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遇袭案:自由与平等的演说及其问题分析

2017-04-12 20:27:35周夏宇
视听 2017年2期
关键词:世俗化主题词穆斯林

□周夏宇

查理遇袭案:自由与平等的演说及其问题分析

□周夏宇

本文尝试运用语料库研究方法,对西方媒体基于《查理周刊》遇袭事件的新闻报道的主题词进行检索分析。以检索得出的出现频数较高的主题词“袭击”“法国”“穆斯林”和“自由”为线索,对西方媒体对《查理周刊》遇袭事件的话语进行描述和阐释,进而反观法国“自由”与“平等”的信条在法国社会中的呈现。

《查理周刊》;法国;穆斯林;言论自由

2015年1月7日,法国巴黎的一家杂志《查理周刊》遭遇枪击,至少12人丧生。这起袭击事件与该杂志频繁刊登有辱穆斯林先知的漫画有关。

这次事件引发了西方世界关于“自由”问题的论争。“自由”“平等”和“博爱”是法兰西共和国长久以来的信仰,在中世纪便已出现,在大革命前后达到思想的高峰,大革命通过《人权与公民宣言》将“自由”与“平等”思想确立为共和国的信条。而在其后两百余年以来,法兰西人民在对“自由”与“平等”的实践中对其进行重新诠释。在新时期的种种文化、政治与族群冲突也使法国“自由”与“平等”原则被重新审视。本文试图运用批评性话语分析视角,对《查理周刊》遇袭案报道当中的主题词作语境式探讨,并试图从法国的历史文化与社会现实中寻求解读之法。

一、语篇的基本信息

(一)研究方法与语篇基本信息

本文在“Lexis.com”数据库的“News&Business”一栏中以“Charlie Hebdo”为关键词,搜索所有英语新闻,时间限定为2015年1月7日到9月23日,得到216篇报道,去掉8个无关项,建立西方媒体(如《纽约时报》、BBC新闻、《悉尼先驱晨报》、阿拉伯半岛电视台、《星报》和《每日邮报》等)关于《查理周刊》遇袭事件报道的专题语料库,并基于此进行实证研究。本语料库共含208篇英语文本,总词数为149898。

(二)主题词的初步统计分析

本文通过语料库检索工具AntConc3.2.0w对《查理周刊》遇袭事件报道进行主题词统计分析。

从词频来看,出现频数较高的词汇主要用来描述事件的基本特征,如French(685)、magazine(664)、attack(578)、Paris(498)、people(476)、cartoons(395)、newspaper(328)、Muhammad(309)、satirical(309)、speech(299)、Muslims(298)、Muslim(296)、freedom(266)、world(262)和killed(243)等。这些词与文本的主题密切相关。从主题词可以大致还原出此次事件:在“法国”“巴黎”,一家具有“讽刺”风格的“漫画”“杂志”被“袭击”,事件中有人“丧生”。这是一次“全球性”事件,涉及与“穆斯林”“默罕默德”有关的宗教和“言论”“自由”等问题。由此,可以看出,该事件涉及言论自由、伦理道德、人权、恐怖主义种族和宗教信仰等诸多极具争议又具有全球性意义的议题。

二、主题词的语境分析

通过对新闻样本的主题词统计与分析,本文选取出现频次较高、可以概括事件并凸显主题的“袭击”“法国”“穆斯林”和“自由”作详细的探讨。

(一)“双向性”的袭击

首先,对事件的描述从这场袭击出发。在对“attack”语境分析中可以见到,媒体对于“袭击”一词的解读具有二重性。

1.“野蛮人”的枪

一方面,“attack”指的是2015年1月发生在巴黎的枪击。这场发生在巴黎的袭击被认定为一场恐怖主义行动,其目标直指巴黎《查理周刊》,导火线是该杂志社长期以来对穆罕默德的描绘。在这场血腥屠杀中,12名平民丧生,包括4位杰出的法国漫画家和一名警察。媒体认为这场袭击意在敲山震虎,其更深层次的打击对象则是言论自由、表达自由,而这些都是法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对于这场袭击,以法国为代表的西方社会痛心疾首,在哀悼死者的同时,表示对暴力的不满和对自由的捍卫。BBC认为此次袭击是“对自由的沉重打击”(Sully,2015),加拿大《国家邮报》则认为这是“对民主的致命一击(News,2015)”。

