余资金的一方在较小风险的情况下,让出资金的使用权,获得使用权带来收益,这一部分收益是资金的借用方所付出的。金融机构在将资金交付到借方手中时,一方面会通过各种渠道评估按时还款的风险,另一方面通过评估的风险向保险机构进行保险的购买,降低未来发生违约的可能性,有了保险,就能够减少资金的出让价格,那么资金的使用方的成本就会降低。对于拥有多余资金的一方,通过购买相应的保险,能够降低资金未来无法收回或者完全收回的风险,保险能够给予一定的补偿,那么拥有多余资金的一方更加倾向于出让资金,这样金融市场通过保险降低每一方的风险,准确地说是分散风险,实现了资金的低成本流动。

1.3 保险对于出口的影响

政府对于本国产品的出口往往通过市场机制和政策补贴来达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本国产品在国外市场的竞争力。

对于市场机制促进出口主要体现在出口融资和风险规避方面,国际市场上的国际保理和福费廷业务是两个有效规避和降低风险的工具。国际保理指的是在进行商品的国际贸易过程中,出口商采用赊销等信用方式为进口商提供产品和服务,通过出口保理和进口保理提供的商业资信调查、应收账款催收等信用金融服务,国际保理能够为出口企业提供较为全面的风险保障。但是国际保理往往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是国际保理往往在经济发展成熟的发达国家,对于大部分发展国家虽然其出口贸易逐渐增加,但是国际保理的发展相对较为落后,非成熟市场的会员较少。其次是国际保理的保险范围较窄。比如国际保理只承担进出口商的破产风险和信用风险,不承担进口国家和出口国家的政治风险,这显然对于进出口企业的保险需求是不能满足的。另外一个有效规避出口风险的保险业务是福费延,指的是银行等机构从出口商那里购买已经得到承兑的进口商所在国家或者地区银行担保的汇票等。这项业务和国家保理一样能够有效降低出口风险。另外一些其他的出口相关的险种也是能够相应降低出口或者进口风险,比如国际货运险、加工贸易险、出口产品责任险等等。

出口信用保险对于出口的促进可以从两个方面论述,首先是从微观角度,投保的出口企业可以获得损失补偿、融资、风险规避等服务,这些服务正是出口保险所能够实现的功能。出口保险的损失补偿功能指的是在保险责任范围内,如果发生损失,出口保险的公司将会按照合同进行赔付,这对于风险的降低是直接和显著的。出口保险还具有融资功能,和普通保险一样,出口保险的机构通过售卖各种出口险种能够筹集大量的保险费用,将这些保险费用集中起来可以投入到生产领域,相当于银行吸储放贷的作用,加快了资金在经济中的周转速度,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另外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看,出口保险能够促进国家的经济增长,实现市场的多元化,产业结构的快速升级,以及国家信用体系的建设。

2 结语

保险对于经济的促进作用是十分显著的,无论从理论界还是实践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承认,但是这种促进作用或者作用机制的具体形式并没有得到普遍认同,该文从影响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和出口三个角度来分析保险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期望能够对两者的关系有更加深入的研究和理解。保险的功能是降低未来的不确定性,分散和转移未來的风险,透过这种功能,消费者能够降低自身的风险准备金,将更多的收入解放出来,进行消费,保险公司利用筹集上来的分散化保费,聚少成多,利用这一部分资金进行生产领域的投资,加快了资金的流通速度和使用效率,最后保险为商品的出口提供风险保障,促进了出口的增加,进而推动经济的增长。

参考文献

[1] 王波,史安娜.非寿险市场的承保周期研究及在中国的检验[J].上海金融,2006(7):37-40.

[2] 张琳,朱园丽.中国机动车辆保险承保周期存在性分析[J].中国经济评论,2007(2):66-70.

[3] 王雅婷.保险业周期性波动风险及逆周期监管文献评述[J].保险研究,2012(10):120-127.

[4] 李谦.论财产保险利润周期[J].上海保险,1996(5):10-13.

[5] KaviGounder,StevenMorling.Measures of PotentialOutput in FiJi[P].Working Paper,06,October 2000,EconomicsDepartment,Reserve Bank of Fiji.

猜你喜欢
保险投资经济增长
关于我国PPP模式应用的问题探讨
浅谈对银行投资价值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