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如何做好网络舆论引导

2017-04-12 20:27:35许红燕
视听 2017年2期
关键词:舆情网民舆论

□许红燕

自媒体时代如何做好网络舆论引导

□许红燕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微信、微博、门户网站等成为重要的舆论场,给信息传播带来了深远影响。但是新媒体平台上的虚假和不良信息传播产生的负面作用也日益显现。本文通过对自媒体传播特性的研究,讨论自媒体时代如何做好网络舆论引导工作。

自媒体;网络舆论;媒体;引导

近年来,科技的不断发展给信息传播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自媒体的便捷化加速了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另一方面,在信息便捷化和快速传播的当下,一些负面信息或者虚假信息更容易在群体中广泛传播,更容易通过网络聚焦放大问题导致现实群体事件发生。所以,在新媒体时代,亟需加强网络舆论引导。

一、自媒体的传播特性

自媒体传播是指,传播者可以通过移动互联手段,随时将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在微博、微信、门户网站、博客上传播。在现实生活中,传播主体多元化,传播的信息量更大、更便捷。以微信为例,全球有将近7亿的用户,这些微信账号有营销账号、政务账号,还有表达个人意见和态度的自媒体私人账号。自媒体传播主体的多元化特性,使得自媒体传播内容也变得自主性和随意性。

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介基本呈现单向传播的模式。但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信息传播的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改变了过去传统媒体点到面的扇形模式,实现了多点对多点的模式。通过朋友圈的进一步传播,加深了信息的可信度。然而,一旦新媒体上出现虚假、不良信息的传播,负面影响是巨大的。

二、自媒体时代易放大事件的“负面性”

网络传播特性决定了网络具有聚焦放大问题的功能。自媒体时代,网络上的舆论信息更多的是一种情绪的宣泄,并不代表社会的主流,但正是因为网络能够诱发社会情绪的宣泄,容易引发现实的群体性事件。

自媒体的到来,往往是有利也有弊的,它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速度,但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一些个体事件被放大为普遍现象,一些苗头性问题被夸张为社会危机。比如“扶老人被讹”“饭店宰客”“个别奶粉出现问题”等事件,经过个别媒体、机构、网民用“放大镜”观察,经过舆论的误导后,似乎我国处处是讹人的老人、宰客的饭店以及不合格的奶粉。在这种“负面性”事件的主导下,在社会上造成了失望、否定的心态,直接影响着事件的真实性。

三、媒体时代“负面性”舆论原因的多样性

从传播源来看,自媒体时代发布的信息是在很短时间内得到井喷式的发展。其中部分信息是虚假信息,还有部分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失真。在网络环境下,传播者很难正确判断,网络负面性新闻就一步步地传播和扩散开来。从传播主体上看,一些商业网站、网络营销号、网民为扬名逐利,捕风捉影,频繁设置负面议题,制造虚假、片面信息。

四、加强舆论引导迫在眉睫

如果放任网络“负面性”舆论蔓延,整个网络舆论场将成为重灾区,阻碍发展,不知不觉中会摧毁社会道德基础,直接危害到的将是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因此,加强舆论引导迫在眉睫,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是主流媒体积极引导。谣言止于公开,网络舆论负面性得以在网络上产生和传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信息传播途径和渠道的不通畅。当谣言或者不实舆论在网络上肆意传播时,主流媒体要发挥出主导带头作用,比如通过新闻发布会,对突发事件给予合理的解释,也对扑溯迷离的信息给予权威的解释。政府通过官方媒体,对舆情事件给予辟谣,能进一步净化网络环境。

二是国家完善法律法规,积极应对网络舆情。应对网络舆情舆论,将希望寄托在媒介和网民的自律上是不够的,要加强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大量的网络事件来源于片面的信息。很多事情我们听到的,甚至是看到的,最终却不是真相。如庆安火车站开枪的重大事件,开始被描述成一起“恶警滥杀无辜访民”的事件,迅速引发全国舆论声讨,在经过深入调查后,才认定开枪合法,挖出背后操纵舆论的一批所谓的“维权”人员。对于此类人员应该出台相关法律,给予严惩。

二是网络媒体增强自律,提高信息把关标准。传统媒体要经过层层把关,任何信息在公之于众之前会经过筛查。新媒体时代,由于媒体的传播特性,信息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网络媒体更应该加强自律,最大限度地追求信息的真实性。网络媒体一旦缺乏约束机制,谣言就会泛滥。新生的网络媒体要坚守自己的职业道德底线,对信息进行严格的过滤把关,为社会传播更多的正确信息。

四是网民加强学习,提高真假信息辨别度。由于开放、交互式、网络传播主体多样化的特点,每个网民都有可能成为网络舆情信息的传播者,所以加强学习,提高真假信息辨别度变得十分重要。一些组织、个人出于营销、博热点等目的,利用网民从善心理,以正义为名,在“求转发”“正能量”等掩饰下,扰乱网络环境,网民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增强辨别度,自觉抵制各种捣乱式评论,使网络环境清朗。

五、总结

自媒体时代下的信息传播,让我们重新思考新时代下网民、媒体、政府的角色定位,做好适应时代的舆论引导工作,只有各司其职,在各个节点上做好舆论信息的把关引导工作,才能防止谎言、谣言、危害社会和国家的舆论信息传播,最终构建出健康清朗的网络舆论环境。

1.邓新民.自媒体:新媒体发展的最新阶段及其特点[J].探索,2006(02):134-138.

2.申金霞.自媒体的信息传播特点探析[J].今传媒,2012 (09):94-96.

3.刘晓亮.网络舆情监测分析中的实践与思考[J].新媒体研究,2016(21):132-133.

(作者单位:常熟广播电视总台)

猜你喜欢
舆情网民舆论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环球时报(2019-04-12)2019-04-12 08:19:01
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
遵义(2018年20期)2018-10-19 07:15:06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中国公路(2017年9期)2017-07-25 13:26:38
舆情
中国民政(2016年16期)2016-09-19 02:16:48
舆情
中国民政(2016年10期)2016-06-05 09:04:16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舆情
中国民政(2016年24期)2016-02-11 03:34:38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
中国记者(2014年6期)2014-03-01 01:39:54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
声屏世界(2014年6期)2014-02-28 15:18:07
微博的舆情控制与言论自由