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矿区孔隙水防治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要点简析

2017-04-13 08:15王璐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7年9期
关键词:防渗勘察水文地质

王璐

摘 要:本文简单介绍了辽宁朝阳某矿区水文地质勘察项目的概况、工作内容、勘察成果及矿区水文地质参数的计算等要点,查清了拟治理区水文地质条件,为矿区周边地表水及地下水对矿区露天采场的影响防治提供依据,提出防渗治理措施。

关键词:矿区;防渗;水文地质;勘察

中图分类号:P641 文献标识码:A

1.项目概况

辽宁朝阳某矿区及附近地形低缓,河谷宽广,属剥蚀侵蚀堆积立棱山间沟谷地。矿区地形标高319m~240m。矿区三面均有季節性河流,仅在雨季有水流通过。井口附近的最高洪水位为239m。

本勘察工作拟对矿区露天采场由东至南段(约1300m)进行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查清拟治理区水文地质条件,为矿区周边地表水及地下水对矿区露天采场的影响防治提供依据,提出防渗治理措施。

2.勘察工作内容

2.1 水文地质钻探

(1)钻孔施工宜采用清水钻进,当地层破碎不能用清水钻进时,应在主要含水层或试验段(观测段)用清水钻进,若必须采用泥浆钻进时,应采取有效地洗井措施。

(2)钻孔孔径视钻孔目的确定,抽水试验孔试验段孔径以满足设计的抽水量和安装抽水设备为原则,一般不小于91mm,水位观测孔观测段孔径应满足止水和水位观测的要求。

(3)钻孔应取芯钻进。岩芯采取率:岩石大于70%,破碎带大于60%,黏土大于70%,砂和砂砾层大于50%。当采用水文物探测井,能正确划分含(隔)水层位置和厚度时,可适当减少取芯。

(4)钻孔的孔斜应满足选用抽水设备和水位观测仪器的工艺要求。

2.2 抽水试验工作

(1)对勘察区所有钻孔及地表水体的静水位、动水位、恢复水位应进行测量。水位的测量可选择电测式。测量导线的长度应每天校正。

(2)当孔内水量较小时,宜采用长度容积法测量水量,但充满容器的时间不能小于15s,当钻孔涌水量较大时,可选用三角堰、矩形堰、梯形堰、孔板流量计或水量表。

(3)抽水孔(井)的出水量、动水位、观测孔的动水位和恢复水位的测量,应同时进行。

(4)抽水试验的排水,应根据抽水场地情况,确定排水方向和距离。

(5)抽水试验前应对勘察区内地表水体、建筑物进行观测。对抽水试验中地表水体的水位及地面沉降等变化情况做好记录。当出现孔内大量涌砂及危及地面建筑安全时应立即停止试验。

(6)当抽水孔(井)和观测孔的动水位与区域地下水变化趋势及幅度基本一致时,可视为稳定。

(7)试验结束后,应进行恢复水位观测,并应符合下列要求:①停泵时按1min、3min、5min、10min、15min、30min的间隔进行水位为观测,以后每小时进行一次;②对受区域自然水位变化影响的水位观测,计算水位时应消除影响值。

3.地层岩性及水文地质条件

3.1 地层岩性

据勘探及地质调绘揭示,此区域表覆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粉质黏土、砂土、圆砾、角砾,下伏侏罗系土城子组混合岩。各地层岩性分述如下:

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l)

①素填土:灰黑色,黑褐色,稍湿,稍密,主要由黏性土、中粗砂、少量碎石等组成。厚度0.8m~4.9m。

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

②粗砂:黄褐色,稍湿-湿,稍密-中密,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混粒及均粒结构,含少量碎石及黏性土。厚度0.7m~5.2m。

②1细砂:黄褐色,稍湿,稍密,主要成分由石英、长石组成,均粒结构,含少量砾石,混10%黏性土。厚度3.3m。

③粉质黏土:黑褐色,软塑~硬塑,由粉粒、黏粒组成,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中等。厚度0.7m~5.8m。

④圆砾:黄褐色,稍湿-饱和,稍密-密实,母岩成分以混合岩为主,呈浑圆状,一般粒径2mm~20mm,占含量约50%,最大粒径约80mm,有中粗砂及少量黏性土填充。厚度1.3m~7.1m。

④1中砂:黄褐色,稍湿,稍密,主要成分由石英、长石质组成,均粒结构,混少量黏性土及碎石。厚度1.1m。

④2粉砂:黄褐色,稍湿-饱和,中密,主要成分由石英、长石质组成,均粒结构,混10%黏性土。厚度2.1m。

④3角砾:黄褐色,饱和,密实,角砾成分以混合岩为主,呈棱角状,一般粒径20mm~60mm,占含量约60%,最大粒径约80mm,由中粗砂及黏性土填充。厚度3.1m。

侏罗系土城子组(J3t)

⑤1全风化混合岩:黄褐色,中粗粒变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酸性长石、绢云母、石英,节理裂隙极发育,岩芯呈土夹砂状。厚度0.5m~7.2m。

⑤2强风化混合岩:浅黄色-灰褐色,中粗粒变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酸性长石、绢云母、石英,节理裂隙很发育,岩芯呈碎块状、块状。厚度1.0m~7.4m。

⑤3中风化混合岩:黄褐色,灰色,中细粒变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酸性长石、绢云母、石英,节理裂隙发育,岩芯呈短柱状,柱状。厚度1.3m~1.7m。

3.2 勘察区水文地质条件

根据勘察区地下水赋存条件划分,本次勘察控制范围内地下水类型可划分为两种:第四系松散岩层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

(1)第四系松散岩层孔隙水

勘察区第四系地层主要由素填土、粗砂、粉质粘土、圆砾等组成,其中含水层主要为圆砾。根据地下水的埋藏条件,该层地下水类型为潜水,地下水埋深4.1m~6.1m,含水层厚度2.5m~4.2m。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另外也有地表水的渗入。地下水的径流过程,主要靠自身的水势能作用,沿着含水介质的通道运移。地下水的排泄方式,主要为地面蒸发、人工抽取及地下径流。

(2)基岩裂隙水

勘察区主要为混合岩,基岩裂隙发育,地下水主要赋存于基岩裂隙中,为潜水,水量较小,属弱透水层。

4.水文地质参数计算

4.1 影响半径

4.3 计算结果

经计算,结果如下:

涌水量为0.73L/s~1.25L/s,渗透系数为0.0001973m/s~0.0005275m/s,影响半径为12.89m~34.51m。

结论

(1)拟治理区地形平坦低缓,地貌较简单,无明显不良地质作用迹象;(2)拟治理区地下水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含水层主要为圆砾,地下水埋深4.1m~6.1m,含水层厚度2.5m~4.2m。据抽水试验成果:涌水量为0.73L/s~1.25L/s,渗透系数为0.0001973m/s~0.0005275m/s,影响半径为12.89m~34.51m。(3)该区域水对混凝土结构有微腐蚀性,对混凝土中钢结构有微腐蚀性;(4)建议采用高压喷射防渗墙灌浆技术建造第四系潜水防渗墙。

参考文献

[1] GB 12719-1991,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S].

[2] YS 5215-2000,抽水试验规程[S].

[3] GB 50021-200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S].

猜你喜欢
防渗勘察水文地质
基于抽水试验计算水文地质参数的分析与确定
基于GPRS实现自动化水文地质抽水试验
基于转移概率的三维水文地质结构划分
水文地质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有效应用
浅谈立交工程桥体防渗施工
矿山地质勘察和勘察灾害防治问题探讨
浅谈推行水利工程勘察(测)监理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