2.“文明人”的笔

另一方面,这场袭击并非事出无因,它起因于《查理周刊》长期以来对穆斯林群体的嘲笑与讽刺,这种嘲笑也被描述为另一种袭击“attack”。这些言论无意为这场血腥屠杀寻求正当性,但剖析了其发生的缘由。“这场袭击应该被谴责,但是无视穆斯林群体的价值观,公然挑衅伊斯兰世界信仰的行为同样应该被谴责(Uras,2015)。”长期以来,《查理周刊》都是一家极具挑衅意味的报刊,甚至是臭名昭著的。它曾经多次以自由的名义公然挑衅穆斯林群体,描绘他们的先知穆罕默德。“《查理周刊》对多元文化缺乏容忍,它热衷于强制推行世俗观念(Scrapbook,2015)。”正因为其偏左的立场持续不断地向伊斯兰等宗教发起挑战,该杂志在受众中并未得到过高的赞誉,甚至一度面临停刊的危机。

这两种袭击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西方世界对于这次事件争论的起点。其浅层含义指的是《查理周刊》的遇袭,深层含义则指以《查理周刊》为首的新闻界,乃至西方社会对穆斯林等少数族群的伤害。二者的不同在于,“野蛮人”用枪,“文明人”用笔。枪声散去,一地狼藉,一批漫画家逝去,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团结起来。然而他们以自由的名义,制造更多的亵渎与伤害。伊斯兰世界对公民权利与信仰自由的诉求,依旧弱不可闻。

(二)多重标准的法国

“法国”(French)作为该文本中出现频数最高的词汇,常常与“讽刺杂志”“媒体”“报纸”“警察”“穆斯林”“政府”和“社会”等词语共现。最频繁用于限定《查理周刊》,描述其是一家“法国的讽刺杂志”。基本的描述性语言之外,可以窥见一幅穆斯林与法国冲撞又融合的图景,窥见法国主流价值观的繁荣表面下的暗涛汹涌。一场袭击,使法国社会种种问题骤然凸显,不论是官方与民众,都陷于茫然。

1.面对冲突:强硬而笨拙

媒体在塑造法国政府和民众的形象时,隐含着否定的态度。在描述法国政府处理此次事件以及在以往处理与穆斯林、伊斯兰教相关冲突时,多采用严厉镇压的方式,而非将其纳入自身范围而进行的平等的协商与沟通。在《查理周刊》遇袭之前,因描绘默罕默德而触犯穆斯林的事件在法国时有发生,法国政府都采取强硬手段,通过关闭学校和大使馆来防止穆斯林的报复。如此冰冷的家长制作风只会将法国的穆斯林推向极端边缘化的位置。

而面对冲突过后对双方造成的损失时,往往又略显笨拙,只能以悲天悯人的情怀示人。“这次事件之后,许多隐藏在社会各个角落的激进分子走向团结,四面楚歌的法国当局在面对新形式的恐怖主义问题上,显得有些手忙脚乱(Gonchar,2015)。”

