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控制狂魔”

2017-04-12 00:00:00宗文
风流一代·TOP青商 2017年6期

没人喜欢被管太多的感觉,这会令人感到挫折、泄气、没干劲。然而,似乎有些主管就是忍不住巨细靡遗地管理。上司是个控制狂、不肯信任下属,这确实是件麻烦事,但如果你就是那个管太多的人,又该怎么办?

大多数会管太多的人,根本没意识到自己已经管太多了,但其实有很多清楚的迹象显示你已经管太多了:你对下属交出的成果总是不太满意;常常觉得挫折,因为部属做事的方法跟你的不一样;非常注意细节,并且觉得改正错误是件很值得自豪的事;希望随时知道所有部属人在哪里、在做什么事……

没错,注意细节、确保工作完成,是很重要的,所以我们很容易觉得,上面那些事都是管理不可或缺的一环。然而,那些事情并非总是有必要做的。主管管太多的问题在于,不论工作是否已经授权下去,他们都用同样挑剔、严格而且不留情面的方式,来审视每一件工作。最重要的是,必须停止这么做。因为这么做不仅伤到你团队的士气,最后更会影响他们的生产力。

虽然什么都管在短期可能成效不错,但长期来看无论对你的团队、公司,甚至是你自己,都会有不良的影响。你会削弱自己的生产力,而且也没有精力去做真正重要的事。你阻碍了部属的成长,打击他们的士气。这也成为公司的一个弱点,因为只要你不在、没有介入很多,部属就不知道该怎么做事。

所以,如果想打破管太多的习惯,该怎么做?

1.克服自己的缺点。我们都能为自己做的事找借口,管太多的主管也是一样。有了这些借口,就会让你带领的团队无法获得授权,士气低落。你不应该找出各种理由来说明为何要管太多,而应该考量为何不该管太多。

2.放手吧。管理得当和管太多的差别,就在于究竟要管到多细。若不要管太多,最重要的就是别管细枝末节的事。这可能不容易做到,但关键就在于每次进步一点点。首先,你可以先检视你的待办事项,看看有没有什么简单的事可以交代给团队成员去做。和直属部下明确讨论,你该管细节管到什么程度,以及他们希望你帮什么忙。你也该特别强调待办清单中最优先的事项(也就是真正能增加价值的大项目),并且一定要把大部分精力花在这些优先事项上。

3.提出“预期的结果”,而不是“达成结果的方法”。对该做的事情有一些期许,这没什么不对,但是,“告知预期的结果”和“指示如何达成那些结果”是不一样的。主管应该要针对自己交办的工作,清楚设定及格标准。要能够清楚说明你希望最后的成果是什么,但不要非常详细地指示要如何达到那些成果。觉得不放心的话,应该先告知属下你预期达到的成果,然后问你的团队成员打算如何达成(而不是告诉他们如何达成)。你可能会很惊讶地发现,他们的方法虽然可能和你不同,但可能带来优异的成果。

4.期待部属会把事做好。你之所以会想管太多,是因为害怕事情做不好。但把失败的风险放大之后,你的部属就会开始觉得一定得靠你事事都管,他们才能把事做好。这会是个恶性循环。所以你应该改变做法,要帮属下准备好成功的条件。清楚告知怎样算是成功,并且提供成功所需的各种资源、资讯和支持。只要达到标准,就不吝给予赞赏。长期来看,你就会明白,偶尔有些失误,其实有助于长期的优异表现。

没人希望上司管太多,同样地,也没人希望自己是被人讨厌的“多事”上司。只要把重点持续放在大局上、激励你的员工,就能把心力导向对的地方,成为高效能的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