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材料将可用于病人皮肤重建。12日,在中科院重庆研究院举行的重庆石墨烯研究院有限公司2017年投资项目签约仪式暨成果发布会上,“石墨烯高分子复合人工皮肤的研制”等涉及到石墨烯在电子信息智能终端、复合材料以及生物医疗领域的5个项目签约,同时3项石墨烯产品最新成果进行了展示。
据了解,“石墨烯高分子复合人工皮肤的研制”是世界范围内首次开展石墨烯人工皮肤的临床应用研究,有望开辟石墨烯应用新领域。重庆石墨烯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炜介绍,公司与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三军医大重庆西南医院的科研人员合作,率先在国际上开展石墨烯—高分子复合人工皮肤的实验研究。
团队利用石墨烯为原材料,结合医学、仿生学、分子与纳米复合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等,解决石墨烯分散问题,优化形态结构,研制出可应用于促进皮肤创面修复的石墨烯高分子复合型人工皮肤。
据统计,我国烧伤创伤患者超过3000万人次/年。当前创面治疗存在创面修复困难、治疗效果差、复发率高等问题。与现有人工皮肤相比,石墨烯用于人工皮肤的优势在于:石墨烯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巨大的比表面积、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无毒无味;复合材料中的氧化石墨烯具有强大的抑菌作用,赋予人工皮肤抗菌性,起到杀菌消炎效果;石墨烯可调控复合材料内部孔结构,促进气体交换,加速伤口愈合;石墨烯可通过改变细胞外胶原排列而明显改善创面修复质量。
目前,该团队已经攻克膜成型制备过程中的成孔及孔径调控技术、石墨烯的表面改性和均匀分散技术、人工皮肤性能测试技术、石墨烯—橡胶弹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已经成功制备出石墨烯—硅橡胶复合人工皮肤和石墨烯—聚氨酯复合人工皮肤两种产品。预计今年年底将发布样品,正式产品将于2019年面市。
除此之外,石墨烯在临床诊断上的应用也取得进展。重庆石墨烯研究院有限公司外籍专家Chaker Tlili项目团队,攻克了基于石墨烯微电极的电化学传感器加工制备、石墨烯微电极的修饰以及阵列化的miRNA电化学检测三大关键技术,实现对人类体液中的4种肺癌miRNA生物标记物在石墨烯传感器上产生的电化学信号进行检测,研制出一种便携式的诊断仪,有望实现对早期肺癌进行体外诊断和预警。
“石墨烯早期肺癌诊断仪”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高精度、高准确度;无需标记和快捷便宜等特点。目前该产品正在进行稳定性测试,预计今年出样机,明年通过相关部门认证,一旦通过认证将惠及百姓。
王炜透露,目前重庆石墨烯研究院有限公司已经围绕石墨烯在新能源、传感器、复合材料、生物医疗等领域的应用进行科研产业创新布局,“石墨烯早期肺癌诊断仪”“高强高模石墨烯—PVA复合纤维”“石墨烯超级电容”“二维材料叠加系统”4个投资孵化项目关键技术难点已攻克,将启动中试工作,商品投放市场可期。
本次签约的5个投资项目分别是基于石墨烯柔性手机、智能手表、透明键盘、集装箱水性防腐涂料、石墨烯高分子复合人工皮肤,总投资额达1075万元。预计到2020年公司将构建石墨烯创新创业团队30个以上,形成60项以上核心技术和产品,转移转化和育成30家以上石墨烯高新技术企业,在3—5个领域形成规模化应用,引领和支撑重庆市千亿级石墨烯产业集群聚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