2.双重标准下的盲区

也有媒体指出,法国在处理种族问题和恐怖威胁时向来具有双重标准,即所谓的“准则式的力量”(Saeed,2015)。法国的文化是允许对宗教提出异议的。而从法律上,又将“以血缘、种族、伦理或宗教等标准挑起歧视、仇恨和暴力”的行为认定为有罪。不过法国的法律在不同时期侧重点并不同。比如在1990年,法国的法律也许认定否认犹太大屠杀是犯罪,而在2014年的法律则更侧重于惩罚直接或间接地煽动恐怖主义。这种法律上的不和谐音(Saeed,2015)制造了政治盲区,这体现在言论自由的宽泛限定和对法国穆斯林的纪律性要求的强烈反差中。在《查理周刊》遇袭案后,高呼“我是查理”,为漫画家默哀的行为被看作是支持言论自由。而许多穆斯林也基于类似的立场,来表达对制造恐怖袭击的人的同情而被控告。而一些穆斯林学生拒绝参加法国学校的默哀就被认定是支持恐怖主义。这种双重标准则被看作是散布恐怖言论、挑起争端的重要原因。

3.独特的文化与价值观

法国的独特文化和价值观似乎可以解释这一切。法国向来对自己的文化充满优越感,认为其有别于欧洲其他国家和美国。新闻样本将法国人勾勒为“向往自由,富于幽默细胞,喜欢用清醒而犀利的眼光看世界”的形象,而备受其他文化系统所诟病的“粗鄙下流的嘲笑与讽刺”恰恰是法国文化的闪光点。《查理周刊》的支持者也在利用法国文化为该杂志正名。“他们(《查理周刊》)引以为傲之处在于他们挽救了法国日薄西山的放肆的嘲笑传统,这是法国人坚持言论自由和表达自由精神之所在(W riter,2015)。”“《查理周刊》拥有着极‘法国’的立场(Mackinnon,2015)——挑衅的、触目惊心的讽刺艺术。”

4.世俗化传统

此外,在媒体的表述中,“世俗化”(secularization)被看作是一切问题的根源。“没有了世俗化,法国一直以来坚持的平等、博爱和自由思想也将不复存在(Sayare,2015)。”法兰西共和国有着世俗化的传统,世俗化于法国人而言,并不仅仅是一个抽象概念,而是极其崇高的道德价值。法国大革命的任务之一就是政教分离,这个举动重塑了法国社会的公共生活。法国的世俗化也有着法国特色,它不同于美国的尊重所有宗教,法国的世俗化坚持没有宗教(Xie, 2015)。但是法国的世俗化并非如其所言的一视同仁。事实上,法国世俗化较为激进的反对对象只有伊斯兰教,对于基督教、天主教和犹太教的态度则较为温和。在反对美国笔会授予《查理周刊》勇气奖的理由方面,有些人认为《查理周刊》是贯彻了法国社会业已形成的对穆斯林的歧视态度。“它并不是个机会均等主义的冒犯者,他们不去伤害1400万犹太人,偏偏只针对160万穆斯林(Star,2015)。”而法国对于言论自由界定的模糊之处也恰恰在此体现——冒犯穆斯林被视作言论自由的体现,而冒犯犹太人就是散播仇恨言论。“这是不平等的(Star,2015)。”在这样的语境下,世俗化传统被工具化,为法国的排他性文化和种族主义传统做庇护。

(三)作为“局外人”的法国穆斯林

在新闻样本中,穆斯林被放在法国社会的对立面,是“恐怖分子”,是“边缘人”,是“局外者(Beydoun,2015)”。

穆斯林饱受殖民主义体系的摧残,他们背井离乡,流亡到法国,成为法国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伊斯兰是法国第二大宗教,穆斯林占据着法国6600万人口的5%到10%。然而,随着伊斯兰教众数的增长,法国对穆斯林的政策也越来越严厉,这仿佛在创造一个事实——穆斯林与法国民族的身份认同是相抵触的。在法国公民身份认同的问题上,“伊斯兰世界与西方世界、穆斯林区域与法国(Beydoun,2015)”的二元对立的景象清晰可见。穆斯林得不到法国公民所平等享有的公民权利和社会福利,他们逐渐被边缘化,他们孤立无援,备受折磨,却没有渠道能表达自身的诉求。“我们来到欧洲已逾几个世纪,政治家和媒体不应该再觉得我们好像初来乍到似的。我们希望长久地留在这片土地上(Gonchar,2015)。”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他们或努力学习法语以及法国文化,试图融入法国的主流群体之中。“他将他的宗教认同与身为法国人的责任结合起来,他既是法国人,又是穆斯林。”或者铤而走险,诉诸暴力表达自身的诉求,“煮了太久的锅终于沸腾了(Star,2015)”。然而后者却被扩大范围,用来概括全部穆斯林,从而令爱好和平的穆斯林也饱受批评与歧视。“法国穆斯林与恐怖分子的结合与煽动仇恨者有着莫大关联。几个极端分子的疯狂报复行动被成千上万的思想分崩离析的法国民众错误解读,从而点燃了对法国穆斯林的疯狂袭击(Beydoun,2015)。”

(四)不平等的自由

《查理周刊》遇袭案与2006年的丹麦漫画风波等均被看作是言论自由与宗教自由的博弈,从而“自由”被推到主题的位置。自由是法兰西民族的突出特征。自由是“可以说或写一切法律所没有明文禁止说或禁止写的东西。”(孟德斯鸠)人们在面对权力时没有卑躬屈膝,或者说,人们服从的只是王权,而不是国王。除非他们认为国王是仁慈合法的,即便如此,他们在接受一个主人时,仍然保持着自由精神。(托克维尔)“社会的自由是遵守法律,这法律必须排除任何人身依附关系。实现自由的前提是平等。平等不是指每个人在权力和财富上的绝对平等,而是说,要限制权力成为暴力,也要限制财富,控制贫富差别的扩大。”(卢梭)

然而在新闻样本中,“自由”的出现频数并非最高。不仅如此,对“自由”的表述也乏善可陈。文中,与“自由”共现的词主要有言论(speech)、表达(expression)、新闻(press)以及冒犯(offend)等。遇袭案之后,西方世界处于担忧和惊惧之中,他们担心新形式的恐怖主义浪潮会令他们无力抵抗。“不得不承认,在捍卫言论自由的斗争中,恐怖分子的确胜利了。”在恐怖分子的狂轰滥炸之下,《查理周刊》众人选择投降,他们改变了以往的批评风格,许多漫画家们表示不会再画穆罕默德了。而这样的举动也使“我是查理”的口号和游行变得苍白可笑。然而杀死言论自由的并不仅仅是暴力与恐怖。“对表达自由最深远而有力的威胁来自于政府。”恐怖事件之后,各国政府出于安全考虑,加强对网络言论的审查,对于有可能会激化矛盾、挑起恐怖主义思想的言论采取严厉禁止的政策。“这是令人不寒而栗的——对言论自由最潜在的威胁竟会是自我审查(Moynihan,2015)。”

如此,自由的结果变成了不自由。法国乃至整个西方世界所坚持的对言论自由的信仰渐渐构陷、崩塌。“我们口口声声喊着的自由很快变成陈腔滥调的笑话,恐怖分子憎恨、嘲笑我们的自由,认为我们只是满嘴都是‘自由薯条’①(Moynihan,2015)。”

三、结语

本文从“袭击”“法国”“穆斯林”和“自由”四个词的角度,对《查理》遇袭案的语料进行主题分析。首先,在对“袭击”的语境分析中,发现新闻样本中对“袭击”赋予了两种表征——恐怖分子对《查理周刊》的枪击,和以该杂志为代表的西方世界长期以来对穆斯林的言语伤害,如此为该事件设定了论争双方。从“法国”一词中可以窥见法国的文化传统和主流价值观,《查理周刊》遇袭一案带给法国极大震动,法国人长期以来坚持的自由、平等与博爱受到了挑战与质疑,而法国式的世俗化传统也为其在对待穆斯林的态度问题上提供了依据。在对法国的描述中,字里行间充斥着不平等、双重标准和区别对待穆斯林与其他公民、其他宗教的内容。“穆斯林”在文本中属于宗教问题所讨论的范畴,但又与基督教、天主教、犹太教不同。法国的穆斯林被放置在与法国人、法国社会以及法国其他宗教孤立甚至对立的位置。所有的对话都是在“法国与穆斯林”“西方世界与伊斯兰世界”二元对立的框架下进行的,如此也为二者交流的中断,乃至暴力冲突提供了注解。最后,回到对“自由”问题的探讨上,《查理周刊》事件折射出法国的自由是不平等的、分配不均的。主流社会拥有着嘲笑、讽刺穆斯林群体的自由,而穆斯林却只有“被冒犯”的自由,最终结果是自由沦为一纸空文,无论政府或个人,只能在暴力面前变得越发束手束脚。

“自由”作为探讨该事件的明线,是贯穿全篇的主体,然而真正涉及“自由”的论述却是空洞而同质化的。而“平等”作为暗线,虽然并未过多地出现在文中,却处处可寻——无论是“袭击”的深层次含义、“法国”的双重标准、被孤立的“穆斯林”还是不平等的“自由”,都可以见到所谓的自由不过是幌子,公平、平等的缺乏才是该事件的症结之所在。

注释:

①来源于“French Fries”。2003年,美国共和党议员将众议院自助餐厅菜单上的“French fries”(炸薯条)改为“Freedom fries”(“自由”薯条),故意除去“French”(法国)一字,以表达对法国对伊政策的不满。

1.AndySully.New spaper review:'Attack on freedom' [EB/OL]. http://www.bbc.com/new s/blogs-the-papers-30721416.[2015-1-8/2015-10-15].

2.The Canadian Press and Postmedia New s.Paris shootingswere an assault on democracy,new anti-terror measures com ing to Canada:Stephen Harper say.[EB/OL]. http://new s.nationalpost.com/new s/canada/canadianpolitics/paris-shootings-were-an-assault-on-democracynew-anti-terror-measures-com ing-to-canada-stephenharper-says.[2015-1-8/2015-10-15].

3.Sarah AnnHarris.'Je Suis Charlie':W orld'smedia reacts to horrific Charlie Hebdo murders[EB/OL].Northern and ShellM edia Publications.[2015-1-9/2015-10-15].

4.BizcommunityPublishingSA(Pty)Ltd.W orld's press condemns attack against Charlie Hebdo[EB/OL].Bizcommunity.com.[2015-1-8/2015-10-15].

5.Jen Yamato.‘Je Suis Charlie':Charlie Hebdo Survivors Tell All[EB/OL].http://www.thedailybeast.com/articles/2015/09/19/je-suis-charlie-charlie-hebdo-survivorstell-all.htm l.[2015-9-19/2015-10-15].

6.[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M].李常山译.商务印书馆,1997:67-114.

7.[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 2003:59-121.

8.[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M].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61:23-45.

9.[法]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M].冯棠译.商务印书馆,1992:67-181.

(作者系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4级硕士生)

猜你喜欢
世俗化主题词穆斯林
英国穆斯林更重国家认同
环球时报(2018-03-22)2018-03-22 04:13:56
穆斯林在欧洲与居民互认度迥异
环球时报(2017-08-25)2017-08-25 14:07:07
19世纪中晚期英国基督教世俗化原因初探
美国穆斯林群体探析
文学教育(2016年33期)2016-08-22 12:58:44
从福柯“权力话语”视角解读清前期西藏世俗掌政人物传记世俗化倾向
西藏研究(2016年4期)2016-06-05 11:31:15
论鸠摩罗什形象的世俗化演变
我校学报第32卷第6期(2014年12月)平均每篇有3.00个21世纪的Ei主题词
我校学报第32卷第5期(2014年10月)平均每篇有3.04个21世纪的Ei主题词
2014年第16卷第1~4期主题词索引
《疑难病杂志》2014年第13卷主题词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